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供热分户计量与分户改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群 《科技资讯》2010,(19):53-53
随着国家能源政策的制定与发布,建筑节能的地位日益增高,推广和实行分户热计量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本文对分户供热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孙刚  吴华新  苏黎威 《应用科技》2002,29(12):49-51
根据我国采暖系统的现状,提出了实行分户供暖和分户计量的必要性,并对与其相适应系统的型式作了简明扼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城镇供热的变迁,探讨了从传统的集中供暖收费发展到现阶段的分户计量供暖收费的形式和特点.针对现阶段分户计量收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户计量方法,即以室温为依据进行分户计量的收费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物理和数学模型.新模式不但能取消价格昂贵的量热仪表,大幅度降低收费成本,还能避免用户从邻居免费“蹭热”等不公平弊端.  相似文献   

4.
分户供暖系统户间传热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不同情况下的户间传热,以及因户间传热负荷给采暖设计负荷、采暖设备设计选型、用户使用、投资增加等带来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于分户热计量采暖系统,必须计算户间传热引起的热负荷,并将这一热负荷作为散热器选型的依据之一。相对于热水循环泵的作用压头,尽管重力作用压头很小.但它是引起双管采暖系统垂直失调的重要原因,在设计分户热计量采暖系统时,必须充分重视其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一户一表、水表出户、集中管理"进行叙述,提出了此方案的优越性和改进技术。  相似文献   

7.
分户热计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文和 《甘肃科技》2006,22(5):23-24
针对即将全面推广的分户供暖计量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介绍了室内温度法计量方式,阐述了单管顺流式系统分户改造和垂直单管跨越式分户供暖可行性的观点,同时简单介绍了热费计取方式和分户供暖形式。  相似文献   

8.
金建恒 《科技资讯》2010,(6):162-162
本文主要介绍建筑工程验收的相关概念、分户验收要点,并浅析实行分户验收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更适应居民生活水平的燃气表出户的概念,并讨论了燃气表出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采暖分户计量.  相似文献   

11.
在混合热阻条件下和卡诺热机性能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热漏对循环的影响,导出了有热漏时,混合热阻条件下的卡诺热机的输出功率与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采集凝固热热泵系统为寒冷地区地表水等热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其关键设备凝固换热器的换热性能直接关系到热泵系统的供热运行效率.在介绍凝固换热器及其冬季换热工况的基础上,通过定义凝固当量换热系数比等量纲一参数,采用准稳态近似与拟合等方法,对紊流状况地表水凝固换热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建立了刮冰周期内平均凝固当量换热系数比的统计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入口水温与管壁温度越低、管径与Re越小、管长越大,瞬时凝固当量换热系数比越高,而凝固换热器的平均凝固当量换热系数比在1~4变化.  相似文献   

13.
将电厂冷却水作为热泵的低位热源,根据水源热泵的技术特点分析余热热泵的节能原理及余热热泵系统的可行性,讨论了其在节能环保方面的巨大优越性.结合工程实际,应用余热热泵给长春某小区冬季供暖,通过计算比较分析,得出余热热泵具有很好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竖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为室内环境控制提供冷热量。在空调工况下,热回收机组可以提供卫生热水。卫生热水的供应在冬夏不同的运行模式下,对地埋管的换热性能影响不同。通过某地源热泵工程设计,分析了冬夏季卫生热水系统在蓄热方式下对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换热性能的影响。利用卫生热水的蓄热能力,对地埋管换热器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换热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不同运行模式下地埋管的换热性能参数。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在该工程负荷特性下的系统调节方式。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环境水源现状,提出采集凝固热热泵系统为建筑物供热的新思路.凝固换热器是该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在介绍凝固换热器原理的基础上,对连续提取凝固热的参数条件及流动阻力问题进行了分析,所得结论将为该热泵系统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安徽朱集西矿为研究对象,研究高温矿井热害治理与废热利用综合技术,该技术综合热泵技术和井下制冷降温技术,在进行矿井热害治理的同时,充分回收高温矿井废热,将高位热害变成煤矿供热资源,既降低了井下降温负荷和运行成本,又将能量回收利用替代锅炉热源,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几种常见土壤源热泵U型埋管换热器传热模型,建立了单U型垂直埋管换热器的非稳态传热模型.采用隐式有限差分法对冬季运行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U型埋管出口水温的变化规律及土壤温度场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考虑换热管与流体换热的相互影响,以换热管固体域与管内流体域为研究对象,根据耦合界面温度和热流密度的连续性边界条件,推导了界面温度和热流密度的迭代格式和收敛判别方法.以整场离散整场求解为基准,研究耦合界面处的温度和热流密度分布以及出口平均温度,探讨了分区求解边界耦合算法的计算精度和求解效率.计算结果表明,建议松弛因子取0.75、收敛容差取0.1为宜.流固耦合传热的分区求解数值算法,为高效换热管的研发提供可靠的数值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19.
In the viewpoint of heat transfer,heat transport potential capacity and its dissipation are defined based on the essence of heat transport phenomenon,Rspectively,their physical menings are the overall heat transfer capability and the dissipation rate of the heat transfer capacity.Then the least dissipation principle of heat transport potential cpacity is presented to enhance the heat conduction efficiency in the heat conduction optimization .The principle is, for a conduction process with the constant integral of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ver the region ,the optimal distribution of thermal conductivity,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highest heat conduction efficiency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least dissipation of heat transport potential capacity .Finally the principle is applied to some cases in heat conduction optimization.  相似文献   

20.
双排平直翅片管换热器换热和流动性能的三维稳态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三维稳态模拟研究了叉排和顺排布置形式、几何尺寸和雷诺数ReD对双排平直翅片管换热器换热和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尾流区面积是影响换热量的主要因素,其原因是尾流区的风速很小,部分空气无法被主流带走,造成了空气和翅片间的温差很小,努塞尔数NuD接近零;顺排管换热器前排管的尾流区较宽,并与后排管的连接形成宽度为D的尾流通道,形成了比叉排管换热器大的尾流区面积,因而前者的换热效果比后者差。在几何参数中,翅片间距对换热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因为翅片间距较大时,管前和管侧会产生向下游移动的马蹄形漩涡,显著强化了换热;流动方向或垂直于流动方向的管间距的减小,会增大前排管尾流区对后排管的影响,从而恶化传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