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还盘王愿是盘瑶的传统宗教仪式,对瑶人的宗教生活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拥有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仪式过程。盘瑶的集体记忆正是通过仪式的展演和对不同情境下仪式的不同表述,得到传承和发展。文章通过广西贺州市黄洞瑶族乡都江村的还大愿仪式的考察,探讨还盘王愿仪式和村落集体之间的关系,分析瑶民的集体记忆是如何从仪式中体现出来的,进而探究其背后的社会和文化涵义。  相似文献   

2.
受戒对于一个师公而言,是他从一个普通百姓变为神职人员的转折点。每个地方的师公受戒仪式还是有其独特性所在的。广西平果壮族师公受戒仪式的特点主要有:参与仪式的神职人员众多;仪式的步骤较多、内容丰富、地方色彩浓厚;仪式里有很多道教的因素;仪式的观赏性强,观看仪式的群众受教化的可能性大。我们只有充分研究各地民间宗教的仪式,把它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和立足点才能把民间宗教研究推向纵深处。  相似文献   

3.
开丧是壮族师公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描述了一个完整的壮族师公教开丧仪式。壮族师公教开丧仪式对研究壮族的生死观、道德观、壮汉文化交流以及师公教的宗教属性等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平 《科技信息》2013,(16):217-218
祭月仪式是壮族重要的活动之一,也是月神崇拜的体现。当下的祭月仪式已脱离原生越巫所具有的原生宗教样式,其所承载壮族人情感体验的涵义被道家文化冲击而被遮蔽。祭月仪式上师公所用的《解单丁独甲书科》充满了道家文化元素,但其内容表达了生命健康成长的祈求,这与月神崇拜所体现的人丁繁衍的情感诉求相契合。解读《解单丁独甲书科》可以给探讨壮族月神崇拜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联系壮族师巫语境探讨乡村仪式演剧,发现其融歌、舞、戏为一体的师公戏源于宗教祭祀,属于民间拜鬼神、谢天地,为族群酬神祈福禳灾,为生活求丰收保平安的乡村艺术,具备自身特有的组织习俗和演出习俗。  相似文献   

6.
治民族研究,民族叙事中"结构"必然是民族志的核心问题;而族源性纪念和祭祀仪式不仅成为一个民族叙事、表述和传承的"原生形式",而且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质。故以瑶族的"还盘王愿"祭祀仪式为例,借用人类学仪式理论,对瑶族仪式叙事的"根范式"进行分析;试图证明:任何一个民族重要的代表性仪式都存着特定的"原型结构",它既是存在,也是叙事,更是本色。  相似文献   

7.
宗教人类学研究的宗教与宗教行为密切相关,仪式过程与功能始终是宗教研究的两个重要范畴.仪式研究的是宗教的物质形式和行为模式,功能侧重于仪式的价值.仪式是表达并实践宗教信仰的行动,宗教仪式是人与神沟通的重要方式,通过仪式达到人神直接的协调与和解.本文以瑶族宗教社会举行跳挂仪式过程为研究中心,来探讨瑶族原始宗教与神学相互吸纳的文化意义.通过对跳挂仪式进行人类学解读,有助于拓宽对瑶族宗教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涂尔干在其专著《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从功能学的角度批判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两大宗教起源论——泛灵论和自然崇拜论,指出图腾崇拜才是宗教最基本、最原始的形式。涂尔干重新定义了宗教神圣与凡俗的双重性本质,认为宗教既是对某种神圣的象征力的信仰,又是对宗教化了的凡俗的凝聚力的信仰,是自然与人类的统一、物质与道德的统一,更是个体心理与集体社会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琴歌与闽南语吟诵都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琴歌来源于吟诵,二者都是以诗文为对象的艺术表现形式,都具有一定的音乐性。闽南语吟诵中至今仍保留着许多中古汉语语音元素,与唐代中古音一脉相承。结合闽南语吟诵音对《渔翁》《竹枝词》《阳关三叠》三首唐代代表性琴歌进行演唱处理的案例分析发现,用闽南语吟诵的文读音演唱琴歌相较现代普通话演唱琴歌更接近唐代琴歌原貌,能更好地表现唐代琴歌韵味。表明用闽南语吟诵音演唱琴歌具有合理性,将闽南语吟诵音与唐代琴歌演唱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活化传承闽南语吟诵与唐代琴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居住在中国湖南省蓝山县的过山瑶中传承的祭祀仪礼的调查,我深切地感觉到从仪礼的实践和仪礼中所使用的文字资料两个方面立体地、全方位地把握瑶族的仪礼知识系统的必要性。本文的目的将以成为宗教职能者及把法名记入家先单祖先名单中从而获得作为祖先被祭祀的资格所必需的还家愿仪式为事例,探讨并使贯穿仪礼全程的主题得到明确化。瑶族的渡海神话——瑶族先人在渡海遭遇危险时,向盘王许愿求救、脱难后还愿——在仪礼实践中有明确的反映。其寓意为瑶族在唤起族人对与始祖神的约定的同时,通过祭祀对不断受到祖先的恩惠而表示谢意;同时也唤起族人对本族辗转相承的历史的文化自觉和对与祖先关系的再确认。在还家愿仪式的前半部分,家家户户都要举行对以前许过的愿的还愿仪式、而后半部分则会再现在神话世界里有过的许愿还愿仪式。在愿望实现后的还愿仪式中,对盘王的祭祀是必不可少的。对此可以这么认为,贯穿仪式全程的重要主题就是瑶族人与盘王的祭祀约定和祭祀义务的履行。还家愿仪式的这一主题与瑶族的全部仪礼体系中所体现的仪礼性世界观是密切相联的。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4.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现行力学教材和普通物理教材大都把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矩守恒定律视为质点组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的推论,忽视了守恒星的本质意义,是不正确的.本文绘出正确表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