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清代末年,浙江瑞安出现两位具有全国影响的,成就卓著的教育家——孙诒让(仲容)与黄绍箕(仲弢),人称“二仲先生”。建国以来,对于孙氏的生平及其思想,已有一些初步的研究;对于黄氏的探讨则似未之见。本文根据有限的材料,作一点肤浅的论述,谬讹之处,识者正之。[一]黄绍箕(1854—1908)字仲弢,又字鲜庵,号(勿口)斋居士。浙江瑞安县人。“幼而岐嶷,好谋湛之思。”少承家学,九岁即“浏览经史百家,焚膏继晷,恒至夜分就寝。”  相似文献   

2.
林景熙(1242-1310),字德阳,号霁山,宋瑞安府平阳县林坳(今属浙江苍南县)人。为宋元之际卓有成就的著名爱国诗人。1993年春,我应浙江古籍出版社约,从事林景熙诗文集《霁山集》的整理校注工作(定名为《林景熙集校注》,列入该社重点书目“两浙作家文丛”之一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科技》2006,(12):25-25
瑞安堡俗称“王团堡子”,位于甘肃省民勤县城南3.5公里的三雷乡三陶村,民国27年(1938年)修建,是原国民党地方保安团长民勤县大富绅王庆云的私人庄堡。王庆云,字瑞庭。瑞安堡因取“瑞”、“安”。字而得名。该堡是甘肃省现存保护最完整最有特色的地主庄院。瑞安堡规模宏大,建筑壮观,设计独特,造工奇丽,设施齐备,既是家庭住宅,又是防御工事,融实用性和艺术性为一体,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和现代风格相结合的独特风格。1950年瑞安堡被收归公有。县政府做了大量的保护工作,1983年8月1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3月29日被…  相似文献   

4.
金文“宇”字不与“(宀禹) 、禹”相通,“(宀禹)”在西周金文中作“(宀禹)居”解。《中作父乙方鼎》铭文所载之“ 土”之“ ”字,亦即“(ke)”字。  相似文献   

5.
一、为+之+动“为”作介词,《马氏文通》谓“司名者其常,司代字则‘之’字居多”(见该书198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271--272页)。故今就“为”之司“之”字者而言。 (一)“为”解“因”,读“weì” (1)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庖丁解牛) (2)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遂之生。(芙蕖)  相似文献   

6.
宋江的字与号中国的姓名学,是门内涵丰富的学问,这在《水浒》宋江身上,就有一定体现。比如,其字“公明”对于其名“江”字来说,便颇有些“说法”。按周礼规定,男孩生下三月,由其父命“名”;年满20,举行加冠礼,由来宾取“字”,表明他已成年。此后,为“敬其名”,外人只应称其字,而不应再呼其名。“字”的取义,一般是解释“名”的,所以,也称为“表字”。宋江的字与其名的关系,也是如此。《昭明文选》中郭恶的《江赋》是赞扬浩浩长江的“美德”的,文中说它“咨五才之并用,实水德之灵长”。唐李善引《释名》加以注释说:“江…  相似文献   

7.
1952年浙江省瑞安县陶山区曹村公社的南岙里将军陇山脚,发见了南宋时期曹豳的墓志铭。《墓志》是他长子曹怡老撰写的,现保存于瑞安县文管会。 曹豳是南宋两浙东路温州瑞安县人。理宗时的名臣,能极言直谏,政绩卓著,号为“嘉熙四谏”。所以《宋史》为之立传(下称《本传》)。同时,他是南宋永嘉学派著名学者曹叔远的族子,又是当时很有声望的学者钱文子(温州乐清县人)的学生,所以《宋元学案》也有他的传记。但这些传记都太简略,《宋史本传》只有二百三十八个字,《宋元学案》则照抄《本传》。  相似文献   

8.
朱子别号考     
朱子(1130——1200年),名熹。祖籍江南徽州婺源县(今属江西省)。宋高宗建炎三年九月十五日午时出生于福建南剑尤溪时,乳名沈郎,是其父朱松所名,以志其出生之地(尤溪原名沈溪,后因避闽王讳,改名尤溪)。朱子小字季延,以尤溪隶延平;又字五二以行称。朱子十六、七岁跟随刘彦冲(名子翚,自号病翁)学习,冠时刘彦冲字之曰“元晦”,其祝词云:“木晦于根,春容华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跋潘显甫字序》,《朱子公文集》卷八十二。以下简称《文集》)朱子在《跋家藏刘病翁遗贴》中说:“熹字  相似文献   

9.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的诗家,词人。论其诗词风格,范石湖称:“有裁云缝月之妙手,敲金戛玉之奇声”(《白石词跋》)。黄升也称:“白石道人,词极精妙,不减清真乐府,其间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花庵词选》)。后来,深知白石的张炎把他的诗词风格概括为“清空”、“骚雅”“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词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盛负高  相似文献   

10.
顾炎武,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生于明万历41年(1613),卒于清康熙21年(1682)。他所撰《日知录》是一部“具有时代解放意义的成功的作品”(侯外庐语)。《日知录》之作,炎武自谓“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①弟子潘耒庐《日知录》说:“《日知录》则其稽古有得,随时(答刂)记,久之而类次成书者。凡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财賦典礼舆地艺文之属,一一疏通其源流,考证其谬误。至于叹礼教之衰迟,伤风俗之颓败,则古称先,规切时  相似文献   

11.
<正>一、勘误部分:P31 1、标题《“粱”字的古音》应加“今”字作《“粱”字的古今音》.2、第一段末行《“粱”字及其读声》之“声”应作“音”.3、第四段倒数第3行“兹不赘”加“述”字作“兹不赘述”.P32 1、右边顺数第19行“以上古的本音始”之“以”字作“从”字.2、右边倒数第5行“故不妨先以有反切的中古音系”之“以”作“从”字.3、右边倒数第3行(“(?)”在《集谐》)之“谐”字作’“韵”字.P33 右边倒数第4行“二、它的第一个变音是[ts‘lian]之韵尾“n”作“η”.  相似文献   

12.
商辂生平事迹考略翁福清商辂,字弘载,号素庵,朋代浙江淳安县人。他主要活动在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年间,经历了“土木之变”、北京保卫战、“夺门之变”、汪直专权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曾先后在内阁任职达18年之久,是明代一位较有影响和建树的政治家。一“三元”出身...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号称“诗国”,唐代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诗人辈出。诗人诗号各具特色,异彩纷呈,饶有趣味,发人深思。“诗杰”王勃(650-676)字子安。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号称“初唐四杰”。王勃才华横溢,诗文名闻四海,被尊为“四杰之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最负盛名的诗篇, 其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脍炙人口,  相似文献   

14.
江湧 《广东科技》2003,(1):42-44
1999年6月3日下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对外贸易部关于印发《科技兴贸行动计划》的通知”(国科发计字[1999]219号)中指出:“组织一批高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企业通过ISO系列国际标准认证及高技术产品出口必需的其他国际标准认证。”2000年1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印发的“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活动”(国科发火字[2000]499号)中指出:“为贯彻  相似文献   

15.
魏禧,字冰叔,一字叔子,号裕斋,又号勺庭,江西宁都县(今宁都市)人。生于明天启四年(1624),卒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五十七。父兆凤,为明诸生,有学行。明亡,削发为僧,隐于翠微峰,筑易堂而居,魏禧兄名祥,弟名礼,一门之内,自为师友,“三魏”之名遍海内。与南昌彭天望,林时益,同邑丘维屏等九人为“易堂学”,称“易堂九子”。九子中,禧才学尤高,实为领袖。康熙十七年,诏举“博学宏儒”,禧以疾,力辞获免。  相似文献   

16.
头脑有氧操     
在这个“福”字中藏着一句话,只要按箭头方向旅游一次,你就会恍然大悟。 (中 知)“福”中游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请在左、右两图空格内填上适当的字,使之按箭头方向和“水”各组成12条成语。 (要二海)趣填成语当每个西瓜重量相等、每个苹果重量也相等通过下图两台秤的重量显示,你能说出每个? (赵忠智)请根据A、B、C、D四竖行数字的排列规律,推算出E竖行“?”处的数字。 (华 目)称瓜果推理填数在由1、4、9个方格组成的正方形中…  相似文献   

17.
蒋士铨(公元1725—1785年)、字心余、一字苕生,号清容,又号藏园,晚年号定甫、离垢居士,江西省铅山县人,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剧作家,也是优秀的教育家。他思想进步,才气横溢,同情人民遭遇,继承和发扬了杜甫、白居易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敢于以诗文来揭露社会现实,鞭挞腐朽的政治制度;他把文学创作看作是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激扬忠义”、“经世致用”的高尚事业,用自己的创作成果、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的诗和袁枚、赵翼的诗并称为“江右三大家”;在当时,乾隆皇帝就称他与彭元瑞为江西  相似文献   

18.
“诸”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兼词,是代词“之”和介词“于”(或助词“乎”)的合音词。“诸”作为代词“之”和介词“于”的兼词,使用时一般放在句中动词的后面,“诸”所含的“之”是动词的宾语,“诸”所含的“于”则作为引出时间、地点、对象的介词,因此,在“诸”字后面还有一个介词所带的宾语。例如在“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这个句子中,“诸”字所含的“之”指代玉,是“献”的宾语,“诸”字所含的  相似文献   

19.
《马王堆汉墓帛书[肆]》补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王堆汉墓帛书[肆]》收录马王堆帛书中的古医书和马王堆三号汉墓所出竹木简中的四种医书,这批简帛资料对研究汉代及汉代以前的医学具有重要价值.原简帛字词的释读是一切研究的基础,本文就字形考释提出十五条自己的看法,以期更好地利用这批简帛资料.比如十问第17号简:“侦用玉闭”,整理者释为“侦”的字,实为“慎”字.再如十问第46号简:“必益之而勿予”,整理者释为“益”的字,实为“监”字.  相似文献   

20.
“之”字在古代汉语中,主要作用之一就是用为代词。它所称代的对象非常广泛,可代人,也可代事代物。同时,它还可以用来指示,起泛指作用。但“之”字用为代词的其他一些功能往往被人们忽略了。例如: ①“令尹之狂也!得死,乃非我。”(《左传·哀十六年》) ②“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皙也。”(《诗·鄘风·君子偕老》) 例①的“之”如果说是仅起连接主语和谓语的作用,那么它就是连词,“令尹之狂”便成了主谓短语,问题也就随着产生了,主谓短语又怎么能独立成句呢?例②“之”字出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