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南科技》2006,(18):20
泥鳅具有分布广、抗逆性强、易养殖等特点,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素有"水中人参"之美称,现将泥鳅苗种快速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河南科技》2006,(9):20-20
泥鳅具有分布广、抗逆性强、易养殖等特点,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素有“水中人参”之美称,现将泥鳅苗种快速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有水源而不宜造池的情况下,可用木箱养殖泥鳅,饲养半年即可收获,每箱产泥鳅15~20千克.具体方法是:  相似文献   

4.
在有水源而不宜造池的情况下,可用木箱养殖泥鳅,饲养半年即可收获,每箱产泥鳅15~20千克.具体方法是:  相似文献   

5.
黄鳝二年段养殖模式即当年收购鳝种饲养至次年底出售.与一年养鳝模式相比,该饲养方式提高了成鳝规格,提升了鳝鱼的品质和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亲鱼的选择与饲养 由于鲤鱼品种之间容易杂交,种质混杂比较严重.因此,最好选择从黄河中捕获并经选育的黄河鲤鱼做亲鱼,或者到具有国家或省生产许可证的原(良)种场引进黄河鲤鱼苗种,以保持鱼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一、实现鱼种自给 养殖规模越大,鱼种所需费越高,一般占总成本的20%.有条件的养殖场应自繁自育,并做好亲鱼提纯选育工作.无条件的养殖户一定要到信誉较好的大型苗种场或原种场,采购海花或朝鱼精心培育,再筛选出规格大、品质优的鱼种进行成鱼养殖,并将弱小的鱼种处理掉.  相似文献   

8.
根据某省历年统年资料,用逐步回归,给出货币投放量的数学模型。用该模型预测未来几年某省的货币投放量。并检验、估计了所得到的偏差。  相似文献   

9.
赤皮病 赤皮病又叫皮瘟、擦皮瘟.此病常发生于春末夏初,大多是因泥鳅的皮肤在捕捞或运输时受伤,细菌侵入皮肤所致.患病的泥鳅体表部出血、发炎、鳞皮脱落,尤其是腹部和两侧最明显,呈块状.  相似文献   

10.
黄鳝二年段养殖模式即当年收购鳝种饲养至次年底出售。与一年养鳝模式相比,该饲养方式提高了成鳝规格,提升了鳝鱼的品喷和市场价值。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家金 《河南科技》2007,(22):28-29
1.建立检疫制度.对从外地引进,或引种到外地去的种鱼、苗种进行检疫,确认无病和无病原后再放养,以防地区性寄生虫病扩散传播.  相似文献   

12.
淮南麻鸭产蛋期可分为四个阶段:150日龄至180日龄为产蛋初期,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应逐渐增加,饲料投放量相应增加;180日龄至210日龄为产蛋前期,饲料中能量、蛋白质水平和矿物质水平应迅速增加,饲料投放量相应迅速增加;210日龄至330日龄为产蛋高峰期,饲料中能量、蛋白质和矿物质保持高水平,饲料投放量也应保持所需喂量的最高水平;330日龄至470日龄为产蛋后期,饲料中蛋白质和矿物质水平不变,能量逐渐减少饲料投放量电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3.
二、饲养方法 黄粉虫的饲养均采用箱养法. 1.成虫的饲养.饲养成虫是为了繁殖.羽化后的成虫,在虫体体色变成黑褐色之前,要转到成虫产卵箱饲养.  相似文献   

14.
夏秋季节,野生泥鳅捕获量大,市场供应充足,价格较低;冬春季节野生泥鳅捕获量锐减,价格较高。这是泥鳅市场价格的一个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5.
<正> 泥鳅体小鳞细,身体呈圆柱形、生活在河湖、池沼、水田、沟堰等处,可潜伏泥中达数日之久。泥鳅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餐桌上的佳肴。人工养殖泥鳅,投资少、见效快、方法简便,能够充分利用池塘、溪河、稻田等,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高,抗病力强、繁殖快、牙食鱼类不吞食,对饲料要求粗放,生长也快,还可实行高密度喂养。一亩稻田进行散养泥鳅,每年可收泥鳅40公斤左右。冬季在日本,每公斤泥鳅价格相当于人民币57元,我国每年向日  相似文献   

16.
罗非鱼苗雄性率和生长率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醋酸洋红染色法分别对尼罗罗非鱼苗(Oreochromis niloticu)和奥尼罗非鱼苗(O.niloticus♀×O.aureus ♂)雄性率进行鉴定,并且测定了两种鱼苗生长率.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奥尼罗非鱼的雄性率分别为85%和87%.饲养60 d,对尼罗罗非鱼、奥尼罗非鱼的体重绝对生长率(AGRw,mg/d)、全长绝对生长率(AGRL,mm/d)和特定生长比数(SGR,%/d)进行比较分析,苗种阶段奥尼罗非鱼生长速度要快于尼罗罗非鱼,差异显著;海南罗非鱼苗具有较佳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7.
一、特种养殖的特点 1.饲养品种特殊.人们对特种养殖品种不熟悉,比较陌生. 2.管理技术特殊.特种养殖饲养管理不同于平常,大多数人对其饲养管理技术不清楚.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制的液体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刚果红废水,并研究二氧化氯-活性炭组合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pH值,温度及二氧化氯投放量等工艺条件.前期二氧化氯处理,刚果红的去除率为44.61%,后期用活性炭进一步吸附,使刚果红的去除率明显提高,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一、池塘主养 1.鱼种放养.为提高成活率,提高养殖效益,投放的大口鲶鱼种须在8厘米以上,且规格整齐;放养密度,8~10厘米规格的鱼种每亩投放1000~1500尾,10~12厘米的每亩投放800~1200尾,池中搭配150~250克的大规格鲢鳙鱼种100~120尾,用来调节水质.  相似文献   

20.
李光河 《河南科技》2002,(12):23-24
<正> 农家如能自己繁殖鱼苗,培育大鱼种,饲养效益就会大大提高。 从鱼苗培育到大规格鱼种,在生产上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鱼苗饲养阶段,是指把从卵中孵出的鱼苗饲养长到4厘米左右大小的鱼种。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各种鱼苗能吃水中的浮游生物,食物基本上是一样的;鱼苗身体嫩弱纤细,活动能力差,对外界环境及敌害侵袭缺乏应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