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春岭 《世界知识》2014,(16):52-53
<正>人文交流可以被称作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播种机"、"防火墙"、"稳压器"、"探路者"。2014年7月9~10日,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磋商在北京举行。这是人文交流首次与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并轨",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与人文磋商一起,成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三驾马车"。此次中美人文交流的主题是"缔结青年纽带,塑造和平未来",9日在北京大学和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共同举办的"中美青年智库学者对话"便是该主题之下的重要活动,笔者有幸参与其中,并与布鲁金斯学会中国问题专家李成、卜睿哲等人深入交流。那么,中美人文交流对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有何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2月14日,美国国务卿克里访华,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国务委员杨洁篪分别会见了克里,外交部长王毅与克里举行了会谈。会见克里时,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方将坚定地致力于同美方共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而克里也表示"美方非常重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为此次会晤奠定了基调。从2012年2月14日习近平访美到2014年2月14日克里访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正式提出已整整两年时间。它从一个倡议不断充实、深化,成  相似文献   

3.
3月14日,奥巴马总统致电祝贺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希望保持两国元首交往,加强对话沟通,努力建设基于健康竞争而非战略博弈的"新型大国关系".习近平主席对奥巴马的祝贺表示感谢,表示中方愿同美方一道,牢牢把握两国关系的大方向,"推进合作伙伴关系建设,走出一条新型大国关系之路". 新思想引出新概念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思想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12年.2012年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在达成"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重要共识的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新设想:中美之间应建立一种"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5月3日,在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胡锦涛主席明确使用了"新型大国关系"这一词汇,并就"如何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提出了"创新思维、相互信任、平等互谅、积极行动、厚植友谊"的五点构想.在中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理念在美国广泛传播,并得到美国各界的积极回应.奥巴马总统、拜登副总统、克林顿国务卿分别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中美关系应当超越传统的大国兴衰范式,"中国的崛起不是美国的终结",美国欢迎一个强大、繁荣、稳定和在世界上发挥更大作用的中国,愿意为崛起大国和既有大国建立新的互动模式.11月,中共十八大胜利召开,"新型大国关系"被写入十八大报告,成为未来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战略指南.  相似文献   

4.
<正>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最为关键的任务是要理顺中国的崛起与美国的守成之间的关系。新型大国关系的提出更多是中国方面的主动和诚意,这种关系的关键词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互利共赢"。早在1990年,时任总书记江泽民积极致力于发展"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为特征的新型大国关系;2012年,时任总书记胡锦涛在中美第四次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发表《推进互利共赢合作,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演讲,提  相似文献   

5.
<正>5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习近平指出,我同奥巴马总统一致同意中美共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这符合我们双方共同利益。去年11月,奥巴马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我同他的会晤达成重要共识,富有成果。今年9月我将应他邀请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期待届时同奥巴马总统就中美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继续进行坦诚、深入沟通。习近平指出,当前中美关系总体稳定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取得不少"早期收获"。两国贸易、投资及人员往来去年均创历史新高,双方在能源、两军、人文等重要领域合作取得新进展,就重大国际地区和  相似文献   

6.
晓岸 《世界知识》2014,(23):57-59
<正>如果说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理念追求的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理想模式,那么米尔斯海默勾勒的就是一旦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失败世界将会怎样的危机范式。而从与中美息息相关的种种世相国情来看,两者各自实现的可能性仍是五五开,过份乐观与过度悲观都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7.
2月14日,美国国务卿克里访华,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国务委员杨洁篪分别会见了克里,外交部长王毅与克里举行了会谈。会见克里时,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方将坚定地致力于同美方共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而克里也表示“美方非常重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相似文献   

8.
周鑫宇 《世界知识》2013,(21):68-68
关于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有句名言:“太平洋足够宽广,可以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这句话向我们提示了新型大国关系与地理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正>7月10日,国务委员杨洁篪与美国国务卿克里在人民大会堂共同出席2014年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签字仪式。杨洁篪在致辞中表示,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是中美两国当前和未来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是双方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开展  相似文献   

10.
正6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并发表题为《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而不懈努力》的重要讲话,强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两国应该从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勇于担当,朝着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方向奋力前行。习近平指出,三年前我同奥巴马总统在安纳伯格庄园会晤以来,在双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中美关系的基本特点是:总体稳定,局部紧张,共识难遮分歧,合作不掩矛盾,共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努力继续前行。这一年,两国隆重纪念建交35周年,高层交往有声有色,奥巴马总统及夫人米歇尔分别访华、两国元首海牙会晤、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成功举行等充分发挥了首脑外交的引领功能。双方不断重申共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共识,各领域合作和重大国际问题协调持续深化,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加快投资协定谈判、就  相似文献   

12.
外交动态     
《世界知识》2013,(24):6-12
习近平同美国副总统拜登举行会谈2013年12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美国副总统拜登举行会谈。双方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一致认为,中美双方要加强对话、交流、合作,努力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习近平表示,今年我同奥巴马总统两次会晤,一致同意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明确了两国关系未来发展方向。近来,双  相似文献   

13.
赵景芳 《世界知识》2013,(18):32-33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影响中美两军关系深入发展的阻力和困难将更多来自中美结构性矛盾以及由此引起的中美战略互疑。8月16日至20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常万全上将对美国进行了成功访问。这是去年底中美两国国家防务团队换届后,中国防长首次访美,标志着在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框架下两军的良性互动,是对近一年多来两军关系持续稳定发展的一次最新给力。  相似文献   

14.
《世界知识》2013,(19):6-6
2013年9月19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华盛顿与美国国务卿克里举行会谈。王毅指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双方着眼世情、国情和两囤关系发展态势作出的战略选择,存在着巨大发展空间和潜力,应尽快以实际行动和具体合作加以推进和落实。双方就下一步中美高层交往、妥善处理重要敏感问题以及推进各领域互利合作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15.
陶文钊 《世界知识》2014,(24):59-61
<正>美国总统奥巴马11月中旬对中国的国事访问、他与习近平主席的会晤取得了令人振奋的丰硕成果,是中美双方把新型大国关系从概念变成行动的重大进展。在今年7月举行的第六轮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国国务卿克里提出,中美两国要在应对共同挑战中加强务实合作,并在具有不同利益的领域建设性地管控分歧。这一说法本身也是建设性的。在当今的两国关系中最突出的分歧,是两国在西太平洋的竞争。管控好这个分歧对于建设新型大国关  相似文献   

16.
<正>11月1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习近平说,去年6月我们在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了建设性会晤,又在圣彼得堡和海牙两次会晤,并通过通话、通信等方式保持密切联系。我高兴地看到,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在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方面取得不少早期收获。奥巴马总统这次访华是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的重要契机。我们要保持经常性密切沟通,不是就事论事,而是要就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坦诚深入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增进相互了解、加深彼此信任,  相似文献   

17.
正1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习近平指出,过去一年,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取得重要进展。我应奥巴马总统邀请对美国进行了成功的国事访问,双方就进一步推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达成新的共识。总的来看,无论是在经贸、两军、人文、网络安全等领域,还是在气候变化、伊朗核等国际地区和全球性问题上,中美的协调与合作都很有成效。  相似文献   

18.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12,(10):8-9
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5月3日至4日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强调,中美应相互信任、平等互谅、妥善处理分歧,打破历史上大国对抗、冲突的传统逻辑,探索大国关系的新路径。双方的经济对话则主要围绕三大经贸议题:促进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拓展贸易和投资机遇;金融市场稳定和改革。在本次对话最终取得的67项成果中,美国首次明确表示将放宽民用高科技对华出口管制以及中美双方承诺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等特别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9.
正美国国内政治生态的深刻演变和中美关系的重大变化,构成当前国际变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美战略竞争成为国际变局的重要风向标。特朗普政府决定历史性地调整对华政策,前所未有地开启了对华竞争与排挤的进程,这是对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背离,反映出美国战略界的对  相似文献   

20.
<正>2月25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在纽约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举行会晤。双方一致认为,习近平主席今年9月对美国进行的国事访问意义重大,双方工作团队应密切配合,做好各方面准备工作,确保访问取得圆满成功。杨洁篪指出,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不久前通电话时就进一步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提出了重要指导意见。中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