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试论学报"一稿多投、多发"问题的解决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一稿多投、多发”一直是作者和编辑感到困惑并力图加以解决的难题。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和网络迅猛发展的时代,编辑应该改变观念,以人为本,走出“一稿多投、多发”的误区,默许“一稿多投”,严惩“一稿多发”。  相似文献   

2.
一稿多投、重复发表是学术不端行为的一种,在现今的学术界比较“盛行”和普遍.防止学术期刊一稿多投、重复发表,期刊社是最关键的因素.探讨了防止学术期刊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的编辑新实践,包括大力加强宣传和对作者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一稿多投的不道德之处;在征稿简则中加入处罚一稿多投的措施,变事后处罚为事先警告,使有这种想法者心存顾虑;在文章刊发前进行重复率的检测,使重复率大的文章没有发表的机会;加大对一稿多投的处罚力度,每发现一次,处罚一次,措施得力,使一稿多投者付出代价,以抑制这种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反思国内学术期刊失范之“一稿多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对“一稿多投”与“一稿多发”的界定入手,从经济角度探析了“一稿多投”的缘由,从微观和宏观上分析了“一稿多发”可能造成的学术危害,并从编辑、著者、期刊社联盟3个角度提出了避免“一稿多发”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易斌 《中国西部科技》2002,(6):80-80,79
“一稿多投”是众多报刊编辑部普遍感到头痛的问题,尽管一再重申不得一稿多投,但是,近年来一稿多投的现象仍然屡屡发生。关于“一稿多投”现象的分析讨论文章也为数不少,这些文章几乎都把造成这种现象的过错归结于作者,归结于作者的不道德行为。笔者认为:当前对于“一稿多投”现象的认识是片面的,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报刊编辑部对此问题的产生应该负有一定责任。  相似文献   

5.
学术论文“一稿多投”不仅有违学术道德,也与我国《著作权法》有关条款相违背。它的主要危害是:扰乱学术期刊的正常出版工作;造成资源浪费;与此同时,也会对作者本人声誉造成不良影响。造成学术论文“一稿多投”的原因既有作者方面的,也有学术期刊方面。透视学术论文“一稿多投”现象的危害与原因,就是要让大家认清其危害,并且一起努力,抵制和杜绝这一不良现象的发生,还学术研究一片纯净的天空。  相似文献   

6.
本刊是由教育部主管,厦门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提倡“双百”方针,以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培育科技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宗旨.刊登内容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科学、化学、化工、海洋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核心期刊.1投稿要求与注意事项1.1来稿须附“投稿单”,并提交“论文版权转让合同”.作者在投稿前须认真阅读本刊“论文版权转让合同”,明确知识产权隶属关系、作者署名、技术保密及无一稿多投等问题.“投稿单”和“论文版权转让合同”可在校园网上下载(http://jxmu.xmu.edu.  相似文献   

7.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简称AMLC)是一个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和大量国际学术文献为全文比对资源,辅助检查抄袭、一稿多投、不当署名、伪造、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的智能系统。近一年来,全国学术期刊编辑部、研究生培养单位大量使用了AMLC,并开始应用于科研、人事等管理工作。此外,“中国知网”的“个人数字图书馆”也将为作者提供被抄袭文献的推送服务,以强化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抑制。  相似文献   

8.
简讯     
本刊已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简称“AMLC”).“AMLC”是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可用于抄袭、伪造、一稿多投、篡改、不正当署名、一个成果多篇发表等多种学术不端行为的检测.该系统在论文审查方面的功能主要包括:已发表文献检测、论文实时在线检测、问题库查询以及自建比对数据库等.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屡禁不止的抄袭剽窃以及一稿多投等科技期刊工作中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分析了其成因。以《爆破》杂志工作为实例,提出:采用科学技术手段检测、开拓编辑人员专业视野、向审稿专家“借脑”3个措施,不漏查不误查,对投稿论文中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有效防范。最后,提出应使用“积极进攻”替代“消极防范”的工作新模式,令公权力进入学术领域,以法律手段来约束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一稿多投现象有深厚的社会根基,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与愿望,有存在的合法性。实践中要禁止的应当是一稿多用,而不应是一稿多投。一稿多投并不必然导致一稿多用。我国《著作权法》第32条第1款对一稿多投作了规定。然而,该条款对一稿多投的规定模棱两可,逻辑不够严密,致使一稿多用问题得不到解决,有必要对《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11.
本刊是由教育部主管,厦门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提倡“双百”方针,以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培育科技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宗旨.本刊主要刊載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科学、化学、化工、海洋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1投稿要求与注意事项1.1来稿须附投稿单,作者应仔细阅读“投稿约定”,明确知识产权隶属关系,作者署名,技术保密及无一稿多投等问题,并认真填写投稿单.投稿单可在校园网的厦大学报网页下载(ht-tp://www.xmu.edu.cn/xmupaper/xdb/…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学报界反映"一稿多投"现象日趋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高校学报的整体质量。为此,"一稿多投"问题已经引起学报界的高度重视。从编辑部审稿周期太长,编辑缺乏时效意识,与作者沟通联系不及时,以及职称压力、毕业压力及作者本身素质等方面分析"一稿多投"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从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审稿周期,加强与作者的联系,利用好"征稿启事"、"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和"优先数字出版平台"等方面提出了防范、杜绝"一稿多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学术不端行为举报信箱为净化学术环境,打击学术不端行为,倡导老老实实、认认真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本刊特开设“学术不端行为举报信箱”栏目,读者如发现科技工作者在自然科学领域有论文抄袭剽窃、一稿多投、数据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均可向我刊提供证据举报。一经查  相似文献   

14.
科技论文一稿多投是科技期刊多年存在的现象,近年来更是愈演愈烈,成为困扰期刊编辑的一大难题。分析了目前一稿多投产生的原因,为了有效地遏制和杜绝这一现象,提出科技期刊应采取建立审稿专家库,曝光并联合拒收该作者的稿件,利用网络技术缩短审稿时间与对科技论文进行查重,收取审稿费,严格设定稿件修回时间,增加与作者间的互动等措施来防范和处理一稿多投。  相似文献   

15.
本院学报来稿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院学报来稿存在篇幅长、文章残缺不全、一稿多投等问题,给学报编辑出版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造成了人力、物力、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影响学报工作质量和进度,因此,学报来稿问题亟待解决.针对方方面面的学报来稿问题,提出了关于解决学报来稿问题的有关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深入分析学术期刊稿件的商品特性和编辑对稿件商品需求,在此基础上,阐述垃圾稿件、学术不端稿件、一稿多投等衍生行为发生的根源,并提出作者和编辑面对此衍生行为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一、本刊是由集美大学主管主办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性期刊,主要刊登水产技术、生物科学、航海技术、信息科学、机械工程、基础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热忱欢迎校内外作者踊跃投稿。二、投稿要求规定,作者姓名与单位(中英文)请另附纸。每篇稿件(含图表、参考文献、中英文摘要等)为6 000字以内的间行打印稿,一式两份。投稿后4个月内还未接到本刊任何通知的,请向编辑部查询。本刊只收首发稿,作者应保证无署名争议、无一稿多投、无泄密情况、无政治性问题。2.题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题名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词、字符、代号,尽量不出现化学结构式与数学式等。属基金项目的论文,请在篇首页地脚标注项目来源及编号并提供资助证明。3.摘要与关键词中文摘要限200字以内,附关键词3~8个;英文摘要与关键词应与中文相对应。摘要应具有独立性与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一般不分段,不用参考文献、图表、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与术语。4.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同一层次的标题应尽可能“排比”。各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下圆点“.”相隔,如“1”“2.1”“3.1.2”等,并一律左顶...  相似文献   

18.
浅议学报编辑的职业道德与学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菊梅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0):168-170
高校学报作为重要的学术园地,也存在着不严肃署名、刊发低水平重复稿件、不能有效防止一稿多投等学术失范问题,而这其中,编辑的职业道德素质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面对编辑职业道德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真正从思想上重视、制度上落实,编辑职业道德建设才能收到实效,才能使编辑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学术使命感,从而成为“学术规范的鼓倡者、鉴定者、把关者”。  相似文献   

19.
朱姣 《天津科技》2016,(4):91-93,96
对学术期刊中常见的"一稿多投"现象进行归纳,对相应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措施与解决路径。研究认为:基于当前的网络大数据视角,学术期刊应建立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联盟,以便获得自己专业领域的数据,通过学术联盟的海量数据进行过滤与分析,预防"一稿多投"现象。尽管建立各专业领域学术期刊联盟的合作机制有待探讨,但构建该联盟不仅能有效解决"一稿多投"的问题,还将在未来更好地发挥学术资源的集群化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为净化学术环境,打击学术不端行为,倡导老老实实、认认真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本刊特开设“学术不端行为举报信箱”栏目,读者如发现科技工作者在自然科学领域有论文抄袭剽窃、一稿多投、数据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均可向我刊提供证据举报。一经查实,我刊将刊登举报内容、反馈信息和读者反映。本刊承诺为举报者保密。凡证据缺乏、证据不详或无法查实的举报行为,本刊一律不予受理。本刊同时欢迎读者对《科技导报》评刊,凡有价值的读者来信,本刊均将摘要刊登。举报信箱和读者来信信箱均为:hjy@cast.org.cn。举报一: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医院陈允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