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何时能摆脱原创不足的困境,实现经济从出口加工到科技创新为主的转变?何时能培育出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科协海智计划组织创新考察团对北京、天津及长三角地区合肥、无锡、常州等地海归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及技术来源;海归企业的资本来源及融资渠道;海归企业的创业环境及扶植政策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希望我们的考察能为政府决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孟醒  程晨 《科技信息》2009,(18):18-19
本文对海归创业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类,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提出了应对所产生问题并进一步搞好海归创业服务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海归人才是国际人力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海归人才的开发和管理是中国参与人才竞争的关键,海归人才具有技术、语言、管理知识等的优势,但是在回国创业、工作、生活中仍然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问题,因此,必须针对海归人才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管理体系和措施,以更好地利用海归人才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和创业环境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高学历海归人员选择了回国创业之路.在始于新世纪的归国留学人员创业热潮中,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工程师王健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位拥有浙江大学光学仪器专业和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双博士学位的海归精英,刚刚被授予"浙江省特级专家"荣誉称号,这位曾经是最年轻的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负责人,今年又成为"最年轻的浙江省特级专家".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喜欢投‘技术为王’的公司"。海邦人才基金创始合伙人梁刚一直在诠释着他所秉持的投资理念。而这也是他青睐投资海归创业项目的原因之一。海邦的创立、发展,每一步都与"海归创业"息息相关。即便是"海邦"这个命名,也在传达着创始人的美好初衷——帮助海归人才创新创业。海归创业正在最好的节点事实上,作为海邦人才基金的创始合伙人,梁刚自己也是一个"老海归"。14年前,梁刚只身赴海外工作,在南非一家信托基金做非洲市场投资。6年的海外生活,不仅开阔了他的眼界,更让他和"海归"这个人群结  相似文献   

6.
海归创业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克服这些困难的关键在于自己有一个好产品并能坚定执著地将创业进行到底。对于不创业的海归,行事也要多吸引国外的观念,并能灵活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正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政府的努力,中国从21世纪开始成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和"人才环流"的接纳国。[1]国内目前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高新技术领域的市场空白,以及宽松的创业环境,造就了目前留学归国人员(即通常所说的"海归",下文多数情况下用海归表示)最佳的创业时机。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开始回国在高新技术园区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将他们在海外所学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积极探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提高高校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迫切任务和重要使命.以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内涵为出发点,分析常州科教城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常州科教城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独特优势,构建学校+园区、立体+综合、特色+共享的科教城高校创业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小庭 《华东科技》2005,(6):16-17
如果有人问一些“海归”留学生,归国创业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他们中肯定有不少人会回答:资金缺乏。的确,对“海归”们而言,融资难恐怕是最为头痛的一件事情。近年来,“留学生创办企业融资难”的呼声不绝于耳。许多“海归”者表示,虽然很多人怀揣着技术与项目回国,但又几乎“身无分文”。因此,融资难成为阻碍其创业发展的最大困扰。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和创业环境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高学历海归人员选择了回国创业之路。在始于新世纪的归国留学人员创业热潮中,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工程师王健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