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在国家和省、市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宿州市国企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环境进一步宽松,一批有志创业的科技人员按照"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民营机制,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据统计,到2002年年底,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已发展到378家,年技工贸总收入达7.96亿元,从业人员5424人,其中科技人员2418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5%.  相似文献   

2.
范宿培 《安徽科技》2003,(11):40-41
自1984年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诞生至今,安庆市民营科技企业已发展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科技产业大军,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新的亮点.到2002年底,全市民营科技企业总数已达650家,技工贸总收入30.9亿元,利税3亿多元,从业人员22000人,科技人员4600人.企业总数、总收入和从业人员数3项指标分别是1996年的2.5倍、8.6倍和4倍.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重要力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近年来,马鞍山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较快,2002年全市民营科技企业77家,从业人员2228人,资产总额2.3亿元,技工贸总收入1.85亿元(其中达到100万元的有27家,1000万元以上的有7家),比上年增长71%,占全市GDP比重为1.19,上缴税金1060万元,出口创汇110万元,研究开发费用736万元,占总收入3.5%,拥有专利10项.但与发达省市相比,马鞍山市的民营科技企业无论在数量、规模、对GDP贡献诸方面都还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4.
璇璇 《杭州科技》2002,(3):9-10
民营科技企业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生力军,浙江省经济近几年持续快速发展,除了体制和市场先发优势等原因外,很重要的一条是得益于民营经济和民营科技企业占企业的比重极大的优势。据统计,1999年全省工业企业有69.3万多家,产值 1.22万亿元,其中民营企业 69.12万家,占企业总数的 99.7%,总产值占 84.4%。 到 2000 年,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总数约达 5000家。资产总额1069亿元,产值1126.5亿元。以上数据表明,经过近20年的开拓发展,一大批民营科技企业已经从创业阶段进入成熟发展期。民营科技企业依靠其机制和技术上的优势,成功地…  相似文献   

5.
郭曙光  陈刚 《今日科技》2002,(12):14-15
近年来,绍兴市民营科技企业抓住机遇,奋发进取,依靠其明晰的产权、灵活的经营机制和高度自主的决策体制,以市场为导向,技术创新为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已成为推动我市科技事业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成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据2001年对271家民营科技企业的调查统计,其资产总值已达304.4亿元;从业人员92517人,其中科技人员20549人,占全部职工总数的22%;2001年实现产值377.35亿元,技工贸收入355.19亿元,其中技术性收入2.49亿元,产品销售收入334.02亿元,商品销售收入11.…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天长市委、市政府将民营科技企业作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加以重点扶持,推动了民营科技企业的迅速崛起.目前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已有200多家,从业人员2000多人、科技人员405人.2000年技工贸收入达2.6亿元,产品涉及电子、化工、机械、建材、医药等多个行业,其中,资产规模超千万元以上的民营科技企业近15家,不少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乡镇经济的重要支柱.2001年上半年民营科技企业实现技工贸收入1.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9%,入库税金增长21.5%,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我市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诞生于1984年,在经历了萌芽期(从1984年到1991年)、快速发展期(从1992年到1996年)、加速发展期(从1997年至今)等三个阶段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2005年底,全市民营科技企业总数达到了800家,技工贸总收入达到了45亿元,利税4.5亿元,从业人员29000人,科技人员5930人。民营科技企业快速发展有力推动和促进了全市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8.
素有"电缆之乡"称号的无为县高沟镇,原是一个农业乡镇,工业基础薄弱.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高沟镇紧紧围绕"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支柱产业"的指导思想,加快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促进各类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使该镇成为民营科技企业的聚集地.截至目前,该镇共有各类民营科技企业284家,从业人员近1万人,并形成电线电缆系列、电加热系列、机电系列等,品种达1000多个,产品覆盖全国并远销到中亚地区;在这284家民营科技企业中,有11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民营科技企业,其中3家企业和两个产品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石英玻璃加热器、高功率密度电热火棒等产品获得省科技进步奖,钼箔带等产品填补了安徽省空白.  相似文献   

9.
黄维荣 《科技潮》1994,(4):49-49
大兴县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是从1987年开始的,当时,规模小、范围窄、技术档次低。1991年开始,我们正式成立了科技企业办公室,并加强了科委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县委、县政府也十分重视,在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尤其是1992年初,我们凭借交通便利、软硬环境优良等多种优势,积极广泛地向外界宣传大兴,吸引大批市内外科技人员来大兴兴办民营科技企业。到1993年底,我县民营科技企业已发展到302家,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给我县带来了三大好处。一、它为我县经济腾飞注入了新了活力。到1993年底,302家民营科技企业注册  相似文献   

10.
王淮建 《安徽科技》2001,(10):27-27
淮北市民营科技企业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探索,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全市各类民营科技企业已达160家、职工总数1900人、技工贸总收入2.67亿元、企业资产总额3.63亿元、上缴税金1700万元,民营科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已逐渐发展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一、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曾几何时.人们对民营科技的社会定位不清,甚至时时将“民营”与非公有制、私营相等同,致使其产业相关政策配套不够。发展环境不尽如人意,不能很好地享受国民待遇,让民营科技企业从业人员颇为苦恼。如今,这一切已不再是问题。江泽民同志去年的“七一”讲活在阐明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的新变化时,肯定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作为新的社会阶层,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明确地提出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对广大民营科技企业工作者来说,如春风化雨,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激励。让许多民营企业家有了扬眉吐气之感,在民营企业界产生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2.
民营科技企业凭借其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灵活的民营机制和极富创业精神的企业家队伍这三大鲜明特征,现已发展成为一支推动科技事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2002年,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已达4524家,从业人员12万多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50亿元.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安徽省的民营科技企业无论数量、规模,还是对GDP的贡献都还存在差距.如何进一步促进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跨越式发展,笔者认为,应内外并举、乘势开拓,促进安徽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宁国市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推动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科技企业发展.2002年,全市20家规模以上民营科技企业实现技工贸总收13亿元,占全市GDP的3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收入47%;实现纯利润和上交税收超过1亿元,均占全市的30%左右.  相似文献   

14.
江总书记说:“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温州——我国股份合作经济的发祥地,正是依靠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温州特色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之路,在创新中不断铸就温州经济的辉煌。目前温州市已有民营科技企业2550家,占全部工业企业数的9.23%,其中经省、市、县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400余家。从整体看,温州市的民营科技企业生产规模在逐步增大,据统计,规模以上民营科技企业1300多家,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数的43.3%,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134家,占45.4%;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56家,占49.…  相似文献   

15.
20多年来,我省民营科技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据初步测算,2000年全省经认定的民科企业达3,568家,长期从业人员24万多人,技工贸总收入达858亿多元,比1999年增长44.37%,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经  相似文献   

16.
晋中市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道路,在苦练内功的同时,民营科技企业在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笔者从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客观地分析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模式和途径,对民营科技企业快速发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合肥市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科技成果比较丰富.近年来,在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中,合肥市十分重视发挥科教优势,重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重视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主动和有意识地采取了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措施,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目前,合肥市已有经省科技厅认定的各类高新技术企业270多家,2001年,高新技术产业年产值达177亿元,技工贸总收入166亿元,均比上年增长2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高新技术总产值和技工贸总收入均占全省的45%以上.2001年,合肥市的民营科技企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企业总数达1452家,年技工贸收入60.3亿元,100万元以上民营科技企业达102家.民营科技企业的迅速崛起,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有效地推动了合肥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山西科技》2000,(1):25-26
第一条 为了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 ,保障民营科技企业合法权益 ,规范民营科技企业行为 ,推动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结合本省实际 ,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民营科技企业是指由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设立的 ,按照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原则 ,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以及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活动的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包括实行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经济、股份制经济、私营经济的科技企业和国有企业事业等组织创办的国有民营的科技企业。第三条 民营科技企业是发展科技…  相似文献   

19.
民营科技企业以其技术创新能力、灵活的民营机制和企业家队伍这三大鲜明特征,历史地走到了经济发展的前列,成为一支推动科技事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力量。2002年,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已达4524家,从业人员12万多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50亿元。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我省的民营科技企业无论数量、规模,还是对GDP的贡献都还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20.
民营科技企业机制灵活,技术创新能力强,是科技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载体。安徽省与沿海省市经济的差距之一在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滞后,而安徽省的比较优势之一又是科技优势,兼容机制活力和科技优势的民营科技企业是科教兴皖的一支生力军。国家科技部公布的资料表明,2000年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已达4048家,技工贸总收入达257.4亿元。 经过多年的努力,安徽的发展环境有了很大改善。过去普遍存在的引进人才难、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现在有了很大改观。安徽省一家民营科技企业前不久到浙江招聘了多名技术人员,其中不少有硕士学历。另外一家企业最近一次就聘用了十几名大学生,这家企业现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