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河上游过去1234年流量的树轮重建与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青海省阿尼玛卿山地区祁连圆柏树轮宽度年表资料, 分析树木生长与黄河上游唐乃亥水文站平均流量的关系, 结果表明前一年8月到当年7月的平均流量与当年轮宽密切相关, 相关系数为0.656, 在此相关关系的基础上, 重建了黄河上游过去1234年以来的流量变化. 经11年滑动平均后曲线, 定义流量低于均值1个标准差的时段为枯水期, 流量高于均值1个标准差的时段为丰水期. 在重建的黄河上游过去1234年流量变化中存在18个丰水期和12个枯水期, 丰水期主要分布时段为: 846~873年、1375~1400年, 枯水期主要分布时段为: 1140~1156年、1295~1309年、1473~1500年、1820~1847年. 其中15世纪末是过去1234年以来黄河上游流量最低的时段, 该时期青藏高原东北部发生了大范围的干旱现象. 重建的流量变化包含较多的低频信息, 枯水期与都兰、乌兰、德令哈等地树轮资料和其他代用指标记录的干旱期一致. 多窗谱分析表明黄河流量变化存在2~5年, 22年, 35~38年, 55~62年和114~227年左右的周期, 其中最显著的是159和36年的周期.  相似文献   

2.
唐诗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然今,作为世界三大文明发源地的黄河流域,却已少有滋养生息的乳汁涓涓流淌。1972年以来,黄河年年断流。1997年,黄河下游利津河段断流时间长达7个多月,海河流域许多河流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关于黄河源区和上游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黄河径流影响的研究及其他有关研究,并进一步讨论了气候变化对黄河源区和上游径流以及源区生态和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黄河源区和上游年径流量锐减,它严重影响了黄河中、下游年径流量,并引起黄河下游在20世纪90年代断流天数的增加;并且还指出,黄河上游和源区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新世纪初降水的减少可能是导致黄河源区和上游径流锐减的主要原因,而黄河源区降水强度的减弱对于黄河源区径流在20世纪90年代的锐减也有一定影响;此外,本文还表明了从20世纪80~90年代到新世纪初黄河源区气温的明显上升并没有导致此区域蒸发量的太大变化,它对径流变化影响不大,但对此地区植被和冻土退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满目疮痍     
1998年,黄河出现了历史上最长久的断流,242天。 1999年3月,重庆,长江见底,航道最窄处仅51米。 中国西部地区有近20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沙漠化土地和潜在沙化土地。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100万平方公其中长江、黄河流域达80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5.
黄河故道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以柱 《自然杂志》1995,17(4):211-215
黄河故道区域,主要指公元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在铜瓦厢(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坝头)决口改道以后留下的一段主河道(今称明清故道或废黄河)流经的区域。地跨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的7地(市)3l县(市、区)。面积2.204万平方公里,人口1281.4万,其中农业人口1166.1万。黄河故道区域是一个自然景观独特的地理单元。本文阐述了黄河故道区域的形成与土地自然类型、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以及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向与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超导电性是指一些材料在某个温度以下电阻为零的现象.超导作为一种新奇的宏观量子现象,具有零电阻和抗磁性两个基本特性,因此超导材料有许多重要的潜在应用.自1911年被发现以来,超导研究一直是物理研究的前沿课题,对新实验技术的发展、新理论的创立以及超导的广泛应用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断探索新的超导材料,提高超导转变温度,一直是超导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可定时消失的墨水现在的作业本一般是用木材等原材料加工而成的,我国的木材资源短缺。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我要发明一种可定时消失的墨水,做作业时,你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一学期后自动消失的墨水,也可以选择使用一个月或一年后消失的墨水。到时墨水就会自动消失,作业本就可以重复使用啦。(设想者:吴昶剑浙江省宁波万里国际学校614班邮编:315040)播雨机黄河断流,沙尘暴肆虐,沙漠不断吞噬着我们美丽的家园。我要发明的播雨机将彻底改变这一状况:播雨机能在人们的指挥下,将多雨地区的云拖到干旱地区,根据干旱地区的需要降雨,使沙漠变良田,使…  相似文献   

8.
长江奇谜     
<正>也许是长江过于"安静",所以同样身为中华的母亲河,人们对长江的认知比黄河晚了许久。但有谁能想到,看似平静温柔的长江竟也有过西流、断流甚至江水"沸腾"的时候?经过三峡工程的建设,三峡江底之谜也终于露出了它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9.
在西域古道丝绸之路上,曾经繁华美丽的楼兰古城已被黄沙吞没。如果这只是历史的陈迹,那么现代的信息是,南极上空的臭氧洞正在扩大,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太平洋水温正在升高,黄河绵延683千米的河段断流,历时120天以上。如果还嫌这些信息陈旧些,那么,令人记忆犹新的气候灾害事件还有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五省遭受特大旱灾,以及肆虐北方大部的沙尘暴。  相似文献   

10.
生命从水中诞生,社会发展更离不开水,但是现在全球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全球有100多个国家缺水,13亿人缺少饮用水.我国也是个缺水的国家,1997年黄河山东利津站断流长达222天,全国660个城市中有半数缺水,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人们已越来越意识到珍惜水,就是珍惜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11.
老牛湾     
“湾”是指河流曲的地方,而“滩”则是水边泥沙积成的平地。蜿蜒的黄河沿河道不断奔流,难免与之依附的陆地相互迁就相互影响,从而形成著名的黄河九曲等壮观,那些数不清的黄河湾、黄河滩散落在黄河上,使之愈发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12.
碛:在当地人的说法里是指黄河上因地形的起伏而形成的一段一段的激流浅滩。  相似文献   

13.
梁铭  大山 《科学之友》2007,(7A):40-42
碛:在当地人的说法里是指黄河上因地形的起伏而形成的一段一段的激流浅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沈楠  大山 《科学之友》2007,(7A):43-43
“湾”是指河流曲的地方,而“滩”则是水边泥沙积成的平地。蜿蜒的黄河沿河道不断奔流,难免与之依附的陆地相互迁就相互影响,从而形成著名的黄河九曲等壮观,那些数不清的黄河湾、黄河滩散落在黄河上,使之愈发如诗如画,美不胜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春夏,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遭到几十年上百年一遇的大旱灾。河流断流,水库干涸,大批村庄人畜饮水发生困难,政府出动水槽车队紧急施救。许多群众望着天上飘过的云彩,希望它变成雨降下来。  相似文献   

16.
壮哉 壶口     
粗犷、深厚、庄严、豪放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国,从来没有一条河被赋予这么多的荣誉和责任。黄河在被尊为"母亲"的同时,也被寄托了太多的历史使命。千姿百态、无比壮观的壶口瀑布是黄河的代表。在这里,古今诗人和音乐家们奏出了一曲曲"黄河大合唱",唱出了炎黄子孙们的心声!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山西省吉县和陕西省宜川县之间,景区面积约100 km~2,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88年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17.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下游河道变迁与治黄经验初探》一文对二、三千年来黄河河道的变迁情况、原因,历代治黄的经验、教训,以及今后治黄方略作了较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黑洞热力学第零定律的恰当表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峥 《科学通报》1992,37(7):620-620
通常认为,黑洞热力学第零定律是指“稳态黑洞视界面上的表面重力K是一个常数”。它相应于通常热力学中,处于热平衡的系统各点有相同的温度。然而,真正的热力学第零定律应该是指“热平衡具有传递性”。由此可以证明热力学系统存在一个表征热平衡状态的态函数——温度。“处于热平衡的物体,各点有相同的温度”只不过是热力学第零定律的一个推论。  相似文献   

19.
幸福零重量     
体验零重量 零重量,有时被称为微重力或失重。当航天飞机进入太空处于真空状态的时候,零重量就产生了。因为航天飞机在几百千米高的轨道上运行的时候,受两种力的作用:一种是地球重力,也就是地球引力,将航天飞机往地心拽;另一种是航天飞机围绕地球飞行产生的离心力或惯性力。当离心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时,重力与离心力相互抵消,因而产生微重力或零重量。  相似文献   

20.
殷涌泉 《科学通报》1981,26(6):329-329
一、主要结果设X_1,X_2,…,为一强平稳过程。大数法则的收敛速度一般是指概率趋于零的速度,这里ε>0。在Hipp,Lai等的工作中,其结果都是属于这种类型的。我们这里考虑何时P_n=O(ρ~n),0<ρ<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