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正1996年潘建伟刚到奥地利求学时,导师问他的梦想是什么?他说是将来在中国也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光学实验室。2001年,已拿到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实验物理博士学位的潘建伟开始在国内建立实验室。"做着做着我又希望把研究成果推向实用化,能对国家做出一点贡献。"潘建伟说,自己正在做的事,光靠一个人不行,是一个团队在做,这就是我们有共同的梦想;那么,很多科研工作者一起在做贡献,则创新驱动、科技兴国的中国梦就能够得  相似文献   

2.
郭洋 《科技信息》2010,(28):I0388-I0388
他是一个30岁还捧着书本苦读的官员,也是一个饱含争议、充满理想主义、不可复制的官员,他将医院责任有限制化,建造了号称"小白宫"的政府大楼。他的改革涉足广泛,改革的力度与速度饱受热议,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之常情是,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好的评价:自己能对自身有肯定和认同的感觉,别人也对自己青睐有加。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个Somebody(重要人物),而非无足轻重的Nobody(小人物)。前几年,"牛X"这个词开始悄然流行,牛人也成了人人艳羡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4.
走近俞敏洪     
《科技智囊》2001,(11):22-26
新东方名声鹊起的时候,国内新闻媒体流行这样的说法:在美国、加拿大的任何一所著名高校里,新东方学校的学员至少占了中国留学生的一半以上。新东方副校长徐小平表示,经常到北美访问的俞敏洪,即使是在万里之遥的美国校园,也不得不时刻保持最佳仪表,因为只要是中国留学生走过来,十有八九会认识他,会怀着尊敬称他为“俞老师”。这个俞老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北大的处分虽然经历过一次又一次高考失败,俞敏洪毕竟是幸运的。1980年,来自江苏农村的他终于走进了北京大学的校门,开始了人生新的一页。北大毕业后,俞敏洪留校做了英语教师,  相似文献   

5.
主题餐厅     
对于投资者来说,吃,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不管时事怎么变迁,不论风云如何变幻,人总是要吃饭的。做吃的营生,钱不在多,万儿八千,可以开个面馆;几十上百万,开个大饭店也未尝不可。投资“吃”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选择。 但是,看着现在大街小巷林林总总的餐厅、餐馆,又让人犯愁。虽然餐饮业机会多门槛低,但竞争也激烈,如果做不出自己的特色,很难出头。在菜式上追新求异,已经是常规的手法;各种各样的打折促销,也屡见不鲜。 怎么才能做出特色?古人看山是“横看成岭竖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实,做餐饮也如同看山,换一个角度,又会有新思路。下面这些特别的餐厅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近日又看到科学网上关于研究生"苦力科研"的新闻.其实,身边也有许多同学有这样的抱怨:有的认为做的东西都是老板的,做得再好也没用;有的认为自己做的东西对自己用处不大,做基础研究好发文章,但工作不好找,做技术应用的好找工作,但文章不好发;也有许多同学象北大那位同学那样,觉得做得工作没有意义,全是打杂的活,太低端了.总而言之,大家都有一个担心,怕沦为"学术民工"!我现在是研二学生,并准备读博,对此有一些思考,谈谈自己的感受.1 "学术民工"是怎样炼成的"学术民工"到底是怎么炼成的?其实很多同学也是根据这个思路,了解哪些事会导致沦为"学术民工",来决定哪些事不去做.许多人会觉得:给老板打杂,这可是一个民工最明显的特征啊!于是,许多同学就有了正当理由拒绝打杂.  相似文献   

7.
●可以敷衍他人,敷衍工作,敷衍一切,最终却发现:敷衍了自己。●真正能埋没一个人的,可能只有他自己。●拥有目的理性和成就动机的编辑,在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同时,也做给了自己。●在征战中打败一个人的,往往是他自己。  相似文献   

8.
科技界声音     
《科技导报(北京)》2008,26(3):11-11
现在,我们国家变化很大,西藏也发展很快,青藏铁路都修起来了。好极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新华网[2007-01-19]我希望自己能够做得再好一些。现在年轻一代都成长起来了,他们的底子比我们这一代更扎实,希望寄托在他们的身上。  相似文献   

9.
“我已经从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岗位上卸任回北大了,现在我名片上的职务是北京大学教授。我喜欢做基础研究,也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一见面,陈佳洱就把这个“喜讯”向记者公布了。“当时选我当北大校长,实在是历史的某种‘误会’。我这个人并不适合做行政工作,能力也很有限。当时我曾向上级领导推荐光召同志,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贡献大,又是北大校友,直到现在我都觉得他比我更适合当北大的校长。”陈佳洱一辈子最喜欢的就是科研和教学,现在终于能多点时间搞科研,这让老先生每每提起都不免喜形于色。现在,他正带领学生们研制一种粒子加速器,“…  相似文献   

10.
北大计算机所所长王选院士说:我不是企业家,我只是一个有市场洞察力的科学家。80年代初,我曾第一个向学校提议开办校办产业,但我没有“下海”。我觉得一个人最可贵的是把冷门的东西搞成热门,千万别跟潮流,要预见社会的需要来锻炼和培养自己,而不要刻意追求科学以外的东西,不要被当前的名和利所迷惑。我们做“718工程”时,没有名也没有利,但我们坚信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是国家所需要的。 有人曾预言,中国的铅字淘汰完了,方正就该萎缩了,可如今的现实是,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各种危机的日子里我们应不应该进行品牌建设一商是企业高层里讨论得比较多问题之,尽管观点各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没有哪一家企业不希望把自己的品牌做起来。问题是:如何面对今天的世界形势认识品牌意义,怎么去做品稗,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就成为食业品牌建设的核心问题。目前最人的难点是找不到可以操作的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12.
 关于数学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题目。北大没有工科,但有很多非数学专业,笔者在很多专业教过数学,在这里主要根据自己在北大40多年教数学的经验,谈点个人的体会。一、数学不仅仅是知识和工具,数学对人才的培养成长也有重要作用数学的作用不局限于它是一门知识,更不仅仅是工具,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数学对人才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从院系调整以来,我们在高等学校工作的人都知道,数学课程在许多专业的教学计划里增加了,而且本来不需要数学的专业,教学计划里也加了数学。这个现象很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3.
诚实、自信是一个希望成功的青年所应具备的重要条件,但还有一种更重要的资本我们非具备不可,那就是良好的态度。态度是你与人见面时最先给人的一个印象,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为人不诚实或态度粗俗的人,令人一见就会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北大的学生,要有坚定的信念和远大与宏伟的目标。因为作为北大人,在一定程度上讲,所承载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责任,因为你们处在高等教育金字塔的顶端,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中的精英,那么就不可避免地承载起更多人的希望。北京大学110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与国家繁荣、民族昌盛共呼吸,共命运,始终挺立在历史发展的潮头!作为在:不断发展和成长中的北大学子,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坚定的信念,有了丰富、扎实的知识,有了基层生活的历练,才会拥有真正的家国情怀,才会实现个人目标和报效祖国的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15.
董时嘉 《青年科学》2008,(11):24-24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亲子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首先要明确的是沟通的目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满足孩子希望被了解的欲望和需求任何一个人,都有希望被别人了解知道、让人理解认可的心理需求,尤其是对那些他认为生命中较为重要的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无疑是他的父母。当孩子做了某个行为,只要他们自己认为是对的,都会希望被家长知道了解。尤其是当他有了好的行为表现时,更需要有家长的认可和分享。这样,才会慢慢消除他与生俱来的恐惧和孤独,从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成功来得如此巨大,以至于37岁的李彦宏必然成为中国互联网的英雄。在舆论眼中,好几年默默无闻的李彦宏突然变得如此完美“:这是一个有着太多优点的男人,有足够的智商与儒雅的谈吐,有惊人的魄力与财富,甚至有相当帅气的外表”。1414房间成就神奇公司宾馆的两个房间一间是卧室一间是办公室,闲暇时李彦宏跑到母校北大张贴招聘小广告。“在美国,两个男人天天住在一起,会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5年前,海归派大帅哥李彦宏皱着眉头向他的创业搭档徐勇抱怨。但两人仍然在北大资源宾馆一住就是很长时间,房间号也不怎么吉祥,1414、1417,一间是卧室,另…  相似文献   

17.
正环境对人的影响从来都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生活在身边每一个人,或多或少地会影响着自己,甚至会影响以后很长一段人生。生活习惯、语言习惯、沟通方式等等,会在以后的生活场景中再现。这是行为重复性再现,也叫移情。通俗地说,  相似文献   

18.
一看到copy命令,学过dos命令的人都知道它的功能就是复制文件:可以复制一个文件、复制一组文件、合并复制文件,也可以全盘复制文件;可以同名复制,也可以改名复制.其实,copy命令的功能远不只如此.下面介绍copy命令的其它用法.  相似文献   

19.
正十、热情空前爆发一个人发表一篇作文,可以激励周围所有的人。难道不是吗?陈强发表了作文,同学们一个个地传阅,胸膛里的热情空前爆发。之前曹北大和徐清华也发表过作文,可没见大家这么兴奋。这次陈强发表作文,大伙儿怎么就如此兴奋呢?那是因为大家觉得陈强的作文跟曹北大和徐清华的作文相比,要逊色一点。既然逊色一点的作  相似文献   

20.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每天上班老板都会像打仗一样“教育”我们要抓紧时间做一个有效率的人,但在我们心里老板这个词永远是苛刻、剥削、刻薄的代名词,期待着有一天能够生活在一个没有老板的世界里,然而你有想过如果你的老板是电脑会是什么效果吗?会有人希望自己的老板是电脑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