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净浆流动度确定各掺合料的比例,采用HPC简易法设计C8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并通过试验确定了配合比的可靠性,总结出利用该方法配制HPC应注意的问题.实践证明:该方法简单实用,完全符合高性能混凝土施工的个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淮南矿业集团公司丁集矿井表土层深厚、井筒直径大、井壁受力复杂的特点,在冻结段井壁结构设计中首次采用了C60~C7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通过对混凝土原材料选择,进行配合比试验,确定出合理的配制参数,并通过建立集中搅拌站,进行加工质量控制,使得C60~C7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丁集矿井3个井筒冻结段井壁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3.
超高水材料采空区充填工艺系统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解放建筑物下压煤,结合超高水材料的基本性能和使用方法,提出进行超高水材抖采空区充填开采并设计了相应的充填工艺系统.详细介绍了浆液配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分析了其制浆能力和生产周期,研究了超高水材料浆液的流变性及其可泵性.研究表明:丰连续的超高水材料浆液配制系统能够提供连续的浆液,该系统生产能力大,周期短,材料配比准确;A、B单浆液流动性好,适合在管路中长距离输送,混合浆液的输送应在2/3凝结时间内完成,浆液输送时柱塞泵工作压力小,充填泵型号选择范围广.在密闭、潮湿、低温的采空区环境中,超高水材料是一种性能良好的"三下"采空区充填材料,充填工艺系统结构简单,机械化程度高,实际应用与操作方便,时煤矿地质条件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4.
以沙塘特大桥预应力梁为例,介绍了用“常用水泥 常用集料 外加剂”的技术路线设计、配制高强度混凝土的方法,结果表明,该配合比设计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HPC(高性能混凝土)配制过程中加入多种细掺料叠合效应的试验研究,确定了一组最优混凝土配合比,阐述了矿物掺料叠加效应的作用机理,为今后复掺配制技术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UHPFRC)的基本技术指标、基体材料组成及设计与制备技 术.通过2 4个配合比方案的测试,选择最优基材混凝土的配方,并对水灰比、集胶比、减水剂用量等 主要影响超高强混凝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贵州省某高速公路工程为背景,在工地试验室对高频振动配制机制砂C50混凝土进行试验研究.选取主要原材料并进行性能指标检测及优选,确定C50机制砂混凝土最佳配合比;对不同搅拌方式配制的C50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耐久性进行试验对比;使用工业CT扫描来观察不同搅拌方式配制的C50机制砂混凝土内部微观结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特殊的高频振动机理来配制机制砂高标号混凝土,并与普通自落式配制的机制砂混凝土试件对比,发现高频振动配制出的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高于普通搅拌配制的混凝土,其混凝土抗压强度与耐久性得到改善.采用高频振动搅拌制备的机制砂混凝土其内部结构更加密实均匀,整体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农田水利工程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是否妥善,决定了农田水利工程混凝土的品质和成本,而且影响工程的施工、造价和经济效益,更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耐久性及安全性,因此在选定了各种原材料和外加剂、掺和料时,应优选农田水利工程混凝土配合比.本论述详细论述了农田水利工程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原则、配合比设计配制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案,通过室内配制与现场施工相接合,确定C50箱梁高性能混凝土优化配合比,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力学性、耐久性及配合比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正> 农八师石河子安集海一库除险加固工程,泄水闸底板、陡坡、消力池底板,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现浇混凝土。C60混凝土量为140m3。由于施工环境所限,全部C60砼均采用现场搅拌。本文介绍该工程C60砼的配制和现场搅拌施工。1 砼配合比的确定 根据工程特点,现场机械设备状况和规范要求,配合比由石河子市建筑材料研究所试配满足以下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验证拔出法在超高强混凝土强度检测上的适用性,采用先装拔出法及后装拔出法对超高强度混凝土进行强度检测试验。试验用超高强混凝土分C120、C150、C180共3个强度等级,每个等级设置6组试件及相应数量的立方体试块。利用最小二乘法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并计算回归方程的各类参数,结果表明,各类参数都在合理的范围内,因此得出拔出法适用于检测超高强混凝土强度的结论。通过对比,得出同种材料下先装拔出法精确度更高、超高强混凝土的测强曲线与钢纤维砂浆趋势相近、后装拔出法的检测范围较先装拔出法更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强度的钢筋混凝土和钢管混凝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支撑相同荷载的前提下,混凝土强度越高,造价越低。钢管超高强混凝土的造价比C60、C40钢筋混凝土的造价分别降低28.8%和36.7%;混凝土强度越高,其钢管混凝土的造价越低。在钢管壁厚和钢材强度相同的前提下,混凝土强度为116 MPa的钢管超高强混凝土的造价比30 MPa、54 MPa、83 MPa的钢管混凝土分别降低了30.3%、18.7%和11.5%,横截面积分别减小了54.9%、38.8%、21.5%。  相似文献   

13.
高温后高性能混凝土和细晶粒钢筋间粘结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配制了C100高性能混凝土,制作了标准立方体试块,并选用500 MPa级细晶粒钢筋制作了中心拔出粘结试件.分别对立方体试块和拔出试件进行了200,400,600,800 ℃的高温试验,完成了高温后的抗压强度试验和拔出粘结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高温作用对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和粘结强度的影响,研究了高温后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和粘结强度的关系,并通过与普通混凝土高温后粘结性能的对比,分析了高温后高性能混凝土和细晶粒钢筋间粘结性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超高强度钢耐腐蚀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钢是应用最早、用量最大的重要结构材料,在航空工业领域,钢主要用于制造重要承力结构件、连接件、紧固件和传动系统零件等。一般认为凡室温屈服强度超过1300MPa,抗拉强度超过1400MPa,并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强度/密度)和一定韧性的钢称为超高强度钢。超高强度钢是在普通结构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超高强度、高韧性的合金钢,是制造国防尖端武器的关键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分别介绍了低合金超高强度钢和高合金超高强度钢耐蚀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低合金超高强度钢300M等对腐蚀疲劳及应力腐蚀开裂往往非常敏感;高合金超高强度钢Aermet100具有优良的抗应力腐蚀开裂能力。新型超高强度不锈钢在耐蚀性能方面的优越性使其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新一代航空用超高强度钢的未来发展方向应为:开发超高强度、内在耐蚀的钢以取代现有镉镀层防护工艺,达到良好的耐蚀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关键参数对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试验数据分析,论述了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在影响强度的因素及影响程度及方面的判别:在普通混凝土中,当原材料一定时,对强度影响主要为水灰比;而高性能混凝土,除水灰比外,骨料含量,砂率,单位用水量等对强度影响也较显著。  相似文献   

16.
Investigations on the effects of W/C ratio and silica fume on the autogenous shrinkage and internal relative humidity of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HPC), and analysis of the self-desiccation mechanisms of HPC showed that the autogenous shrinkage and internal relative humidity of HPC increases and decreases with the reduction of W/C respectively; and that these phenomena were amplified by the addition of silica fume. Theoretical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the reduction of RH in HPC was not due to shortage of water, but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evaporable water in HPC was not evaporated freely. The reduction of internal relative humidity or the so-called self-desiccation of HPC was chiefly caused by the increase in mole concentration of soluble ions in HPC and the reduction of pore size or the increase in the fraction of micro-pore water in the total evaporable water (T(r)/T(te) ratio).  相似文献   

17.
集料对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试验研究了集料的品种、最大粒径与级配、粒形及砂率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等的影响,为配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实际工程中C50以下的普强混凝土应用十分广泛,为了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对普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对普强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的基础上,又对其单轴受拉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分析受拉应力-应变关系全曲线,提出了普强高性能混凝土单轴受拉全曲线方程,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对比吻合较好.同时根据试验测得的纵横应变,就其受拉弹性泊松比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对磨细矿渣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渣越细,早期强度越高,但对后期强度的影响逐渐变小;矿渣的适宜掺量应在20%~45%之间,可根据不同的技术、经济要求进行选择;采用磨细矿渣配制的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优异的施工性能;掺磨细矿渣可以实现混凝土优异的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为预测植入用Ti6A14V钛合金的使用寿命,研究其体液环境下的超高周疲劳性能,将退火态Ti6A14V钛合金试样恒温37℃在人工唾液和林格一洛克氏溶液中预浸泡2周.利用超声疲劳试验技术对预处理过的试样进行疲劳测试;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疲劳断口,研究其裂纹萌生机理.结果表明,2种模拟体液浸泡后材料在107周次前的高应力范围内,疲劳强度均降低且裂纹一般萌生于试样表面;而在107周次后的超长寿命域,疲劳强度均跟未处理试样数据接近.且裂纹在内部萌生.主要由内部缺陷附近α相滑移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