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都认为,晚上充足的睡眠对保持健康至关重要.研究指出,睡眠不好与肥胖相伴,甚至还会引起高血压和糖尿病.但这些研究主要局限在成年人(尤其是倒班人员)身上.半年以内新生婴儿的睡眠模式紊乱对健康的影响,则很少有人涉及.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09,(23):15-15
日本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的最新发现显示,人类或许可以推迟甚至防止心脏衰老,以避免出现心力衰竭。日本京都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研究科的助理教授盐井哲夫及其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美国《循环》月刊发表论文阐述,如何成功在一组老年实验鼠的身上抑制了P13K基因的活性。P13K基因负责控制细胞的寿命,并且在组织衰老过程中作用重大。  相似文献   

3.
张章 《科学大观园》2013,(22):40-41
通过一项耗资2500万美元的项目,数百个美国婴儿将成为基因组医学领域的“先锋者”。科学家们会在这些婴儿出生后不久立刻为他们测序基因。基因组测序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研究项目的支持者公开表示,对于那些在孩子一出生便想了解其全面基因构成以及整个童年时期情况的父母而言,相关项目将测试它到底多有用以及是否合乎伦殚。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科学家揭示了HMGA2基因的表达和猪体型大小之间的联系。这项工作进一步证明了基因对于哺乳动物类群体型调节的重要作用,并为基因改良提供了靶标。该研究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本质上来说,HMGA2基因控制着动物的细胞总数。"北卡罗来纳州比较医学研究所所长Jorge Piedrahita说,"这一基因只在婴儿发育时期激活,并‘规划’动物  相似文献   

5.
正无论在国内外,婴儿痉挛症的家长指责疫苗之罪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所有这些案例经过中外科学家的大量实例研究都证明——婴儿痉挛症的致病因和疫苗接种没有关系。随着此次疫苗造假事件的爆发,各种接种疫苗后被确诊婴儿痉挛症的消息重新在网上流传,配上父母的痛心疾首,不少人疑惑不已:疫苗真的是婴儿痉挛症的致病因吗?对此,国内外科学研究普遍进行了否认。婴儿痉挛症又称为West氏综合征,又称婴儿痉挛症、点头子痫、  相似文献   

6.
正科学家认为,如果将延长蠕虫生命的科学应用到人类身上,我们活到500岁就不会只是一个梦想。美国研究人员稍稍调整了一下实验室蠕虫——秀丽隐杆线虫的两个基因通路,便使这种动物的寿命延长了5倍。科学家们表示,这项研究通过遗传相互作用得出的结果,让抗衰老疗法出现了令人期待的美好前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诺瓦托市巴克衰老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潘卡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13,(21):23-23
入睡难、半夜醒、打鼾、睡眠不足,这些成年人睡眠中出现的问题,同样也会发生在小孩子身上。人人都知道睡好觉有多重要,而对于宝宝,尤其小婴儿,优质的睡眠更加重要。最近,中国疾控中心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0到5岁的小孩子中,约有2成的宝宝睡不好觉。  相似文献   

8.
<正>大多数人都无法忍受指甲划过黑板的声音,甚至想一想都会觉得烦躁,为此许多科学家都对这种刺耳的噪音如何引发人体身体的反应展开了研究。研究的结果发现,指甲划黑板的声音频率与婴儿哭叫声和人类的尖叫声类似,而这些声音都与生存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理解这些声音频率的人可能会更快地去救哭叫的婴儿,从而增加婴儿的存活率。一项研究显示,我们的耳道  相似文献   

9.
正加州大学河滨分校阿克巴里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培育出了一种新型红眼黄蜂。此举是为了证明基因编辑工具CRI SPR可否成功运用在体型迷你的扁头泥蜂身上,这为科学家提供了了解黄蜂生理特点的新途径。例如,雄性黄蜂只需用一些"自私的基因",便可确保自己的后代全部为雄性。领导该研究团队的昆虫学助理教授奥马尔·阿克巴里指出,  相似文献   

10.
狂犬病也叫“恐水症”,它是由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在亚洲、非洲和南美的一些地区,狂犬病仍然十分普遍。科学家在野生动物和家畜身上都发现过狂  相似文献   

11.
赖格全身90%的部位都纹上了图案。在地这去几年中,他平均每个星期要往身上添加4到5个新纹身,其中1400个图案都是在过去0年中纹上的。除双手、脸部和脖子没有纹上图案,因为他是一名魔术师。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观园》2010,(11):11-11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出数十个有一父两母的人类胚胎。这不仅有助于根除某些遗传疾病,或许还将迎来“设计婴儿”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德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每个婴儿啼哭时,声调变化并不一样,而声调变化越丰富,表明这个婴儿以后的语言能力就越强。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12,(12):18-21
凌晨时分,全副武装,戴着头盔、头灯、护目镜和耳塞的矿丁们就在升降机前排起了长队。南非姆波尼格金矿三层楼高的升降机每次能运送150名矿工,里面挤满像沙丁鱼罐头一样的人们,就连楼梯上都站满了人。除了身上的装备之外,每名矿工还随身携带着一个装有一套呼吸设备的银色小箱子。  相似文献   

15.
199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家研究机构的一名科学家发现一种神奇的基因,它可以让果蝇的生命延长30%。基因后来被命名为“玛士撒拉基因”,玛士撒拉是基督教圣经中的人物,据说活了969岁。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13,(19):65-65
据媒体报道,全球首例基因筛查试管婴儿康恩·莱维日前在美国出生。这位“定制婴儿”早在受精胚胎阶段,就因为在其父母提供的一批受精胚胎细胞中基因最优“脱颖而出”.被牛津大学生物医药研究中心的实验人员选中。成为培养对象,并最终诞生为一个健康的婴儿。对此,有言论称,这不仅显示出新一代基因筛查技术使得试管婴儿成功率大大提高,而且还意味着“定制婴儿”的时代或将来临。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08,(4):51-51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种子胚乳是人类及家畜的重要食物和饲料来源,因此各国政府和科学家都非常注重小麦的遗传改良和遗传学研究。华中科技大学承担的国家863计划“小麦储藏蛋白相关基因的分离与表达研究”(2002AA224031)课题,是通过对决定小麦品质的储藏蛋白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遗传转化来提高小麦品质。通过深入地研究这些基因在小麦中的遗传规律、作用机理,比较禾谷类作物间嘌呤吲哚蛋白基因和1Dx5基因在结构、功能及正确的表达调控等方面的差异,为开展禾谷类作物基因组学及其应用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宣称,由其团队创造的世界首例能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诞生。这是第一次有经过基因编辑的胚胎细胞发育成人,但我们还远没有做好迎接的准备。人类曾在小说和电影中无数次幻想经过基因编辑的人类出现,但都不是现在这样。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宣称,由其团队创造的世界首例能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诞生。这则消息尚未经过业界专家确认,研究也还没有经过同行评议或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某种程度上真  相似文献   

19.
人体中是否有基因可以抵抗艾滋病?哪些基因与人体抗艾有关?在暨南大学举行的“首届中国东南部艾滋病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关专家透露,广州及美国医学机构的合作研究后,曾在白人身上发现的“抗艾滋病基因”—“杂合子”基因,目前同样在中国人身上找到了。该基因在白种人身上已找到暨南大学艾滋病基因与疫苗研究中心、广州市传染病医院和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艾滋病分子病毒学实验室合作进行有关抵抗艾滋病感染与基因关系的研究。目前,研究组已采集到1000多份健  相似文献   

20.
10月大婴儿得肾结石 <14名周岁婴儿患肾结石,疑某品牌奶粉是祸首>一看到<快报>刊发的这则报道后,安徽人周琳(化名)在南京市儿童医院内心急如焚.她的孩子也正因肾结石住院治疗,而一打听.同一病区里居然有5名孩子都曾经吃过同一品牌的奶粉.会不会就是这个品牌的奶粉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