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科研人员从大麦的根部发现了合成麦根酸能力很强的基因,并用转基因技术将这种基因植入水稻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中,结果培育出了可以在碱性土壤中生长的水稻新品种。 世界上全部耕地面积大约有1500万平方公里,但其中相当部分的  相似文献   

2.
英国萨里大学一个多年从事这项研究的科研小组日前得到英国政府的资助,将着重寻找和利用能使水稻在盐碱地中生长的基因.按计划,该小组首先从可在盐碱地生长的植物中筛选相应的基因,然后将这些基因植入水稻中,种植并筛选这些水稻品种,最  相似文献   

3.
通过7个水稻品种的灭菌土与不灭菌水稻土的盆栽试验和4个品种的田间调查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水同的栽培条件,不同的品种,不同的生长发育期,水稻根际土壤真菌的数量,种群动态及根陆效应有是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七彩蔬果     
各国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将蔬菜水果变得更有营养。在实验室里,科研人员将蔬菜水果中控制气味和色彩的基因分离出来,在味道不变的前提下,加入各种维生素和抗氧化剂,就能培育出营养丰富、色彩鲜丽的新蔬菜水果品种。七彩蔬果  相似文献   

5.
抗稻瘟病和纹枯病的转基因水稻新品系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将水稻碱性几丁质酶基因(RC24)导入优良灿稻品种竹籼B,外源RC24基因可以稳定整合到RO代至R6代转基因水稻基因组中,并得到表达,已获得同时抗稻瘟病和纹枯病的转基因品系竹转68和竹转70以及43个转基因纯合株系。  相似文献   

6.
用基因枪法将水稻碱性几丁质酶(RC24)基因、芷蓿葡聚糖酶(β-Glu)基因、大麦核糖体失活蛋白(B-RIP)基因和潮霉素基因同时导入籼稻品种(七丝软占)中,获得了个潮霉素抗性再生系,Southern blot证明2-3个抗真菌蛋白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初步抗性鉴定表明RO代转基因水稻植株对稻瘟病菌的抗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抽穗期是与水稻产量相关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克隆调控水稻抽穗期的相关基因,对于水稻育种改良至关重要.通过将一个地方籼稻品种巴香占与粳稻品种中花11杂交,对这2个品种及其F_1代植株、F_2代群体的抽穗时间进行统计和遗传分析,并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初步定位.结果表明:巴香占抽穗时间平均为(78.5±1.4) d,比中花11晚抽穗约14 d;巴香占晚抽穗表型受单个显性核基因控制,该目的基因被初步定位在3号染色体RM14359标记与短臂末端之间,物理距离为2.8 Mb.该研究定位了一个水稻抽穗期调控基因,为后续该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奠定了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8.
用基因枪法将水稻碱性几丁质酶(RC24)基因、苜蓿葡聚糖酶(βGlu)基因、大麦核糖体失活蛋白(BRIP)基因和潮霉素(hpt)基因同时导入籼稻品种(七丝软占)中,获得了7个潮霉素抗性再生系,Southernblot证明2~3个抗真菌蛋白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初步抗性鉴定表明R0代转基因水稻植株对稻瘟病菌的抗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水稻早熟基因显性抑制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明恢63,9311,IR68,献国和BG1639等5个迟热水稻品种与早籼核不育系6442S—7杂交,对F1,F2代以及三交F1群体进行抽穗期遗传分析.结果表明,9311,IR68,献国和BG1639等4个迟熟品种含有1对等位的显性抑制基因,可部分地抑制6442S—7显性早熟基因的表达.以6442S—7∥明恢63/9311三交F1群体为定位群体,利用微卫星标记将该抑制基因定位于水稻第8染色体短臂上.该抑制基因命名为Su—Ef-cd(t),并认为该基因对于利用6442S—7早熟基因来培育不同熟期的早熟和中早熟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技术是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用Rep—PgR分子指纹技术和RGA抗性基因分析技术,在完成了稻瘟病病菌遗传结构和水稻抗性基因指纹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品种多样性有利于病菌稳定化选择原理和生态学原理提出的水稻栽培  相似文献   

11.
DFR-1、OsMlo-1分别是最近从水稻中克隆的玉米Hml和大麦中Mlo抗病基因同源序列,这两个序列与两个已报道的水稻抗稻瘟病数量性状位点(QTLs)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表明它们所在的基因可能参与抗病反应,为了进一步研究水稻DFR-1、OsMlo-1所在基因的功能,在DFR-1、OsMlo-1假定的外显子上设计引物,通过RT-PCR技术,研究在接种白叶枯病(Xanthomanas oryza pv oryzae)菌株PX099以及接种稻瘟病(Magnoparthe grisea)菌株V86013前后,水稻品种IRBB13和水稻品种明恢63中DFR-1、OsMlo-1所在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在接种白叶枯病菌株PX099的水稻品种IRBBl3中与DFR-1对应的基因是诱导增强的;在接种稻瘟病菌株V86013的水稻品种明恢63中与DFR-1、OsMlo-1对应的基因是诱导增强的,进一步表明DFR-1、OsMlo-1所在的基因可能参与水稻抗病反应。  相似文献   

12.
水稻新株型——超级水稻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目前的水稻高产品种将越来越赶不上人类对粮食需求的增长。国际水稻研究所已培育出一种水稻新株型,即“超级水稻”。新型超级水稻的增产潜力比现有的高产品种高25%,达到每公顷13t。这超级水稻育种计划始于1988年,将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可得到适当的推广。这项计划被认为是有效地解决人类特别是亚洲消费稻米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目前的水稻高产品种将越来越赶不上人类对粮食需求的增长。国际水稻研究所已培育出一种水稻新株型,即“超级水稻”。新型超级水稻的增产潜力比现有的高产品种高25%,达到每公顷13t。这超级水稻育种计划始于1988年,将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可得到适当的推广。这项计划被认为是有效地解决人类特别是亚洲消费稻米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荞麦生产状况及新类型栽培荞麦育种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通过对国内外栽培荞麦生产状况、荞麦育种现状、新类型荞麦育种及远缘杂交突破等方面的综述,提出:从野生甜荞中导入花柱同长自交可育基因,可提高甜荞的结实率;将地方苦荞特殊种质薄壳基因导入常规苦荞,可提高苦荞的加工性能和品质。由于栽培种品种间的变异有限,故通过栽培和野生荞麦的种间远缘杂交,可培育出双二倍体杂种并用于生产。另外,笔者将不同于花柱异长自交不亲和甜荞、不同于常规厚果壳苦荞的栽培荞麦类型称为新类型栽培荞麦,并指出新类型栽培荞麦将代表着荞麦产业的未来。此外,笔者还详细介绍了新类型荞麦育种的突破和应用,以便为荞麦品种更新、新类型荞麦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改进的回归特征消去支持向量机特征选择方法(SVM-RFE)对水稻的抗病基因进行筛选. 实验结果表明: 在预测得到的20个与水稻抗病/敏感相关基因中, 有3个基因与已知的水稻抗病基因紧密相关; 2个基因与已知的水稻抗病基因有一定的相关性. 通过该方法能找到影响水稻生长状态(正常/染病)的基因.  相似文献   

16.
研究在水田冬种黑麦草(Loliummultiflorum)对后作水稻的作用机理,通过水培试验,探讨了接种和不接种南亚热带稻田土壤微生物条件下黑麦草品种樱早生和早生丰的生长发育和氮素营养.结果表明,稻田土壤微生物参与并促进了黑麦草的物质生产过程,证明了在冬闲水田栽培黑麦草使后作水稻增产的现象与黑麦草的根际活性是有关的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在水田冬种黑麦草对后作水稻的作用机理。通过水培试验,探讨了接种和不接种南亚热带稻田土壤微生物条件下黑麦草品种樱早生和早生丰的生长发育和氮素营养。结果表明,稻田土壤微生物参与并促进了黑麦草的物质生产过程。证明了在冬闲水田栽培黑麦草使后作水稻增产的现象与黑麦草的根限活性是有关的。  相似文献   

18.
代谢工程和作物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因组学和植物生理生化是通过基因工程改良作物的基础 .借助于这些基础研究 ,通过基因工程调控代谢途径 ,提高了油菜籽粒中的油脂含量和拟南芥种子中的维生素 E活性 ,使水稻的胚乳中能合成维生素A原 ,增加了水稻在碱性土壤中吸收铁的能力 ,展示了代谢工程在定向改良作物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是动物体内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的第一个酶,克隆水稻害虫褐飞虱的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基因,及研究其在褐飞虱与水稻互作中的表达变化,将为科学防治褐飞虱提供新的线索。利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克隆了褐飞虱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51kDa亚基基因的cDNA片段,并进行了序列测定;使用NoRhem杂交技术检测了该基因对两种不同抗性水稻的分子反应。分子杂交结果表明,在取食抗性水稻品种B5后,褐飞虱的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51kDa亚基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取食感虫水稻TN1后,该基因的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0.
科技快讯     
“无臭水晶蒜”研制成功由陕西宴反思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无臭水晶蒜”最近经过省新成果、新产品鉴定。该产品以大蒜为原料加工而成,白色、无臭、味美、质脆,已开始批量生产。(单晓凤)铁锌含量高的水稻培育成功科技快讯国际水稻研究所最近宣布,该所的科研人员经过多年努力,已成功培育出一种铁、锌含量极高的水稻,这将有利于解决儿童和孕妇因缺铁和锌造成的贫血问题。据从事这项研究的科研人员说,由于全世界引%的五岁以下儿童和58%的孕妇因铁、锌等营养不足患贫血症,水稻研究所多年前决定通过培育铁、锌含量高的水稻来帮助解决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