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870年,第一个见到大熊猫的西方人大卫神甫在他的见闻笔记里这样写道:"大熊猫似乎以植物为食,但有机会吃到肉食的时候,也绝不会拒绝.我甚至认为在冬季里肉食是它的主食……"不过,尽管早在19世纪已经有人知道"大熊猫吃肉"这个秘密,但直到现在,很多人仍然认为大熊猫是"植食性动物".  相似文献   

2.
<正>你是否还记得2013年岁末的贺岁喜剧电影《私人订制》?电影最后的"道歉环节"让人印象深刻:圆梦四人组面对雾霾、水污染、林毁、地陷等环境问题,分别向大自然郑重道歉。这一幕曾让多少观众心生共鸣。片中那些道歉的对象既不是技术合成的,也不是人工搬演的,而是真实存在的。人类是地球生灵的主宰者,但地球承受不起人类无节制的挥霍。在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下,如何盘清"家  相似文献   

3.
抑郁的标签     
正当一个人患上了抑郁症,他究竟会怎么样?时常能够听到人们抱怨"郁闷",这个词似乎成了现代人的口头禅。那么,郁闷和抑郁,是否有什么必然联系?其实,郁闷和喜怒哀乐一样,都是人类正常情绪中的一类。所以,无论你欢迎与否,在某些时刻它总会出现。例如,当遇到学业困难、工作压力过大、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家庭出现矛盾时,人们大多会产生郁闷等负性情绪。实际上,这对当事人本身具有一定的保护意义。因为郁闷的时候,人们的兴奋水平就会降低,对外  相似文献   

4.
正社交网络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愈发便捷,但它似乎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无论如何,社交网络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大家可能对"社交网络"这个词都不陌生。从最早的电子邮件和短信息,到后来的微博、微信,社交网络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发便捷,也越发频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社交网络甚至可以让一个人在网络上具有完整的形象和交际圈,并与现实世界的社交持续地交叉和重叠,交友、工作、学习、购物和洽谈业  相似文献   

5.
正新冠大流行使"疫苗效力"(vaccine efficacy,简称VE)一词进入了公众视野。很多人或许会看到、听到这样的表述:"某项3期临床试验显示某款新冠疫苗的VE约为70%。"那么这里的"VE=70%"具体是何含义,我们又应如何解读它呢?乍一看,"70%的疫苗效力"似乎可以被理解成是"有30%的接种者不受疫苗保护,可能会生病",但显然在现实情况中,不会真的有30%的接种者感染患病,因此这个数字会引来一些理解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6.
读者来信称,近年来常常在各媒体中听到"温室气体"这个词.但究竟什么是"温室气体"很多人却不十分清楚,希望我们能对这个问题进行讲述.为此,我们请多年来从事这方面教学研究的芮闵老师为大家细讲温室气体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7.
王霄鹏  袁训来 《科学通报》2019,64(22):2279-2284
<正>在19世纪中叶,达尔文被大量动物化石在寒武纪地层中突然出现而深深困扰~([1]),而寒武纪之前的岩石中似乎找不到任何化石的踪影,动物看起来似乎是"一夜之间"出现的.他在试图用化石记录的不完整性来解释这样的剧变的同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也许会动摇他进化理论的根基.在其后的100多年中,古生物学家在前寒武纪地层中陆续发现了丰富的化石看似解决了达尔文的难题,但实际上也带来了更多的未解之谜.埃迪卡拉生物群代表了紧邻寒武  相似文献   

8.
国外风靡一时的基因检测,的确可以预先获知自己在健康方面可能遇到的麻烦,特别在精神心理方面。 美国科学家识别出一种基因.这种基因与精神分裂症有关,而且还能够解释为什么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是吸烟较多者。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的罗伯特·弗里曼医生说,这种基因似乎增加了患严重精神障碍的危险.但并非所有带有这种基因的人都会成为精神分裂症患者。  相似文献   

9.
GATTACA     
这7个字母是影片的名字,但查遍所有的英文字典,都找不到这个词的明确解释:中文片名一般译为“千钧一发”,但这种译法还是无法解除我的诸多疑问。  相似文献   

10.
正脑为新感觉形成新的连接。脑的"可塑性"是现代科学的伟大发现之一,但神经科学家大卫·伊戈曼(David Eagleman)认为这种描述具有一定误导性。"塑料"通过模具固定为一种特定的形状,而脑的物质结构却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但伊戈曼无法摆脱这个词:"所有的文献都在用这个词,我只能尽量避免。"伊戈曼对脑的"计算机类比"也有所质疑。他创造出了"活体连接"(livewired)一词来指明脑的软硬件其实是难以分割的。  相似文献   

11.
脾气秉性对于一个人如此重要,以至于当我们掌握了一个人的脾气秉性时会用"看透"这个词来炫耀对方在自己眼中的状态。一切可能的方式都可能被我们利用来分析一个人(包括自己):面相、星座、行为动作、为人处事、传记、聊天记录……甚至网易新闻还用网友的新闻态度来分析、了解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你可能在某个新闻态度上被测出是像乔布斯一样的偏执狂。乔布斯的这个特点让人很难联想到他的星座——双鱼座——据说特点是多愁善感,但如果你用"多愁善感"和"星座"作为关键词,会发现每个星座都说自己是多愁善感的。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是在两种意义上使用对称性一词的.一种意义是匀称的,主要意味着有良好的比例、良好的平衡,对称性表示结合成一个整体的几部分之间的协调.美和对称性紧密相关,古希腊的波利克里托斯(Polyclitus)就是在这种意义上用了这个词.在这种意义上,将对称性应用到声学和音乐方面带有"和谐"的意思,应用到伦理学似乎应当与孟子所倡导的中庸相当.  相似文献   

13.
"人死如灯灭"。在亲眼观察了几位危重病人离开人世间那一瞬间的情景后,使我对这句话有了更直接更深一层的认识和理解。活生生的一个人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就去了。而在这之前,似乎头脑还在清醒着,有的还在非常清晰地用语言表达着自己的遗愿。这种突然间就死掉的现象,同"咔嚓"一声把灯关掉多么相似。过去对这种死亡的瞬间,作过这样那样的解释和推测。有的说是灵魂离开了人体;有的从医学角度解释说,是心脏停止了跳动或肺停止了呼吸;有的说人死  相似文献   

14.
创业的春天     
《科学之友》2014,(4):8-9
<正>在词典中,"创业"一词的解释就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或社会价值。如此说来,对于每一位创业者而言,创业,不仅在于要具备"创"的勇气,还要守候一份对"业"的坚持。这就要求创业者要学会利用资源、开拓资源、整合资源。我们说创业多为"苦",但更多的时候也算是苦中作乐的一种经历。  相似文献   

15.
人类对于自己的面孔似乎格外敏感,无论是天空中的云朵,还是桌上的水渍,甚至一块奶酪三明治上的花纹,都可以从中发现类似于人脸的图形。对于这个有些奇怪但却广泛存在的现象,科学家们给出了他们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短短几年,"国学"一词似乎被人请上神坛又推进沟壑,"大师"一词给人几多崇敬又几多迷惘. 由央视<百家讲坛>走出书斋、走进百姓生活的清史专家阎崇年,因校注的<康熙顺天府志>身陷"悬赏门",他以"一字疏误视作羞、一句错断引为耻"自勉,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挑出一个错,奖金一千元".孰料山西大学副教授白平竟先后发现该书"错误"690处,要求获得奖金69万元.  相似文献   

17.
正"平常,不稀奇",现代汉语词典对"平凡"这个词作出如是解释。平凡,一个朴素到尘埃的词语,最近两年却频频"出圈",感动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自2020年以来,极不平凡:有新冠疫情,有脱贫攻坚,有洪水险情,有飞天梦圆。回看我们走过的路,我们面对过太多诀别,有过太多悲伤,而与此同时,也有太多感动的瞬间,让我们泪光涟涟,内心坚定,且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18.
路怒症"这个词是最近几年才在中文媒体上变得常见,但在美国,它已经让交警头疼很多年了。不管路人、乘客还是司机,每个人都对大拥堵深恶痛绝。集体轰鸣的马达、大量排出的尾气、不知尽头的等待,光是这三样就足够让人抓狂了。假如此时再有一句寻衅的口角或者一个侮辱性的手势,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缓解路怒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科学之友》2007,(7):23
人类对于自己的面孔似乎格外敏感,无论是天空中的云朵,还是桌上的水渍,甚至一块奶酪三明治上的花纹,都可以从中发现类似于人脸的图形.对于这个有些奇怪但却广泛存在的现象,科学家们给出了他们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约十年前,维生素D的主要特点似乎了解得很完善,但是很清楚这个问题比最初所认识的更复杂。以前似乎合理地解释了维生素D的作用和作用机理,现在看来逐渐地与新证据相矛盾。重新提出假设去合理地解释所有这些情况,理解许多维生素D缺乏的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