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鲁迅画人善用白描,绘景却也不限于单色,赤橙黄绿皆入文.写景,绝不是游离题旨之外的无谓渲染,而是景中蕴情,情景浑然.寻常的百草园在鲁迅笔下;“碧绿的菜畦”衬之“紫红的桑椹”,“光滑的石井栏”伴着“高大的皂荚树”,错落有致,绿中泛红;添之肥胖的黄蜂伏在金黄的菜花,轻捷的叫天子直窜云霄,油蛉低唱,蟋蟀弹琴……真是动静相宜,色彩缤纷,生机盎然!鲁迅之所以极有情致地绘声绘色于百草园之乐,是融进了鲁迅的情思:热爱大自然是儿童的天性.不应该人为地束缚、压抑儿童,磨去他们的天性.如果超越儿童的认识特点,“强化”教育,既便是“极方正,质朴,博学”的老师,效果甚微,“三味书屋”学习的枯燥泛味足以证明.我们的教育,能否多些“百草园”,少些“三味书屋”呢?  相似文献   

2.
一、阿长形象的真实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有一个神秘动人的美女蛇的故事,因为这个故事,读者记住了一个叫长妈妈的人。其实在鲁迅的回忆性作品里,涉及到长妈妈的并不少,而《阿长与山海经》则是专门为怀念长妈妈而作,这足见长妈妈在鲁迅童年生活里是真实存在,并占据了了鲁迅童年记忆的重要位置的。  相似文献   

3.
选用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药>、<孔乙己>的片断,简要分析鲁迅先生妙用的动词、形容词,以便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4.
今日百草园     
说到绍兴,很多人会想起鲁迅先生。我们一家人来到绍兴旅游,第一站当然是被誉为"鲁迅童年乐园"的百草园。百草园在鲁迅故居后面,北临东咸欢河,东邻沈姓房屋,西接梁家后园,南宽北狭,占地近2000平方米,原来是新台门周家的智、仁两大房共有的菜园,西边一半归智房,东边一半属仁房,是鲁迅童年时代的乐园。  相似文献   

5.
鲁迅有一篇著名的散文,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幼年时求学的场所。何谓“三味”,历来意见不一。1、周作人在《鲁迅小说中的人物》一书写道:“经如米饭,史如肴馔,子如调味之料”。2、三味书屋先生寿镜吾的儿子寿洙邻在《我也说说鲁迅的事》一书中写道:“三味取义,幼时父兄传说,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如醯醢”。3、大多数人取前人说法,认为“至于三味,前人把经书、史书、子书比喻作三种食  相似文献   

6.
鲁迅散文对代际冲突有较多的揭示,表达了对代际和谐的期待。《五猖会》的主题并不囿于批判封建家庭教育,更在于对代际冲突的揭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与《二十四孝图》也并不拘泥于封建礼教对儿童的迫害,且侧面展示了代际隔膜问题;鲁迅为促进代际和谐,提出了"以幼者为本位"的理念;鲁迅后期杂文,同样关注着代际问题,对当时的儿童教育给予了批评;鲁迅不仅期待代际和谐,而且身为父亲后,亲自实践,为促进代际和谐做着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7.
小的时候,特别爱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而且特别喜爱“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  相似文献   

8.
山顶的风景     
<正>站在山顶,我眺望远方,城镇尽收眼底。在我眼中,这里是距离天最近的地方,人一抬头便可以看见纯净的蓝色。我闭上眼,感受风的吹拂,感觉风像外公的手掌抚摸我。那时候,我还小,身体羸弱,外公每周都带我爬这座山。外公牵着我的小手,一步一步慢慢地往上走。我觉得山好高,每次走到山腰就筋疲力尽了。外公总是想方设法鼓励我继续走,他告诉我山顶的风景如何美丽,站在山顶的感  相似文献   

9.
老顽童     
外公今年75岁,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又圆又大的将军肚。外公特别能吃。餐桌上,我们才端碗,外公就已经狼吞虎咽地把一碗饭舔干净了,一粒都不剩,像几天没吃饭似的。他还拿起饭碗给我们瞧一瞧说道:“你看!吃得多干净呀!璐璐,不许剩一粒饭呀!”接着又对着外婆嚷道:“我的碗里怎么没有饭呀?快给我盛饭!”外婆只好嗔怪地打了他一下,又为他盛满一碗饭。平时,如果我和姐姐有什么好吃的,只要外公见了,便会装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张着嘴说:“给我一点吧!”就直等着食物进入他的“虎口”了。如果我们故意戏弄一下他,不给他东西吃,他就会“死皮赖脸”地抓…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九年制初中课本一至六册中所选鲁迅的作品达7篇之多,有小说:《社戏》、《故乡》、《孔乙己》,有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有杂文:《“友邦惊诧”论》、《论雷峰塔的倒掉》。众所周知,鲁迅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而倍受人们的推崇。但也正因为如此,初中学生阅读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不能不对此引起重视,积极探索讲授鲁迅作品的方法和途径,提高教学效率。一、导入灵活多样(一)联系旧知识法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对其有点基础的知识往往比接受陌生的知识更感兴趣,因此…  相似文献   

11.
游乐园     
外公的年龄楚楚优优和妈妈一起去庆贺外公的生日。优优问外公今年多大岁数了。妈妈说:"我到外公现在的年纪,外公就是100岁啦!"外公接着说:"是啊,我像你妈妈这么大年纪时,你妈妈才10岁,现在优优你也正好是10岁,真是巧啊!"  相似文献   

12.
我爱我的家     
从这期开始,我们的同题作文《我爱我家》就会陆续刊登出来了!小朋友们,请欣赏吧!我的家就像一个调色盘,盘子里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外公是红色,外婆是白色,妈妈是绿色,爸爸是紫色,我是橙色。我们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相似文献   

13.
敬仰野草     
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着许多野草的存在。不论是在什么地方,都能望得见一些无名野草的绿色。那些圣贤之士,那些文人墨客,那些书画艺人,没有人不欣赏、不赞颂野草的;而那些庄户人,对野草就不那么热爱和稀罕了,反而产生了一种厌倦和痛恨之情。只要是生在田地里、菜畦里、秧苗里、  相似文献   

14.
《怀旧》是1911年冬天鲁迅用文言写成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于一九一三年出版的《小说月报》四卷一号,鲁迅自己从来没有把《怀旧》收进他的任何一本集子中。于是有的人就断言《怀旧》不是鲁迅所喜爱的作品,猜想鲁迅可能对这篇“少作”“愧则有之”,才“故意删掉”。其实并非如此。一九三四年,杨霁云将鲁迅佚文编集时,鲁迅给杨的回信中说:“现在都说我的第一篇小说是《狂人日记》,其实我的最初排了活字的东西,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说,登在《小说林》上。那时恐怕还是革命之前,题目和笔名,都忘记了,内容是讲私塾里的事情的;后有恽铁樵的批语,还得了几本小说,算是奖品。”同年鲁迅应美国  相似文献   

15.
戈月素 《奇闻怪事》2007,(5):122-125
(出示课文插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一家三代在田野里散步。 生:看到一个中年男人背起一个老人,一个中年妇女背起了一个小孩。 生:看到当时的景色很美,有金黄的菜花、碧绿的菜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做客     
正星期天,大头儿子跟妈妈一起去看外婆和外公,到外婆家时已快中午了。"肚子饿了吗?我做了你喜欢吃的菜。"外婆说道。大头儿子一听有好吃的东西,特别兴奋:"什么好菜?快拿来瞧瞧。"外公微笑着说:"别忙,先猜猜看。""我喜欢吃的东西可多了,怎么猜呀?"外公提示道:"它是一种动物,腿的条数是鸡的2倍。"大头儿子立刻说:"是牛蛙,对吧?鸡有2条腿,这种动物腿的条数是鸡的2倍,就是2×2=4(条),有4条腿,肯定是牛蛙。"外公赞许地点点头。大头儿子拉着外公要看牛蛙,在厨房里他看到了4只牛蛙。外公问:"4只牛蛙共有多少条腿呢?"  相似文献   

17.
释“三味”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的“三味”,究竟包含着什么意思呢?说者纷纭。198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参考书》曾把它归纳为下列四说: 一、是指读书有味,屋后小园中的腊梅有味,桂花有味; 二、是把经书、史部、子书譬喻作食物,经书是米谷,史部是菜蔬,子书是点心; 三、是把诗书、史、子比作肉食品,诗书是味之太羹,史是折徂,子是醯醢;  相似文献   

18.
唯一的乘客     
方莹 《少儿科技》2013,(9):40-40
七年前,爸妈去外地打工,外公便成了我的“司机”,一辆旧三轮车就是他的“私家车”。从那时起,每天好几个来回,外公是雷打不动地接送我。  相似文献   

19.
鲁迅小说里知识分子的人生之路有一个独特的行走模式,这种模式表现在,他们离开自己的家乡探寻新的出路,而后又返回故里重新解读生活。这种"离乡—返乡"模式的形成原因共有三点:一、现代认同的觉醒;二、时空观念的认知;三、"异乡人"的困境。研究表明,鲁迅的行走模式看重知识分子返乡后的绝望和虚妄,这充分说明鲁迅强烈斥责本土文化对知识分子思想和行为的禁锢。  相似文献   

20.
鲁迅杂文的诞生和被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已经半个多世纪了,然而,要为它下一个准确的、众所公认的定义,还是相当困难的。鲁迅在《且介亭杂文·序言》里说过:“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而已集》以后的杂文集于,鲁迅大体上都是这样编辑的。在写完上引一段话的第二天,鲁迅又说:“我从在《新青年》上写《随感录》起,到写这集子里的最末一篇止,共历十八年,单是杂感,约有八十万字。”(《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由此看来,鲁迅是把除《呐喊》、《彷徨》、《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