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雷 《科学之友》2007,(11A):87-87
曾经翻过几本恐怖小说,给我的总体感觉是:无趣。无趣当然就被我打入了冷宫,从此恐怖小说很难再进入我的读书视野了。可是,不经意间,恐怖小说却流行了起来。号称“中国恐怖小说第一人”的周德东近日在北京签售新作《奇门遁甲》,1h居然售出了100多本,随后它便进入了不少报纸的畅销书排行榜,很多读者在网上发表读后感,用得最多的一个字就是“爽”,弄得我忍不住也在网上把《奇门遁甲》浏览了一遍。  相似文献   

2.
曾经翻过几本恐怖小说,给我的总体感觉是:无趣.无趣当然就被我打入了冷宫,从此恐怖小说很难再进入我的读书视野了.可是,不经意间,恐怖小说却流行了起来.  相似文献   

3.
《科学之友》2007,(11A):84-86
恐怖文学的兴起 朋友是个恐怖电影的狂热爱好者,《笔仙》、《午夜凶铃》、《救命》……无论是日韩剧还是港片都来者不拒,而且还不时在网上找些恐怖片和恐怖故事。前段时间《咒怨》流行,她让我帮她从网上下载下来。我对这类片子一向没兴趣,下载完毕后,就去忙别的事了。十几分钟后,推开书房门进去,只见电脑屏幕上闪着骇人的影像,朋友却消失了!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她躲在门后,一只手捂着眼睛,脸色发白。  相似文献   

4.
恐怖文学的兴起朋友是个恐怖电影的狂热爱好者,《笔仙》、《午夜凶铃》、《救命》……无论是日韩剧还是港片都来者不拒,而且还不时在网上找些恐怖片和恐怖故事。前段时间《咒怨》流行,她让我帮她从网上下载下来。我对这类片子一向没兴趣,下载完毕后,就去忙别的事了。十几分钟后,推开书房门进去,只见电脑屏幕上闪着骇人的影像,朋友却消失了!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她躲在门后,一只手捂着眼睛,脸色发白。我说,关了吧,这么恐怖。她摇摇头,"我要看完",脸色仍然煞白。我就纳闷,恐惧到不敢睁眼,为什么还喜欢看?后来稍加留神才发现,像她这样的情况在年轻女性中很普遍。有人做过一个调查,现在看恐怖片的以年轻女性为多,而且多为有知识的白领。  相似文献   

5.
《科学之友》2007,(21):84-86
恐怖文学的兴起 朋友是个恐怖电影的狂热爱好者,《笔仙》、〈午夜凶铃〉、〈救命〉……无论是日韩剧还是港片都来者不拒,而且还不时在网上找些恐怖片和恐怖故事.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一本名为《血疫:埃博拉的故事》的图书异常畅销,很多看过该书的人都会被书中血腥的故事所震撼。但其实这不是一本科幻小说,更不是一本恐怖小说,而是一本对真实事件进行解读的科普书。而这本书早在1989年就出版了,之所以直到2016年才畅销,是和埃博拉病毒再次肆虐非洲有关。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莫内感到眩晕,极度虚弱,他的脊梁塌下来,松弛无力,他失去了所有平衡感,感  相似文献   

7.
巴黎下水道 自近代城市于18世纪崛起以来,西方诞生了许多描绘大都市恐怖的著名小说。有人认为,其中最扣人心弦的作品也许是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理由是这部小说中描绘的巴黎地下水道实在是太可怕了。  相似文献   

8.
这又是一本帕特里克·莫迪阿诺的小书,写于1981年。相对而言,这是一本比较单薄的小说,根本无法和他在1978年荣获龚古尔文学奖的《暗店街》相比。读《暗店街》是好几年前的事情,那也是一段难以忘记的阅读经历。这样的经历于我,在之前大概有过几次:张爱玲的《金锁记》、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村上的《世界尽头和冷酷仙境》。读这些书实在是一种幸福,你会惊讶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它一下子将你击倒,有一种晕眩感。形式和语言上的美超越了一切,你会感到这正是你所要追寻的小说,也是你可以把握的小说。也许多年后,写小说的你首先想起的,就是他们,…  相似文献   

9.
向机器寻求灵感 玛雅?阿克曼想写一首歌,她写了好久,一首又一首,最终还是对自己所写的曲子都不满意.她情绪低落地说:"我没有这个天赋,所有进入我脑海的旋律都很无趣,我无法想象谁会浪费时间去演奏它们."  相似文献   

10.
正200年后,《弗兰肯斯坦》仍然令人惊悚并启发着我们。1818年1月,一位年方20的女子出版了一部恐怖小说:讲述了一位博士利用各种死尸的肢体创造出了一个恐怖的生物,然后自己被吓得魂飞魄散而赶走它,却目睹自己的朋友和家人惨遭怪物报复而毁灭。200年后的今天,玛丽·雪莱  相似文献   

11.
正一位小说家请一位物理学家解释他的科学突破。诺贝尔奖获得者弗兰克·维尔切克(Frank Wilczek)的新书《基本原理:通往实在的十把钥匙》(Fundamentals:Ten Keys to Reality),既是思考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丰富性的方式,也是通过科学"重生"的方式对传统宗教的替代。我受邀为《纽约时报》评论这本书,因为这本书显然是写给非科学家的。我在为我的小说《爱欲与哀矜》(Lost and Wated)做拓展研究时,养成了为外行阅读物理学的习惯。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却在南方被冻成了狗。"这个在网上流传颇广的段子,是不少北方人长期以来对南方的冬日印象。这样的印象,在2015年被一首叫《南山南》的歌曲所续写,"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当北方有供暖的时候,南方就开始在羡慕嫉妒恨里,一遍遍纠结于"南北之界"的历史话题。  相似文献   

13.
记得那是1988年底,我正在北京一位老师处小坐,因为刚刚在他主编的一本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生命与地球同源"的文章,所以我们的谈话内容自然都是围绕生命起源和"同源说"来进行的。临走时他指了指书架对我说,那里可能有一些我用得着的资料,叫我看看,觉得有用的可以拿去作为参考。我查阅着书架上的书和杂志,其中就有《世界科学》,有几本《世界科学》的封面上还盖有"请交换"的蓝色图章。我拿起来翻了翻,其中的内容一下子就吸引住我,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是那么清新脱俗,让人耳目一新。有好几篇文章又正好与我当时所做的研究有关,给我很大的…  相似文献   

14.
钱定平 《科学》2004,56(5):62-63
读他的书简直像在糨糊里行走. --丁尼生谈本·强生 爱尔兰作家乔伊斯以小说《尤利西斯》出名,他很早就表现出突出的文学才能,九岁写诗,行年四十已经名闻遐迩.说到自然科学,乔伊斯从来没有学好过,尤其是数学.意味深长的是,今天任何人翻阅一本现代物理学教科书,都一定会碰到詹姆斯·乔伊斯这个名字.因为,基本粒子中最基本的"夸克"(quark)其名,就是理论物理学家盖尔曼从他的小说《菲尼根守灵夜》(Finne gans Wake)中拈来的.这段的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刚一听说《2012》上映的消息,就在网上找到一个下载版:粗粗看了几眼,心说这算个什么玩意!等别人再谈及《2012》,心里就是一副不屑的样子,心说这种破片子有什么可看。幸亏被人指出真相,猜测我看的那部所谓的《2012》是个假货。后来我估摸着。那是某个小公司知道人家要拍《2012》,  相似文献   

16.
提及美国医学惊悚题材小说的首创者、当代畅销作家罗宾·科克,相信喜欢外国文学的朋友都会有所了解.如果向中国老影迷提到30年前由迈克尔·道格拉斯、詹妮薇芙·布卓等人主演的电影《昏迷》,定会引出朋友们的难忘回忆.没错,那部令人心惊肉跳、血脉贲张的恐怖影片,其原作者就是罗宾·科克.  相似文献   

17.
读者来信     
《大自然探索》2007,(12):1-1
编辑部:我是一名军人,看贵刊已经有一年多了。在此之前,我很少看这种书,每次去书摊都是买一些玄幻小说。可在去年四月的一天,我到书摊去买书,突然,《大自然探索》映入我的眼帘,让我很感兴趣,立马让书摊老板拿给了我。之后,每当我看到这本杂志时,就有种如痴如醉的感觉,可以说我也成了一个"书迷"了。在我的影响下,有两名战士也喜欢上了它,每期杂志一买回来就和我抢着看。唉!  相似文献   

18.
<正>本文作者亨利·尼科尔斯(Henry Nicholls)推荐了一本"生物学家的居所成为进行非凡实验场所"的书,书名为《达尔文的后院:小实验如何通往大理论》。我的硬盘里有一个文件夹,名为"达尔文在家里",这是我一直想写的一本书的提纲。令我感到惊奇的是,达尔文的一些极为出色的实验是在英格兰的达尔文故居的嘈杂家庭环境里完成的。进化生物学家詹姆斯·科斯塔(James Costa,达尔文信托的受托人)帮助了我。他撰写的《达尔文的后院》(Darwin’s  相似文献   

19.
美国著名作家西德尼·谢尔顿曾写过一本畅销小说。该书中译本的书名为《滴血的钻石》。8年前,当我读到这本小说时,不仅被情节曲折、笔法高超和语言明快所吸引,同时萌发了“彻底学习”一下钻石知识的念头。下面就是我学习过程中的散记。 钻石的发现 钻石是经过琢磨的金刚石,确切地说应该叫宝石金钢石。  相似文献   

20.
电脑技术在电影特技中发挥出越来越神奇的作用,在当年轰动全球的《星球大战》中,电脑崭露头角,此后,电脑便在银幕中如鱼得水,为电影界打开了新天地的一扇门,将观众带进一个高科技的神话世界。 电脑创造新神话 电脑技术在恐怖片中,被运用得出神入化。如恐怖名片《新恶梦》中有几场戏如巨人弗雷迪用魔爪抓小孩,汽车在魔鬼掌心翻个儿,巨人葬身火海的场面都是电脑制作的。而在《弗郎肯斯坦》一片中竟有140多个特技镜头是用电脑合成的,电脑数码系统将此类影片中的暴力、恐怖、流血场面处理得逼真传神、撼人心魄。借助电脑技术,可以把人们脑海中的想象变成银幕上的真实“影像”,如《终极战士》中那个变幻无穷的液晶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