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道阿尼玛卿构造带东部蛇绿岩的同位素定年结果: 德尔尼洋脊玄武岩全岩40Ar-39Ar中子活化测年得到坪年龄为(345.3±7.9) Ma. 从过剩Ar等角度探讨了测年结果的可靠性, 认为可以代表蛇绿岩喷发形成的时代. 该年龄为青藏高原最北端古特提斯缝合带的存在及东延提供了时代证据.  相似文献   

2.
西藏罗布莎蛇绿岩中辉长辉绿岩Sm-Nd定年及Pb,Nd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用Sm-Nd法测定了西藏罗布莎超基性岩体中辉长辉绿岩脉的年龄, 斜长石、辉石及两个全岩的内部等时线年龄值为(177±31) Ma, 初始εNd(t) = +8, 显示该岩墙形成于中侏罗世; Nd, Pb同位素特征表明该岩脉源于印度洋型地幔域. 推测中侏罗世该区蛇绿岩形成于大洋环境.  相似文献   

3.
华北克拉通桑干地区高压麻粒岩变质作用的Sm-Nd年代学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郭敬辉  翟明国 《科学通报》2000,45(19):2055-2061
对华北克拉通内典型高压麻粒岩和高压角闪岩进行了Sm-Nd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获得高压基性麻粒岩的石榴石+全岩Sm-Nd内部等时线年龄(1 842±38) Ma, 高压角闪岩的石榴石+全岩Sm-Nd等时线年龄(1 856±26) Ma, 高压基性麻粒岩的全岩Sm-Nd等时线年龄也落在同一范围内. 在充分考虑高温高压变质阶段局部范围内Nd同位素均一化的影响以及石榴石减压分解后的较大残留体对高压变质阶段Sm-Nd同位素特征的保存能力的基础上, 确定上述同位素年龄代表高压变质作用时代, 进而提出华北克拉通古老陆块的大规模碰撞拼合作用发生在早元古代末期.  相似文献   

4.
阿尔金构造带西段的榴辉岩呈透镜状产于以角闪岩相矿物组合为特征的片麻岩中.选择保存较好的榴辉岩分别进行Sm-Nd和U-Pb的同位素年代学测定,测得全岩-石榴石-绿辉石的Sm-Nd等时线年龄为(500±10) Ma;4个颗粒的锆石U-Pb同位素测定获得的表面年龄很好地落在一致线上,并得出其权重平均值为(503.9±5.3) Ma.2种方法获得的基本一致的年龄数据反映了榴辉岩的峰期变质时代,从而表明了阿尔金构造带中加里东期与俯冲及陆-陆碰撞作用有关的山根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四川石棉蛇绿岩套的Sm-Nd年龄及Nd-Sr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石棉蛇绿岩套Sm-Nd和Rb-Sr同位素组成的测定结果为:由方辉橄榄岩和辉长岩确定的全岩Sm-Nd等时线年龄为938±30Ma(2σ),εNd值为7.6±0.8(2σ),表明该蛇绿岩套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期.蛇绿岩的ISr值变化明显(0.70209~0.70708),是由雨水热液蚀变作用引起.高的εNd值反映原始岩浆来源于强烈亏损的地慢源区,推测在新元古代早期该区可能处于弧后盆地环境.  相似文献   

6.
班公湖SSZ型蛇绿岩年龄对班-怒洋时限的制约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史仁灯 《科学通报》2007,52(2):223-227
班公湖蛇绿岩位于西藏北部班公湖-怒江新特提斯蛇绿岩带的最西端, 主要由SSZ型蛇绿岩组成, 代表威尔逊旋回末期阶段的产物. 辉长岩中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62.5±8.6)~(177.1±1.4) Ma, 加权平均年龄为(167.0±1.4) Ma (n = 12, MSWD = 1.2), 代表新特提斯洋在该区俯冲消减的时限, 指示班公湖-怒江新特提斯洋至少从中侏罗世开始由扩张转换为俯冲消减.  相似文献   

7.
陈福坤 《科学通报》2002,47(11):864-868
报道德国黑森林地区(BF)华力西造山带高级变质基底的基性麻粒岩中锆石和石榴石年龄,并讨论其同位素体系的封闭温度.采用锆石U-Pb和Pb-Pb蒸发法分析,得到340 Ma左右至414 Ma的207Pb/206Pb年龄,而且大部分集中在340Ma左右.而石榴石的Sm-Nd和Pb-Pb等时线年龄分别为(398±3)和(411±14)Ma,老于大部分的锆石年龄.这一现象暗示,在340Ma左右的麻粒岩相变质作用(800℃左右)过程中,可能由于重结晶作用或蜕晶作用使大部分锆石丢失其放射成因Pb.而石榴石的Sm-Nd和U-Pb同位素体系保存了变质作用峰期之前的年代学信息.这一现象可能说明该变质作用是在无流体参与的条件下进行的.该实例表明,采用Sm-Nd和U-Pb方法对高级变质岩石定年,在某些情况下石榴石可能是更好的候选矿物.  相似文献   

8.
陈亮  孙勇  裴先治  高明  冯涛  张宗清  陈文 《科学通报》2001,46(5):424-427
报道阿尼玛卿构造带东部蛇绿岩的同位素定年结果:德尔尼洋脊玄武岩全岩40Ar-39Ar中子活化测年得到坪年龄为(345.3±7.9)Ma.从过剩Ar等角度探讨了测年结果的可靠性,认为可以代表蛇绿岩喷发形成的时代.该年龄为青藏高原最北端古特提斯缝合带的存在及东延提供了时代证据.  相似文献   

9.
洪古勒楞蛇绿岩Sm-Nd同位素特征及时代界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建华  金章东  李福春 《科学通报》1999,44(9):1004-1007
洪古勒楞蛇绿岩Sm Nd的等时线年龄为 ( 6 2 6± 2 5 )Ma ,εNd(t) =8.40 ,模式年龄TNdDM值界于 ( 1 1 80~ 1 2 0 8)Ma之间 ,说明该蛇绿岩形成于晚震旦晚期 .岩相组合、岩石化学、稀土配分、微量元素以及铬铁矿的伴生等特征进一步表明 ,洪古勒楞蛇绿岩的岩浆来源于轻稀土富集的自亏损地幔源区 ,并形成于古大洋中脊 ,现存为碰撞带中的洋壳残片 .  相似文献   

10.
对华北克拉通西部孔兹岩带西段巴彦乌拉-贺兰山地区片麻状花岗岩和贺兰山岩群石榴云母二长片麻岩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定年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 片麻状花岗岩岩浆锆石年龄为(2323±20) Ma, 两期变质锆石年龄分别为(1923±28)和(1856±12) Ma. 锆石核、幔和边Hf同位素组成相近, 19个数据点TDM1(单阶段亏损地幔模式年龄)变化范围为2455~2655 Ma. 石榴云母二长片麻岩中大多数残余锆石年龄集中分布, 平均年龄为(1978±17) Ma, 另有少量更老残余锆石(2871~2469 Ma)存在. 变质锆石由于U含量很高导致强烈铅丢失, 未能获得准确年龄. 锆石Hf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大, TDM1为1999~3047 Ma.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 可得出如下结论: (1) 贺兰山岩群孔兹岩系形成于古元古代, 而不是以往认为的太古宙; (2) 研究支持了华北克拉通西部鄂尔多斯陆块和阴山陆块之间存在一规模巨大的古元古代孔兹岩带的认识; (3) 孔兹岩带内大量存在的古元古代早期地质体可能是孔兹岩系碎屑沉积物物源区之一; (4) 鄂尔多斯地块、阴山地块和东部地块大致在同时发生相互碰撞拼合, 导致华北克拉通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1.
北秦岭西段奥陶纪火山岩中发现近4.1 Ga的捕虏锆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高精度的LA-ICP-MS(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仪)锆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测年, 北秦岭西段奥陶纪草滩沟群火山岩中获得(4079±5) Ma的年龄信息. 北秦岭不仅成为继西澳Yilgarn克拉通(碎屑锆石, (4276±6), (4404±8) Ma)、加拿大Wopmay造山带(Acasta片麻岩, 4016 Ma)和中国西藏普兰(碎屑锆石, 4103 Ma)之后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发现冥古宙(4.56~3.85 Ga)地质记录的地区, 而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较年轻的火山岩中发现地球早期地质记录的地方. 本次近4.1 Ga的锆石年龄不仅改写了秦岭没有老于4.0 Ga地质记录的历史, 也为今后寻找固体地球初始阶段的地壳岩石提供了新的依据. 所获得的36个测点的年龄数据可划分为7个时段, 代表北秦岭造山带地壳演化过程中不同时期构造-岩浆事件的时代信息, 其中, 相对集中的时段为0.9~1.5和0.4~0.5 Ga, 分别与北秦岭地区表现强烈的晋宁运动和加里东运动的时限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阿尔金构造带西段的榴辉岩呈透镜状产于以角闪岩相矿物组合为特征的片麻岩中 .选择保存较好的榴辉岩分别进行Sm-Nd和U-Pb的同位素年代学测定 ,测得全岩-石榴石-绿辉石的Sm-Nd等时线年龄为 ( 500±10 )Ma ;4个颗粒的锆石U-Pb同位素测定获得的表面年龄很好地落在一致线上 ,并得出其权重平均值为( 503.9±5.3)Ma .2种方法获得的基本一致的年龄数据反映了榴辉岩的峰期变质时代 ,从而表明了阿尔金构造带中加里东期与俯冲及陆-陆碰撞作用有关的山根的存在 .  相似文献   

13.
阿尔金山北缘蛇绿岩带的Sm-Nd等时线年龄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2  
郭召杰  张志诚  王建君 《科学通报》1998,43(18):1981-1984
对阿尔金山北缘发育的一条典型蛇绿岩带进行了Sm_Nd同位素分析 ,获得辉长岩的等时线年龄为 ( 82 9± 6 0 )Ma ,这一年龄代表了该蛇绿岩带的成岩年龄 .阿尔金山北缘蛇绿岩带年龄的确定 ,证明至少在 ( 82 9± 6 0 )Ma(相当于青白口纪 )左右 ,北塔里木地块 (包括敦煌地块 )和南塔里木地块 (包括柴达木地块 )之间还是被洋盆分割的 ,它们之间的拼合可能在青白口纪末 ,自震旦纪始塔里木才形成统一的基底 .  相似文献   

14.
东天山康古尔金矿床磁铁矿绿泥石建造地质地球化学以及Sm Nd法和Rb Sr法同位素年代研究表明 ,该建造的Sm Nd法等时线年龄为 ( 2 90 4± 7)Ma ,Rb Sr法等时线年龄为 ( 2 82 3± 5 )Ma ,成矿作用发生在海西晚期 .矿床的形成与塔里木板块同准噶尔板块碰撞引起的大规模逆冲、剪切、形成巨型黄山 秋格明塔什韧性剪切带有关 .  相似文献   

15.
武定迤纳厂Fe-Cu-REE矿床Sm-Nd同位素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耀民  涂光炽  胡瑞忠  石学法 《科学通报》2005,50(12):1253-1258
通过典型矿床-武定迤纳厂Fe-Cu-REE矿床中矿石及萤石稀土元素特征和Sm-Nd同位素体系的研究, 对昆阳群稀土富集及矿化时代进行了限定. 研究表明, 成矿期呈浸染状紫红色萤石中稀土总量 高, 强烈富集轻稀土, 正Eu异常; 成矿期后脉状浅绿色萤石中稀土总量低, 相对富集重稀土. 成矿期萤石Sm-Nd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539±40 Ma, εNd(t)=-4.6; 矿石Sm-Nd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617±100 Ma, εNd(t)值为-3.2. 表明矿床形成于中元古代早期, 成矿物质来源于富集地幔, 矿床成因为火山喷流-同生沉积. 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中元古代稀土大规模爆发成矿可能与当时大陆边缘裂谷环境产出的富碱非造山型岩浆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利用阴极发光、LA-ICPMS和SHRIMP定年技术, 对南天山北缘缝合带东段的榆树沟蛇绿岩地体中两个麻粒岩相变质基性火山岩样品中锆石进行了内部结构、微量元素组成分析和原位定年. 所获得的变质锆石年龄分别为392±7和390±11 Ma, 代表了该蛇绿岩块体经历麻粒岩相变质改造的年龄, 揭示南天山洋在泥盆纪早期即开始向北俯冲.  相似文献   

17.
湘西沃溪Au-Sb-W矿床中白钨矿Sm-Nd和石英Ar-Ar定年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利用白钨矿对金属矿床进行了Sm-Nd同位素定年. 研究结果表明, 湘西沃溪Au-Sb-W矿床中白钨矿的Sm, Nd含量较高, Sm/Nd值较大. 在147Sm/144Nd-143Nd/144Nd图解中, 浸染状白钨矿样品呈良好的线性分布, 其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402±6 Ma, εNd(t)值为−30.7. 该矿两个石英样品的40Ar-39Ar年龄谱均呈“马鞍型”, 样品的最小视年龄、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基本一致, 其最小视年龄(420±20和414±19 Ma)与白钨矿的Sm-Nd同位素数据相当吻合. 白钨矿的Sm-Nd年龄和石英Ar-Ar年龄均表明沃溪矿床形成于加里东晚期, 这与湖南雪峰山地区的构造演化和一些金锑钨矿床的同位素年代数据相吻合. 白钨矿的初始εNd值异常低, 远低于湖南元古宇地层的相应值, 成矿流体中的Nd很可能来自下伏的更老的陆壳基底. 对该矿成矿时间的厘定和对其成矿物源的制约为进一步认识其矿床成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江南元古宙碰撞造山带的两个~(40)Ar/~(39)Ar年龄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世玲 《科学通报》1992,37(3):286-286
在江南元古宙造山带的东段,存在两个典型的蛇绿岩套——皖南歙县伏川蛇绿岩套和赣东北蛇绿岩套。它们的结晶年龄分别是1024±30Ma和1154±63Ma,据此可以认为该段造山带大致开始形成于10—11亿年前。本文采用~(40)Ar/~(39)Ar定年法,确定伴随后期造山运动产生的花岗质糜棱岩中新生矿物次生白云母和青铝闪石的结晶年龄,由此大  相似文献   

19.
报道德国黑森林地区(BF)华力西造山带高级变质基底的基性麻粒岩中锆石和石榴石年龄, 并讨论其同位素体系的封闭温度. 采用锆石U-Pb和Pb-Pb蒸发法分析, 得到340 Ma左右至414 Ma的207Pb/206Pb年龄, 而且大部分集中在340 Ma左右. 而石榴石的Sm-Nd和Pb-Pb等时线年龄分别为(398 ± 3)和(411 ± 14) Ma, 老于大部分的锆石年龄. 这一现象暗示, 在340 Ma左右的麻粒岩相变质作用(800℃左右)过程中, 可能由于重结晶作用或蜕晶作用使大部分锆石丢失其放射成因Pb. 而石榴石的Sm-Nd和U-Pb同位素体系保存了变质作用峰期之前的年代学信息. 这一现象可能说明该变质作用是在无流体参与的条件下进行的. 该实例表明, 采用Sm-Nd和U-Pb方法对高级变质岩石定年, 在某些情况下石榴石可能是更好的候选矿物.  相似文献   

20.
东天山康古尔金矿床磁铁矿绿泥石建造地质地球化学以及Sm-Nd法和Rb-Sr法同位素年代研究表明,该建造的Sm Nd法等时线年龄为(2904±7)Ma,Rb-Sr法等时线年龄为( 2823±5 )Ma,成矿作用发生在海西晚期.矿床的形成与塔里木板块同准噶尔板块碰撞引起的大规模逆冲、剪切、形成巨型黄山秋格明塔什韧性剪切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