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快速获取河网密度的常用数据源。分析DEM用于估算特定区域河网密度的适应性,是拓展DEM应用范围的重要基础工作。应用Arc GIS的水文分析工具,以空间分辨率为30 m的ASTER GDEM为数据源,估算贵州省各县域单元不同集水面积阈值下的河网密度。结果发现:运用30 m ASTER GDEM数据估算贵州县域地表河网密度时,若全省范围只使用同一个集水面积阈值,估算出的县域地表河网密度与实测值偏差较大,纳西效率系数(NSE)为负值,表明适应性较差。在未来研究中,有必要根据贵州地貌分区、岩层分组和水文气象条件对集水面积阈值分别设定,从而提高30 m ASTER GDEM估算贵州县域地表河网密度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DEM获取途径的多样化,地形相位分量初始化精度对地面沉降信息提取的影响程度和原因需要深入探讨.本文以广东珠三角洲广州与佛山交界区域为实验区,借助两种常用外部DEM(SRTM、ASTER GDEM),利用相干点目标法(IPTA)进行地面沉降提取试验,探索哪一种更适合作为InSAR外部参考的DEM.试验中分别从两种DEM与干涉图的配准精度、DEM自身精度、沉降结果的统计量以及解缠相位、PS点质量分析等方面进行误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IPTA实验中,SRTM比ASTER GDEM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更适合做外部参考DEM.  相似文献   

3.
水系提取是研究流域水文的基础,基于单流向算法(D8),选取SRTM DEM与ASTER GDEM两种高程数据提取水系,试验得出SRTM的汇流累积量阈值为10 000(栅格),GDEM的汇流累积量阈值设定为90 000(栅格).分别用两种DEM合适阈值提取的水系结果对比分析,并利用实际河网和遥感影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SRTM DEM提取大范围水系的精度和效率较高.相对于平坦地区,地形起伏大的地区精度更高.可用于指导水系提取时数据源的选取.  相似文献   

4.
结合已经开展的研究,对比分析了国外两种主流免费DEM数据的来源、组织方式、数据特征和下载渠道等信息。目前,中国部分的SRTM和ASTER GDEM地形高度和坡度数据均可以通过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国际科学数据服务平台-DEM免费下载。  相似文献   

5.
从分析在云贵高原地区具有广泛用途的SRTM DEM的优缺点出发,在总结了已有SRTM DEM缺数据区域填补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可变窗分析、回归分析与反距离平方权逐层插值相结合、以Aster GDEM为辅助数据的填补方法,并详细阐述和实现了该方法.用云贵高原地区10个典型缺数据区域进行实验.实验和结果的比较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自适应性,精度较高,能适合于填补我国云贵高原地区的SRTM DEM.  相似文献   

6.
ASTER(高级星载热辐射反射辐射计)的第三波段具有15m分辨率的朝向星下点和朝向后方传感器,其同轨拍摄立体像对的能力及基高比值(B/H=0.6)大,有利于生成DEM(数字高程模型).采用区域匹配方法自动提取30m绝对与相对DEM并就其精度检验的方法进行探讨;采用LIB级别的广州地区ASTER影像进行试验,进而校验评估其生产精度,其绝对精度为33.69m,与ASTER DEM科学团队所公布的±7m~±50m相符;最后,提出影响所生成DEM精度的因素和提高生成DEM精度的方法,可对后期数据深挖掘和空间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ASTER数据和空间误差分析的SRTM无效区域填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利用ASTER数据,通过分析两种数据高程差异的空间分布特点,从而进行SRTM无效区域填充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ASTER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计算两种DEM数据的高程差异。并利用ASTER数据的地形因子。通过协同克里金方法对高程差异进行空间插值,得到SRTM无效区域内两种数据的高程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对ASTER数据进行变换,从而对SRTM无效区域进行填充.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填充结果的精度。是一种有效的SRTM无效区域填充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数字化等高线的DEM提取及精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宏  刘沛  曾昭振 《科技信息》2010,(36):I0020-I0020,I0022
本研究首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从地形图中提取数字高程模型,生成东风镇DEM;再用DEM内插法生成检查用等高线与原等高线套合,检查吻合度在可接受范围内;并将DEM生成的三维晕渲图与等高线叠加检查,实现DEM精度的评定。实验表明,利用数字化等高线生成DEM和评价精度的方法成本低、效率高、可行性强。  相似文献   

9.
在总结传统DEM空间内插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空间内插新方法。并结合实例详细讲讨论了整体遗传神经网络内插法,剖分遗传神经网络内插法和组合遗传神经网络内插法。最后指出了三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DEM空间内插方法的研究@陈?..  相似文献   

10.
运用数字地形分析技术对DEM进行处理分析以获取地形地貌信息,是对复杂山区景观资源和地质环境调查的重要手段.以湖北恩施腾龙洞大峡谷地质公园为例,基于ASTER GDEM数据对岩溶地区的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和地表切割深度等地形地貌特征因子进行提取和全面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上和地下岩溶地貌形态如岩溶峡谷和岩溶洞穴等广泛发育且品位很高,地质景观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同时研究区地形破碎,地表坡度、起伏度、切割深度均较大,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应注意加强环境治理和景观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为了得到高时间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的LAI产品,提出一种方法,可以融合MODIS LAI产品的高时间分辨率和ASTER数据的高空间分辨率优势,该方法利用MODIS全年的LAI产品和少数景ASTER高分辨率数据,最终得到ASTER尺度上全年时间序列的LAI.其中主要利用高分辨率图像的分类图像,和MODIS配准得到MODIS各像元内的各地类百分比,利用混合像元分解方法得到高分辨率尺度上各个地类的LAI时间变化曲线.再利用高空间分辨率影像反演得到的LAI值来调整这条曲线,从而得到高空间分辨率时间序列的LAI.  相似文献   

12.
王盼盼  蔡亮 《科技信息》2011,(17):50-52
以涿廊高速公路为例,在GIS的支持下,以2008年Landsat ETM遥感数据和ASTER GDEM为主要数据源,结合气象数据和调查数据,基于主成份分析和层次分析法构建高等级公路边坡植被适应性评价模型进行分析与评价,并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对研究区的植被适应性进行统计分类。在此基础上,在空间分布上对结果进行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适应性良好的区域、基本适应区域和基本不适宜用区域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9.27%,30.37%和20.35%。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利用GIS和RS技术、基于主成份分析和层次分析法对高等级公路边坡护坡植被适应性的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野外地形的电磁环境仿真,提出一种基于野外优势路径电波传播模型的可视化方案,利用野外优势路径模型构建仿真核心,并与Okumura-Hata模型和峰脊衍射模型(knife edge diffraction model)进行仿真对比,证明野外优势路径模型能得到更接近事实的结果。使用ASTER GDEM V002数据构建带有真实高程信息的三维野外地形模型,使用Qt基于项的图形视图技术绘制二维视图,使用OpenGL绘制三角面片的方法构建三维视图。并以黑龙江五常市南部地区为例进行电磁仿真预测,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以雅鲁藏布江奴下水文站以上流域为研究对象,针对缺资料流域的水文计算和预测问题,采用流域水文模型THREW,用地面气象观测、遥感植被覆盖和积雪面积等资料,基于断面水文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应用CMIP5数据对径流演变进行预估。结果表明:对于雅鲁藏布江奴下水文站以上流域,THREW模型对1991—1995年率定期月径流模拟的纳什效率系数为0.75,对1996—2000年验证期月径流模拟的纳什效率系数为0.76;IPCC AR5所设置在CO2排放量最大的情况下,径流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数据分析技术的水文组合预报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文组合预报方法是对多种预报模型的预报结果进行组合分析的一种预报方法.针对历史洪水数据丰富和相对贫乏两种情况,分别提出基于多目标模糊优选和基于贝叶斯分析的组合预报模型.前者是选用多目标模糊优选模型根据各预报方案在不同流量级别下的预报精度确定方案优属度,而后加权平均的组合预报模型;后者则是以贝叶斯分析为基础,同时结合专家经验、马尔可夫蒙特卡罗模拟、Gibbs抽样法,并引入实时校正的组合预报模型.以嫩江流域为实例,分别对两种组合预报模型的精度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可行而且实用,预报精度均明显高于单个模型的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6.
以随机工程曲线的处理为目的,以地形曲线等为例,详细介绍了一种数值插值方法———分形插值法分形插值根据迭代函数系和自仿射理论建立而成,此方法利用(曲线上)有限的插值点,通过选取适当的压缩算子(文中称为垂直尺度因子),可以很精确地构造出原随机曲线,反过来说,也可以把曲线数据压缩到有限的几个点上,是一种有效的数据压缩方法通过计算机编程,具体说明了分形插值的实现过程,其中包括根据分形曲线的自仿射特性而推导出来的计算垂直尺度因子的几何法由于现实中的工程曲线只具有部分自仿射结构或不具有明显的自仿射结构,笔者又在整体线性分形插值的基础上推导出分段线性分形插值,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取得良好的效果最后讨论了分形插值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陈刚  高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8):1769-1772
样条技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和计算机图形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分析了二次样条函数插值的条件,给出了其中一种边值条件二次样条插值的求解方法。在分析了样条函数插值基础上,提出最短二次样条插值问题,并提出用黄金分割法解决该问题。最后给出了实例来说明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DEM的广东省平均气温空间插值Ⅰ——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为研究区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9.3,分别运用样条函数法、反距离权重法、普通克里格法对广东省及周边的60个气象站点2003—20|2年的月平均气温进行空间插值,并根据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对插值结果进行了修正.采用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对插值结果进行精度评估。试图探索最适合广东省气温空间插值的方法.并通过引入数字高程模型提高插值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