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6 毫秒
1.
自“里根—布什时代”结束以来,领导美国共和党走向“振兴”的任务,一度看来好像是要落在那个叱咤风云的纽特·金里奇身上了。1994年底,他率领共和党在国会中期选举中一举获胜,使该党经过40多年后再次夺得参众两院的控制权,自己也成为40年来首名共和党众议院议长。1995年,他率同党与民主党政府  相似文献   

2.
政治生态:向右转在刚刚结束的美国中期选举中,共和党大败民主党,被称做一场“政治地震”。使美国国内政治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里根之后一度消沉的保守主义思潮又在社会生活中呈现出活跃的势头。美国内外政策向右转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3.
竞争激烈的美国总统选举的结果11月4日终于揭晓:共和党里根大胜,民主党卡特败北。里根以压倒之势席卷44州,囊括了538张选举人票中的489张,卡特只捡得6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的49张。直至选举前夕,美国多数民意测验还认为双方势均力敌,胜负难断,或认为里根只能略胜一筹。如此一面倒的结局,不但大出一般人意料,连里根左右亲信据说也不禁为之咋舌。据美国报刊报道,投票支持里根的,不但有自称共和党选民的绝大多数,无党  相似文献   

4.
美国国会中期选举的结果使里根面对着一个完全由反对党控制的国会,但是他的优势并没有终结。现在两党都在作一定的政策调整,都在向中间靠拢,开始了——民主党打了翻身仗美国中期选举在11月4日以民主党取得在国会众、参两院的优势降下了帷幕。在众院,民主党赢得全部改选435席中的259席(比上届增6席),得以继续控制众院,共和党则从上届的182席减至176席;在参院,民主党以55席(比上届增8席)对共和党45席的优势夺回了1980年失去的参院多数控制。在州长的  相似文献   

5.
美国四年一度的总统选举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参加角逐的名义上是三人,即:民主党候选人、现任总统卡特,共和党候选人、前加利福尼亚州州长里根,以及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加竞选的共和党众议员安德逊。但安德逊实力单薄,已经在打“退堂鼓”了。11月4日的选择将在卡特和里根二人当中作出。这些日子里,人们见面谈天总离不开“谁能当选下届总统”这个问题,而答案总是千篇一律:“现在还难说,还要看。”选举结果出乎多数人的意外,这种情况是有过的。卡特在1976年的获胜就是一例。但已如此临近投票而人们普遍不愿作出任何估计,这种情况却很少见,而这不是没有原因的。美国总统选举虽说是四年一次,但热衷于入主白宫者却往往在两年前就开始组班底、筹资金、定策略了。进入大选年,竞选活动更是美国政治生活中压倒  相似文献   

6.
11月3日,驴(共和党)象(民主党)伴着弹劾克林顿的急促鼓点拉开美国国会中期选举之战。结果逆势下参选的民主党获得意外惊喜,而抱必胜信心的共和党则垂头丧气。在参议院,两党的席位维持不变(共和党55席、民主党45席);在众议院,共和党丢了5席  相似文献   

7.
经过将近一年激烈竞选的美国总统选举,已于11月6日揭晓.共和党正、副总统候选人、现任正、副总统里根、布什在50个州的49个州获胜,以525张总统选举人票(共538张,270张即可当选)的压倒优势,蝉联美国第五十届总统、副总统.民主党正、  相似文献   

8.
美国2008年总统选举将以外交和国家安全为核心议题。民主党吸取了上次选举的教训,在国家安全问题上不向共和党做任何让步,发表了更多的演说,成立了由党外专家组成的政策建议委员会,攻击布什政府并极力将其与共和党联系起来。共和党加大谈论外交政策的力度,抨击民主党有意放弃伊拉克,同时指出布什政府的病态和弱点.避免与之产生联系。两党内部也有竞争。  相似文献   

9.
观察美国的选举要看三个方面,三方面民主党都不甚得力,导致政治权力在两党间的大幅度位移。共和党:挟势而来大获全胜备受世人关注的1994年美国中期选举在11月8日揭晓。共和党人全面出击,在国会参、众两院和州长三项选举中大获全胜,反观克林顿的民主党却连连丢城失地,只能咽下失利的苦果。在参议院,共和党由选举前的44席增至53席,民主党由56席降至47席,共和党夺回了1986年失去的参院领导权。事实上,在过去40年中,共和党只在1981至1986年掌握参院。在众议院,这次共和党战绩尤其辉煌,净得52席,由178席增至230席,而民主党则由256席跌到204席。自1954年以来,共和党领导人第一次坐到了众院驾驶台  相似文献   

10.
里根为了使美国重返伊朗,开展了“武器换人质”的秘密交易。民主党在国会两院选举获胜后,正好抓住此事乘胜追击。有人担心此事会演变成水门事件,也有人认为里根的做法符合美国的利益,他会得到宽恕。事情远远没有结束……  相似文献   

11.
<正>6月20日,美国佐治亚州举行了第六选区国会众议员补选,共和党候选人凯伦·亨德尔战胜民主党候选人乔恩·沃索夫,为该党保住了原众议员汤姆·普赖斯因出任特朗普政府卫生和福利部部长而留下的空缺。这场选举尽管只是一次地方性选举,但受到全国关注,其结果反映了公众情绪的变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起到2018年中期选举风向标的作用,对特朗普政府政策、国会共和党议程以及民主党明  相似文献   

12.
在11月5日举行的美国中期选举中,共和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不仅巩固了在众议院的优势,而且在参议院重新夺回了优势。在地方选举中,民主党在州长选举中虽净得三席,但仍比共和党少两席。更重要的是,共和党50年来首次控制多数州议会。白宫发言人宣称,布什总统和共和党创造了历史,打破了执政党一般都在中期选举中丧失议席的“政治宿命论”。中选后美国的政局将如何演变,美国政府的内外政策走向如何,特别是对中美关系有什么影响,这无疑是当前人们关注的问题。“两个常规”都“失灵”从表象上看,由于经济问题颇多,军事打击伊拉克和反…  相似文献   

13.
我与金君晖同志的看法有些不同。我认为,美苏不仅在中导问题上,而且在其他一些问题上达成协议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诚然,里根的地位有所削弱,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难有作为了,关键是如何看待里根目前的困难。里根地位削弱或许有利于美苏达成协议里根的困难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伊朗门事件是里根30余年从政生涯中受到的最大打击。目前事件尚未结束。如果5月国会举行听证会,揭出他确实了解货款转移或一笔货款被用于共和党竞选,则此事还有可能演变成第二个“水门事件”。那时里根当然难有任何作为。但现在还非如此。民主党现在采取“拖”的战略,对里根小火慢煎,旨在长期陷里根于被  相似文献   

14.
两种战术     
纳尔逊·洛克菲勒和哈里曼争夺纽约州长的滑稽戏在美国是颇为轰动一时的。作为共和党的候选人,洛克菲勒大骂民主党人“眼光短浅,优柔寡断”;作为民主党的候选人,哈里曼把“共和党反对派”叫作“口是心非和厚颜无耻的伪君子”。两位“政治家”一来一往,在纽约的政治舞台上大摆驴象抢肉的迷魂阵,把资产阶级的轮番执政表演得煞有介事。洛克菲勒和哈里曼的对骂是美国选举中的传统手法和看家本事,谁要是不会这一套,谁就不可能在美国的两党政治中显露头角。杜鲁门本人这次并不参加竞选,可是他也得四出奔走,大骂艾森豪威尔和尼克松,为民主党壮声势。艾森豪威尔还在当着总统,而且对新闻记者声明他不参加下次总统竞选,可是他也顾不得风烛残年,往返数千公里,大肆吹嘘共和党执政的功绩,把民主党骂个狗血淋头,一刀一枪地回敬杜鲁门。在美国,只要卷入政争的漩涡,就必须懂得对骂的技术,锻练对骂的本事,研究对骂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美国总统选举年,大选将在十一月间进行。目前,竞选的序幕已经揭开。在民主党内,已宣布要参加竞选的有:现任总统卡特、马萨诸塞州参议员肯尼迪、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布朗。共和党的候选人迄今已有九人,其中包括前州长里根、前州长康纳利、前中央情报局局长布什、参议院少数党领袖贝克等人。美国总统竞选历来是旷日持久的。从各方面情况看,今年的选举将有一番剧烈的争斗。选举的程序是,年初,民主党和共和党先在州的范围内进行预选,选出参加两党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年中,两党分别举行全国代表大会,会上正式确定其总统候选人,接着由总统候选人提出副总统候选人,成为该党参加竞选的名单。  相似文献   

16.
一六十年代的第一次美国大选已经结束,由大垄断资本集团在幕后牵线而由美国资产阶级两大党串演的政治戏,又走了一个“过场”。执政已经八年的共和党政府,因为在“选举”中失败而即将下台,垄断资本的另一个工具民主党的头子肯尼廸将在明年1月粉墨登场。在改选总统的同时,按照美国宪法规定,还改选了众议院的全部四百三十七名议员和参议院一百名议员中三分之一的议员。像共和党政府当政的后六年的情况一样,民主党仍然在众、参两院中控制多数。对于美国的总统选举,列宁早在四十多年前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其欺骗人民的本质说:“两个资产阶级政党利用它们之间的虚张声势的、毫无内容的决斗来欺骗人民,转移人民对切身利益的注意。”今年的美国总  相似文献   

17.
美国总統选举即將在11月6日举行。資产阶級的兩大政党民主党和共和党已經先后在8月间举行了代表大会,制定了竞选綱領和选出总統和副总統候选人。民主党选出的总統和副总統候选人是史蒂文森和克弗維尔。共和党仍然推选現任总統艾森豪威尔和副总統尼克松作为它的候选人。目前这兩个政党的竞选活动已經进入决定性的阶段,候选人正在到处發表竞选演說和拉拢选民,力圖在下屆美国总統职位的爭夺战中取得胜利。 (一)从总統选举看美国資产阶級民主根据美国宪法,总統每四年选举一次。每逢大选的年头,美国资产阶級报刊和兩党的政客总是要借这个机会大肆吹噓美国的“民主制度”,似乎美国的政府領导人真是按照选民的意志、通过民主的程序选举出来的。但  相似文献   

18.
两党力量对比目前基本平衡,但其发展“正处于十字路口”。两党争夺的焦点是对参议院的多数控制。共和党在参院的改选席位是民主党的一倍,这对共和党不利,对民主党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但是,共和党是执政党,且经费充裕,其势力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9.
3月25日美国总统里根正式任命美国副总统布什为“危机处理”小组主席,负责制订白宫处理突发对外政策危机的战略。这一决定引起美国朝野的惊讶。人们普遍认为,美国副总统的作用比以往大大加强了,这又是里根在用人方面所采取的一个新的步骤。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副总统无论在权力或作用方面都是相当大的,一般仅次于总统。而美国副总统的职权实际上还不如一个内阁部长。甚至连美国下属官员都早已知晓的国家机密,美国副总统往往还蒙在鼓里。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美国副总统的产生不象内阁成员那样,由总统任命,然后由参议院批准,而是与美国总统同时在四年一次的大选中产生。所谓美国总统大选,就是选举总统和副总统。美国两大政党民主党和共和党在本党的代表大会上,除了制订通过党的竞选纲领之外,就是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美国四年一度的总统选举年。从3月10日到6月2日,共和党和民主党分别在各大州举行了预选。7月13日和8月24日,共和党和民主党开始分别在旧金山和大西洋城举行全国代表大会。在代表大会上,他们提出了各自的竞选纲领,选出了各自的正、副总统候选人。9月至11月,约翰逊和戈德华特将正式展开争夺白宫“宝座”的角逐。11月3日,美国将举行投票,选举下届(1965年1月—1969年1月)的正、副总统。一今年美国总统选举是在对美国垄断资本极端不利的形势下举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和壮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继续风起云涌,帝国主义阵营分崩离析日益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