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6月19日,伊朗内政部长法兹利在内政部选举总部公布了伊朗第十三届总统选举结果,司法总监易卜拉欣·莱希以绝对优势胜选,成为伊朗第八任总统,并将于8月4日正式就任。无悬念选举此次伊朗总统选举或许是1993年以来最无悬念的一次。投票期间,莱希的得票率为压倒性的62%,剩下三名候选人的得票率总和约为23%。莱希是伊朗保守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2月26日,伊朗举行第十届议会和第五届专家委员会选举。议会是伊朗的最高立法机构,有权批准政府财政预算及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协议,可以对总统、部长进行质询和弹劾。本次议会选举对于鲁哈尼政府能否顺利实施改革措施至关重要。专家委员会是负责选举、监督、罢黜伊朗最高领袖的最高权力机构,每八年举行一次换届选举,其成员由选民根据  相似文献   

3.
正6月19日,伊朗官方宣布,司法总监易卜拉欣·莱希在伊朗第13届总统选举中获胜。8月5日,莱希宣誓就职。他的当选令本就充满变数的伊朗核谈判走向更加扑朔迷离。莱希竞选时强调会执行最高领袖核可的核协议,但就在他胜选后的第二天,伊朗核协议维也纳谈判便陷入停摆。  相似文献   

4.
今年一月二十五日,伊朗根据新宪法进行了总统选举,财政和经济部长巴尼萨德尔以占百分之七十五点七的压倒多数的选票,当选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也就是说,伊朗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有了一位民选的总统。这是一件大事。须知伊朗曾有过长达二千五百年专制君主世袭的历史啊。按新宪法规定,当选的总统须经宗教领袖霍梅尼批准。二月四日,霍梅尼已予正式批准。伊朗还要进行议会选举,在议会选出之前,伊朗革命委员  相似文献   

5.
王雷 《世界知识》2021,(1):52-53
2020年11月27日,伊朗核科学家、核计划负责人法赫里扎德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近郊遇刺身亡。当前,无任何组织、个人宣称对此事负责,但伊朗认定以色列是幕后黑手。此前的7月,伊朗认定纳坦兹核设施离心机研发中心遭遇袭击也是以色列所为。2018年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曾对法赫里扎德发出点名威胁。此次遇刺事件恰逢美国总统选举的时间节点,当选总统拜登曾明确表示美国将重返伊朗核协议。  相似文献   

6.
1979年,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发动了伊斯兰革命,伊朗从此走上了政教合一国家的发展模式。1997年,伊朗进行第七届总统大选,改革派哈塔米当选,成为伊斯兰革命后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今年6月8日,伊朗将举行第八届总统选举。哈塔米拟连任。民意测验结果显示,他将稳操胜券。此次大选,哈塔米提出的竞选口号为“继续改革”。为变革而战四年前,哈塔米宣布竞选总统时,他在伊朗政坛  相似文献   

7.
推翻前国王立下汗马功劳;割除积弊推行务实政策;多方掣肘仍需小心行事。今年6月11日.伊朗举行了第六届总统选举.拉夫桑贾尼击败三名竞争对手,再次当选伊朗总统。霍梅尼的左膀右臂拉夫桑贾尼的全名是霍贾特伊斯兰·阿里·阿克  相似文献   

8.
伊朗的局势正处在一种普遍不安和危机临头的状态。在8月间,伊朗举行众议院选举。参加竞选的两个合法政党——国家党和国民党,都是奉国王的命令建立的御用政党。所以选举本身就是一个骗局。在选举中,国王和政府竟以伪造选票、对选民施加粗暴的压力和其他舞弊行为来控制选举,在好些地方都发生了警察开枪屠杀选民的事件,造成了数以百计的伤亡。但是,伊朗人民并没有被这种法西斯残暴行为所吓退,他们纷纷举行示威集会和用其他方法来进行斗争,终于逼使操纵选举的首相埃格巴尔下  相似文献   

9.
正2020年11月27日,伊朗核科学家、核计划负责人法赫里扎德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近郊遇刺身亡。当前,无任何组织、个人宣称对此事负责,但伊朗认定以色列是幕后黑手。此前的7月,伊朗认定纳坦兹核设施离心机研发中心遭遇袭击也是以色列所为。2018年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曾对法赫里扎德发出点名威胁。此次遇刺事件恰逢美国总统选举的时间节点,  相似文献   

10.
<正>5月19日,伊朗举行第12届总统选举,现年68岁的鲁哈尼以57%的得票率成功连任。这是一次热闹而轰轰烈烈的大选——1600多人报名参选、六位候选人通过资格审查(其中两位在临选前退出)、三场电视辩论、超过70%的投票率(由于投票人数超出预期,投票截止时间三次延长)。但这又是伊朗历史上最没有悬念的一次总统选举——因为鲁哈尼的功劳足以保证他必然连任,因为"搅局者"内贾德早已被"调控"出局,因为走温和、开放的道路是广大伊朗民众的诉求。  相似文献   

11.
17日日本外务省抗议苏联从十九日至二十四日在择捉岛周围海域进行射击训练。伊朗副总理恩蒂扎姆宣布,立宪会议的选举和宪法的公布无限期推迟。 18日中越副外长级谈判首次会议在河内举行。韩念龙团长在二十六日第二次会议上提出了八项原则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伊朗,改革派就是改革的代名词。如果像分析家预测的那样,改革派在明年总统选举中再度失败,被逐出政权,成为在野党,改革在伊朗便真的“死亡”了。  相似文献   

13.
确定伊朗最高宗教领袖霍梅尼的接班人,多年来一直是伊朗政局中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为此,伊朗于1982年底专门成立了负责推选领袖继承人的最高权力机构“专家会议”。1985年11月,“专家会议”在一次会议上正式选举阿亚图拉侯赛  相似文献   

14.
王震 《世界知识》2014,(8):44-45
<正>随着7月20日的临近,留给伊朗与六方达成最终协议的时间越来越紧迫了。4月7日至9日,伊朗与伊核问题国际调停六方(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中国)在维也纳举行第三轮会谈。根据去年11月伊朗与六方达成的初步协议,伊朗大幅限制铀浓缩活动,以换取国际社会逐步削减对伊制裁。协议于1月20日生效,有效期为六  相似文献   

15.
在今年5月举行的伊朗第七届总统选举中,当选总统的温和开明派候选人穆罕默德·哈塔米受到了以现总统拉夫桑贾尼为首的务实派以及妇女、知识分子和青年人的普遍欢迎,尤其是得到了占伊朗人口一半的年轻人的支持。那么,哈塔米的当选说明了伊朗社会的什么要求呢?主张政治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伊朗:选举的名堂和穷人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场选举的结果让预测者都摇头叹气。刚刚结束的伊朗第九届总统选举不仅通过第二轮角逐才分出胜负,而且胜者居然是从始至终不被看好的平民市长艾哈迈迪·内贾德。在第一轮角逐之前,由于拉夫桑贾尼重新出山,人们一致认为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选举”,《亚洲时报》甚至说这将是拉夫桑贾尼的“个人表演”。拉夫桑贾尼俱备了一切却输了选举做出这样的判断合情合理:拉夫桑贾尼是伊朗政坛最老练最务实的政治家,是1989年霍梅尼临终前挑选的总统候选人。为了满足他当“实权总统”的愿望,霍梅尼甚至下令修改宪法,取消了总理职位,让总统…  相似文献   

17.
2005年6月25日,伊朗内政部正式宣布德黑兰市市长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在总统选举中获胜,消息传出,支持者们欢呼:“简直是一场海啸!”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经历普通,气质平平,外表也毫无出众之处,他是如何从默默无闻一举成名的呢?  相似文献   

18.
26日钱其琛今起访问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安哥拉、赞比亚、莫桑比克和莱索托等六国(8月12日结束)。扎伊尔和比利时在拉巴特签署消除分歧协定。27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地方法院裁决彼特松为刺杀瑞典前首相帕尔梅的凶手,被判处终身监禁。28日美绿色和平组织成功阻止导弹试验。以色列绑架亲伊朗的黎巴嫩穆斯林什叶派真主党领导人奥贝德。29日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选举拉科夫斯基为党中央第一书记。基什查克被任命为部长会议主席。印度同意恢复从斯里兰卡撤军。30日伊朗全国大选揭晓,拉夫桑贾尼当选为伊第四任总统。萨苏—恩格索蝉联刚果劳动党主席(即为共和国总统)。为期两天的拉美8国集团外长会议在  相似文献   

19.
1979年伊斯兰革命胜利后,伊朗创立了举世无双的伊斯兰政治体制,即“宗教民主制”。今年5月底6月初,适值伊朗总统选举之际,本人应邀赴伊朗访问,亲身体验了为世人惊异的这一民主制度。霍梅尼的继承和创新“宗教民主制”是伊朗的独创,其理论和实践创始人是已故的伊朗革命领袖霍梅尼。所谓“宗教民主制”,简而言之就是建立在伊斯兰基础之上的民主制度。霍梅尼有关伊斯兰政府等一系列政治思想是“宗教民主制”的理论基础。有伊朗学者认为,宗教民主还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在伊斯兰革命后,霍梅尼对早期的伊斯兰民主思想和实践进行了继承和创新,并注入…  相似文献   

20.
大事日志     
9月1日毛主席接见墨西哥全国和平理事会主席埃里维尔托·哈拉将军。伊朗国王在人民抗议和舆论谴责下被迫宣布政府操纵的下议院选举结果无效。9月2日河内举行盛大阅兵和群众游行,庆祝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十五周年.古巴一百万人在哈瓦那举行人民全国大会,通过谴责美国侵略的“哈瓦那宣言”,并决定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9月3日刘少奇主席分别接见古巴、巴西等五个拉丁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