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精液冷冻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精液冷冻技术发展历史,分析影响牛冷冻精液受胎率的主要技术因素。认为近年来冻精生产和应用的各个技术环节均没有重大突破,今后应该继续对这些环节进行优化组合,尤其是在水牛冻精生产技术的标准化、细管冻精生产成本的降低及分离精子的冷冻保存等方面应加大研究投入和力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牛的人工授精技术在养牛业中达到显著成效,必须形成比较完善的操作程序:其采精是人工授精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技术环节,必须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做好采精工作。精液品质检查是人工授精的第二个环节,目的在于鉴定品质的优劣,同时也为精液稀释、分装保存和运输提供依据。输精是把一定量的合格精液,适时而准确地输入到发情母牛生殖道内的一定部位,以使其达到妊娠的操作技术。这是人工授精技术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确保获得较高受胎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麋鹿在全麻醉状态下,进行了电刺激采精,采用天鹿III号稀释液配方稀释精液,在超低温下细管冻精,对精液品质标准检测,2007年至2008年,分别利用同情发情和公鹿试情方法对12头麋鹿进行人工授精,结果表明:麋鹿电刺激成功率100%(12/12),采得的精液品质288d和268d,为麋鹿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自Sherman(1963)成功创立液氮冷冻保存人类精液以来,人类精液的冷冻普遍应用程控冷冻仪或人工操作的多步控制降温方法,对将精液从室温直接置-196℃液氮冷冻保存的“一步冷冻法”,迄今报道和评价尚少。本文选用聚丙烯1mL注射器作精液冻贮容器,实验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人类精液一步冷冻方法。冷冻保护剂以BWW精子培养液为基液,添加入10%体积比甘油、甘氨酸、蔗糖和人血清白蛋白等制备而成。精液冻贮容器为聚丙烯一次性使用的IInL注射器。精液与冷冻保护剂等体积混匀后,直接投入一196T液氮“一步冷冻”和保存。解冻为37℃水浴5ban…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结合生产,对引进澳美种公羊的扩大利用问题做了试验研究。初步证实在绵羊繁殖季节,给予种公羊优厚的饲养管理条件,一日施行4—5次的高频率采精,并持续一周对种公羊的体况、性欲、精液品质不会产生不良影响,高频率采精虽暂时降低了一次采精量和精子密度,但随着采精次数的增加,总的采精量和总精子数相应提高。试验筛选的常温精液稀释配方,能适用于精液的高倍稀释,在气温(8—25℃)变化的条件下,精液不需做降温包装即可短途运输保存。一日取精一次,分两次输精,总情期受胎率达85.98%,供试三只澳美种公羊,两个情期共采精300余次,日输精二次,实配母羊达3026只。若全面推行情期内一次输精技术,对引进澳美种公羊的利用效率还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探讨睾丸、精液基因组DAZ基因缺失的检测方法在无、少精症患者病因诊断中的意义。选择35例特发性无、少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少精症18例、严重少精症12例、无精症5例;10例正常已生育健康男性作为正常对照。应用PCR技术,检测睾丸、精液基因组中的Y染色体上特异性序列标签位点(STS)的引物扩增了解基因缺失情况。35例患者中5例表现睾丸、精液基因组微缺失,其中少精症2例,严重少精症3例;其余30例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睾丸、精液基因组未见基因微缺失。精液和睾丸组织中基因组DAZ基因缺失的检测方法是诊断无、少精症病因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当前白绒山羊人工授精技术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采精、输精器具消毒不严,造成精液污染和羊子生殖道感染,发情鉴定不准,不能及进输精,精液稀释保存不当,影响受胎率,严重影响白绒山羊人工授精技术的全面推广。现就技术层面上白绒山羊人工授精技术介绍如下,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小黄鱼精液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分别比较了3种抗冻剂、3种降温方法和2种复温温度对冷冻精液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Riger’s液作为稀释液、10%DMSO为抗冻剂,冷冻精液的激活率和受精率最高,与其他两个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分别为92.36%和81.36%;以10℃/min的降温速率将精液降至-80℃后液氮保存,40℃水浴解冻比室温解冻可以获得更好的受精效果,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78.47%和75.47%。  相似文献   

9.
<正>石河子垦区养牛业是以荷斯坦奶牛为主要品种,以七十年代末引进推广冷冻精液技术,到八十年代后期冷冻精液技术全面应用于生产,对垦区牛的育种改良工作给了很大的促进.牛奶平均单产大幅度提高.由八十年代中期单产不足一吨,提高到现在的三点五吨以上.与全国及自治区先进单位及地区相比,我们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要尽快缩小这一差距,从种公牛方面已无问题,我们引入了全国最优秀的种公牛冷冻精液.但采用常规的改良方法,逐代改良提高将需要多年,因此利用新的改种方法和技术,试验推广牛胚胎移植技术,加速我区荷斯坦奶牛的良种化进程,是一条可行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正> 在甘肃省一些牧区,绵羊人工授精受胎率低的问题至今未得到很好解决。发生这一问题的原因较多,本文打算从有关种公羊的采精次数对精液品质的影响;稀释精液的利用;输精前后精液品质的比较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文献报道稀释液中添加维生素 E、丁基羟甲苯或其他抗氧化剂能提高绵羊深冻精液的受胎率。一些实验室就抗氧化剂对精子的作用进行了探讨。我国也有一些单位,将维生素 E 用于绵羊精液深冻技术,但效果都不明显。目前绵羊精液深冻技术尚待改进,探讨抗氧化剂对冻精的作用有一定的意义。因此,我们进行了维生素 E 和丁基羟甲苯对绵羊深冻精子作用的实验,主要测定了谷草转氨酶、透明质酸酶和顶体蛋白酶活性及冻前冻后精子的活力。同时还观察了抗氧化剂对精子中过氧化物生成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男性不育症有部分病因是由于低品质精液因素所致,对这类精液进行冷冻保存有助于临床结合生殖工程技术实施治疗。近年人类精液冷冻保存方法学有了很大进展,但低品质精液体外处理结合一步冷冻的效果尚无报道。低品质精液按照其低精子参数分成3组:1组(低精子计数组,n二6),11组(低精子活动率组,n=11),皿组(低正常精子形态率组,n=8)。1组用BWW生理液洗涤、离心制备成精子悬液。3组的精子悬液与冷冻保护剂等量混匀后吸人IInL聚丙烯注射器,直接置一196T一步冷冻和保存。经体外处理精子后的3组标本,解冻后的精子复苏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13.
提高雄番鸭与雌麻鸭人工授精的受精率的操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述提高雄番鸭与雌麻鸭人工授精受精率的几种主要技术操作:(一)提高精液的清洁度,(二)采用合适的输精器,(三)辅以食指定位输精法和翻肛输精法输精。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稀释家畜精液的目的,分析了家畜精液稀释液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给出了家畜精液稀释液的种类和配制以及稀释方法与稀释倍数。  相似文献   

15.
洪山公鸡精液冷冻保存方法及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比较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冷冻精液在解冻后精子活率、顶体完整率以及受精率方面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细管型冷冻精液解冻后的活率显著高于颗粒型(n=20,p<0.01)。细管型冷冻精液解冻后的顶体完整率显著高于颗粒型(n=20,p<0.05)。受精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类型的冷冻精液的受精率都显著低于以新鲜精液输精的对照组(p<0.01),颗粒型冷冻精液的受精率显著高于细管型冷冻精液(p<0.01)。  相似文献   

16.
人的精液中含有各种有形成份和不定形的粘液。有形成份主要为精子,还含有少量脱落的事丸细胞、柱状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粘液的主要成份为前列腺液,还含有一定量的附事、精囊、尿道球腺和尿道旁腺的分泌液。精液的检验最早始于临床,医学上常常通过检验精液来判断男性的生育能力和某些泌尿生殖系疾患。在司法工作中,常以精斑的检出判断有无性行为作为寻找罪犯的重要标志,是性犯罪案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由于科技人员的努力,精斑的检验技术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各地都建立了比较成熟的检验规程。但是,办案实践向技术人员不断提出新的…  相似文献   

17.
大庆红色草原牧场一分场,自一九七五年应用冷冻精液配种这一先进技术以来,母牛受胎率都在百分之九十三以上,情期受胎率逐年提高。一九七九年用冻精配种九百二十五头母牛,受胎率达到了百之分百。详见表1和表2: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各国对奶牛的冷冻精液人工授精已普遍采用,随着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的推广和普及,对公牛生产性能和外貌的选择愈来愈周全和精确,其目的是充分利用良种公牛,大量繁殖质量好的后代。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发现生产性能和外貌优秀的公牛,由于精液品质低劣、精子的抗冻性差等原因,被淘汰。为此对公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鉴别血液与精液的一种新方法。方法:采集月经血、外周血和精液样本,试剂盒提取样本RNA,反转录试剂盒反转录后得到c DNA,利用挑选的引物进行PCR扩增,检测若干个特定基因m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月经血中可以同时检测到HBB与MMP11基因m RNA;而在外周血中只检测到HBB基因m RNA;在精液中可以同时检测到TGM4、PRM2基因m RNA。结论:检测MMP11、TGM4、PRM2基因m RNA表达可用于鉴别外周血、月经血和精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父亲精液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对其新生儿发生HBV父婴垂直传播的影响,以期寻找阻断HBV父婴垂直传播的有效方法.方法: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以丈夫血清HBsAg阳性、孕母HBsAg及HBV-DNA均阴性的52个家庭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父母及其新生儿的相关资料及血液标本和父亲精液标本,检测血液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HBV-DNA载量与精液HBV-DNA载量.依据其新生儿脐带血HBV-DNA检测结果作为分组标准,HBV-DNA检测为阳性11例为病例组,阴性41例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新生儿脐带血HBV-DNA阳性率为21.2%(11/52),52份精液HBV-DNA阳性率为26.9%(14/52);精液HBV-DNA阳性父亲其新生儿发生HBV父婴垂直传播的危险性高于精液HBV-DNA阴性者(P0.01);精液与其血清的HBV-DNA载量存在正相关关系,精液HBV-DNA载量低于其血清载量;ROC曲线分析显示,精液HBV-DNA载量在预测HBV垂直传播发生风险的效果优于血清HBV-DNA载量.结论:父亲精液HBVDNA载量是HBV父婴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HBsAg阳性的男性在计划孕育前降低其血液及精液中HBV-DNA载量水平能降低HBV父婴垂直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