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四月二日内瓦电讯,因为阿根廷和智利两国的出任调解,开战将近三年的巴拉圭玻立维亚的大厦谷争夺战已经有和解之可能了.这两个南美洲大陆内地的小国为什么要战争?为什么能够支持到这么久?牠们背后的后臺老闆是谁?我们乘这机会再来分析一下,似乎不是没有意义的.巴玻的战争从一九三二年六月开始以来,一直到现在,已经快  相似文献   

2.
一起中国闭关自守的状态,早在一世纪以前被打破了。世界任何一处发生的浪潮,不管是政治的或经济的,都会打动我们,影响我们,使们们不能不去理会牠,而且还需要进一步去理解牠。特别是九一八事变九年以来,国际的一着我们,而我们所遭遇以及的各种事故,也给予世界各国以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日苏战争将来万一爆发,中国正是夹在两大阵线中间的牺牲者.所以在这一战争中中国实在有恺切表明自己的态度的必要!第一,我们首先应当认清楚的是,日帝国主义者对于我们有什么关系?其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显然,牠是我们唯一的敌人,牠的政策的唯一目的,便是「侵略中国.」反之,苏联对于我们怎么样呢?事实告诉我们,自从其「十月革命」以还,它对于我们不但把沙皇时代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慨然废  相似文献   

4.
西方学者对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有不同的观点。的确,即使在伊斯兰世界内部,也存在很多矛盾、许多冲突,如果把所有矛盾、冲突都归结为是两种文明之间的冲突,有许多问题是说不清的。那么,这次伊拉克战争有没有“文明的冲突”的因素?我认为有。如果从更深层次解读这场战争,解读萨达姆现象,解读布什主义,就会发现“文明的冲突”的因素。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这场战争反映的“文明的冲突”不是整个伊斯兰世界和整个西方世界的冲突,而是伊拉克和美英两国特别是和美国之间的冲突,也就是部分伊斯兰文明同美国的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伊…  相似文献   

5.
我的过失在于我把复杂的形势看待太清楚了.然而我仍旧看得出这些形势底复杂性来.但是我觉得,大家应该把这些形势底重要程度分别清楚.有许多混乱和错误往往是由于情感上失去了平衡而产生起来的这种平衡失去以后,便要使人们对于宝贵东西失去了知觉.我们是生活在历史上最危急的一个时期中.欧洲——接着便是整个世界——都处在大火灾底前夜.我们已经可以感觉得到战争底气息了.但是我总不觉得这里有什么理由可以使我们失去自主力;而且对于我们法国,局势是很确定而显明的,倘使我们对于这  相似文献   

6.
编辑室     
自德蘇战争爆发以后,牠了全世界注意力的中心,在這一期的本刊里讨论这个问题的,有兩篇文章:一是乔木先生的‘苏联不是孤立的’,这是站在政略方面来谈的;一是金仲先生的‘德苏战爭第一個月’,这是站在战略方面來谈的。這两篇文章都有深刻的的分析,读者不妨细看一下。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参战的美国,他实际上却‘已在战争中’,可是我們對於美國除注意牠的政略与战  相似文献   

7.
通常我们说国防,大概是指防守一个国家不被别的国家攻击或击而不破而言.例如目下的苏联正在努力充实国防,就是为的防卫社会主义的祖国,不让帝国主义列强去侵略.又如法国甚至英国或美国,牠们也都在喊着加强国防主要的大概是在防护牠们在前次的战争中获得的新领土和新殖民地不再被别的帝国主义国家夺了去.还有一部分小国如欧洲的小协约及巴尔干诸国等也在相当地注意国防,那自然为了害怕强邻的侵略.这种国防,我们可以说  相似文献   

8.
金丝猴的驯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丝猴是世界罕有的珍贵动物之一,牠一名线狨,又名金狨。其背部毛长呈金黄色,在太阳光下金光闪闪,其毛皮十分贵重,轻而保暖力强,是封建时代的皇室贡品,只有高级官虽才能穿戴;其骨称狨骨,为名贵的药材,据说可治喉头炎等病;其肉及脑可食。又因其周身色彩妍丽,为我国所特有,所以牠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展览对象,至今除我国外世界各国动物园中尚无展出。分类在分类上牠属于叶猴科仰鼻猴属,该属共有四种,除一种称 Rhinopithecus avuncu-lus 产于越南和日本东京外,其余三种均产我国西南部。现介绍如下:(一)云南金丝猴 R.beti产于云南西北角,成年雄猴身体全长(包括尾在内)共约1500毫米,其分类特征为肩间无浅色处,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记者探访"基地"组织活动地区并记录下真实感受只要稍加梳理,我们就会从碎片化的历史中发现许多有意思的事。恐怖袭击、本·拉登、"基地"组织、当代伊斯兰恐怖主义、现代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伊斯兰世界的贫困化和边缘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强力向伊斯兰世界植入他们的价值观和民主模式……沿着此一线索由浅入深审视拉登所代表的当代伊斯兰恐怖主义和美国的全球反恐战争,我们会发现,美国打了十几年的全球反恐战争不过是对拉登个人的战争,至多还包括对"基地"组织的战争,而支撑拉登及"基地"组织崛起和壮大的因素基本未被触及。所以,拉登的死,顶多只能代表奥巴马政府和美国民主党的暂时胜利,而对整个反恐战争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目前尚难预料。  相似文献   

10.
「已在战争中」的美国,自从罗斯福在九月十一日发表了「射击」演说以后,牠就更加走上了战争的边缘。据路透社十月九日纽约电,罗斯福曾经在「驿者杂志」说:『美国政府政策的目的,始终在保持美国不加入战争,但此举显将成为不可能,如欧洲最后的一个民主堡垒英国,不幸失败。我们现在明白自己可能保卫美洲的惟一方法,乃在  相似文献   

1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虽已(?),但牠却还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国家。如德法关系及美法关系等的增进或恶化,对于大战都是会发生影响的。就是法国内部的情形,我们也不容忽视,因为牠毕竟是有革命传统的。因此,本刊这一期在这一栏中就选择了下面的三篇文章:「美国安抚维希的失败」,「法国工人的厄运」,及「法国沦陷区历史记」。  相似文献   

12.
罗马尼亚(Rumania)这国名的本议就是罗马人的国度.古罗马时代,有许多罗马兵移殖在达谢(Dacia),这些罗马兵连同罗马化的达谢人的子孙,就是现在真正的罗马尼亚人.罗马尼亚还在二世纪就有了灿烂的文化,在罗马帝国崩溃之后,也还享受着比较的安宁.然而从六世纪起,罗马尼亚却变成了许多争霸于欧洲东南部的民族的战场,——布加利亚人,希腊人,土耳其人,奥地利人,波兰人,俄罗斯人大家轮流着在那边土地上,语言上和人口上留下他们的标记来.罗马尼亚受了长期的外族的统治,直到一八七七年俄土战争之后,方才获得了独立.一九一四年的世界大战使牠的领土和人口增加了一倍.这是牠的军事投机的成功.原来罗马尼亚早跟德国结过同盟,在大战开始,却严守起中立来.随后见着俄军的胜利,牠便加入协约军,跟德奥军作战了.战败的结果,牠跟德国讲了和.可是恰在大战结束的两天前,(一九一八年十一月九日)牠见着德国形势不利,又向德国宣战了.于是马黎和会承认了牠是胜利的协约国,  相似文献   

13.
除了日本以外,正式承认过牠在我们东北领土所造成的『傀儡帝国』的只有萨尔瓦(Salvador).这国名这才深印在我们中国人的脑际了.这印象是坏的,实际上萨国此举完全是因为萨尔瓦多的统治者受了日帝国主义的利用,才做出来的.萨国的老百姓对于这可说是毫无关系.萨尔瓦多不过是中美一个最小的国家,面积还不到辽宁省七分之一.但就震灾的屡次光临,人民的刻苦精神以及很大的人口密度看来,牠的确可以跟我们的东邻做着难兄难弟,虽然后者是骄横的帝国主义国家,而前者只是一个可怜的半殖民地吧了.萨尔瓦多只有宏都拉斯六分之一那么大,容纳着比宏都拉斯还多的人口.牠的大部分土地时常遭受着火山的灾害.可是那些地方,住户偏特别多.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就气候的舒适和农事的合宜来说,这些火山区域是南面较低的太平洋沿海地带和北面靠近宏都拉斯边境的高山区域所不及的.在中美各国中间,只有萨尔瓦多缺少大西洋的海岸.牠所依靠的不过是太平洋,而这方面又没有真正  相似文献   

14.
美苏关系是紧张的但这种紧张大案关系是不是会很快的走向第三次世界战争呢, 不容否认,美国的统治者中有这样一派,他们以为美国战争不可避免,而以美国的观点来看迟打不如早打,因为迟了苏联就会很快的恢复过来  相似文献   

15.
蘇聯對法西斯德国的抗战,人们在一方面怀疑牠的实力,在另一方面又怀疑牠的运輸制度,现在,蘇联的真正实力已经大白于世界了,但是人們對于牠運輸制度的怀疑還没有完全消灭,甚至外国的专家們也不能免。這個問题在事实上並不简单,因为牠是与美国援苏的问题有关的。究竟蘇聯的運輸制度好不好,究竟蘇聯的運輸力够不够,我們最好参看“蘇聯運輸的真相”这篇文章。原文載于本年七月八日出版的“新羣众”周刊。  相似文献   

16.
伊朗事变的扩大,使中东区域成为国际注意的一个新中心。这有两种看法:(?)战后世界政治的发展看,这是民族自觉与自决的新型式。德黑兰和亚塞尔拜然是关闭不住了,战争打开了波斯湾与高加索山的大门,伊朗人民接触到外面的世界,他们当然要求自由与民主。另一方面,从资本主义强权国家的观点看,他们想到的就是土地、矿产、石油及港口等等。这两种看法的不同,使伊朗事变的发展,增加了复杂性。这里收集的三篇文字,主要是代表英美的观点的,其中有许多材料,可供我们参考。  相似文献   

17.
希特勒在十月三日的演说,显然的,我们可以看出牠不仅是在对内,而且是在对外,因为在九月二十九日开幕的英美苏三国会议,对于法西斯德国的威胁实在太大了。  相似文献   

18.
(一)菲洲剪影菲洲是北临地中海,西临大西洋,东北临红海,东南临印度洋的一块黑暗大陆,牠占地计有二千九百二十万平方公里,约大於欧洲三倍,人口则有一万四千四百万人,仅及欧洲五分之一,牠完全是帝  相似文献   

19.
玻立维亚(Bolivia)固然也有河流纵横的盆地在东部一带,然而就大体说,却是一个高原国.牠在南美洲的地位,相当于我们的西藏在亚洲.牠全是内陆,没有通海的口岸;安第士(Andes)山地占着全国大部分面积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对外政策,有着两个面孔.第一个面孔,这便是每年国会开会时,外相在第一次会议上的演说,这演说是一种传统的蜂蜜.不论谁做外相,不管是币原男爵也好,是芳泽也好,是内田伯爵也好,或是广田也好,差不多都有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金的资格,都是和平的战士,都是酷爱和平的安琪儿.凡是日本所干的,都是为了「维持」国际和平.牠侵占满洲,显然也是为了「维持」和平.牠进行战争以侵略中国,全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