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小肠电和小肠纵肌张力为指标,用同步记录法研究了中国大统离体小肠电活动与纵肌张力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大鲵离休小肠的电活动包括慢波及峰波。慢波形态不规则,波与波之间界线不清;峰波呈单个或簇状,负载于慢波之上。②大鲵离体小肠张力活动始终存在,但节律很慢,一般为0.4~1.3次/min(平均0.84±0.28次/min)。小肠电峰波的个数、振幅与小肠张力的相关现象不明确。慢波亦可触发纵肌收缩,在无峰波而仅有慢波时,仍可有节律性甚至活跃的收缩活动.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用于大功率行波管的电感偶含谐振腔链型慢波系统的设计方法,用此方 法设计出了一套电子注电压为30千伏的慢波系统,对此系统进行了色散特性和偶合阻 抗的测量。对色散特性进行了实验和理论比较。比较表明,计算的上截止频率和实测结 果相差只有0.6%,下截止频率相差2.8%。  相似文献   

3.
细胞动作电位的线性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强噪声干扰下恢复有阶跃点的奇异波形,并检测其参数在生物医学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矩形波重建方法,将带噪声动作电位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建立相应的矩形波,然后再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法设计一个波形形成数字滤波器,使矩形波通过此滤波器后重建出纯净的细胞动作电位.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有效滤除光学采集动作电位上叠加的白噪声,从而实现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周期性慢波结构中的场分布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粒子模拟软件Magic快速分析周期性慢波结构色散特性和描绘色散曲线的方法.以一个具体的慢波结构为实例,详细介绍这种方法的操作过程,并结合周期性慢波结构的场分布特点及其他电磁理论分析这种方法的原理,理论证明它的可行性.这种方法尽管有一定的误差,但是其操作简单而迅速,在进行一些微波电子器件的初步设计工作当中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豚鼠离体小肠电活动与机械收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小肠电活动和环肌张力、纵肌张力为指标,用同步记录的方法研究了豚鼠离体小肠电活动与环肌张力、纵肌张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豚鼠离体小肠的电活动包括慢波与峰波;(2)豚鼠离体小肠始终存在着节律性张力活动,其环肌收缩与纵肌收缩的关系表现为拮抗收缩、共同收缩、交互抑制等形式;(3)峰波可增加收缩力,峰波的个数、振幅与小肠张力呈正变关系,尤其与环肌收缩的对应关系更为显著.(4)慢波可触发收缩,尤其是纵肌收缩.在没有峰波仅有慢波时,亦可有收缩活动甚至活跃的收缩活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椭圆函数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思想.给出了设计椭圆函数低通滤波器的具体步骤,在MATLAB软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椭圆函数低通滤波器.并给出其在微带线上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无漂移全极点有源低通滤波器灵敏度的分析方法,并验证了其正确性.当以该电路结构实现低通滤波器时,可以此方法简便地求解系统的ω和Q的灵敏度,进而调整电路参数直至达到设计要求.同时证明了对一般的滤波器灵敏度问题,该方法普遍适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算法在PWM波反电动势输入时磁链观测精度很差的问题,采用了一种改进的电压型磁链观测算法,在现有算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低通滤波器和一个用于补偿低通滤波器引起的幅值和相位误差的补偿环节.根据所采用的低通滤波器形式,利用时间相量分析方法,推出了滤波误差补偿公式,并在不同的同步速情况下分析比较,确定最佳补偿系数.仿真结果证明,新算法在PWM波反电动势输入情况下仍具有很高的磁链观测精度,可以有效地消除积分漂移误差.将新算法用于一永磁同步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仿真证明了新算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一种瞬时功率理论谐波检测的低通滤波器设计新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传统的ButterWorth低通滤波器在瞬时功率理论谐波检测中的应用做了深入探讨,指出了仅仅采用传统的ButterWorth低通滤波器难以解决检测精度和动态响应速度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一种综合采用ButterWorth低通滤波器和平均值低通滤波器的低通滤波器设计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这种优化的低通滤波器与仅仅采用上两种低通滤波器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采用这种优化的低通滤波器作为低通滤波器既具有较好的检测精度,又具有令人满意的动态响应性能.图13,表1,参8.  相似文献   

10.
在PGC解调光纤水听器系统中,低通滤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该文从PGC解调原理和低通滤波器(LPF)输入、输出信号频谱分析人手,对低通滤波器的频率特性(幅频特性、相频特性)进行研究,结合仿真实验证明了低通滤波器锐截止特性和线性相位的必要性,并提出一种对截止频率进行优化设置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选取截止频率,可以使PGC解调系统获得更大的动态范围.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一种利用慢波周期结构加载改进型开环发夹谐振器的微带带通滤波器,该谐振器利用耦合线内弯的结构,使得在不改变电路性能的情况下,减小了电路尺寸;同时由于电路应用的慢波周期结构出现了带阻效应,因此对谐波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开环发夹谐振器进行优化并用软件HFSS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通过设计实例,用HFSS的分析结果证明了这种滤波器结构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新型的具有2个传输零点的微带带通滤波器(bandpass filter, BPF).该滤波器采用2个新型慢波谐振器,具有较宽的上阻带带宽.该滤波器设计简单,由于利用"N+2”耦合矩阵的方法而呈现出较高的频率选择性.测量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具有良好的响应特性,在中心频率2.4 GHz处的插入损耗为1.66 dB,上阻带频率达到7.0 GHz.实测和仿真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经典设计法,由集总低通结构变换到交指型微带线结构。设计了2个频带分别是(1—1.41)G和(1.41—2)G的交指型微带线带通滤波器,从而解决了集总元件滤波器在高频范围内结构复杂,带宽低和插入损耗太大的问题。基于ADS软件仿真和优化,并用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测量其S21曲线,设计最终结果与理论吻合,达到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1种基于第2代正相电流传送器(CCII+)的n阶电压模式多环反馈(multiple-loop feedback,简称MF)低通滤波器的系统设计方法,推导出了系统的设计公式.利用该方法可产生出n阶不同结构的低通滤波器.以3阶低通滤波器为例阐述了设计过程,并用PSPICE进行仿真分析,设计和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设计理论正确,设计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5.
对微波低通滤波器进行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用信号流图法对滤波器进行了性能分析;经过调试,实验验证的结果较好。其中用信号流图法对滤波器反射系数的幅频特性分析有助于混频器电路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A synthesized design method is proposed to design microstrip band-pass filters. The impact of the box structure to the filter performance is considered besides the structure of microstrip. An X-band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 (HTS) microstrip filter for deep space network is designed using this method. The six-pole microstrip band-pass filter at frequency of 9500 ± 500 MHz is realized using TBCCO HTS thin film grown on 0.5 mm thick LaAlO3 substrate. The filter shows very high rejection of 90 dB in the...  相似文献   

17.
基于微带SIR的特性,提出了一种紧凑的微带多耦合带通滤波器结构,介绍了通过控制微带SIR谐振器的阻抗比值来调整二阶通带中心频率的位置,从而实现二阶杂波抑制和改善滤波器上边阻带衰减特性的原理.最后设计了一个中心频率为3.65 GHz,分数带宽约为3.5%的微带多耦合SIR带通滤波器,仿真表明其频率响应在1阶杂波频点处有-10 dB左右的衰减,使得滤波器在上边阻带的衰减更陡峭,通带更对称.制作的电路在中心频率处的插入损耗测试结果为-3.2 dB,带宽大约为120 MHz,和仿真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8.
微带平行耦合带通滤波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9.
N阶多环反馈低通滤波器的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输出电流控制传送器(Multiple-Output Current Controlled Conveyor II,CCCII±)的n阶多环反馈(Multiple-Loop Feedback,简称MF)电流模式低通滤波器的系统设计方法.用该方法可产生出多种不同结构的n阶低通滤波器,所有n阶滤波器均由n个CCCII±及n个接地电容组成,便于集成实现,并给出了4阶低通滤波器的设计例子和多参数灵敏度计算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