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新影 《科技资讯》2023,(9):226-229
在测量人体温度的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种类的温度计进行分类比较,才能够根据具体的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人体温度计,保证温度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目前,在人体温度测量过程中比较见的温度计包括水银温度计、电子体温计、体温枪等,而且不同的体温计有不同的用优势和使用方法。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需要对不同体温计进行深入分析,掌握测量人体温度用温度计的选择要点和使用规范。  相似文献   

2.
石大庆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1):179-180,186
单片机控制的数字多功能温度计,其构造简单,成本低,工作可靠。它可以精确地测量各种物质温度并进行显示,可以设置上下报警温度,也可以输出信号对其他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张雪芹 《科技信息》2013,(6):474-474
根据JJG205-2005《机械式干湿温度计》计量检定规程探微干湿温度计的检定方法本文主要涉及到简述干湿温度计的原理、在干湿温度计检定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分析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4.
压力表能够检测机械设备压力,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随着我国大力发展工业机械化,对压力表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压力表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准确检测压力值并对其进行控制,具备影响工业生产安全的能力。所以,要对压力表进行计量检定,本文通过对压力表计量检定常见不确定性因素进行探讨,意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依据JJG130-2004《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检定规程》及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温度修正值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6.
张黄鹏 《科技信息》2011,(21):I0104-I0104
温度是工业生产过程和实验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参数,精确及时的测量温度有着重大意义。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片机处理无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所给工业带来的方便也是不可否定的,其中数字式温度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要为现代工业、科研、生活、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设施就需要从数字单片机技术入手,一切向着数字化控制,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数字温度计与传统的温度计相比,具有读数方便,测温范围广,测温准确,其输出温度采用数字显示,主要用于对测温比较准确的场所。同时,数字温度计具备了智能火灾报警功能。  相似文献   

7.
丁诚  方院生 《广东科技》2016,(11):110-112
正0引言温度在科研和工业生产中是非常重要的参数之一,然而,温度测量作为小信号测量,各种微量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很大的误差,如工业铂电阻温度计测量方案的设计、测量电路选择、硬件自校正、微处理器ADC模块选择、微信号预处理、软件滤波和非线性校正算法等。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在日常生产实践过程中需采取改进措施提高温度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据英《新科学家》2002年2月9日报道 :日本茨木国家材料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用金属镓(熔点仅29.7℃)装入一个碳纳米管内 ,制成了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的原理一样 ,水银受热膨胀 ,可以精确测量温度。碳纳米管相当水银温度计的玻璃管 ,金属镓相当于水银。碳纳米管 -金属镓温度计的特点是灵敏度更高 ,足以测量出分子团反应时的微小的温度变化。这种温度计的一个小小的缺点是必须有一台电子显微镜才能读出温度的变化 ,因为碳纳米管太小了 ,只有1/10亿米直径。碳纳米-金属镓超微型温度计@刘先曙  相似文献   

9.
双金属复合管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材料构成,与单一金属管相比,复合管充分利用基管和覆管的最佳性能,可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核工业、医疗、食品等领域。目前研究多集中在双金属直管成形中。本文提出一种采用液压成形工艺套接成形双金属复合异形管的方法,重点考虑加载路径、加载方式、材料的变形程度、摩擦力对变形的影响等问题。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获得双金属异形管成形中的关键技术参数,初步探讨了多金属异形管的成形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双金属复合管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材料构成,与单一金属管相比,复合管充分利用基管和覆管的最佳性能,可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核工业、医疗、食品等领域。目前研究多集中在双金属直管成形中。本文提出一种采用液压成形工艺套接成形双金属复合异形管的方法,重点考虑加载路径、加载方式、材料的变形程度、摩擦力对变形的影响等问题。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获得双金属异形管成形中的关键技术参数,初步探讨了多金属异形管的成形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分光光度计是广泛应用于治金化工、食品工业、医疗卫生,在不同应用情况下,分光光度计检定装置需采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本文提出分光光度计检定装置申请建立计量标准时,从分光光度计主要技术参数的角度评定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2.
受热面管壁温度是反映锅炉安全的重要参数。在循环流化床(CFB)锅炉中,由于炉膛和流化床换热器中高浓度固体颗粒物对受热面的剧烈冲刷,故在壁温测量中,传统放置热电偶的方法不可用。该文提出了一种可以应用于CFB锅炉的受热面壁温测量的方法:热电偶熔敷埋设法,即将热电偶贴壁式放置在待测锅炉受热面壁面上,熔敷金属熔化后敷设在热电偶表面形成熔敷层。通过实验对于所述测温方法进行可行性验证,针对两种不同的熔敷金属形状,比较实际管壁温度和所提出方法的测量值,并给出了实际管壁温度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在不同工况下,两种熔敷金属形状的测量值与实际管壁温度的偏差分别在±3℃和±7℃之内,该方法可以应用于锅炉受热面壁温的测量。  相似文献   

13.
宋伟衍 《科技资讯》2012,(6):63-63,65
日常的测量参数中,温度是最经常要求准确测量的一个参数。不论用何种温度测量仪器来测量温度,都要求测量准确、经济、测量数值稳定,不易受外界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在热电偶温度计的设计和使用中,使其测量精度达到最高,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众多的干扰因素一直影响着热电偶温度计的测量精度。要想准确测量温度,正确使用热电偶温度计,只有清楚热电偶温度计的工作方式,消除各种不利因素,才能达到最佳工作状态,为生产、生活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X射线面探测器衍射系统的晶粒尺寸快速检测方法,根据晶粒取向不同其衍射花样也不同的原理,检测了取向硅钢片晶粒尺寸.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能够准确测量在一定尺寸范围内的板材的晶粒尺寸,并与背散射电子衍射结果进行了比较,探索了用X射线面探测器衍射系统在工业上进行金属板材晶粒尺寸在线检测的可行性.该方法有希望发展成为工业生产中金属板材的晶粒尺寸在线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5.
在混合法测金属比热容实验中,系统与外辊的热量传递、水的热蒸发、搅拌器的搅拌动能打破了混合法量热的基本实验条件,温度和没入水中温度计体积的测量又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实验的精度。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混合法测金属比热容实验中,系统与外界的热量传递、水的热蒸发、搅拌器的搅拌动能打破了混合法量热的基本实验条件,温度和没入水中温度计体积的测量又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实验的精度。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A:理论上,只要某种物质的某个物理性质会随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单调的、比较显著的变化,都可以用来做成温度计。玻璃温度计,就是利用其中液体(感温液)的热胀冷缩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感温液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例如传统的体温计,用的就是水银(汞),而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气温的温度计,里面通常是酒精。  相似文献   

18.
食品安全中技术性要求最高的项目之一就是食品温度的测量与控制。把食品加热一定温度的首要目的不是为了口感,而是为了能够安全的食用。因为人类和动物携带的病菌会污染食物,为了达到安全烹饪的目的,准确的测量食品的温度就显得极为重要,因此需要选择适当的温度计来测量食品的温度,该文介绍了食品用温度计的选择、使用、以及校准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G四链体DNA AGRO100的互补序列C-AGRO100(CCACCACCACCACAACCACCACCACC)为模板合成了具有橙色荧光和极好稳定性的双金属金银纳米团簇(C-AGRO100-Au/Ag NCs)。C-AGRO100-Au/Ag NCs在含有体积分数为70%乙醇的PBS溶剂中表现出高分散诱导荧光发射增强的性质,并在PBS溶剂中荧光性质呈现出显著的温度依赖性。C-AGRO100-Au/Ag NCs对温度的荧光响应在5℃和70℃之间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并且在5~30℃和30~70℃的温度区间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和0.993,这使得C-AGRO100-Au/Ag NCs作为荧光纳米温度计用于温度测量成为潜在可能。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气温观测数据的实效性和准确性,需要对观测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评定。该文依据自动气象站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的检定规程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使用省级实验室温度自动检定系统以及具备二等的标准铂电阻温度计作为检定设备,以铂电阻气温传感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与验证,建立铂电阻气温传感器不确定度评定模型,对传感器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因子进行合理评定。结果表明,该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对铂电阻气温传感器检定结果可信度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