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闽浙赣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流行在这块土地上的红色歌谣,产生于党领导的群众革命运动之中,在旧民谣的基础上经过改革、创新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以当地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出现,表现苏区人民反压迫求解放斗争的崭新内容,真实、生动地展示了闽浙赣苏区人民火热斗争生活的图景。在现代诗歌发展史上,有着自己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苏区创建初期,闽浙赣红色歌谣就萌芽  相似文献   

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以党内交通为基础组建起赤色邮政,先后经历了萌发、初建与被迫停办、恢复与重建、再次停办与撤销等历史阶段。这一波浪式演进的发展路径与整个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走向基本同步,反映出党领导苏区革命的艰辛与不易。即便如此,各级邮政部门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哪里需要便在哪里建立通信联系,通过增设局所、开辟邮路、拓展业务、发行邮票等举措,逐步建立起上下衔接、集中管理的邮政运行体系,不仅为党政军的通信畅通提供了重要保障,而且有力维护了根据地人民群众的通信权益,为巩固与发展革命政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在闽浙赣省邮政管理局成立后,实现了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邮政运行模式,促进了邮政工作的大发展。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邮政工作实践及其成效是“忠诚于党、便利于民”办邮理念的集中体现,凸显出政治性、公共性与人民性的特点,反映了党对邮政工作的正确领导以及苏区邮工百折不挠、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3.
方志敏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江西党组织创始人之一,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创建者。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方志敏同志博学多才,文武兼备,他不仅是一位驰骋沙场、叱咤风云的革命家,而且还是一位才气横溢,誉满文坛的文学家。他经历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在短暂的有生之年,坚持文学革命,坚持新文化运动的方向。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和苏区文艺的积极倡导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居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闽浙皖赣根据地是1928年方志敏领导创建的著名的苏维埃根据地。根据地妇女翻身获得解放,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开始参加社会工作,她们积极投入经济生产取得经济上的独立,参加政治活动拥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英勇地参加军事斗争,为革命事业做出伟大的贡献。根据地广大妇女的工作具有积极性、政治性、平等性、军事性等特点。根据地妇女工作遇到了较多的历史和社会的阻碍,主要是男人对妇女的歧视和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妇女家庭社会工作强度大、大部分工作技术含量低,苏区妇女工作总体目标不够明确等。  相似文献   

5.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文化教育每况愈下,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革命根据地内,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我党制定的苏区教育方针和广大人民群众按照这一方针所进行的具体实践,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方志敏领导下的赣东北苏区是当时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苏维埃政权建立比较早,那时,如何兴办苏区教育尚无可资借鉴的范例。赣东北党和政府根据斗争的需要和苏区实际,自行制定了一整套教育方针、政策,建立了较完善的教育组织形式,表现出可贵的革命首创精神。  相似文献   

6.
方志敏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他是江西第一个地方党团组织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党内比较早认识到"农民问题"并积极组织开展农民运动的革命家;是"大革命"失败后党内最早举起共产党的旗帜、举起武装起义的旗帜、举起土地革命旗帜的领导人之一;领导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创建了我党历史上最早一批苏维埃政权;领导闽浙赣苏区最早实行通过发展国民经济的办法来增加财政收入,最早实行对外贸易,最早发行红色股票;红十军的主要创始人;十分重视改善民生,领导创建了我党历史上第一个人民公园;他的爱国情怀、爱国思想和爱国篇章,铸就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又一座丰碑,是最早被称为"民族英雄"的共产党员之一;他的清贫精神和清贫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具有标杆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川陕革命根据地各项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以及邮电业务的逐步增加和苏区人民群众通信的需求,根据地赤色邮政机构逐步开始了发行邮票的工作.但时至今日,还未见确切报导在集邮者手中或民间拥有贴川陕革命根据地邮票的实寄封,从而使得"川陕革命根据地邮票"发行史实成为广大集邮者长期待解的大疑事,因为它是革命史料中和历史文物中的一件求记求取的要事,值得广大川陕苏区及集邮研究者对其进行考证、发掘,使其得以抢救,能载入史册为荣.  相似文献   

8.
苏区的成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区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建和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当时,中共和苏维埃政府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反复“围剿”,为提高群众的革命觉悟和红军的战斗力,巩固和发展新生政权,制定了一套适合苏区实际的教育政策、措施,开展了以成人为中心的革命教育活动,使苏区成人教育事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取得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9.
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体育史略唐仁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亦称“闽浙赣”、“闽浙赣皖”根据地,它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同志领导赣东北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起来的。它经历了由弋横而信江、而赣东北、而闽浙赣的历史发展过程,最后扩大到闽浙...  相似文献   

10.
湘赣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工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基础的工作方针,在粮食和食盐工作上具有战时经济的特点。季节性生产动员,是湘赣苏区组织群众开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湘赣苏区还积极通过发展对白区的贸易,特别是发挥苏区粮食有余的贸易优势,克服剪刀差现象带来的不利贸易局面,力争贸易平衡,并发挥合作社在促进商业贸易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