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8 毫秒
1.
基于临界负荷择选硫和氮沉降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懿华  谢绍东 《科学通报》2009,54(13):1874-1879
为了科学地制定酸沉降控制政策, 基于稳定状态质量平衡法(SMB)建立了临界负荷函数, 绘制出二维临界负荷函数曲线图, 提出可将该曲线图定义出五种不同的控制区域, 即临界负荷区(无需控制区)、S沉降控制区、N沉降控制区、S和N沉降选择控制区以及S和N沉降同时控制区, 根据沉降状态点落在不同的控制区域内选择相应的控制途径. 考虑到中国盐基阳离子沉降(BCdep)高的特点, 将BCdep作为变量, 得到三维的临界负荷函数曲面与硫和氮沉降控制区. 以广州地区的赤红壤为例, 根据当前沉降数据和植被数据, 结合采样实测的土壤数据, 计算得到当前状态下的沉降点位于临界负荷区, 但若BCdep下降75%, 则位于S沉降控制区, 表明应进行硫沉降的控制; 若进一步考虑营养氮的临界负荷值, 则当前的沉降状态处于N沉降控制区内, 随着BCdep值的下降, 逐步转变为S和N沉降同时控制区, 表明应同时控制硫沉降和氮沉降.  相似文献   

2.
穿透水方法估算主要可溶性无机组分的干沉降通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蕾  邵敏  曾立民  赵大为  汤大钢 《科学通报》2006,51(11):1333-1337
选择重庆市铁山坪小流域背景点开展酸沉降的观测研究, 采用穿透水方法估算了硫、钙和氮的干沉降通量. 结果显示铁山坪监测点硫、钙的干沉降通量远高于国外类似森林背景地区的观测结果, 氮的干沉降通量则与这些地区的结果处于同一数量级内; 硫、钙和氮的干沉降通量均超过湿沉降通量. 此外, 通过冠层收支模型的计算, 证实常规的穿透水计算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低估含氮组分的干沉降通量.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基地研发的新一代全球/区域同化、预报系统(GRAPES)的中尺度预报模式(GRAPES_meso)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中心开发的大气化学模块(CUACE/dust), 建立了中国沙尘天气预报系统(GRAPES-CUACE/Dust). 该系统引入了中国地区最新的土地沙漠化资料、中国沙漠沙尘气溶胶的光学特性资料、逐日变化的土壤湿度和雪盖资料. 模式质量守恒性能良好. 将批量实时预报结果与地面天气观测和臭氧分光计反演的气溶胶指数(TOMS AI)的对比表明: 模式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报中国以及东亚地区沙尘天气发生、发展、输送以及消亡过程, 能够对起沙量、干、湿沉降量、沙尘浓度以及沙尘光学厚度等一系列要素进行实时定量预报. 以2006年4月7次主要沙尘天气为例, 分析了起沙和干、湿沉降以及沙尘大气载荷的时空分布等特征. 结果表明, 2006年4月东亚地区沙漠向大气中注入沙尘总量约为2.25亿吨, 沙尘排放以下面三大源区为主: 中国北部内蒙古和中蒙边界附近沙漠为东亚沙尘最重要的排放源, 沙尘排放量为1.53亿吨, 占排放总量的68%. 塔克拉玛干沙漠沙尘排放量位居第二, 将近4000万吨, 占沙尘排放总量的17%, 浑善达克沙地排放量约为1500万吨, 占排放总量的7%. 其他地区的沙漠、沙地以及废弃的耕地等的沙尘排放量之和只占沙尘排放总量的8%. 2006年4月东亚地区沙尘沉降总量为1.36亿吨. 沙尘沉降的区域分布表明, 三大沙漠源区同时也是沙尘的主要沉降区, 三大源区的沉降量大约占沉降总量78%, 共1.35亿吨的沙尘在三大沙漠源区沉降, 其次是源区下游的中国大陆地区, 沙尘沉降为沉降总量的16%, 大约200多万吨. 120ºE以东的中国近海、韩国、日本以及西太平洋地区沉降量只占总沉降量的6%左右, 约85万吨. 干、湿沉降的分析表明, 由于4月中国北方地区干燥少雨, 在2007年4月的沙尘沉降总量中, 以干沉降为主, 大约占沉降总量的94%, 湿沉降只占沉降总量的6%左右.  相似文献   

4.
基础工程沉降观测多数用于房屋建筑等结构物上,但是伴随着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发展,无碴轨道的应用对下部结构的沉降有极高的要求,因此把沉降观测引入到铁路施工中,通过沉降观测分析,预测工后沉降,确认工后沉降和变形,满足无碴轨道的铺设要求.  相似文献   

5.
海洋沉降颗粒有机质在海洋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为海洋生物提供了食物、参与了海洋化学循环,而且为海底沉积物提供了沉积有机质,因此,海洋沉降颗粒有机质的来源、传送和转移过程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海洋沉降颗粒有机质的传送过程可以通过测定沉降颗粒物质的有机碳含量去认识,对它们的来源以及生物和生物化学作用过程则可通过研究其脂类化合物的组成特征而详细了解.笔者首次对我国南、东海沉降颗粒物质进行了有  相似文献   

6.
<正>近30年来,中国迅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排放了大量SO2、NOx和NH3,导致硫、氮沉降水平显著增加.其中,SO2和NOx作为酸沉降的直接驱动因素,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虽然NH3可以中和降水中的酸性物质,但是当其以NH+4离子形式沉降进入土壤后,将会有较大的潜力引起显著的酸化效应.在中国北方地区,酸沉降往往不会产生显著的负面效应,主要是由于高水平的盐基离子沉降起到了  相似文献   

7.
段毅 《科学通报》1997,42(19):2086-2090
<正> 海洋沉降颗粒有机质在海洋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为海洋生物提供了食物、参与了海洋化学循环,而且为海底沉积物提供了沉积有机质,因此,海洋沉降颗粒有机质的来源、传送和转移过程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海洋沉降颗粒有机质的传送过程可以通过测定沉降颗粒物质的有机碳含量去认识,对它们的来源以及生物和生物化学作用过程则可通过研究其脂类化合物的组成特征而详细了解.笔者首次对我国南、东海沉降颗粒物质进行了有  相似文献   

8.
针对国道207少林涵的工程概况,论述了涵洞差异沉降、顶部出现裂缝的处理方案、施工工艺及沉降监测和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中的安全,结合某工程沉降观测概况,就沉降观测的依据及目的做了介绍,从水准点的设置、观测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沉降观测的具体方案,并说明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无碴轨道形式,要求工后沉降不大于15mm,而结构物与路基的连接路段是刚性和柔性衔接段,往往是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的部位,应从设计、施工和维护的质量控制上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均匀沉降,保证道路的平顺性以满足高速行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郑俊平  祁国柱 《科学之友》2007,(10B):255-256
根据笔者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的应用,对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的工作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根据笔者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的应用,对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的工作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在论述目前尚没有一种准确确定路基预留沉降量标准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实际观测和理论分析,能比较准确地确定高路堤预留沉降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吴新锋 《科学之友》2007,(8B):68-69
在论述目前尚没有一种准确确定路基预留沉降量标准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实际观测和理论分析,能比较准确地确定高路堤预留沉降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详细介绍了高填路基的沉降观测方法的实施过程和具体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软土地基上路堤施工中的地基变形监测项目,阐述了地基沉降以及地基土体水平向位移监测的仪标、监测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在深入分析桥头不均匀沉降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从地基、路堤、路面等方面提出了桥头跳车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路基沉陷,促使路面过早破坏,甚至会影响行车安全,给道路安全构成极大的隐患,为此,笔者就路基沉陷的形成及治理措施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公路路基不均匀沉陷病害出现的成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其防治原则,并分别讨论了防治路基不均匀沉陷的几种措施,最后以工程实例予以分析,作出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20.
镇保隧道左幅进口进洞前后,洞口边仰坡变形开裂、洞内右侧初期支护大范围变形侵界、浅埋段地表沉降开裂滑塌及大坍方,文章阐述了如何对以上情况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