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的发展呼唤劳动者工匠精神的回归,职业教育也开始注重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源于德国的职业培养模式——中德诺浩教学模式,其基本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以工匠精神为基石,分析中德诺浩"双元制"职业教育所具有的特点,并提出课程具体框架,为我国汽车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杨晓俊 《科技信息》2014,(15):234-235
本文通过分析德国"双元制"的定义,提炼"双元制"的特点,探讨了DAWT这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本土化的典型代表,希望能够给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以启示。  相似文献   

3.
目前职业教育发展正面临着很多困境,如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不能与时俱进、职业教育一线教师没有企业实践经验、教学方法陈旧教条、教材编写偏理论、课程设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等。因此,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迫在眉睫,且已进入深水区,职业教育的实践学习问题仍是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根据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双元制"本土化的职业教育模式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4.
侯彦博 《科技信息》2010,(36):356-356
德国经济的发展无疑与其重视全民职业教育密不可分,尤其是久负盛名的"双元制"职教模式,曾被认为是一种最完美的职业教育模式,为德国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促进了德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AHK上海-健雄中德培训中心的成立为长三角乃至全国范围内,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的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5.
"双元制"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职业劳动者的一种教育模式,被认为是德国成为制造业强国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介绍其主要特点及发展历程,深入剖析了"双元制"职业教育成功的根本原因,同时分析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双元制"面临的新问题,最后提出我国职业教育学习与借鉴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我院与中德诺浩公司合作培养汽车人才的项目,引入了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并围绕该模式,以建设"汽车维修"省级示范专业为例,对专业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的改革,以及教学内容创新、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各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本土化“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是二战后德国创造"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为德国二战后高速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我校借助于中德两国政府在印刷包装领域职教合作的机会,探索德式职教模式在中国的本土化之路。在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手段变革、教育评价体系革新等方面全方位展开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效,培养出一批批印刷包装领域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8.
"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德国二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一把利刃,对德国的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适应德国政治、经济体制而发展起来的一套职业教育体系,由于国情不同,不可能生搬硬套,但我们可以从实际出发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9.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它是一种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它的特点可以归结为"双元性"。即双元的教学场地、双元的教师、双元的经费来源、双元的身份,同时这种"双元制"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采用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紧密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能力。该文以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三维建模与场景设计实训》课程为例,探讨"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校企共同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高职院校应用型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为指导.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了该类专业开展"双元制"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1.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堪称世界职业教育的典范。它具有双元互补、重视发挥企业的作用等特点,对我国当前的高校转型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基于笔者参加2015年河南省院校校长赴德国培训的经历,首先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概念及内涵进行了界定,同时结合我国转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了科学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推动我国转型高校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德国"双元制"办学模式是一种成熟的职业教育模式,它立足于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育核心,与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本文通过对"双元制"模式特点的分析,提出借鉴其中的理念和经验,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以职业分析为导向细分专业,以"双元"合作为基础开展教学,以"职业技能"为本位设置课程,并加强教师的职业培训。  相似文献   

13.
浅谈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元制"职业教育在整体培养目标上是合二为一的,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又是一分为二的,表现出明显的双元属性的特征。双元制职教模式符合德国的国情,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因此"双元制"被誉为战后德国经济腾飞和制造业领先世界的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14.
陈萍 《科技咨询导报》2009,(36):173-173
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成为世界职业教育的典范,它对全球各国的职业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从德国职业教育模式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其主要特点,从而阐述了"双元制"教学对我国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体系。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是按照企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岗位需求,开展实际操作技能培训,保证学生在学校既能接受理论知识学习,又可以凭借员工的身份在企业中接受技能培训。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最大优势为,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以及企业实践教学的两方教学资源优势,对提高职业教育水平有积极作用。根据德国双元制本土化实施过程中的难点进行研究,展望德国双元制本土化实施的可能性。对推动德国双元制在我国职业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3月2日,广东省省长朱小丹会见德国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副校长查耐尔斯基和博克曼,共同商讨推进合作办学事宜。朱小丹指出,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作为德国具代表性的"双元制"高等职业院校,与广东工业大学在揭阳共建"双元制"职业教育大学,将成为广东乃至国内首个与国外应用科技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汽车机电工基于“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及其实施步骤,对比了中德两国课程模式的差异,总结了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和做法,为我国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类专业的课程模式改革以启示。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由学校本位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过渡,面临一些问题.参考德国工学结合"双元制"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思路,尝试从课程开发角度对我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提出建议,即由校企共同制订培养大纲、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开发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推进校企合作模式,提高双方合作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巴基斯坦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已被本土化的模式,如学徒制、创业教育模式、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以及通过国际合作引进的培养模式,如与中国合作的OBE、EPIP及CCTE培养模式,与德国合作开展的双元制培养模式等。这些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巴基斯坦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提高了巴基斯坦应用型人才的素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经验,也必将助力“中巴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陈丽 《科技信息》2010,(30):231-232
随着职业教育的日益改革,行为引导型教学使职业教育进入一种新的概念与模式下运作。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源于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是世界上公认的一种先进职业教育方法。该方法倡导"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行为的引导,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