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焦化废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实现水资源的再利用及焦化废水的零排放,是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的要求.综述了焦化废水的来源、特性、深度处理的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通过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解决焦化废水只能用于干熄焦工艺而不能作为循环废水再利用的难题,其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
赵洪林 《科技信息》2013,(20):493-494
焦化废水处理中COD及色度问题一直是困扰焦化企业环保达标的关键问题。确保焦化废水稳定达标处理以及经济高效运行,必须将废水生化处理与深度处理有效结合。生化处理出水采用活性炭脱色+絮凝沉降工艺是保障焦化废水出水稳定达标运行的有效方式,解决影响活性炭吸附脱色加絮凝沉淀工艺的有害因素是确保废水处理高效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废水中氨氮沉淀物的结晶状态及其与捕收剂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实验室模拟废水和焦化废水研究了废水中其他成分对氨氮沉淀物结晶状态的影响.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模拟废水中生成的氨氮沉淀物是非晶态的,而焦化废水中的沉淀物是晶态的磷酸铵镁.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pH值影响捕收剂十二酸钠或油酸钠与沉淀物的作用机理,pH=9时捕收剂在沉淀物表面发生物理吸附,而pH=11时发生化学吸附.模拟废水中氨氮沉淀物以油酸钠为捕收剂较好,而焦化废水中的氨氮沉淀物以十二酸钠为较好,其原因是沉淀物的结晶状态不同.  相似文献   

4.
以荼为唯一碳源,驯化分离出高效荼降解菌NPA-5,将NPA-5负载于活性炭上,制备出生物活性炭.研究生物活性炭对荼的吸附特征、生物吸附动力学及其对焦化废水中荼的吸附降解机制.结果表明,活性炭对荼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负载NPA-5的生物活性炭能较快地降解废水中的荼,降解率达99.3%;生物活性炭对荼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采用有效的深度处理方法处理焦化废水使之再利用,对节约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常用的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阐述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为未来深度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将酚氰废水生化处理站出水作为洗煤补水,引入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系统,利用煤粉的吸附性能实现焦化废水零排放新工艺,但利用中水新工艺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研究很少开展.报告了历时42 h的全焦化中水洗煤工业性试验中车间环境空气质量检测数据,结果表明:利用煤粉吸附处理和絮凝沉降处理焦化废水中难以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后,循环水中污染物浓度呈下降趋势;浮选、脱减、皮带输送、质检4个主要车间环境空气中氨浓度日均值0.160~0.616 mg/m3,酚浓度日均值0.012~0.196 mg/m3,均未出现超标现象.为提高水回用率,焦化废水大循环零排放新工艺提供了环境影响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处理焦化废水的多种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宣布了一种物理化学法新工艺——吸附法处理焦化废水.  相似文献   

8.
先对木薯淀粉进行交联反应制得交联木薯淀粉,再利用超声的化学催化作用促进交联木薯淀粉与阳离子醚化剂的化学反应。在超声功率400 W,温度50℃,反应50 min的条件下,合成了一种可吸附废水中Cr6+的交联阳离子木薯淀粉吸附材料。研究了交联阳离子木薯淀粉对模拟废水中Cr6+的吸附性能,发现在Cr6+的初始浓度为500 mg/L,pH为1~2,温度50℃,吸附时间50 min的条件下,交联阳离子木薯淀粉对Cr6+的吸附容量为73.53 mg/g。研究表明交联阳离子木薯淀粉对Cr6+的吸附符合Langmuir、Freundlich两种等温吸附模型,说明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状态属于单层吸附。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开发利用洗煤厂洗水闭路循环系统实现焦化废水大循环零排放新工艺,进行煤粉吸附处理焦化废水二级出水试验.考察了煤粉吸附主要因素:煤种、矿浆浓度、初始浓度对焦化废水COD和氨氮吸附特性的影响.原水初始浓度C0对污染物去除率和吸附容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吸附容量随C0升高而提高.初始浓度相同时,肥煤吸附COD的去除率和吸附容量略高于焦煤;矿浆浓度100 g/L时污染物去除率均高于矿浆浓度80 g/L;肥煤与焦煤吸附NH3-N的吸附容量明显低于吸附COD的吸附容量,说明煤表面优先吸附有机物.  相似文献   

10.
煅烧温度对硅藻土净化焦化废水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临江硅藻土和张家口硅藻土进行焦化废水的吸附净化,作为焦化废水预处理和后处理的手段.考察了不同温度煅烧对硅藻土自身性质和对焦化废水净化效能的影响,探讨了硅藻土作为焦化废水净化手段的可行性.能谱分析表明原始张家口硅藻土中有机质含量偏高.煅烧前后两种硅藻土的形貌、晶型并未发生明显变化;煅烧后两种硅藻土中碳含量有所减少.无论煅烧与否,临江硅藻土在254nm和269nm处色度去除方面都明显优于张家口硅藻土.500℃煅烧的临江硅藻土对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达到61.8%,而张家口硅藻土仅达到30.3%;500℃煅烧的临江硅藻土对氨氮的去除率达到50.4%.实验结果证明硅藻土可以作为焦化废水的预处理和后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11.
选用不同浓度的焦化废水制备煤泥水煤浆。实验表明:当焦化废水浓度稀释倍数在3.3~2.5时,制备出煤泥水煤浆的稳定性、流变性能较优,最高制浆浓度为69%;煤泥水煤浆的流变性随着制浆浓度的升高而变差,且在添加剂用量为0.6%(按干基煤计算),制浆温度控制在20~30℃之间时,流变性能佳。  相似文献   

12.
纳米TiO_2对痕量Pb(Ⅱ)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TiO2纳米颗粒的表面吸附活性,应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检测方法,高效分离了水中痕量的Pb(Ⅱ).系统研究了纳米TiO2的晶体结构、溶液的pH值、吸附时间、Pb(Ⅱ)的起始质量浓度对Pb(Ⅱ)吸附率的影响,得到纳米TiO2对Pb(Ⅱ)的最佳吸附条件为:pH=6.5,m(TiO2)=20 mg,ρ0(Pb(Ⅱ))=18 mg.L-1,t=90 min.测定了纳米TiO2对Pb(Ⅱ)的吸附等温线,应用Freundlich公式得到了吸附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13.
生产精对苯二甲酸(PTA)时,往往产生大量废水.在初步筛选实验条件的基础上,选择颗粒活性炭(GAC)作为吸附剂处理经过预处理的PTA精制废水.考察了接触时间、pH、GAC用量等因素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平衡时间为2 h,pH在3.0左右对吸附较为有利,吸附等温线符合Frendlich型,GAC的动态吸附容量为63.46 mg/g,可以用20%的NaOH溶液对GAC进行再生,浸泡5 h后的再生率接近90%.  相似文献   

14.
吡啶改性凹凸棒废渣对亚甲基蓝废水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以吡啶为单体改性凹凸棒废渣处理亚甲基蓝废水,研究吸附剂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机理以及动力学和热力学吸附性质.在实验范围内,废渣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可以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描述,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计算结果△G0<0,△H0<0,△S0<0,说明此吸附是一个自发、放热、熵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利用微波辅助Na OH对天然沸石进行改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对改性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沸石改性的最优实验条件为:Na OH改性液浓度为0.5 mol/L、微波功率480 W、微波辐射时间5 min.探讨改性沸石对Zn2+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改性沸石对Zn2+的吸附能力明显增强.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对质量浓度为50 mg/L的Zn2+的去除率达95.68%.Langmuir吸附模型比Freundlich吸附模型能更好地模拟改性沸石对Zn2+的吸附过程,吸附动力学方程以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中药材废渣基活性炭处理含Cr(VI)废水,考察了pH、离子浓度、活性炭投加量、吸附时间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吸附过程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pH=2、离子浓度80mg/L、活性炭投加量0.1g以及吸附时间为1h下吸附性能最佳。活性炭对Cr(VI)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采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的描述活性炭对Cr(VI)吸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7.
用磺化煤处理TNT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含2,4,6-三硝基甲基的废水为有毒废水。中讨论以磺化煤为吸附剂,用丙酮溶剂再生的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含TNT废水。此法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着重研究了磺化煤的结构、性能以及吸附的工艺条件对磺化煤吸附TNT性能的影响,并推荐一种处理数据的公式,它与实验数据能很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18.
煤矸石是煤炭工业的固体废弃物,一般含Al2O3在20~30%,又是宝贵的铝资源。煤矸石可用酸浸取以制备铝盐,浸取渣经适当处理,可制得廉价的吸附剂。实验结果表明,煤矸石中Al2O3的溶出率可达95%以上,制得的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煤矸石的酸浸取液可直接作为废水处理的絮凝剂使用,制得的吸附剂也可直接用于工业废水处理,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通过煤矸石的综合利用,还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针对4种焦化废水中苯酚和7种苯酚同系物的检测方法和吸附试验进行了研究,并对吸附前后的水质进行了对比。以粉末活性炭作为吸附剂,以苯酚的去除率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考察了吸附的温度、pH值以及活性炭投加量3个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吸附温度在20℃(室温)、pH值为2.0以及投加量为40~80g·L-1活性炭时,4种焦化废水中的8种酚类物质的去除效率均能达到97%以上,COD的去除效率84%以上。活性炭处理焦化废水的去除效率高、实验操作简便、成本低。  相似文献   

20.
焦化废水预处理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焦化废水是煤制焦炭,煤气净化及焦化产品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成分复杂多变,因此应尽可能在生化处理前降低其浓度或改变其分子结构,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介绍了焦化废水预处理过程中所用的技术和方法,并对焦化废水预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