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对水刺机压板的材料、结构类型、热处理状态、材料切削性、工件形位精度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设备,优化加工方法,减少工序,设计专用夹具,选择合适的刀柄、刀具、刀片槽型、硬质合金牌号,给定高效经济的刀具路径、切削参数,选用低耗的冷却方式,配以合适的辅助工具,在确保质量的情况下,提高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2.
在HY-025高精度专用车床上,采用不同前角的硬质合金刀具进行薄切削铝合金试验,通过NACE-10型高速摄影机发现:随着刀具前角增大,切屑的卷曲变形程度逐渐降低,切屑的流动方向朝已加工过的表面偏转,切屑从产生到断裂的时间变长.研究表明当前角γ=10°时,切屑的变形和流向比较合理,有利于降低已加工表面的粗糙度.  相似文献   

3.
<正>现代金属切削对刀具有很高的技术要求,涂层刀具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刀具材料,是刀具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突破。涂层刀具是在一些韧性较好的硬质合金或高速钢刀具基体上涂覆一层耐磨性高的  相似文献   

4.
现代金属切削对刀具有很高的技术要求,涂层刀具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刀具材料,是刀具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突破.涂层刀具是在一些韧性较好的硬质合金或高速钢刀具基体上涂覆一层耐磨性高的难熔金属化合物而制成的,有效地解决了刀具材料的硬度、耐磨与强度、韧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利用硬质合金涂层刀具开展了SiC颗粒(体积含量15%、平均粒径14 μm)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简称Al/SiCp复合材料)的铣削加工试验, 并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加工表面损伤与刀具刃口形貌进行显微观察与分析, 利用表面轮廓仪对加工表面粗糙度进行测量.经分析发现,当切削深度与进给量较小时,加工表面完整性较好,随着切削深度与进给量的增加,加工表面出现了周期性的裂纹损伤,并从金属切削原理与复合材料位错理论对加工损伤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机械专业的学生在金工实习中,学生往往会发现白己加工的零件,经检验后,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误差,有的是几何尺寸超差,有的是形状位置公差不合标准等等。由于零件的尺寸、形状和表面间相互位置的形成归根到底取决于工件和刀具在切削运动中的相互位置关系,而工件和刀具又安装在夹具和机床上.并受到夹具和机床的约束,因此,加工精度就牵涉到由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构成的整个工艺系统的精度。工艺系统中影响加工误差的原始误差因素很多.且在不同的具体条件下,以不同的程度和方式反映为加工误差。因此,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对加工精度的…  相似文献   

7.
铝合金ZL109作为活塞常用材料,切削温度对其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Deform-3D有限元软件模拟了铝合金ZL109的切削加工过程,研究了不同加工参数对铝合金ZL109切削温度的影响,为铝合金ZL109实际加工过程中切削温度的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对工件表面的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能够损坏切削刀具,降低生产效率,还会缩短机床的使用寿命。本文通过对机械加工过程中振动的特点以及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有效解决机械加工过程振动的预防措施,从而提高机械加工的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薄壁套类零件刚性差、机加工工艺性差等缺点,从工件装夹方法、切削用量、切削刀具的的选择、润滑和冷却四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薄壁套类零件外圆的车削加工方法,解决了该类零件生产加工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轴向振动钻削过程中,各切削参数的变化对钻头的工作角度会产生很大影响.由于刀具是断续切削的,所以首先求解切削的起终点,进而计算在切削时段内刀具的工作前后角,结合金属切削理论,分析加工参数的合理性,给出了振动钻削参数选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首先指出了传统的回转铣刀刃口设计带给二轴联动加工的困难,并由此引进新型刃口设计通用公式,进而以带角圆的凸弧回转铣刀为例给出了相应的连续刃口曲线方程,最后指出了后续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高比强胞状铝合金耐火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耐火极限这个指标来衡量胞状铝合金的耐火性能,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了温度场及耐火极限.胞状铝合金具有很好的耐热性能,以略高于铝合金熔点的温度660℃加热时,厚为26mm、孔隙率为76%的胞状铝合金的耐火极限为无限长,且形状不发生变化;要使胞状铝合金的背面温度达到熔点,必须提高加热温度.胞状铝合金在高于710℃的温度下加热,其体积发生收缩,且收缩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冷挤压中常见的流场及其特点,通过对细密沟槽铝合金冷挤压件在挤压过程中的流场的分析,成功地解决了该类零件在冷挤压过程中的模具开裂问题,实践证明,在临界状态下,均匀流场是该类零件冷挤压工艺成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超硬铝合金 7175T74的试验研究 ,给出了 7175T74合金的锻造工艺参数 .依此工艺生产的锻件其性能达到美国宇航材料规范AMS4149A规定的技术指标 .为工业化生产铝合金 7175T74环形锻件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铝合金开裂机理及刻痕杆断裂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结合古典强度理论和现代损伤力学对金属屈服和断裂解释的力学原理,给出了铝合金在应力三轴空间广义屈服轨迹方程的新诠释.根据三向等拉伸应力状态下铝合金屈服和宏观脆断的重合性,提出了铝合金在应力三轴空间的开裂准则.并通过对铝合金刻痕杆断裂试验的数值模拟分析,验证了开裂准则的普适性及精度.给出了铝合金广义屈服和开裂模型的物理解释及抗断设防.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传统的回转铣刀的刃口设计在二轴联动加工的难题,给出了带角圆的圆锥形回转铣刀上的新刃口设计方法及相关模型,为回转铣刀的制造提供了新的更简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铝合金锻件淬火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7075铝合金的淬火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给出了淬火过程中温度、应力的变化情况.模拟计算结果与常规实验数据吻合很好.这些模拟结果将为淬火工艺以及随后消除与降低残余应力的工艺制定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机械合金化法(MA)制备Fe-Ti-Cu系三元非晶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振动样品次强计(VSM)对样品的结构及磁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Fe、Ti、Cu元素之间发生相互扩散,当扩散速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来不及形成有序结构,而形成Fe-Ti-Cu非晶合金.球磨得到的Fe-Ti-Cu非晶合金在高温下发生晶化,最后晶化的产物为FeTi、Fe2Ti、CuTi2的混合物.Fe-Ti-Cu非晶合金在高温下的磁性能随晶化产物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回转刀具传统刃口设计在二轴联动数控加工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新型刃口设计原理,推导了相应的设计和虚拟制造的主干通用模型,并结合锥球头铣刀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0.
金属陶瓷刀具用纳米TiN粉体分散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制备纳米改性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材料中,纳米粉体如何分散是采用纳米改性技术的一个关键,该文研究纳米粉体合适的分散手段及其合适的分散介质,通过实验得出最佳的分散工艺参数,以充分发挥纳米粉体的改性效果.其结果将有助于获得高性能的金属陶瓷刀具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