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前,深圳13岁少年丁思成,在母亲突发脑干出血,抢救无效后,耐心说服舅舅,毅然决然地捐献了母亲的肝、肾及半月板等器官,救治了数名病况危重的患者,被人们誉为"爱心小天使"。  相似文献   

2.
正你愿意将你的肾捐献给一个陌生人吗?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献出他们的一个肾来挽救某个他们从未谋面之人的生命,人们对于器官捐献观念上的变化将给器官移植医学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27岁的布列塔妮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位高中辅导员,她正准备将自己的一个肾脏捐献给她在因特网上遇到的某个人。她说:"听来有点疯狂,但我确信这是我要做的正确的事情。"自愿将你的器官捐赠出来,然后移植到某个陌生  相似文献   

3.
组织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器官衰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美国每年用于这方面的开支约占全年医疗费用的一半。治疗措施包括:器官移植(同种或异种移植)、外科手术、人造假体、机械装置,少数患者还可借助药物治疗。但对那些损伤严重的组织器官而言,上述方法均不能完全修复衰竭的组织器官,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麟 《科学之友》2003,(6):22-22
如果病人的器官受损需要移植新器官,但一时又找不到能够捐献器官的人,这时,医生该怎么办?这一问题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被科学家解决。美国的生物工程师通过改造现有喷墨打印机及其控制程序,使“打印”器官成为可能,这种制造器官的技术要比通过克隆复制器官更为简便快捷,或许将来某一天医生能够在现场为病人“打印”出来一个与受损器官一模一样的完整器官。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的身体内外"寄居"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它们个体微小、毫不起眼,却对我们的健康影响巨大。"粪便移植"疗效好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自愿捐献自己的血液、组织或器官,但你听说过捐献粪便吗?这听上去似乎令人难以置信,但事实上,粪便的价值也许远超你的想象。美国一家名为"开放生物组"的非营利机构  相似文献   

6.
研究人员已经开始着手培育半合成的、可替换人体原生器官的活性器官。目前,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因某些重要器官发生机能障碍而入院治疗。由于可供移植的器官十分有限,许多病人都无法躲避死神。例如,美国心脏协会的一份报告指出,1997年全美有40000人需要移植心脏,但只有2300人得到了满足。此外,不论是治疗烧伤病人和伤口难以愈合的病人所需的皮肤,还是拯救危急病人所需的肝脏和肾脏,都极为匮乏。有人幽默地说“修复受损的汽车比治疗受伤的司机更容易”,因为汽车有大量的备用件,而“人体备件”对于人类来说,现在依然还是梦想。  相似文献   

7.
<正>2022年3月8日,世界首例接受猪心移植的心脏病患者大卫·贝内特(David Bennet)在术后两个月去世。尽管令人遗憾,但给异种器官移植的未来带来了新的希望。围绕着异种移植的种种争议与讨论也并未随他的去世而终止。那么异种移植到底是什么?为何会在医学界引起如此大的关注?本文将为大家一一进行揭秘。为什么要研究异种移植?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最有效方法,但全球移植器官供体严重短缺,每天都有人在等待中离世。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50万人需要进行器官移植,但每年的器官捐献者仅约1万人,最终能够得到移植器官的人数远远低于需要治疗的人数。人类器官来源严重短缺,极大限制了器官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而异种移植成为解决“移植器官荒”的一个选择。  相似文献   

8.
胡海 《科学之友》2010,(3):29-29
<正>皮肤被称为"第三脑"是有原因的。它覆盖着全身,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使身体内各组织、器官免受外界的侵袭。而且皮肤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它却是最为复杂的器官之一。  相似文献   

9.
细胞直接受控组装技术的实现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器官损伤和功能障碍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1],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组织器官的修复与重建,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上世纪末,出现了细胞间接受控组装技术,即在已成形支架上种植细胞的组织工程.这一技术为人工器官的制造开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但仅局限于某些组织,如骨、皮肤和肌  相似文献   

10.
如果病人的器官受损需要移植新器官,但一时又找不到能够捐献器官的人,这时医生该怎么办?这一问题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被科学家解决。美国的生物工程师通过改造现有喷墨打印机及其控制程序,使“打印”器官成为可能,这种制造器官的技术要比通过克隆复制器官更为简便快捷,或许将来某一天医生能够在现场为病人“打印”出一个与受损器官一模一样的完整器官。器官“打印机”问世据《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克莱蒙森(Clemson)大学的托玛斯·保兰德利用喷墨打印机打印图像的原理,对现有的“打印机”进行了改造,发明了一台能够“打印”出活…  相似文献   

11.
内幕故事     
《科学之友》2004,(4):62-63
人体是一部惊人的机器。如果你能像科学家一样,使用一台高倍显微镜来观察自己的身体内部,就会发现上万亿个不同的部件,大小不同,形状各异,正在高效率地共同工作着。更神奇的是,它们都被挤在一个个小小的空间里。(举例来说,人的肠子很长。如果你身高1.58m,你的肠子比你长5倍!)人体最基本的结构单位是细胞。功能相同的细胞聚在一起,形成特定的组织,比如肌肉组织或皮肤组织。不同的组织组成器官,比如心脏、大脑和肺。一个器官具有一种或多种功能。器官彼此相连,形成功能各异的系统。举例来说,人的呼吸由呼吸系统控制,而对食物的处理则由消化系…  相似文献   

12.
许多人一直以为扁桃体、阑尾、尾骨等是人体的多余器官,对人体没有一点用处。但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这些所谓的“多余”器官,其实对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美国人对死好像不那么忌讳,每年死于车祸的人几乎都会捐赠自己的器官给那些需要的人。他们都立了"遗嘱",万一发生什么意外而丧生的话,自己的器官就可捐献出来挽救别人的生命。美国人的驾照上几乎都写有一个"捐赠者"的字样,因为开车总免不了会出车祸,而如果出了车祸不幸丧生时,自己随身携带的驾驶执照就可以派上用场了,警察马上可以知道死者是一位器官捐赠者,这样就可以争取时间把器官及时移植给需要的  相似文献   

14.
克隆猪可以提供用于人体移植的器官吗 ?近期研究又有进展 ,一头取名埃克纳的新生克隆猪崽已经使这种猪的复制品成为未来生物医学市场上一种炙手可热商品的机会大大增加。由于猪与人体生理上的相似性 ,所以极有希望成为人体心脏、肾脏和其他器官的替代物的来源。不过这种跨物种移植的希望前不久又被泼了盆冷水———另一个研究小组提出实际操作的安全可靠性存在诸多隐患。对人体器官新的供应来源的迫切需求历来都是无可非议的。美国现在等待新的心脏、肝脏和肾脏移植的人达 7万之多 ,而实际上仅有不足 2万人可实现这种愿望。猪的上述脏器与人…  相似文献   

15.
人们一直在梦想,如果人体哪一个器官坏了,能换上一个新的,以保证人体的完整性,延续生命活力。随着现代新材料、化学工程、电子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各式各样的人  相似文献   

16.
生老病死是谁也摆脱不了的自然规律。有的人生来就缺胳膊少腿,还有一些人在意外事故(如车祸、疾病等)中失去了某个器官,更多的老年人因为器官病变而在病痛中度完余生。不少善良的科学家正在为解决人们的痛苦而努力工作着,越来越多的人造器官的研究获得成功。比如,美国科学家近年来在实验室中成功培育出膀胱组织,并顺利移植到7名患者体内。在不久的将来,换一个正常而健康的器官不再是科幻小说中的梦幻情节了。贴身定制人体器官据统计,仅在美国每年有数百万的患者患有各种组织、器官的丧失或功能障碍,每年需要进行800万次手术,年耗资4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具有显著的个体化特征和遗传异质性.无疑,以患者为中心的个性化药物筛选和新药研发对提高总体生存率至关重要.近年来,由于类器官模型具有培养周期短、操作便捷和拟合度高等优势,能够真实保留患者肿瘤的遗传信息,在模型构建和个性化药物筛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传统类器官稳定性差、肿瘤微环境单一、通量低等固有缺陷限制了其进一步的临床转化与应用.基于微流控技术的类器官芯片是类器官在生物技术维度的延伸,可以实现对理化环境因素的精准控制、高度模拟肿瘤微环境、显著提高药物筛选通量,有效弥补了传统类器官培养技术的不足,开启了肿瘤个体化治疗新纪元.本文总结了微流控类器官芯片作为个性化药物筛选模型的优势特征,并结合在肺癌研究中的最新进展,探讨了类器官芯片在肺癌精准治疗中的转化价值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油茶花芽过冷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良文 《科学通报》1992,37(15):1415-1415
自从差热分析(differential temperature analysis,DTA)技术被证实能检测植物器官过冷现象以来,被子植物33个科和裸子植物一个科的240种植物已被发现具有器官过冷现象。关于越冬花芽花原基过冷的机理,有低水势、组织致密、冰晶成核因子多少和花原基基部冰晶扩展屏障等不同说法。后者较为普遍接受。本试验在单花原基的越冬油茶花芽中发现多次低温放热现象,同时发现离体的花瓣、雌蕊和雄蕊也具有低温放热现象,而鳞片无此现象,但鳞片的存在有助于花芽的进一步过冷。这些现象难于用屏障说法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9.
器官移植在近10年中有了惊人的发展。器官接受者活得更长了,器官捐献者康复得更快了,医学上解决器官来源短缺的办法更多了。最近,芝加哥西北纪念碑医院腹腔器官移植专家J.P.弗莱尔博士就有关器官移植在医疗和外科手术方面的新进展,回答了采访者提出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树木的茎、枝、叶以及巢些组织器官的细胞上常产生各种不同种类的孔。各类孔对树木的新陈代谢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孔虽小,但它们对树木的生存却有着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