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治疗.方法 在腹腔镜监视下,尽量吸净腹腔内溢出的胃肠内容物后,使用腹腔镜行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结果 14例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80 min,术后2~3d进流质饮食,5~7d出院,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患者康复快、肠粘连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治疗。方法在腹腔镜监视下,尽量吸净腹腔内溢出的胃肠内容物后,使用腹腔镜行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结果14例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80min,术后2~3d进流质饮食,5~7d出院,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患者康复快、肠粘连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讨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手术治疗情况.方法:对所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118例病人中的接受手术治疗的93例病人进行研究、分析,并随访2~3年.结果: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病人大部分需要手术治疗,且不同的病例选择的手术方式不同.结论: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患者除少数病例可行单纯修补术加抑酸剂治疗外,还应以及早手术治疗为好,并尽可能行胃大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并分析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280例,平均年龄43岁,男女比例13.3:1。保守治疗34例,穿也修补32例,胃大部分切除214例,术前误诊12例,术后发生合并症18例,死亡5例,文中对溃疡病穿孔的诊断、保守治疗适应症及各种术式的选择加以讨论。认为胃溃疡穿孔应施行胃大部份切除术,并提倡作B-I式吻合。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因修补后抗溃疡治疗效果不理想,除特殊情况外,应选择彻底性手术,并采用B-II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十二指肠穿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5—2007年间我院治疗的60岁以上溃疡病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例保守治疗成功,25例手术治疗,其中行单纯穿孔修补手术17例,围手术期死亡率11.7%,胃大部切除和溃疡局部切除8例。结论胃单纯修补术是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主要治疗方法,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应掌握手术适应症,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36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6例,年龄35~50岁,术前均确诊胃十二指肠穿孔。术后发现胃穿孔13例,十二指肠穿孔23例。1.2治疗方法本组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0例行穿孔修补术,6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1.3结果本组病人36例均痊愈出院,但行修补者术后随访均有不同程度疼痛症状发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胃十二指肠穿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5-2007年间我院治疗的60岁以上溃疡病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例保守治疗成功,25例手术治疗,其中行单纯穿孔修补手术17例,围手术期死亡率11.7%,胃大部切除和溃疡局部切除8例.结论 胃单纯修补术是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主要治疗方法,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应掌握手术适应症,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最佳治疗模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 行简单术前准备后立即行溃疡修补术9例,治愈3例,死亡6例;延迟行手术治疗21例,治愈18例,死亡3例;保守治疗2例,均治愈.结论 对穿孔小,腹膜炎体征较轻的患者,可行保守治疗;腹膜炎体征明确者,宜行液体复苏,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以抢救生命为首要治疗.手术上选择简单快捷的穿孔修补手术.  相似文献   

9.
本组病人36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6例,年龄35-50岁,术前均确诊胃十二指肠穿孔。术后发现胃穿孔13例,十二指肠穿孔23例。  相似文献   

10.
评价分析胃十二指肠穿孔术后整体护理干预实施的效果。选取山丹县中医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15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方式,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干预的方式。比较分析两组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为21.33%;同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5.33%,对照组为58.67%;二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对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的术后预后具有不同的效果,且整体护理干预显著好于常规护理干预,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36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6例,年龄35~50岁,术前均确诊胃十二指肠穿孔.术后发现胃穿孔13例,十二指肠穿孔23例.  相似文献   

12.
探讨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加高选迷走神经切断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探讨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加高洗迷走神经切断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许多种外科技术曾被推荐修补十二指肠壁的缺损;但这些技术并没有普及于外科。本文为我们利用胃“岛”瓣(Gastric“Island”Flap)构造的经验报告,这胃“岛”瓣是利用带胃网膜血管的胃大弯的一部分。在狗的试验中,胃岛瓣已被修补在十二指肠的大缺损上,术后没有任何合并症。  相似文献   

15.
探讨肥胖手术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手术(LRYGB)、腹腔镜胆胰转流术(LBPD)、腹腔镜可调节胃捆绑术(LAGB)、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C)、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DJB)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法、可能的机制及效果.减重和控制2型糖尿病的效果以LBPD最佳,LAGB效果最差,但仅仅保留末段50~100 cm小肠...  相似文献   

16.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本文对近五年收治的9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4例,男67例,女27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47.4岁,有溃疡病史者对例,无溃疡病史者23例。穿孔时间为2小时~3天。根据手术记录及病理证实,胃穿孔21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73例。突发剧烈腹痛者90例,上腹部压痛者94例,腹肌板样强直者83例,全部病例行立位腹平片或透视见隔下游离光体阳性为64.9%(61/94),经胃肠减压管注入气体150-200ml,再透视出现气腹症者24例,诊断性腹腔穿刺…  相似文献   

17.
肝圆韧带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一种大网膜以外的其它自体材料进行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修补方法。方法:将肝圆韧带在靠近脐部切断、结扎,紧贴前腹壁游离近肝侧至肝纵裂处与肝脏附着,再将肝圆韧带游离端覆盖在穿孔处,按常规方法缝合修补。结果:本组12例,全部治愈,手术时间45-110分钟,平均56分钟,无手术死亡,无胃瘘,腹腔脓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病,结论:用该方法修补,效果满意,取材方便,距病灶近,韧性好、血运佳、不易坏死,易于粘连封闭穿孔处,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可以作为大网膜不能利用等特殊情况下的一种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18.
探讨分析精细化护理干预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2014年3月到2014年12月在金晶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7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采用生活质量评估表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身体状态、心理状态、和社会关系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58.97%(P0.05)。精细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对提高患者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经腹腔镜治疗阑尾周围脓肿10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腹腔镜外科手术在阑尾周围脓肿中的应用。方法:经腹腔镜治疗阑尾周围脓肿10例。结果:行阑尾切除术4例,手术时间平均42.3min,术中引出脓腔脓液10-55m L;行脓肿引流术6例,手术时间平均41.1min,术引出脓腔脓25-250mL;引流术后二期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例,手术时间39min。无中转开腹,无术后并发症。结论:经腹腔镜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技术可行,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疤痕小等优点,较非手术治疗可缩短阑尾周围脓肿的病程,较开腹手术可减少切口感染及避免切口裂开的发生,部分病人可一期切除阑尾。  相似文献   

20.
给20只Wistar大鼠胃窦和十二指肠浆膜面埋置不锈钢针形双极电极,以观察胃复安增强胃肠肌电活动的机制。结果发现:阻断胆碱能M受体后,胃复安增强胃窦肌电及十二指肠不规律锋电活动的作用消失;切除迷走神经后,胃复安对胃肠肌电活动的作用仍未消除;消炎痛可加强胃电高活动相,阻断胃复安对十二指肠规律锋电活动的加强作用,但对不规律锋活动的增强无影响。提示:胃复安增强胃窦肌电话动直接经外周胆碱能M受体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