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本文介绍作者设计研制的用于汽油机的滑片式扫气泵,说明其工作原理、理论计算、设计方案、试验研究及改进措施,为设计研究汽油机增压器和二冲程汽油机扫气泵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2.
详细分析和研究了国内外几家叉车厂的不同类型叉车的产品,针对叉车产品在造型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外观造型和色彩设计等方面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存在的差距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叉车的人机工程设计是人机工程学的核心,我国的叉车研究目前还缺少这方面的专门的人员.另外我国的叉车色彩设计也比较单调与杂乱,而叉车的色彩先于形体影响人的感情,在激烈竞争的叉车市场中,叉车的外观色彩设计也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详细分析和研究了国内外几家叉车厂的不同类型叉车的产品,针对叉车产品在造型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外观造型和色彩设计等方面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存在的差距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叉车的人机工程设计是人机工程学的核心,我国的叉车研究目前还缺少这方面的专门的人员.另外我国的叉车色彩设计也比较单调与杂乱,而叉车的色彩先于形体影响人的感情,在激烈竞争的叉车市场中,叉车的外观色彩设计也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基于控制的稀薄燃烧汽油机进气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电控汽油机空燃比控制精度是改善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动力性和降低尾气污染的关键环节.针对稀薄燃烧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其排放控制要求,提出了改进的基于发动机物理模型的稀薄燃烧汽油机空燃比的控制方案.对方案中稀薄燃烧汽油机进气模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利用自行研制的发动机电控系统,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的主要参数进行辨识,并对影响模型参数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进气管时间常数是发动机转速和节气门开度的函数,节气门开度越大,时间常数越小.  相似文献   

5.
以25t/h铝锭连铸生产线液压叉车的叉车架体为研究对象,用三维软件Pro/E建立三维模型,将三维模型导入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叉车架体进行线性静力分析和模态分析,分析叉车架体的变形及应力分布情况,找出变形及应力最大位置,提出叉车架体的改进方案,提高方案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电动叉车动态稳定性的动静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电动叉车的动态稳定性直接影响其工作质量、效率与安全。通过受力分析,利用动静原理。给出了动静失稳坡度角的求法,并结合实例分析了速度和加速度对电动叉车动态稳定性的影响。为改进叉车的设计、提高其动态稳定性、改善叉车的性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汽油机过渡工况空燃比多步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减小车用汽油机空燃比传输延迟对空燃比控制精度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空燃比多步预测模型.通过对空燃比数学模型的分析,确定神经网络空燃比多步预测模型的输入向量,同时,为了提高过渡工况空燃比预测精度,在神经网络输入向量中增加反映空燃比变化趋势的导数信息.对HL495发动机过渡工况实验数据进行学习,采用梯度算法对Elman神经网络的权值进行调整.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精确预测过渡工况空燃比,预测模型的最大误差小于1%,平均误差小于0.5%.该预测模型可用于实现车用汽油机过渡工况空燃比的精确控制,提高车用汽油机过渡工况排放性能.  相似文献   

8.
电动叉车转向梯形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向梯形是电动叉车转弯的关键部件,其结构和尺寸对叉车的转向性能、工作效率和机器稳定性有直接的影响。以国产某型电动叉车为例,建立了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并对叉车的转向梯形进行了优化设计,为设计新式叉车与改进现有叉车的转向梯形机构、改善叉车性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万向电动叉车静态稳定性的多体解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万向电动叉车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其工作质量、效率与安全。利用建立的多体系统模型,对万向电动叉车的静态稳定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静态失稳的鉴别条件,并结合实例计算了万向电动叉车的静态稳定性,为改进叉车的设计、提高其稳定性、改善叉车的性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 TH1201A 型化油器结构设计特点,通过改进怠速系统的结构设计,改善了汽油机怠速工况废气排放.同时又使汽油机能性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1.
对495汽油机的进气道和燃烧室进行了改进,运用流体分析软件FIRE对改进前后的进气系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模拟计算,获得了其内部流场的详细状况,并做了对比分析.实测了改进后不同气门升程下的进气流量,并与模拟计算值进行比较,计算和实验结果基本吻合.结果表明改进后的495汽油机进气系统有更好的流动特性,也验证了三维数值模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据计算机对BJ492Q汽油机循环模拟结果进行分析讨论。认为该汽油机的有关参数不是较佳值,为提高其燃油经济性和其它性能应改善燃烧,即减小m值,推迟点火提前角θ,缩短燃烧持续时间△φ(?)。  相似文献   

13.
水套是发动机冷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综合性能,特别是发动机的可靠性和寿命.文章利用star-CD软件对某汽油发动机的冷却水套进行了模拟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缸垫水孔进行优化以调整水套内的水流分布,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相似文献   

14.
研制冷却系统,以进行发动机低水温台架试验.以水箱恒温水对汽油机稳定工况大循环冷却系统进行实验,得出冷却水温不变的结论.据此叙述系统主要研制技术和水温控制原理.系统采用旁通阀手动排泄适宜的进箱前冷却水量,用浮球阀自动向箱内补充等排泄量的冷水,使箱内水温稳定,并进行试验与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汽油机在转速4000 r.min-1时各水温控制精度≤0.3℃,满足试验要求.此冷却系统运行可靠,实现在30~97℃之间任一冷却水温控制及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5.
对汽车发动机内燃烧平衡做热力学平衡计算,得到的NOx结果与实际检测值基本一致,然后计算了等离子发生发器裂解汽汪后产生的CO和H2加入发动机后的热力学平衡,得到在发动机内燃烧温度下的NOx结果,结果表明,通过等离子体法裂解部分汽油可大幅度降低尾气中NOx的含量,当汽缸最大工作压力为40atm,工作温度为2200K,汽油与氧化比值为1:15.1时,以汽缸燃烧1摩尔汽油为基准,等离子体发生器裂解0.1摩尔汽油可使尾气中NOx含量降低到100ppm左右而CO浓度不大于100ppm,裂解0.2摩尔汽油可使尾气中NOx含量降低到45ppm以下,同时CO浓度低于65ppm。  相似文献   

16.
恢复改装天然气发动机动力性能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汽油/天然气两用燃料发动机在天然气工况出现动力性能下降的原因;综述了目前在提高汽油/天然气两用燃料发动机动力性能方面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及其技术发展状况.优化混合器设计、合理匹配发动机进气系统,同时适当增大点火提前角是一种恢复发动机性能的经济可行的措施;采用进气增压加中冷可使发动机动力性能恢复到汽油工况的水平,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汽油机燃用甲醇及甲醇汽油的性能,在一台4G15S汽油机上对甲醇及不同体积比例甲醇汽油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燃用93#汽油相比,M15、M85及M100功率增加;M15有效燃料消耗率平均上升4.43%、M85平均上升46.53%、M100平均上升57.26%;M15、M85及M100的HC与CO排放随甲醇体积比例增加而降低;而甲醛排放随甲醇体积比例增加而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涡轮增压器与汽油机数值匹配的传统研究主要侧重于外特性工况,但单一的外特性工况匹配合理不能保证涡轮增压器与汽油机在整个工作范围都匹配合理。针对涡轮增压器数值匹配过程中仅研究外特性工况的局限,阐述了三线工况法的基本原理,通过GT-Power软件建立一款直喷涡轮增压汽油机的全负荷热力学模型,并将该模型向部分负荷工况扩展为适用于三线工况法的热力学模型,最后将热力学模型应用于3款增压器的匹配研究。结果表明:三线工况法可直观地反映出原增压器与发动机在整个工作范围的匹配问题,利用此评价方法重新选配增压器后,可提升增压器与发动机在整个工作范围的匹配性能。三线工况法克服了仅研究外特性工况的局限,为预选及优化增压器提供了一种数值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公交车用天然气(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使用汽油发动机润滑油出现的积炭多、早期磨损、换油周期缩短等问题,结合公交车用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的工作特点,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了基础油对清净分散剂、抗氧抗腐剂、降凝剂等功能添加剂的感受性及添加剂之间的配伍性;运用正交试验进行方案设计,通过对试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并确定出了公交车用15W/40 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润滑油的优化配方。结果表明:新研制的15W/40 CNG公交车用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润滑油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清净性、抗氧抗腐性和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