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赚钱与花钱中度过的。人从独立生活起,就面临着理财的挑战。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每个人正在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过渡,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一生做财务上的预算和策划。靠自己创造幸福假设你不买漂亮衣服,不下馆子,不旅游,不买房,不看电影,不听音乐,不玩电脑,不交际,不赡养老人,不结婚,不生孩子,当然也不生病,等等,一些生活所必需的东西都作为奢侈品摒弃掉,只有一日三餐,一间小屋,几件为保暖和遮羞的换季衣物,你认为每月400元人民币够不够?从出生到成年这18年中,我们有长辈关照;如果我们幸运地能一直工作到60岁,那么这42…  相似文献   

2.
偏好巨大一位朋友谈到他亲戚的姑婆,一生从来没有穿过合脚的鞋子,常常穿着巨大的鞋子走来走去。晚辈如果问她,她就会说:“大小鞋都是一样的价钱,为什么不买大的呢?”每次我转述这个故事,总有一些人笑得岔了气。其实,在生活里我们会看到很多姑婆:没有什么思想的作家,偏偏写着厚重、枯涩的作品;没有什么内容的画家,偏偏画着超级巨画;经常不在家的政治商人,却有非常巨大的家园。许多人不断地追求巨大,其实只是被内在贪欲推动着,就如同买了特大号的鞋子,忘了自己的脚一样。不管买什么鞋子,合脚最重要;不论追求什么,总要适可而止。忙碌与悠闲我和…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05,(17):51
生活中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到超市买东西,回到家一清点,发现有一些是可有可无的,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何会买这些小东西;我们本来对某个人没有什么印象,等过了一段时间后却觉得他面目可憎;早晨到了办公室,本来精力充沛,心情愉快,过了一会儿却变得烦得要命.  相似文献   

4.
生活的馈赠     
太阳每天都会从东方升起,我们总是在周而复始中一天天地过着日子。于是,有的人就会感叹生活的一成不变。在他们的眼里,早已无视花开花落的变化,无视春夏秋冬的更替;也有的人,觉得今天的自己,已经看到了一生的尽头。我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12,(1):46-47
美国社会学家辛迪·博齐德(SandyBurchsed)认为,伴侣生活是个人成长的地方。她甚至预测说,今后几十年,每个人一生都将经历四段爱情:在第一段伴侣关系中,我们将学会与另一个人共同生活,并在性方面发展成熟;第二段,我们将完成为人父母的角色,这段感情也会随着孩子长大而走到尽头;  相似文献   

6.
所谓人生     
人的一生平凡也好,伟大也好,总有许多事值得回忆,特别是人之将死,他会在自己的脑海中像演电影一样,把自己一生所经历的重要的事再演一遍,然后总结一下,作为遗嘱告于后人。可是也有例外。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在我国家喻户晓,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可就是这样一位有雄才大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12,(15):49-49
1、吃亏——吃亏是福并非所有的便宜都值得庆幸,并非所有的幸运都值得高兴,并非所有的痛苦都令人难以忍受。吃亏往往是珍藏在心中的至宝。不懂吃亏,就不能完美地领悟人生;不懂吃亏,就不会有事业的  相似文献   

8.
在和平年代,排除风险及不明朗因素的情况下,一个人到底要多少钱才能度过安稳的一生?答案是:397.2万元人民币。有人或许会对这一答案惊诧不已,“真的要花这么多吗?”事实上,我们是在“精打细算”后得出的结论。买一套像样的房子,包括装修在内大约需要50万元。我想,50万元能解决的房子一定位于北京的顺义、广州的东圃或者是上海浦东机场附近,这些都是等待晋级的城乡结合部。买一辆性能尚可的车至少得花15万元。一辆车的使用期顶多10年,30年就得买3辆车,加上维修保养、税金兼罚金,至少要花去100万元。养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到大学毕业,要30万元…  相似文献   

9.
<正>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屠呦呦的名字出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宋代朱熹注称,"蒿即青蒿也"。名字是父亲起的,当时,并没有人预料到诗句中的那株野草会改变这个女孩的一生。1955年,她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  相似文献   

10.
岁月是一种轮回,人生是一种历练。成长会让人学会坚强,在经历了许多之后,我们才能更好的体会生活,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慢慢的才懂得,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你可能正经历着失恋的痛苦,也可能正经历着生活的没落,或是更大的人生磨难。但无论你是快乐的时候,还是悲伤到了极致,都要学会放下……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都没有;当你松开双手,就可以去拥抱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11,(23):46-47
生活在现代社会,学会说服他人是一个生存技巧。当女友的,总想说服男友给自己多买几个名牌包包;当员工的,总想说服老板多涨点工资;当老板的,又想说服员工多干活少拿钱;做孩子的,也想说服父母在成绩不好时少揍自己几下;做父母的,也总想说服孩子少打游戏多念书。可以说,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说服"与"被说服"之中,一些名牌商学院将说服他人的能力美  相似文献   

12.
境由心转     
《科学大观园》2014,(24):1-1
<正>人的一生,总有学不完的知识,总有领悟不透的真理,总有一些有意或者无意的烦心事闯到心里来,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活现实。人在境中,境在心中,犹如鱼和水,人们很难离开丰美的水去欣赏鱼的。人生除去基本生存问题,就是要时时面对这种心理状态的选择。你的心态就是你的主人,你的心便是你的世界。习惯在纷繁喧嚣中寻找那一份宁静  相似文献   

13.
小娟:钱博士你好。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碰到一些难题,有些花费不知如何取舍,该买的东西没有买,不该买的东西又买了,事后总是后悔。生活需求上应如何控制口袋里的钞票呢? 钱博士:对一般家庭而言,生活需求的开销有较大的自我掌握空间。“钱要花在刀刃上”。应该买的东西是需要的而且价格合理的东西,不是便宜但可有可无的东西。不要为花钱而花钱,花钱不要太随意。把买东西的过程视为乐趣的购物狂是无法存钱的。小娟:在家庭购物上,如何来考虑所买东西划算还是不划算? 钱博士:家庭消费要遵守一定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14,(15):14-15
<正>微博上曾经流行一种说法,称"人一生能吃九吨左右的食物,谁先吃完谁先走"。"一生只能吃九吨"引起了众多网民议论,甚至有网友调侃"绝食是不是能长生不老?"调查发现,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如果按照70岁寿命计算,人一生大概要吃掉50吨食物。营  相似文献   

15.
正与留守儿童相对的,城市中还有一部分流动儿童。他们的教育问题似乎更是一个难解之题。——"流动儿童"中国独有——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只有17.9%的人生活在城市。但到了2015年,从统计数字上看,已有56%的国人生活在城市,真实数字应该会更高。在这些生活在城市的人口中,有一大批人虽然在城市生活、工作,但他们的户口不在这里,在统计上被划定为流动人口。这个群体的存在,是因为  相似文献   

16.
美国心理治疗专家比尔·利特尔经过研究认为:一个人若有以下心理或做法,必定会促使你自寻烦恼,无事生非。 1.盯着消极面牢牢记住你有多少次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不好的吃亏的事情上,你就会运用这种消极的思想方法来给自己制造烦恼。 2.做不可能实现的梦最可怜的人是那些惯于抱有不切实际  相似文献   

17.
人们总说时间会改变一切,但是实际上需要自己努力去改变.光明一直都在,不要急着去说别无选择,下个路口就会遇见希望. 前路曲折其实是好事,因为我们能够看到更多的风景.人的一生,总是失意的时候多,得意的时候少,无论失意还是得意,都要淡定. 如果生下来只是为了活下去,那倒不如为了生活而生活,所以对待生活的态度很重要!一个人有个好的心态,才能享受人生.人生途中,有些是无法逃避的,比如命运;有些是无法更改的,比如情缘.  相似文献   

18.
<正>300元能涨1万粉,3元能买100个赞……据报道,当下数据造假已成困扰影视文娱行业发展的毒瘤,不仅微博粉丝可以买,跟帖评论可以刷,热搜排行榜也可以买。很多流量明星会有一组甚至多组"数据组""网宣组",进行"刷流量"操作。流量数据造假,并不算什么新料猛料。诸如"某电视剧33天播放点击量达309亿次""某明星一条微博一年点击量超1亿次"这样的"尴  相似文献   

19.
<正>在生活或工作中,提出新鲜的、能解决问题的见解,你无需成为爱迪生或爱因斯坦。创造力并不神秘。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物理学家阿尔伯特·森特·吉奥基曾很精辟地为一种重要的创造索质下定义:"发现的组成,包括去想人人皆见而从未去想的事。"如果把禁锢思维的"精神之锁"打开,我们就会变得很有活力。  相似文献   

20.
有一个人去花鸟商店买鹦鹉,他看到店里的鹦鹉按会说“人话”的多少,分为3种价格:会说三句话的卖200元,会说两句话的卖400元,会说一句话的卖800元。这让他非常不解:会说的话越多,价格应该越高才对呀!经过观察,他发现顾客们对会说三句和两句话的鹦鹉均不感兴趣,相反,都争着买会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