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原科技》2010,(4):110-110
2010年3月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飞行研究中心的科学家综合成千上万条卫星观测数据,得到了一些图片,随后,科学家将每平方公里地球陆地表面、海洋、海岸线以及云层的图片像电影蒙太奇镜头一样,拼贴在一起,制作出了这些真彩照,这也是迄今为止最详细的地球“真彩图像”。  相似文献   

2.
1996年,科学家们继续向自然界深度和广度进军,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1、在航天领域,美国航天局在30天之内连续两次向火星成功发射了“火星环球勘测者”号和“探路者”号探测器,揭开了人类向火星进军的新篇章。2、美国科学家发现地球固体内核比地球旋转速度快,这可能有助于理解地球磁杨形成的机理。科学家们还认遗传学上证实了生活在太平洋底近沸点水中的微生物扬氏产甲烷球菌是地球上第三种生命形式。这一发现可能会填补生命诞生和进化过程中的研究空白。3、在医学研究方面,英国科学家终于确认食用患有疯牛病的牛肉是感染克一雅氏病的…  相似文献   

3.
兰西 《科技潮》2007,(8):50-51
据报道,地球上目前拥有65亿人口,这也是地球上人类最拥挤的时候,许多科学家都在谈论“人类时代”给地球带来的破坏,譬如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人类释放的化学物污染了海洋和河流,人类的乱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急剧减少。那么,假如人类在一夜之间突然从地球上全部消失,那么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科学家艾伦·威斯曼博士,对没有人类的地球将会怎样戏剧性变化进行了大胆的科学狂想。  相似文献   

4.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4):1-1
在美国《探索》频道播出的记录片《狂野的未来》中,16名世界科学家对500万年后的地球状况做出了大胆的预测,科学家们不仅仅是在猜测或进行奇妙的想象,他们是根据从动物学到地质学的多种专业理论来推演地球生命的进化,描绘数百万年后地球上可能存在的各种生命场景。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林杨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欧阳自远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王道德组成的中国科学家小组与由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Y.Guan和L.A.Leshin组成的美国科学家小组合作,在中国宁强碳质球粒陨石富Ca,Al包体中发现已经灭绝的核素-氯-36.该发现提供了超新星触发太阳星云塌缩并最终形成太阳系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6.
美国科学家提出微型轮形宇宙飞船的设想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1994年9月24日报道,在本世纪末,人类有可能把宇宙飞船送往a-半人马座这颗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一个科学家小组预见,那时一种重量仅100克的用粒子束作动力的飞船将从地球发射升空。8月份,来自...  相似文献   

7.
《科技潮》2006,(1):53-53
我们生活的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在地球诞生至今的漫长岁月里,地球气候一直处于冷暖交替的变迁之中.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种也经历了5次大灭绝。亿万年后,地球会变成什么样?科学家认为,在500万年后、1亿年后和2亿年后,地球环境将发生三次大的变化,甚至有人预洲.“那时候,人类已不适宜在地球上居住,一些新的物种将会出现,成为地球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比利时皇家天文台和鲁汉天主教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对近70年来全球二氧化碳成倍增加现象进行研究后于不久前宣称,温室气体增加不仅引起全球变暖,而且还导致地球自转速度减缓,从而使每天的时间都出现微小的延长。负责这一研究的科学家奥利维尔·维龙认为,温室气体增加使得地球表  相似文献   

9.
杨韬 《科学世界》2005,(5):53-57
根据设置在夏威夷的昴星望远镜的观测,科学家新发现了距地球127亿光年的星团,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距地球最远的星团。在已知的星团中,几十乃至一千多个星系密集在几百万光年到一千万光年的范围里。但是,在这次发现的星团中,星系的数量比较少,总体质量也非常小。所有这些疑问和众多新发现的事实一起呈现在科学家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10.
有了水,才会有生命。可是地球上干净的水,越来越少了。假如科学家在月亮上发现了水!这意味着什么?这种水可以喝吗?  相似文献   

11.
新的发现新的突破 1996年适逢瑞典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逝世100周年。这一年,科学家们继续向自然界深度和广度进军。航天领域:美国航空航天局在30天之内连续两次向火星成功发射了“火星环球勘测者”和“火星探路者”探测器,揭开了人类向火星进军的新篇章。进军地下:大有收获。美国科学家发现地球固体内核比地球旋转速度快,这可能有助于理解地球磁场形成的机理(爱因斯坦认为解释地球磁场是物理学领域难题之一);科学家们还从遗传学角度证实生活在太平洋底近沸点水中的微生物杨氏产甲烷球菌是地球上第三种生命形式。这一发现可能会填补生命诞生和进化过程中的研究空白。  相似文献   

12.
《科技潮》2006,(1):58-59
21世纪最初的年头里,在经历了腥风血雨的战争、惨无人道的恐怖袭击、印度洋大海啸、卡特里娜大飓风以及巴基斯坦大地震之后,地球还会经受什么样的劫难呢? 美国宇航局(NASA)称,下一个威胁地球的就是小行星“阿波菲斯”。科学家称,在计算“阿波菲斯”的运行轨道时发现,它将在2029年与地球擦身而过.2036年撞击地球,造成比2004年12月印度洋地震海啸史可怕的破坏。为了保护我们生存的地球,NASA近日启动“太空防卫项目”第一步,决定安放跟踪仪监视小行星“阿波菲斯”的确切轨道;这被世人称为“地球保卫战”的开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赵海  王新惠 《大自然》2010,(3):24-25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科学家预测,随着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到21世纪末全球升温幅度将在1.1℃~6.4℃之间,而人类的底线是要把全球升温幅度的上限控制在2℃的地球生态警戒线以下。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上升的趋势必须在2015年前得到扭转,这意味着从现在起留给我们拯救地球的时间只有5年!  相似文献   

14.
科学家对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最新研究表明,地球可能早在44亿年前就已经存在生命,这比以前认为的要早数亿年。尽管地球形成于46亿年前,但许多科学家认为,在地球形成后的7亿年间,由于小行星连续撞击,特别是39亿年前一次非常密集、剧烈的小行星撞击,地球表面因撞击产生的热量而完全熔化,原始生命无法在这种恶劣环境中诞生。  相似文献   

15.
海洋深处温度变化说明全球气候变暖本刊讯据英《新科学家》1994年12月12日报道,在新西兰惠林顿召开的1994年温室效应学术研讨会上,科学家们指出,新西兰、澳大利亚和西南太平洋比地球任何其他地区在更快变暖。由10名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提供了他们收集的...  相似文献   

16.
科技     
《青年科学》2013,(2):38-41
NASA的科学家们利用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捕捉到了一股弓形激波的红外图像,这是一颗快速移动的巨星产生的强烈乱流。——搜狐科学美国航空航天局解除2040年一颗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的警报。研究人员认定届时这个小行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不会小于89万公里。  相似文献   

17.
在太空中建立起一些太阳能“发电厂”,这将直接为地球上的人类提供能源,有望在50年后让地球人用上直接来自太空的能量。德国科学家们预计,他们将在2008年  相似文献   

18.
美国科学家最近在宇宙中发现了一块含有反物质的怪云,这片怪云的发源地是地球所在的银河系,它距离银河系中心大约3000光年,也就是光以每秒种30万公里的速度用3000个地球年才能走完的距离。《华盛顿邮报》的报道说,美国科学家利用美国宇航局六年前发  相似文献   

19.
青云 《科技潮》2005,(4):52-53
最近,火星探测的热潮激起了大家对探索生命起源的兴趣,科学家在火星上也发现了类似于地球的陨石坑。不少科学家推测,生命可能起源于这些陨石坑。于是,人们又把生命起源的目光投向那些可能撞击地球和火星的彗星和小行星。现在,一种时髦的理论认为,是来自太空的携带有水和其他有机分子的彗星和小行星撞击地球后,才使地球产生了生命。  相似文献   

20.
发现     
《科技潮》2003,(1)
最古老岩石揭示地球起源科学家近日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境内发现了一块有38.25亿年历史的岩石,这块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石将有助于研究地球的起源。他们研究的岩石样品取自魁北克省北部地区的火山沉积岩。对岩石的年龄测量主要采用放射性元素蜕变计算法。放射性元素在蜕变时,速度很稳定,不受外界条件影响。因此,科学家可以根据岩石中现在铀和铅的含量算出岩石的年龄。科学家说,对地球岩石的研究有助于推算地球年龄以及研究地球早期的演变过程。由于地壳由岩石组成,测出岩石年龄就可获得地壳年龄。但地壳年龄并不等于地球的实际年龄。目前,科学家们估算的地球年龄约为46亿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