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六朝志怪小说作为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发轫,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关键作用.其中的奇幻理论与审美意识,至今还没有得到深入的综合研究.中国当代奇幻小说作为新时期的新兴文学体式,正处于繁荣创作的鼎盛阶段.以审美作为中介,可以看到当代奇幻小说对六朝志怪小说的文化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作者长篇论作《中国古代小说民族传统》的前两部分。文章从中西小说差异研究出发,着重论述了中西方小说起源的不同、描述体制方法的不同,深入探索中国古代小说的民族传统。中国古代小说由集体创作发展为个人独创,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相互影响和推动,是有别于西方小说的两个特色。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中国古代小说评点理论是中国古代空间叙事理论遗产,评点家把自己的批评眼光落在叙事中的空间意味和空间功能上,关注空间问题,以空间为评点的基础和出发点。本文理空间叙事理论概念,对此进行整合与比较辨析。空间叙事与时间事共存于文本之中,它们的关系表现为时间的形态化、空间化。古代小说评点的空间叙事理论非常丰富,也非常突出,需要进行认真细致的遗产清理,填补这方面研究的空白,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古代评点的空间叙事理论,与西方重视时间的叙事理论相对话。  相似文献   

4.
金圣叹小说理论阐释史是指后世对金圣叹小说理论进行阐释的历史,其研究的具体思路和操作方法既可以从时间和研究主题切入,也可以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对其小说理论的阐释历史进行研究。金圣叹小说理论阐释史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确立金圣叹在中国小说理论史上的地位和正确评价其小说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整理与研究,近年来受到重视。这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小说的民族传统,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小说理论体系的建设和创作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小说的起源问题,是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关键性论题之一。该论题在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主要论说有:黄帝说、稗官说、史传说、唐宋说、诸子说、神话说、休息说、方士说。20世纪末学术界又提出“多源说”。此说突破了传统的思维定式,对中国古代小说的起源和萌芽提出新的见解,在当今学术界中,引起较大反响。本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进一步阐述“多源说”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小说评点肇始于刘辰翁评点<世说新语>,却借助金圣叹、毛氏父子、张竹坡等人的一系列通俗小说评点风靡天下.文言小说评点的尴尬与其创作的低潮不无关系.被誉为文言小说压卷之作的<聊斋志异>一出,随即吸引了众多文坛名士的广泛关注,围绕它的评点应运而生.冯镇峦的评点则无愧于<聊斋>诸家评点之翘楚,他"有意作文"的评点立场提升了小说的地位与价值,顺应了小说观念古今转变的历史潮流;他综观"作品-历史"的宏观视角,继承了古代诗论文论的独特传统,并折射出有清一代文史知识的丰厚积淀及朴学之风的巨大影响.冯镇峦的<聊斋志异>评点可看作文言小说评点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自从公元一世纪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说了小说为“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那句话以后,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文人一见到小说这两个字,便会首先想到它,以及与它相关联的《论语》里的“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意为这是应该去掉的坏作风)这句话。中国古代视小说为“小道”的这个理论,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至今还没有看到有多少材料能证明,它曾经受过古代西方或印度的文学观念的影响。中国近代的小说理论却不然,  相似文献   

9.
怪诞艺术是近年来比较受重视的一个学术话题,在西方得到广泛的重视和研究。其实这一艺术手法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早已运用,无论是对于古代小说的形象塑造,还是对于小说的讽刺艺术和艺术结构,都产生过重大的作用。深入研究古代小说中的怪诞艺术,有利于弘扬中国古代悠久文化,在小说的艺术表现技巧方面寻找到可供借鉴的范本。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小说理论,主要以三种形态保存下来,首先是依附或夹杂在史籍、笔中存在的零星从谈,其次是大量存在于小说作品前后附附的序跋,再次是以对小说作品的评点形式存在的评论文字。中国古代小说的评点,是具有民族特色,符合民族审美习惯的文学批评形式,也自有其体系,应进入深入研究和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的小说概念以及历代古文家的“小说气”之争张兴璠在中国古代,小说是个特殊的概念,并有个演变过程。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古代以诗文为正统,小说一直未能取得应有的地位,历代古文家对于小说的看法,对于古文家是否应该写小说,古文中是否可用小说手法等,也...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文言小说从产生之日起,迄《聊斋志异》问世,其艺术功能一直是比较狭窄的。蒲松龄则在前人的基础上,大大地增强了对现实生活的干预意识和批判意识,从而使文言小说的艺术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的发展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小说创作规律,加强小说理论建设,繁荣小说创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天津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文学研究室和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联合发起的小说理论学术讨论会,于10月8日至12日在天津师范大学举行。这次学术讨论会,采取大会发言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办法,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与会同志认为,近几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相似文献   

14.
在有关中国古代小说的论述中,对通俗小说,白话小说的界定与类划出现了许多不够统一的称谓.文章试对两者之间的内涵与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通俗不等于白话,文言也未必不通俗;通俗是小说的天然品质.  相似文献   

15.
明代的小说批评,主要包括文言小说批评和通俗小说(以白话小说为主体)批评。文言小说批评以胡应麟的建树最为卓越,蒋大器、李贽、袁于令、叶昼、冯梦龙、凌濛初、金圣叹等则是明代通俗小说批评的几员健将,其中金圣叹尤为卓越。本文对明代小说批评所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及其丰富蕴含做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以来,元代文言小说以其文学地位的确立而成为独立研究对象,其研究也逐渐形成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包括元代文言小说史研究、元代文言小说主题研究、艺术特色研究以及学术资料研究。这些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丰富了元代文言小说,为其增加了学术性。  相似文献   

17.
一般说来,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史或古代小说理论史都是从庄子开始的,因为他创造并首用了“小说”一词,从而拉开了历史的序幕。  相似文献   

18.
汪曾祺的小说语言继承了古代文言传统、五四新文学和中国民间口语等三个方面的合理性要素,较大程度地实现了语言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兼容并蓄、融会贯通的小说语言观对现代汉语写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言梦幻小说因其所具有的文化与文学价值,在小说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张桂琴博士即以明清时期的文言梦幻小说为研究对象,撰写了《明清文言梦幻小说研究》一书。此书具有将梦幻现象与文言小说研究相结合,资料收集务实与求全,阐释分析的理性与深入,学术视角的宽阔与贯通等值得关注的特点,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将梦幻现象与文言小说相结合进行研究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叙事的存在可谓源远流长,战国以后,中国的叙事艺术蓬勃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叙事作品。中国古代叙事作品有三种形态:文本叙事、舞台叙事、民间口头叙事。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理论已相当发达,以小说评点、古文评点、《史记》评点为主,形成了叙事理论的框架与主体。当代叙事理论构建应参照西方叙事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