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清海 《科技资讯》2007,(10):84-85
建筑物的楼层施工放样,由于受施工场地的限制,如场地小、高差大、受到脚手架及模板等影响通视性不好,其施工放样基本上还是以皮尺为主,辅以经纬仪和水准仪的传统测量方式,不但精度低,而且很容易造成差错,不但影响了建筑物的测量质量,而且也会产生没必要的纠纷。建筑物楼层施工放样采用全站仪,注意全站仪的一些使用方法,不但可以大大方便建筑物平面和高程施工放样定位,进行高程、平面测量控制,垂直度观测,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放样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2.
孙永泉 《科技信息》2012,(28):412-413
本文介绍了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单向观测法、对向观测法和中间自由设站观测法的原理,并对其精度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在生产实际中可根据具体客观实际情况及对精度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3.
夜间江面大气折光系数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结合南京长江三桥钢索塔的施工测量实践,模拟现场环境进行夜间江面单向三角高程大气折光的试验研究,并对大气折光系数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已知精密高差求夜间江面大气折光系数的方法.对指导夜间钢索塔的拼装测量,以及提高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应用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实现跨河水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三角高程测量单向观测的高差计算公式入手,分析了三角高程测量的误差来源,推导了跨河水准网中测距三角高程的精度估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减弱各项误差从而提高精度的一些结论。结合目前的自动化全站仪,探讨了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实现精密跨河水准的可行性和便利性,最后指出了在实施跨河水准测量时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相似文献   

5.
阐述平和县上峰水库大坝(土坝)施工放样技术。建土坝需按施工顺序进行下列测量工作:坝轴线的测定、坝身控制测量和高程基本控制及工程的施工放样,清基开挖线和坝脚线的放样、填筑时的边坡放样和坡面修整等。该文对不同坝型的水库大坝的水工建筑特点,探索出不同的施工测量方法,并结合上峰水电站大坝的工程实例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6.
为了验证用GPS进行高层建筑物高程传递的可行性,采取将建筑物顶部点P及其侧下地面点P1分别纳入GPS控制网,并通过观测和平差计算获得P、P1大地高,再利用大地高和高程异常获得P1、P点间的高差的方法,并与悬挂钢尺法测量的P、P1间的高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P1、P点间的距离约15 m,观测时间2h的条件下,用GPS测得的P1、P点间的高差中误差为3.3mm,与悬挂钢尺法测量的P1、P点间的高差较差为3.6 mm.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大地测量的相关工作经验,以精密三角高程测量为研究对象,论文从三角高程测量单向观测的高差计算公式人手,分析了三角高程测量的误差来源。推导了跨河水准网中测距三角高程的精度估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减弱各项误差从而提高精度的一些结论。结合目前的自动化全站仪,探讨了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实现精密跨河水准的可行性和便利性,最后指出了在实施跨河水准测量时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相似文献   

8.
三角高程测量在山区公路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山区公路建设的特点及全站仪的广泛使用,提出了采用两种不同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进行山区公路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及施工放样,以提高作业速度及精度。  相似文献   

9.
欧军 《科技资讯》2013,(13):39-40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工程测量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基于自动化全站仪的跨河测量为研究对象,论文从三角高程测量单向观测的高差计算公式人手,分析了三角高程测量的误差来源。推导了跨河水准网中测距三角高程的精度估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减弱各项误差从而提高精度的一些结论。结合目前的自动化全站仪,探讨了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实现精密跨河水准的可行性和便利性,最后指出了在实施跨河水准测量时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相似文献   

10.
某山区的三角高程测量实践,测距三角高程观测就时间、温度、气压变化等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了减小大气折光对高差影响应采取的措施,对提高山区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法礼  王铁松  马泉池 《科技信息》2010,(17):J0022-J0022
复杂线路测量中的路线控制、高程控制、中线放样都具有独特性。本文从实际施工中获得了利用GPS进行控制测量、复合曲线放样、竖曲线放样等技术,可以解决施工测量中多个技术难点,提高施工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2.
张莉 《科技信息》2012,(2):239-240
本文通过介绍传统三角高程测量和中间觇法三角高程测量,分析阐述了两种方法观测高差时的误差来源,介绍了中间觇法全站仪任意设站测高差,不需要量取仪器高、棱镜高的理论依据。采取中间觇法测高差不仅有效地提高了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同时施测过程更为简单、方便、快捷,对一些工程测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该文对北斗中长基线静态基线解算的算法模型进行了介绍,基于北斗双频观测数据,对站间小高差和站间大高差中长基线的解算精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实测结果表明:站间小高差基线各时段解算精度均优于平面1 cm+1 ppm,高程2 cm+2 ppm;站间大高差基线绝大部分时段解算精度均优于平面1 cm+1 ppm,高程2 cm+2 ppm,在解算时段长度为4 h时,解算精度优于平面1 cm+1 ppm,高程2 cm+2 ppm的时段比例高于95%。  相似文献   

14.
利用全站仪的坐标测量、高程测量、对边测量以及坐标放样等功能,推导出了利用坐标法进行路堑开挖线放样的数学模型,将这项放样由传统的中线设站逐点逼近法改进为任意点设站坐标逐点逼近法.并将放样过程中繁杂的计算交由PC-E500S程序或CASI0可编程计算器程序完成,使路堑开挖线的放样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放样效率和定位精度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常常涉及到高程测量。传统的测量方法是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水准测量是一种直接测高法,测定高差的精度是较高的,但水准测量受到地形起伏的限制,外业工作量大,施测速度较慢。因此,研究了全站仪中间法三角高程测量,推导了全站仪中间法高程测量的计算公式,并运用误差传播定律导出了高程测量精度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有关误差来源对高程测量精度的影响,从而达到提高高程测量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精确测量电视塔尖、穿越河流输电线路等建筑物的高度,利用悬高测量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单向观测法、对向观测法两种改进测量方法的数学模型,阐述了2种测量方法的作业模式,推导了中误差公式,分析和评价了竖直角、距离、仪器高、两点高差等因素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程度,最后对2种方法进行了野外实地观测.结果表明:两种改进方法操作简便,观测精度高,能够满足特殊情况下高度测量的精度要求,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当测点的位置已确定时,短距离三角高程测量的测量精度与测站所选择的位置有关.文章根据测站的位置与精度最优圆的相互关系,研究了当测站选择在不同位置进行观测时高差测量精度的变化规律,指出了测站位置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全站仪中间法三角高程测量原理进行分析,推导了中间法三角高程的误差传播公式,研究了测距误差、测角误差和大气折光系数误差对高差的精度影响.采用中间法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在一个较小范围内进行了三角高程测量,779 m的水准路线测量闭合差为0.5 mm,并和精密二等水准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可以替代高精度水准测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测数据验证 ,在线路中平测量中 ,应用全站仪进行单向测高 ,其精度能满足相应规范的要求。因此在用全站仪放样中桩的同时可直接测定其地面高程 ,充分发挥全站仪的功能 ,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徕卡DNA03数字水准仪数据文件格式的分析,阐明利用VB语言如何读取数据文件与转化生成水准观测手簿及测站数据信息,并调用Excel概略高程表模板,生成一个测段的水准测量外业高差与概略高程表,由平差软件读入即可进行平差处理。从外业到内业无需人工输入高差数据,减少人为数据输入误差,实现真正意义的内外业数据处理一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