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灾难,往往是一瞬,而抗灾精神,却是一种永恒。这场地震虽然造成了一场国难,但它唤起的是团结奋进,是众志成城,是爱心无限,是饱含深情,是互相温暖,是无所畏惧。也许我们的目光不能在每一个为这场抗灾战役作出贡献的人身上停留,但是历史已经在悄然书写。2008年5月的中国,不仅仅有地震的痛,更有温暖的重。这一刻,留在国家记忆中的不仅仅是灾难,还有灾难中人们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不仅能促进社会的进步,还能在“天下之大难”之时作为“精神之脊梁”焕发出永恒的精神激励价值。在汶川地震给我们民族带来巨大灾难之时,中华儿女顽强抗灾,表现出其内在的坚强生存意识精神的一脉相传。真所谓:灾难无情。人有大爱。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建设》2013,(5):63-64
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震发生后,中国电信浙江公司第一时间做好应急通信支援保障准备工作,一旦接到支援保障任务立即响应。雅安地震,很容易让人想起汶川,想起玉树,想起台风、洪水,在一次次的灾难面前,中国电信从未缺席,有力地为抗灾提供了通信保障,彰显了企业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5·12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这场大地震在一瞬间搅乱了中国人民的正常生活,它使我们的心脏随之剧烈跳动,更使我们的热血也随之猛然喷涌。面对这场灾难,世界各地的人们都纷纷行动起来,以自己的力量和关怀方式为灾区的家因重建而努力。  相似文献   

5.
5·12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面对这场灾难,世界各地的人们都纷纷行动起来,以自己的力量和关怀方式为灾区的家园重建而努力。灾难固然不幸,但若不反思灾难,则是更为不幸,也是对逝者的不敬。故本刊特约中国伦理学界的几位学者就"5·12汶川:慈善救助与慈善伦理"这一话题展开探讨,以告慰大地震灾难中逝者的在天之灵,以宽慰情系灾区、身在灾区的人们,以期盼我们的家园平安、和谐、美好。  相似文献   

6.
5·12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面对这场灾难,世界各地的人们都纷纷行动起来,以自己的力量和关怀方式为灾区的家园重建而努力。灾难固然不幸,但若不反思灾难,则是更为不幸,也是对逝者的不敬。故本刊特约中国伦理学界的几位学者就"5·12汶川:慈善救助与慈善伦理"这一话题展开探讨,以告慰大地震灾难中逝者的在天之灵,以宽慰情系灾区、身在灾区的人们,以期盼我们的家园平安、和谐、美好。  相似文献   

7.
5·12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面对这场灾难,世界各地的人们都纷纷行动起来,以自己的力量和关怀方式为灾区的家园重建而努力。灾难固然不幸,但若不反思灾难,则是更为不幸,也是对逝者的不敬。故本刊特约中国伦理学界的几位学者就"5·12汶川:慈善救助与慈善伦理"这一话题展开探讨,以告慰大地震灾难中逝者的在天之灵,以宽慰情系灾区、身在灾区的人们,以期盼我们的家园平安、和谐、美好。  相似文献   

8.
5·12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面对这场灾难,世界各地的人们都纷纷行动起来,以自己的力量和关怀方式为灾区的家园重建而努力。灾难固然不幸,但若不反思灾难,则是更为不幸,也是对逝者的不敬。故本刊特约中国伦理学界的几位学者就"5·12汶川:慈善救助与慈善伦理"这一话题展开探讨,以告慰大地震灾难中逝者的在天之灵,以宽慰情系灾区、身在灾区的人们,以期盼我们的家园平安、和谐、美好。  相似文献   

9.
雨檐 《今日科技》2005,(12):42-44
地震是地球不可治愈的顽症,总是在不经意间突如其来,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台湾地震、印度洋海底地震、巴基斯坦地震等一个个灾难触目惊心,当人们慢慢从瓦砾中爬起来,刚刚走出阴影的时候,江西地震又再一次造成了重大的人身伤亡与经济损失。地震灾难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地震带来的灾难有的是当场发生的,更多的则是次生灾难,而人们对地震的正确了解、对预防应对措施的正确掌握可以大大降低次生灾难的发生。也可以避免出现象前段时间出现的东北地震谣言和地震恐慌的现象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正>前段时间,住22楼的台湾网友在伦敦大火中成功逃生的经验刷爆朋友圈,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79人葬身在这场大火中。高楼发生火灾,是赶紧跑还是等待救援?是往上跑还是往下跑?生活中遇到突发灾难,对于很多人来说,"怎么跑、往哪跑"是个问题。当爆炸、火灾、地震、水灾等灾难突然来临,民众是否有安全意识、是否接受过安全培训、是否具有应急自救能力,立见分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12日14: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面对巨灾的沉重打击,作为受灾地区的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肩负着抗震自救与对外援助的双重责任。输血所在做好自救的同时,积极行动、快速响应,在第一时间内以各种有力、有序、有效的方式投入到灾区医疗应急救援工作之中。输血所全体职工在这场灾难面前所体现出的临危不惧与自强不息精神,诠释着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内涵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水文 《创新科技》2007,(4):37-37
<正>2004年12月26日,印尼强地震引发的海啸席卷数国,导致十几万人丧生。印度洋岛国斯里兰卡也被海啸席卷。但令斯里兰卡野生动物专家大感惊异的是,他们居然没有发现任何一具动物的尸体。野生动物专家对此的解释是:“动物也许能感知到这场灾难,它们有第六感,它们了解要发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地震肆虐后,生灵涂炭,百废待兴。这一刻我们都是四川人,我们与灾区亲人在一起!汶川,我们来了,让千万双爱的手掌托起你灾难的身躯,让我们携起手来,铸成抗灾的众志成城,共同面对震魔的威胁与伤害。愿逝者安息,生者安居!汶川,请相信有13亿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注满爱心的双手共同抚慰,今日瓦砾成堆的废墟上一定会诞生出美丽的家园!  相似文献   

14.
《安徽科技》2008,(6):9-11
汶川8.0级大地震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房屋倒塌等看得见的重大灾难,而且还产生了一种看不见的灾难——重大灾难之后的创伤心理障碍。地震后的心理问题同样可怕,在地震中很多人经历亲人之间的生离死别,随处可见的是在地震中不幸遇难的人们,无处不是撕心裂肺的哭声,还有对余震不可知的恐惧。  相似文献   

15.
读者圆桌     
《世界博览》2008,(15):3-3
本刊忠实读者王群:两个月前汶川大地震并没有让灾难中的人们觉得孤立无援。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向中国捐赠了价值6000多万美元的现金和物资,向世人诠释了何谓《患难之中见真情》,秘鲁政府更是宣布5月19日为"全国哀悼日"以悼念中国在汶川地震中的遇难者……中国人在地震中感受到了爱心的温暖。然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疏忽再度引发了新的危机,  相似文献   

16.
西部山地地质条件复杂,容易形成地质灾难.文章分别对泥石流、滑坡以及雪崩几种主要的地质灾难的形成机理与抗灾救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2008年,直销行业遭遇了雪灾与地震的袭击。在严酷的自然灾害面前,整个行业没有一丝退缩之意,尤其是直销企业发起的抗震救灾活动,牵动了所有爱心人士,为灾区人民带来了温暖。从影响力与规模上来看,直销行业与很多传统行业相比,还存在差距,但在灾难面前直销行业的表现毫不逊色于传统行业,直销行业巨大的捐款数额,让外界刮目相看。当然,直销企业也没有忘记规范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成功的灾难报道应从对受众、受难者和人性的关注这三个方面让人们感受到灾难事件中的人性美,从而鼓舞人们直面悲剧事件、增强抗灾信心,以推动事件的妥善处理、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相似文献   

19.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境内与叙利亚毗邻的边境地区连发的强烈地震以及并发灾害,已造成土叙两国五万多人丧生,其中土死亡人数逼近4.6万人,另有超十万人受伤,数百万人无家可归,1300多万人受到持续影响。这场大地震是现代土耳其建国百年历史上最严重的灾难之一,又发生在近20年来最关键的一次议会选举和总统大选之前,加剧了土政经形势和外交前景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0.
我曾亲历过台湾9.21大地震,非常了解地震给人们造成的巨大伤害和无法估量的精神压力。而此次汶川地震的破坏程度远胜于当年的台湾地震,身处其中的人们所遭受的巨大伤痛可想而知”,雅芳中国总裁高寿康先生说到,“一场灾难,是对一个国家的考验,也是对一个民族的考量。我们看到,从年初的雪灾,到现在的地震,政府的关怀与体恤,国家力量的强火和人民的团结与爱心。这一切都证明,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国家,这是一个拥有无比凝聚力的伟大民族。面对这场地震,每一个雅芳人愿同全国人民一起,众志成城,携手战胜天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