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巴伦支海这是北冰洋的外海,因荷兰探险家威廉·巴伦支于1594年-1596年航行至此而得名。这位无畏的探险者曾想找出一条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东北通道,不幸的是,探险船行驶到新地岛附近时,与巨冰相撞而沉没,巴伦支遇难身亡。  相似文献   

2.
危险的飞行     
在南极与北极,以及其他极端地区飞行,受特殊天气、特殊地貌等诸多因素影响,同常规乘飞机有着很大差异,主要在安全系数上大大降低.在我的科学探险生涯中,就因此多次遇到危险,令人难忘.  相似文献   

3.
正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对跟着导游小旗子走的旅行方式说"不",更不用说那些"敢为天下先"的探险发烧友了。他们的经历充满了惊险、刺激和挑战,且大多数有勇之士偏爱人迹罕至的秘境。最近,加拿大探险摄影师保罗·菲斯特冒险钻进加拿大落基山脉深处的一个洞穴,拍下了这些令人震撼的图片。这片被冰封的蓝冰禁地隐藏在约140米深的洞穴裂缝之间。晶莹剔透如巨型蓝钻的冰宛如一条冰滑梯"穿梭"于整个洞穴。这里的冰终年不化,据其中一些探险者描述,在其表面攀爬仿佛就像飞一样。冰的  相似文献   

4.
有时甚至最简单的物质也能难住科学家,例如冰  相似文献   

5.
西太平洋暖池是全球气候系统中最主要的海洋热源,暖池区表层海温的变化与低纬度大气环流紧密联系,而温跃层变化能够调控暖池区上层海水热含量和结构.为探索末次冰消期(末次冰盛期到全新世的过渡期)暖池区的上层海水温度变化,利用暖池核心区MD01-2386孔岩芯,分析混合层和温跃层浮游有孔虫壳体的δ18O和Mg/Ca指标,重建末次冰消期十年际分辨率的表层和温跃层温度记录.结果表明:(1)末次冰消期早期,表层和温跃层海水在20~21 ka展现小幅度的初始升温,与岁差参数的起始降低同步;(2)与海因里希冷事件1和新仙女木事件近乎同一时段,表层和温跃层海温都表现出升温停滞的平台;(3)冰消期过程中温跃层海温的变化幅度始终大于表层海温.表层和次表层浮游有孔虫的δ18O以及Mg/Ca温度变化与婆罗洲石笋δ18O的变化趋势高度吻合,反映了末次冰消期暖池核心区的温跃层动力、表层海温和大气对流活动之间的耦合关系.对比赤道外暖池区的降水指标记录,提出西太平洋暖池大气对流中心的位置迁移或强度变化是解释末次冰消期千年尺度变化期间暖池区降水变化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另外,百年尺度上暖池上层水体指标记录都体现了明显的220~260 a的周期,与太阳活动的Suess周期近似,可能反映了暖池区上层水体变化对太阳活动的响应.  相似文献   

6.
地球科学     
甘果垂冰河退缩 左图显 示的是印度加 瓦尔乌塔卡西 区的甘果垂冰 河。甘果垂冰 河是喜马拉 雅山脉中最大的冰河之一,但是在过去的25年中,它缩短了850多米。目前它长30. 2公里,觅0. 5-2.5公里。它的  相似文献   

7.
险情预示器     
大自然考察、探险是不少人所喜好的,但它的种种危险又使不少人望而却步。因此我想发明一种险情预示器,预先输入各种险情的有  相似文献   

8.
冲破冰障     
11月25日,"雪龙号"抵达中山站临近海面. 乱冰林立,车船难行."雪龙号"倒车、向前冲,再倒车、再向前冲……48小时中,"雪龙号"一米一米艰难地向前"爬"行.冲过厚冰的封锁后,前方终于出现了一片冰厚不足1米的连绵的宽广新冰区,船长袁绍宏立即下令进行连续破冰作业.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洞穴一直对人类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千百年间,对散布在地表各处的洞穴所包藏着的神奇的地下世界,地球上各种肤色的民族无不充满着梦幻般的憧憬。而对许多人来说是梦幻一样的东西,对洞穴探险者而言却只是一种欲望:通过攀登、爬行、游泳和潜水进入地下世界。 水下洞穴探险作为世界上一项最危险的运动,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这项运动没有受伤率,只有死亡率。 探索者们的奉献是给科学寻找道路。本文的主人公斯基尔思每次向死神挑战的成功,就在于他“不惧危险,但从来不自找危险”,这正是本文所要告诉青少年读者所必须懂得的道理。  相似文献   

10.
在中华民族的探险史上,位梦华无疑是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开创了两极探险并为此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云,是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它们是由无数微小的水滴、冰的晶体的集合体悬浮在地球大气中所形成的一种肉眼可见的聚合物。如同天空中的魔术师,云有时浓,有时淡,有时聚,有时散。它们的形状千变万化,为天空增添了独特的风景。云的“千姿百态”云不仅种类多样,色彩也多变。云的科学分类最早是由法国博物学家尚·拉马克于1801年提出的。  相似文献   

12.
极地科学探险历来就充满着艰辛和危险,而且更不是每一次科学探索都能满载而归。本文记述的就是一次“夭折”的科考经历。但是,从中我们仍然能感受到科学家们百折不挠、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也许这才是最为宝贵的。  相似文献   

13.
极地探险家     
极地探险是人类探险史上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与人类对地球上其他地区的探险活动不同,极地探险没有太多经济开发的色彩,也不在于某国势力范围的扩大,而更多的是彰显人类的探索精神、科学态度与顽强秉性。  相似文献   

14.
自从发明航船以后,数千年来,人类海洋探险活动的主体都是在海面上进行的.不过,潜入海中探险、在水下航行的梦想则由来已久.晋朝的王嘉在<拾遗记>一书中说:"(秦)始皇好神仙之事,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  相似文献   

15.
聚焦南、极探访北极、扫描西部、算越峡谷、张继民以新闻报道把一个个科学考察壮举推向世界,也以一个个亲身经历绘就自己的科学探险壮景. 中国古代曾有过玄奘取经、徐霞客游记、郑和下西洋的灿烂探险历史而在近代,探险事业却因国运的积弱失却了足音改革开放让中国人看到了外部世界,也让中国入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6.
南极无冰区生态地质学及其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立广 《自然杂志》2006,28(3):150-154
南极无冰区生态地质学是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变化科学这两个新兴科学前沿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它是在第四纪全新世地质学和生态地质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南极无冰区生态地质学以粪土层为过去生态环境信息的载体,用多学科交叉整合的研究方法,运用微观的生物地球化学记录来探索极地的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的主题,并区分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对全球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生命不息,探索不止。人类这种以生命作代价的探索精神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虽然探险的行为古已有之,但像尼尔·阿姆斯壮,像杨利伟一样踏出地球踏入另一星球的科学考察活动却寥寥无几。类似宇宙活动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一方面证明了人类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先进性发展,另一方面也证明了人类探险精神的空前胜利,以致21世纪综合国力的很大一部分体现在各国对太空的开发能力上。这是人类的进步,更是人类探险精神的胜利。无法想象,没有探险精神的科学考察会是什么样。考察是要有探险的精神的,也是要随时准备为探险牺牲的,有时候就是生命的…  相似文献   

18.
《知识就是力量》2004,(9):76-76
发明人:北京214中学初一 刘斌 夜晚,我们有时会看到有的汽车行驶在路灯明亮的马路上司机忘记开车灯;有时在会车时司机忘记将远光灯变成近光灯……这些做法都是违反交通规则的,很容易发生危险.刘斌同学针对以上这些违规使用灯光的情况,研制了利用单片机控制灯光的装置"汽车自动开灯及会车变光装置".  相似文献   

19.
探险家     
极地探险是人类探险史上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与人类对地球上其他地区的探险活动不同,极地探险没有太多经济开发的色彩,也不在于某国势力范围的扩大,而更多的是彰显人类的探索精神、科学态度与顽强秉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他,曾经是一个孤独少年。他,中国极地探险的著名英雄。他,视北极巴罗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他,生命中的大奇大险是很难有人能够比拟的——在中国民族的探险史上,位梦华无疑是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开创的两极探险及作出的卓越贡献,泱泱华夏无人能出其右。首先,位梦华是中国最早涉足两极探险,并驻留两极时间最久的;他率中国北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