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脑,也值得大书特书。成年人大脑中,大约拥有一千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与其周围细胞构成大约5000个突触连接。大脑每秒钟能够产生和打断一百万个新的连接。只要你活得够长,信息在大脑中能够储存一百多年,并且会按照所需自动分类,反复归档,编译剪辑。  相似文献   

2.
<正>科学家发现大脑要比我们预想的活跃10倍。在这项对神经元树突的新研究中,科学家发现树突并不是以往认为的被动传递通道,而是在动物运动时具有活跃的电活动。由于树突在体积上比神经元中心大100倍,这不仅意味着大脑具有的计算能力可能是原先预想的100倍,而且为未来“似大脑计算机”的开发铺平道路。在这项研究中,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者对神经元树突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分析。树突是从神经元细胞体发出的分  相似文献   

3.
<正>研究人员成功地在表达DCX蛋白的神经元中检测到了各种标记物。大量的神经元表达DCX蛋白,同时他们还表达代表不同成熟阶段的标记物,表明在成人大脑中,确实存在大量的新生神经元。3月26日,来自西班牙的研究团队在成年人的大脑中发现了大量的新生神经元,其中年龄最大的  相似文献   

4.
人脑神经元数据在我国的出版物中是很混乱的问题,引证数据的过时,以及将人脑,大脑、大脑皮层混为一谈,是这种混乱的主因,人脑,大脑,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数目依次为1000亿,200亿和140亿。引证和表述人脑神经元数据时,不应张冠李戴。  相似文献   

5.
大脑是如何管理愤怒情绪、精确调控攻击行为的?3月18日,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段树民与虞燕琴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神经元》(Neuron)在线发表研究论文,聚焦小鼠大脑杏仁核延伸区域——后侧无名质,发现激活后侧无名质可触发情绪性攻击,揭示了多种攻击行为的梯度式编码方式,揭开了愤怒情绪的面纱. 该无名质纵贯人类大脑前后脑区,其后半部分属于杏仁核延伸区的一部分.在小鼠大脑中,它比外侧下丘脑的体积更大,比中央杏仁核有更多细胞数量.研究团队通过记录无名质细胞活动,发现两只小鼠在碰面并打斗后,无名质会变得异常活跃,类似于动员和调用“大脑中的武装力量”,甚至在战斗前就响起“冲锋号”,提示接下来将会发起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6.
德国图宾根大学和波恩大学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大脑中的神经元会在特定的数学运算中被激活.研究结果显示,一些被检测到的神经元只在做加法时活跃,而另一些则在做减法时活跃.相关研究成果2月14日发表于《当代生物学》. 众所周知,3个苹果加2个苹果等于5个苹果.然而,在这样的计算过程中,大脑发生了什么?  相似文献   

7.
1.大脑黑客 人的大脑镶嵌着数十亿计的神经元,它的大部分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现今从事“蓝色大脑工程”的研究人员宣布,将在未来十年中开发出能够运作的人造大脑。他们借助IBM的超级计算机“蓝色基因”,已经制作出人工鼠脑的部分模型。  相似文献   

8.
正据最新一期《神经元》杂志报道,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小鼠实验,发现了帕金森病起源于肠道细胞并经身体神经元上行传递到大脑的证据。这为预防或阻止帕金森病进展的治疗研究提供了一种更为准确的新模型。帕金森病的最大特征在于大脑细胞中错误折叠的α-突触核蛋白的累积。约翰·霍  相似文献   

9.
正骑车、演奏、开车等技能,都作为程序性记忆储存在大脑中。美国格莱斯顿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可以提高这种学习效率的特殊神经元,该论文近日发表在《细胞》杂志上。格莱斯顿研究所的Anatol C.Kreitzer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一直在研究基底神经节,它们是一组相互联系的神经元,可以控制运动,并与决策和行动选择相关。而快闪中间神经元在组织神经回路活动方  相似文献   

10.
酗酒会给大脑带来极不健康的影响.大量饮酒的人的大脑结构和大小都会发生改变,比如发生脑萎缩、神经元损失等,这些变化往往都和认知障碍有关. 根据一项最新的研究,即使是大多数人认为"适度"的饮酒水平,比如每周几杯啤酒或葡萄酒,也可能和一些大脑风险有关.在新研究中,他们着重筛选了数据集中的生物医学数据,特别是研究了样本库中36...  相似文献   

11.
正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7月23日在线发表的一项大型基因研究称,国际科学家团队发起覆盖100万人的调查,发现了与教育水平相关的基因变异。他们在大样本中发现了1200多个相关的基因变异,是此前研究发现的基因位点数量的10倍多。该研究中的候选基因,经证实在大脑发育和神经元信息交流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基因变异的"地位"举足轻重,会影响人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概述当人类和猴子在执行某个动作或观看其他个体执行同样的动作时,大脑中的一部分神经元就会有所反应。由“镜像神经元”产生的直接的内在体验,让我们能够理解他人的行为、意图或情感。镜像神经元也许是模仿他人动作以及学习能力的基础,从而使得镜像机制成为人与人之间进行多层面交流与联系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正瑞士一项新研究发现,人类睡眠和唤醒由大脑同一区域控制,这推翻了现有认知,对寻找新的睡眠疗法具有重要意义。瑞士伯尔尼大学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神经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大脑丘脑中一小组神经元就像控制睡眠和唤醒的"开关",既能通过产生睡眠慢波促进睡眠,也  相似文献   

14.
人体一些部位,例如手和嘴唇,会比其他部位更加敏感,这种敏感成为我们辨别周围世界最复杂细微能力的重要工具.近日,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微妙的身体机制,可能是某些皮肤区域更为敏感的原因. 这项实验报告发表在10月11日的《细胞》杂志上,研究表明,大脑对皮肤表面的超敏感反应形成于青春期较早阶段,是在脑干区域产生的.此外,与身体不太敏感部位的神经元相比,分布在皮肤较敏感部位并将信息传递到脑干的感觉神经元形成了更多、更强的连接.  相似文献   

15.
蔡伟 《科学大观园》2009,(12):68-69
梦境之谜 如果你问10个人梦境是什么样的,你很有可能得到10种截然不同的答案,因为这对于即使是科学家这样的人来说仍然是个未解之谜。一种可能性是:大脑通过做梦来刺激脑细胞神经元突触,使其运载一定的信息。另一种理论则认为:梦境是人们在日间无法顾及的任务和冲动的一种反应,做梦巩固了这些事情在大脑中的印象。总之,科学家们对一件事情还是达成了共识,就是梦境只出现在人的深度睡眠中,深度睡眠的学名是快速眼动睡眠。  相似文献   

16.
<正>大脑植入物是人们在科幻电影中经常看到的内容之一,不过科学家已经能将这一情节转化为现实。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新研制一种可注射性大脑网眼结构,直接记录大脑电信号的变化,甚至能探测到单个大脑细胞等级的变化。这种网眼探头具有广泛  相似文献   

17.
柴野 《科学大观园》2009,(20):72-72
1955年,在爱因斯坦去世的7小时后,普林斯顿病理学家Harvey Thomas解剖了爱因斯坦的大脑并报告说没有看出特别之处,仅有衰老带来的微微皱缩,以及比平均尺寸略微小一点。Marian Diamond是加州伯克利大学的神经科学家,上世纪80年代早期,她分析了几片取自爱因斯坦大脑前额叶及顶叶的脑片。这几个区域属于“联合”皮层的部分,与高级思维有关。通过与其他11个对照大脑的相应组织切片比较,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中胶质细胞/神经元的比例高于常人。鉴于组织保存和切片的方法,胶质细胞的绝对值难以测得,不过看上去爱因斯坦大脑左项叶的胶质细胞是正常数量的两倍。  相似文献   

18.
信息是无形的财富。但正如物质财富的巨大诱惑常常会让人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一样,过分膨胀的信息资源有时也会变成一种过重的心理负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接受信息的能力是异常出色的,在1/10秒的时间里,大脑可按收1000个信息单元。但是,如果短时间里面对大量的信息,大脑受繁杂的信息干扰而来不及分析、处理和吸收,便可能使人产生头昏脑胀、心悸恍惚、胸闷气短、精  相似文献   

19.
正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人员发表研究报告称,他们利用RNA(核糖核酸),成功将一只海兔的记忆转移到另一只海兔身上。研究人员称,这一新研究将有助于开发恢复人类记忆的新疗法。海兔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大约2万个神经元,虽然远无法与人类的1000亿个神经元相提并论,但其细胞和分子运行过程与人类神经元非常相似,因此被认为是研究人类大脑和记忆的极佳模型。  相似文献   

20.
顶叶是大脑中负责视觉思考和空间推理的区域桑德拉·维特森走进一间巨大的冷藏库,从那里找到一个类似冰淇淋盒的白色塑料盆。她把盒盖掀开,里面装着的并不是冰淇淋,而是一个人脑:这个弯弯曲曲、有着像山丘和峡谷一样构造的大脑,记录着20世纪最伟大的几何学家麦克唐纳·考克斯特的思想。“他的大脑饱满得让人惊讶。”桑德拉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