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选择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TD)患者241例,分为Graves病(GD)初发组(83例),GD治疗组(58例)、GD缓解组(66例)、桥本甲状腺炎(HT)组(3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钠碘转运体抗体(NIS-Ab)水平。结果显示:GD组和HT组患者NIS-Ab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不同时期的GD患者NIS-Ab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NIS-Ab可能在GD和HT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克隆人的甲状腺钠/碘同向转运体(hNIS)基因,研究其转导在鼻咽癌细胞内的功能,以及131碘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逆转录和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病人的甲状腺组织中扩增得到hNIS的可编码区基因,并克隆到pcDNA3.1(+)-FLAG载体,获得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NIS-FLAG.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pcDNA3.1(+)-hNIS-FLAG质粒导入到鼻咽癌细胞株CNE2,G418筛选得到稳定表达hNIS鼻咽癌细胞系CNE2-hNIS,体外培养条件下检测其对放射性碘的摄取和外流情况.CCK8试剂盒检测131碘对鼻咽癌细胞增殖的作用,AnnexinⅤ-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131碘作用后鼻咽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成功克隆hNIS基因,并建立能稳定表达hNIS的鼻咽癌细胞系CNE2-hNIS.CNE2-hNIS对125碘的吸收量比CNE2高约15倍,但在无碘的环境中,细胞内滞留的碘外流迅速,有效半衰期约8 min.131碘在72 h后对CNE2-hNIS的增殖产生抑制作用,细胞早期凋亡率增加,并随着131碘浓度的增加,作用逐渐增强(P<0.01).结论:从Graves病人的甲状腺组织中克隆的hNIS基因转染鼻咽癌细胞后,能使鼻咽癌细胞发挥高水平吸碘功能,131碘能够抑制转染hNIS的鼻咽癌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母体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患者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血清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IL-17(白细胞介素17)的意义.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妊娠早、晚期4组孕妇血清TSH,FT3,FT4,TGAb,TPOAb,TRAb等甲状腺疾病相关指标,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受试者IL-17的水平.结果入组的4组AITD患者TSH,FT3,FT4水平表现出差异性变化,不同诊断的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均有显著差别. AITD患者的甲状腺自身抗体TCAb、TPOAb、TRAb和IL-17等指标均出现阳性表达,且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在不同的AITD疾病类型中出现不同变化,患者IL-17水平变化早于甲状腺自身抗体出现异常变化具有警示意义.结论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甲状腺自身抗体及IL-17水平与妊娠期母体AITD的诊断及鉴别密切相关,IL-17早于自身抗体出现异常具有提示作用,临床上可采用这些检测指标在孕期全程进行AITD的筛查及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Survivin特异性小片段干扰RNA(siRNA)能否增强人钠碘同向转运体(hNIS)转染的鼻咽癌细胞株(CNE-2-hNIS)对131碘的放射敏感性.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survivin基因的特异性siRNA,利用脂质体法转染CNE-2-hNIS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细胞survivin基因沉默效果.CCK-8、克隆形成实验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131碘孵育后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SurvivinsiRNA转染CNE-2-hNIS细胞72h后,细胞的survivin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Si-survivin组较SiRNA-NC组细胞增殖率降低,131碘孵育后,Si-survivin组较SiRNA-NC组细胞增殖率降低,凋亡率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特异性siRNA能显著沉默CNE-2-hNIS细胞的survivin基因的表达,增加CNE-2-hNIS对131碘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应用以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基因为靶标的siRNA( small interference RNA) 抑制相应蛋白表达后,耐药肿瘤细胞药物敏感性和凋亡率的改变.方法:通过脂质体将以MRP基因为靶标的siRNA(100 μmol/L)转入柔红霉素(DNR)0.8、1.6、3.2、6.4、12.8 μg/mL处理的肺癌耐药细胞株SW1573/R20;阿霉素(ADM)1.6、3.2、6.4、12.8、25.6 μg/mL处理的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ADM;顺铂(DDP)0.125、0.25、0.5、1.0、2.0、4.0 μmol/mL处理的鼻咽癌耐药细胞株CNE2/DDP;以单纯化疗处理组和未处理组为对照.于转染后24、48、72h,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抑制率,算出各细胞IC50.转染siRNA联合IC50剂量化疗处理6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细胞凋亡率和死亡率,24 h后RT-PCR检测相应基因mRNA表达水平,48 h后检测MRP蛋白表达率.结果:以MRP为靶标的siRNA 明显抑制各肿瘤细胞靶基因蛋白和mRNA的表达,与未处理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转染以MRP为靶标的siRNA后,耐药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明显增强,IC50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与单纯化疗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MRP基因为靶标的siRNA,通过降低靶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耐药肿瘤细胞药物敏感性和凋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以bc l-2基因为靶标有效siRNA-2(sm all interference RNA)能否提高急性原代白血病细胞对高三尖杉酯碱(HT)敏感性。方法:将siRNA转入原代白血病细胞并与HT联合培养,于24、48、72 h,用苔盼蓝拒染法计数活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原代白血病细胞Bc l-2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siRNA-2(1μmol/L)与HT组(0.2μmol/L)联合作用,在72 h内均能显著降低原代白血病细胞存活,细胞数从3×105/mL下降到1.2×105/mL左右;显著抑制Bc l-2和P53蛋白的表达,Bc l-2和P53蛋白表达率下降到对照的1/2左右。结论:siRNA-2能提高原代白血病细胞对HT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荔枝核提取物成分L2.3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MTT法测定样品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比色法检测样品对HepG-2中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并分析Fas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L2.3对HepG-2细胞表现出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增殖抑制活性(P<0.05),其半数抑制质量浓度为43.0 μg/mL;处理组细胞中出现致密浓染亮蓝色凋亡小体.较高质量浓度的L2.3处理细胞后,caspase-3、8、9的活性均呈时间依赖性增高(P<0.01),且Fas蛋白的表达也明显上调(P<0.05).结论:荔枝核提取物L2.3对HepG-2细胞有体外增殖抑制活性,并介导 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活性改变及Fas蛋白表达的上调,以此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五味子酯甲(Schisantherin A,SCA)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CON)和SCA 25、50、100μmol/L 3个浓度组.给药48 h后,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epG2细胞Bcl-2、Bax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Hoechst染色观察上述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CON组比较,SCA各组HepG2细胞存活率均显著降低(P<0.01);Bax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Bcl-2蛋白及Bcl-2/Bax比值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Hoechst染色显示HepG2细胞出现明显的核浓缩及核碎裂形态.结论 SCA能够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该作用可为开发利用SCA的相关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鞘磷脂合成酶2(SMS2)的表达与阿霉素(ADR)致乳腺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过表达慢病毒感染法构建并筛选SMS2过表达的乳腺癌MCF-7细胞.CCK-8实验检测细胞对ADR的IC50值,选择适当浓度的ADR药物作用条件处理细胞后,使用MitoSOX试剂染色检测线粒体ROS水平,检测细胞内ATP水平以评估线粒体功能;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异同;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释放水平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PARP、Cleaved-Caspase 3、Bcl-2、Bax表达水平.结果:SMS2过表达的MCF-7细胞对ADR的IC50值为(2.42±0.073)μmol/L,而对照组细胞IC50值为(0.62±0.036)μmol/L(P<0.01).2μmol/L ADR处理细胞24 h后,SMS2过表达的MCF-7细胞内线粒体ROS水平降低(P<0.05);细胞内ATP水平增加(P<0.05);电镜观察示线粒体结构性损伤减轻;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释放水平降低(P<0.05);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增加,促凋亡蛋白Cleaved-PARP、Cleaved-Caspase 3、Bax的表达减少(P<0.05).结论:SMS2过表达可能通过减轻ADR对乳腺癌MCF-7细胞线粒体的损伤作用,进而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22例甲状腺癌及20例甲状腺腺瘤的突变型P~(16)蛋白表达研究,结果发现:P~(16)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表达率分别为45%及10%,两者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甲状腺恶性肿瘤中乳头状癌及滤泡性腺癌P~(16)的表达率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突变型P~(16)表达及PCNA的检测对研究癌基因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中及细胞异型增生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健康观察组(65例,行单侧或双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与对照组(63例,行单侧或双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术),随访2 a,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央区食道旁淋巴结转移、外侧区淋巴结转移、复发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观察组随访期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5例,转移率为7.69%;颈侧区淋巴结转移3例,转移率为4.62%;对照组随访期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11例,转移率为17.46%;颈侧区淋巴结转移7例,转移率为11.11%;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8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行中央区食道旁淋巴结清扫治疗术后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细胞周期及诱导其凋亡机制的影响;探讨白藜芦醇诱导人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设置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实验组(20,40,80)μmol/L及细胞对照组,PI(碘化丙啶)单染后应用流式检测分析其凋亡细胞在细胞周期中不同阶段所占百分率;应用Annexin-v/PI双标记法染色后流式检测并通过散点图分析白藜芦醇诱导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白藜芦醇对SKOV-3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影响.结果 PI(碘化丙啶)单染后流式检测结果提示:白藜芦醇可以将卵巢癌SKOV-3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三色散点图提示白藜芦醇可诱导SKOV-3细胞早期凋亡的增加,此作用与白藜芦醇浓度呈正相关性;白藜芦醇可使人卵巢癌SKOV-3细胞中的Caspase-3表达增加.结论白藜芦醇可阻断SKOV-3细胞周期并诱导其早期凋亡;白藜芦醇诱导人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的发生可能与Caspase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治疗大鼠内异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内异症动物模型,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分析各用药组在位、异位内膜Fas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小柴胡汤治疗组内异症大鼠异位内膜Fas蛋白、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在位内膜,但对照组(蒸馏水)中却相反,而在丹那唑组中两相差不明显。结论:小柴胡汤治疗大鼠内异症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Fas蛋白的表达,促进异位内膜细胞的凋亡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为观察和分析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对甲状腺癌与甲状腺良性结节的鉴别价值,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9月在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确诊的237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并抽取在该院就诊的237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PDW、MPV和Alb水平及预测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结果表明:研究组MPV、Alb均低于对照组,PDW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W、MPV、Alb诊断甲状腺癌曲线下面积(AUC)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DW、MPV、Alb均阳性为检测指标特异性高于PDW、MPV、Alb单纯诊断的特异性;PDW、MPV、Alb之一阳性为检查指标灵敏度高于PDW、MPV、Alb单独诊断的灵敏度。因此,PDW、MPV和Alb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具有中等临床价值,3者不同联合方式有助于甲状腺癌确诊或排除。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木犀草素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人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细胞(MuM-2C)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采用CCK-8法测定0,5,10,15,20,25μmol/L浓度木犀草素处理24 h后的MuM-2C活力,以筛选合适的药物作用浓度.将体外培养的MuM-2C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木犀草素组及木犀草素+氯化锂组,木犀草素组以15μmol/L木犀草素处理,木犀草素+氯化锂组以15μmol/L木犀草素和10μmol/L的氯化锂联合处理.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MuM-2C的凋亡情况,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MuM-2C的迁移、侵袭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各组MuM-2C中凋亡蛋白BAX与BCL-2表达,采用免疫印记检测各组MuM-2C中EMT标志蛋白(E-cadherin, N-cadherin, Vimentin)和Wnt/β-catenin信号相关蛋白(Wnt1,β-catenin)表达,结果表明:不同剂量木犀草素均可抑制MuM-2C生长,并在一定范围内随剂量升高而作用增强;与对照组比较,木犀草素组细胞核形态固缩而大小不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甲状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48例甲状腺包块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检查。结果 :48例甲状腺包块患者共检出肿块 67个 ,超声检查与病理对照除 3例误诊外 ,其余 45例与病理结果包括肿块部位、数目均符合 ,符合率 90 % ( 42 / 45 )。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甲状腺肿块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1b(DYRK1b)在宫颈病变组织和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作用.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127例为研究组,同期确诊为慢性宫颈炎患者32例为对照组,收集上述患者石蜡组织标本,免疫组化SP法检测DYRK1b蛋白表达情况.依据宫颈癌细胞系He La 229和Si Ha细胞将标本分为实验组(加DYRK1b抑制剂Az191)、对照组(不加Az191),Western blod法检测细胞中DYRK1蛋白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子宫颈鳞癌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e La 229和Si Ha细胞中,DYRK1b蛋白表达量随Az191剂量增加而减少,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He La 229和Si Ha细胞抑制率随Az191浓度增加而提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μmol/L的Az191作用后,研究组He La 229和Si Ha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病变过程中DYRK1b蛋白表达水平逐渐提升,宫颈癌组织和细胞中均呈高表达;下调DYRK1b蛋白表达后可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云芝多糖(CVP)对宫颈癌HeLa细胞系的增殖、凋亡及产生途径。采用MTT法测定了CVP对HeLa细胞增殖的体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的比例,qRT-PCR检测P53、Bcl-2和Fas基因在细胞处理前后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CVP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作用时间在24 h,48 h和72 h时对细胞抑制的抑制率分别为92%、95%和98%;当CVP浓度达到1.25 mg/L时,作用24 h、48 h和72 h时的IC50值分别为0.2507±0.01 mg/L、0.2720±0.04 mg/L和0.2736±0.03 mg/L;当CVP浓度为0.5 mg/L时,作用24 h和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6.36% 和63.81%;CVP处理HeLa细胞24 h后,Bcl-2基因的表达被显著下调。研究表明:CVP促进HeLa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Bcl-2基因的表达下调有关,推测是通过Bcl-2介导的途径促进细胞凋亡。图4表1参30  相似文献   

19.
用芒果多酚处理人宫颈癌细胞(Hela)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分布,同时用Western blot检测p53,p21,c-myc,cyclin D1蛋白质水平变化.结果显示:0.025,0.05, 0.1,0.2,0.4 mg/mL的芒果多酚溶液能明显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荧光染色后,大多数细胞内可以看见浓密的荧光颗粒,并出现核收缩;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与未处理组比较,芒果多酚作用后的G1期Hela细胞数显著增多,G2期细胞数逐渐减少;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芒果多酚上调p53,p21蛋白水平,下调c-myc,cyclin D1蛋白水平. 以上结果表明芒果多酚能明显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