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爷爷的菜园     
正爷爷的菜园不大,种的蔬菜可不少。有穿着紫袍的茄子,它们戴着绿帽子,像是参加晚会的贵妇人一样。玉米的长势最好,一株株像小士兵一样,昂首挺胸地站在田边,神气十足。要是有不认识的人靠近它,它会举起红缨枪,瞄准入侵者。西红柿挂满枝头,像一盏盏红灯笼,照亮了整个菜园。豇豆最文静,像亭亭玉立的少女,一阵风吹来,摆动纤细的身体,翩翩起舞,很是好看。辣椒最威风,它们有的穿着碧绿的外套,有的穿着大红袍,很是耀眼,生怕别人看不到它们美丽的衣裳。朝天椒虽然不太显眼,但可爱炫耀自己了,像骄傲的公主。  相似文献   

2.
正校园是我成长和学习的地方,它带给我无穷无尽的欢乐。尤其是校园西边的小花坛,更是我最爱的乐园。校园西边小花坛的边上,有一棵龙眼树。龙眼树像一把撑开的大绿伞,为我们遮风挡雨。它的树干大多都是弯弯的,就一条条在空中腾云驾雾的威龙。春天来了,大地复苏,龙眼树上长满了绿叶,青翠欲滴。龙眼树的花是淡黄色的,闻起来异常芳香。浓郁的花香引来一群群蜜蜂,一群群蝴蝶,蜜蜂前来采蜜,蝴蝶在花朵上翩翩起舞。花坛里的鲜花也不甘寂寞,它们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瞧,牡丹红似火,  相似文献   

3.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一句接上一句"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几个短句环环相扣,逻辑紧密。识解这一句的时候,首先引我发问的是"仪"字,古人为何用两仪而非两端或两类、两处?查要看"仪"的本义,《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度也。度,法制也。毛传曰。仪,善也。又曰。仪,宜也。又曰。仪,匹也。其义相引伸。古书仪但为义。今时所谓义,古书为谊。按如文王传曰义,善也。翻译过来的意思是,仪通义,是法度的意思,也作适宜、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人类的活动时时刻刻离不开能源。人类对能源的基本要求:① 总量应该足够多。储量很少不能称之为能源,太阳能,煤,天然气,风等等都满足这一要求。② 价格应该让人们可以接受。价格包括本身价格,设备价格等。③ 能量密度应该有一定范围的数值,太低了不行。化石燃料、核能的能量密度都较高,满足这一要求。④ 可持续。至少在长周期内持续,可再生更好。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可持续还包含环保要求。⑤ 稳定供应,容易储存,满足召之即来。目前太阳能、风能对此尚未能完全满足。⑥ 可控性。火山爆发,地震,闪电都是能源,但目前不可控,尚没法应用。核裂变已可控,所以变成可用能源。⑦ 运输方便。能源的运输是一个很大的工程,目前为供应能源所需的各种消耗还很多。  相似文献   

5.
那日,骑着自行车在街上慢悠悠地晃着,从小城的这头到那头,不远的距离。秋日的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抬头看天,竟然明晃晃地刺眼,赶紧低头,不经意间,视线扫过地上一堆落叶。枯萎的黄色叶子,一片一片,在风中凌乱。已是秋残。自从那年看了额济纳的胡杨林,几乎把这尘世间最美的秋色沉沉地装在了心里,一想起秋,便是那满心满眼的灿黄,燃烧着生命的极致绚烂。而眼前地上那几片枯叶,看似蔫黄,却是染了愁绪的萧瑟。同是秋景,各有况味。脚尖踮地停下车,拿出手机,对着一地落  相似文献   

6.
小猴子下山     
和庄 《少儿科技》2013,(8):16-16
一一只小猴子下山。小猴子走啊走,看到路边田地里的玉米棒又粗又大。小猴子十分高兴,摘了两个玉米棒,抱着往前走。小猴子走啊走,看到路边桃园里的桃子又红又鲜。小猴子非常喜欢,扔了玉米棒,摘了两个桃子,捧着往前走。小猴子走啊走,看到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地过来。小猴子兴奋极了,扔了桃子,去追小兔子。小兔子跑进树林,不见了。小猴子空着手回到家。猴妈妈听了它的经历后,对  相似文献   

7.
北海银滩     
正北海银滩是个美丽的地方。刚下车,就看见好多人在海滩上玩,我也迫不及待地穿上泳衣,套上游泳圈,向大海走去。小脚踩在沙滩上,感觉软软的,麻麻的,舒服极了。我一步一步地走向大海,身体慢慢地浮了起来。我用两手划水,累了就躺在游泳圈上休息。浪一上一下地拍打着我,就像小时候躺在摇篮里,妈妈摇着我的感觉。浪花打到我的脸上,我感觉隐隐有点疼。大人们骑着摩托艇,在海上飞驰。玩了一个多小时,妈妈叫我上岸了,我还真有点恋恋不舍。  相似文献   

8.
大千世界,奥妙无穷,疑团如云。人的一生,就是在众多疑问中不断探求,不断释疑,求得真理。 直销也不例外。 直销在中国呱呱坠地近20个春秋,正可谓青春年少,生机勃勃之际。但由于生存土壤贫瘠,环境污染严重,体弱多病的中国直销业,一直没有养成健康强壮的体魄。直销传销鱼龙混杂,真真假假鱼目混珠。加之某些所谓的“直销人”心浮气躁,诚信尽失,坑蒙拐骗,无计不施,怎不让普通顾客心中生疑?  相似文献   

9.
 上周上课时,课间给学生们谈点乱弹琴,提到梁漱溟的一段话,是关于欲望与志气的关系的,这段话虽然说在几十年之前,放在今天,尤其是各种五颜六色的选择很多的时候,似乎更具有现实意义。梁漱溟在《朝话:人生的省悟》一书中是这么说的:在这个时代的青年,能够把自己安排对了的很少。在这个时代,有一个大的欺骗他,或耽误他,容易让他误会,或让他不留心的一件事,就是把欲望当志气。这样的用功,自然不得其方。也许他很卖力气,因为背后存个贪的心,不能不如此。可是他这样卖力气,却很不自然,很苦,且难以长进。虽有时也会起一个大的反动,觉得我这样是干什么?甚或会完全不干,也许勉强干。但当自己勉强自己时,读书做事均难入,无法全副精神放在事情上。甚且会自己搪塞自己。越聪明的人,越容易有欲望,越不知应在哪个地方搁下那个心。心实在应该搁在当下的。可是聪明的人,老是搁不在当下,老往远处跑,烦躁而不宁。所以没有志气的固不用说,就是自以为有志气的,往往不是志气而是欲望。仿佛他期望自己能有成就,要成功怎么个样子,这样不很好吗?无奈在这里常藏着不合适的地方,自己不知道。自己越不宽松,越不能耐,病就越大。所以前人讲学,志气欲望之辩很严,必须不是从自己躯壳动念,而念头真切,才是真志气。张横渠先生颇反对欲望,谓民胞物与之心,时刻不能离的。自西洋风气进来,反对欲望的话没人讲,不似从前的严格,殊不知正在这些地方,是自己骗自己害自己。  相似文献   

10.
正爆竹小孩穿红衣,留独辫。爆竹小孩脾气啪啪的。它生气就啪地开出一朵火花。它开心,也啪地开出一朵火花。地上落满了一层碎碎的花瓣。有一天,它变得沉默,接下来的日子,一直沉默。火柴小孩来了,它不理。火机小孩来了,它不理。爆竹小孩怎么啦?爆竹小孩啊,它说它的心受了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