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雷文学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1):54-56,70
许地山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宗教特色,但是,在他的小说大量的宗教故事、宗教人物和宗教理念中,夹杂了大量老庄思想。作为本土哲学,老庄思想深入影响了许地山对人生苦的看法、对命运的解释和对人生本真的探寻。  相似文献   

2.
许地山是我国新文学史上一位十分重要而又风格独特的作家,本文截取新世纪以来的近五年时间,对关于许地山的比较研究、与印度文化之关系研究、文学创作研究、宗教情结研究、许地山与香港的研究等方面做出简单述评。与上一世纪相比,许地山研究不断深入和创新,但尚需拓宽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3.
佛教哲学高深玄妙,博大精微,影响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思想行为以及艺术创造极其广泛深远,而佛教哲学中包涵的人生哲学尤其是人生无常一切皆苦的理论给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影响尤为深刻,特别是在充满现世苦难的中唐时代.这是因为佛教人生哲学乃至整个佛教哲学的大厦都是精致地建立在人生无常一切皆苦即“苦谛”的理论基石之上的,而“苦谛”关注的是社会现世,阐释的是人生苦难,引导的是如何解脱.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里所说“宗教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象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人们处于瓦解了盛唐气象后新的社会生活秩序又尚未整饬的时代和既充满三教精神又尚未形成新的精神制度的精神混乱时代,感受到的是满目疮痍、人生坎坷、心灵痛苦和精神困惑,佛教作为抗议这种苦难的宗教,给人们提供了解释这些现世苦难和精神痛苦的宗教理论以及解脱方法,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们纷纷投入佛门怀抱,从佛教和佛教哲学中寻求救疗人生苦难和心灵苦闷的良方.因而佛教哲学除以奇妙的思辨、细密的思维、精致的哲理使中唐时代知识分子们叹服外,“特别是从这种哲学中引伸出来的人生哲学、人生理想更引起那些在现实苦  相似文献   

4.
肖丽艳 《科技信息》2007,(8):133-134
许地山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大部分是女性,他选择女性做为主要人物的动因来自时代因素的激荡、宗教思想的融汇和自身情感的体验等三个方面,了解这些动因有助于分析许地山作品的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许地山的小说中,对生与死、爱与恨的感悟与思考,总给人一种悲剧之感,但又悲而不哀,相反有一种追逐完满、寻求解脱的情结蕴含其中.弥漫着超脱的人生趣味,体现作者浓浓的救世度人的情怀.这种情怀在小说中通过爱的极致、慈的坚韧、勇的力量和信念的伟大等途径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6.
《空山灵雨》的佛学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地山的散文集《空山灵雨》具有浓郁的佛学色彩。佛教“苦谛”观、“涅槃最乐”、“普渡众生”等思想在其中都有反映。当然作者结合人生的探索对这些思想进行了必要的扬弃和转换。作品讲求意象和意境的创造,情浓于中而质朴于表,语言也有佛教化倾向,形成了清新明慧、奇异迷离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7.
浅谈许地山的悲剧情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宗教的不解之缘致使许地山对"人生"命题的研究始终未能走出宗教的迷津,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怀疑导致否定人生与执着人生、顽强挣扎与乐天安命、献身立命与无力济世的矛盾纠缠,构成他的悲剧意识与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许地山是一位独树一帜、风格独特的作家。他的散文主要集中在其散文集《空山灵雨》中,学界对《空山灵雨》的研究成果已属不少,近三十年来的主要成果包括对其宗教意蕴的研究、对其体现的许地山的人生观的研究、与同类作品的比较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现代文坛上的“奇才”许地山,以他独具特色的艺术创作,成为“思想史、宗教史、文学史上不可复得的化石”。浪漫主义风度下写实、写实主义色彩下浪漫的风格,一直贯穿于许地山创作的始终,保持着前后期风格的内在统一性,创造了中国小说史上罕见的奇特的现象;许地山扛着浪漫传奇的艺术旗帜,行进在人生派的行列之中。  相似文献   

10.
宗教救赎意蕴是许地山小说表现出来的重要特质。深沉的宗教救赎意蕴或隐或显地贯穿在其小说创作的始终。从早期理想化的宗教救赎意蕴到中期隐含于现实中的宗教“潜救赎”意蕴,到最后新宗教救赎意蕴的确立,这是许地山小说宗教救赎意蕴流变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儒、道、佛三家。儒家文化是入世的,主张通过道德完善,完成理想抱负来实现生命价值。道家文化是避世的,主张"无为"之为,"无用"之用,生命之价值就是"道"和"自然"的价值。佛家文化从出世中寻求入世的价值,认为生命的价值体现于它轮回的整个过程之中。这是对儒道生命价值学说的交融和超越。五四运动的文化洗礼造成了传统生命价值观的深刻变化。后现代化时代构建的生命价值观必须坚持四个方面的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儒释道三家思想在历史的长河中,虽各自沿着自己固有的轨道前行。然而具体到个人身上,尤其是思想较为自由的明代中晚期江南士人身上,则融合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生活于明嘉、隆时代的松江名士何良俊,既重经又崇佛重道。儒为其一生立身根本,佛道则为养性之具。不同的是,他把佛道的精义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使其不再神秘、令人敬畏。  相似文献   

13.
朱得之继承王阳明心学的观点,认为心是一切造作的根源,只有控制住自我的心,才能得道。儒家、道家、佛家,三者名异而实同,因为无论哪一家都是来阐明"道"的,而"道"是没有差别的。这也是朱得之所秉承于王阳明心学的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4.
"养生"一词的起源,大约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在《吕氏春秋.二孟冬纪》有"养生"一词:"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一直以来,佛教被一些人认为是一个注重来世、重死不重生的宗教,与养生没什么密切关系,甚至有人将佛教划为专门"事死"的宗教。但在佛教的思想理论、生活方式以及一些修行方式中,都与养生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5.
在陶渊明的一生中,死亡如影相随。为拂去头上浓重的死亡阴影,陶渊明转而向道、佛寻求救赎,化解其对死亡痛苦和恐惧。《挽歌》三章,为陶渊明轻死哲理之实践,亦是其面对死亡而唱响的救赎之曲,在貌似旷达的语词背后深藏的是其对死的浓重哀伤和对生的深深留恋。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中英哲学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文化方面的影响,两个民族在情感反应方面存在一系列差异。中国哲学倾向于整体论、主体论和个人内心体验,英国文化哲学倾向于理性分析和宗教思考;中国的道教和佛教追求终极的、至高无上的“道”,英国的基督教则使宗教和世俗实现了理智现实的“和谐相处”;从文学上看,中国文学中的情感体验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英国文学的情感体验则清浅透澈、坦率直露,也常常阐发哲理。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湖南植物分布新纪录种17个,变种3个,隶属11科,16属,它们是兴山唐松草(Thalictrum xingshanicum G. F. Tao)、鹤峰铁线莲(Clematis armandii var. hefengensis (G. F. Tao) W. T.Wang)、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 Linn.)、湖北凤仙花(Impatiens pritzelii Hook. f.)、东川凤仙花(I. blinii Lévl. Cat.)、野梦花(Daphne tangutica var. wilsonii (Rehd.) H. F. Zhou ex C. Y. Chang)、纤细荛花(Wikstroemia gracilis Hemsl.)、小花栝楼(Trichosanthes parviflora C. Y. Wu ex S. K. Chen)、野草莓(Fragaria vesca Linn.)、五叶白叶莓(Rubus innominatu var. quinatus Bailey)、竹叶鸡爪茶(R. bambusarum)、峨嵋蔷薇(Rosa omeiensis Rolfe)、皱叶委陵菜(Potentilla ancistrifolia Bunge)、狼牙委陵菜(P. cryptotaeniae Maxim.)、文县黄蓍(Astragalus wenxianensis Y. C. Ho)、黔蚊母树(Distylium tsiangii Chun ex Walker)、羽脉野扇花(Sarcococca hookeriana Baill.)、峨嵋鹅耳枥(Carpinus omeiensis Hu & D. Fang)、曲脉卫矛(Euonymus venosus Hemsl.)、小果卫矛(E. microcarpus (Oliv.) Sprague),纠正了链荚豆(Alysicarpus vaginalis (Linn.) DC.)的区系记录错误.  相似文献   

18.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通过主动与中华民族本土文化的融合、依托大众日常生活平台和通过简易化的理论表达等途径实现了佛教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民众来说也是外来文化,马克思主义与佛教虽有很大不同,马克思主义需要从理论内容、传播手段、表达形式等借鉴佛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19.
作为明代儒学殿军,刘宗周在学术上开浙东学术中兴之局;在道德上与黄道周并为明季道德完人。他继承东林学派顾宪成、高攀龙的“格物说”,倡导“慎独说”,成立证人社,与陶爽龄展开工夫与本体的论辩,力图扫除王门后学“以禅诠儒”的空疏之弊,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探讨孟浩然诗歌“清”的特色和形成原因,通过对其诗歌“清”之蕴涵和意象、意境的分析,以马克思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理论观照,认为孟浩然诗歌“清”是其对隐逸生活长期向往之清高思想情感的表现,而此思想情感主要受其出身经历、家乡地理历史背景和儒、道、释之超脱世俗的思想以及仰慕陶渊明和魏晋风流等的影响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