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月亮与地震     
美国科学家指出:月球引力能使地球表面产生引力波而诱发大地震.他们曾预言在1987年和以后的几年里,当月圆或月缺时,加利福尼亚南部有可能发生大地震. 月球引力诱发大地震并不是美国科学家的新发现.我国地震区的群众早有这样的经验,他们认为:在农历初一、十五前后易发生地震.我国历史上有多次强烈地震发生在朔、望(月缺和月圆时)前后.例如1665年通县大地震,是在农历三月初二;1679年平谷大地震,是在七月二十八;1966年两次邢台大地震,一次在二月十七,一次在农历三月初一.  相似文献   

2.
地质学家们目前已经搞清楚了300年前发生在北美的一次大地震的时间和规模.这个被称为"亡灵森林"(ghostforests)的地震遗迹--被地震摧毁的森林的残留部分,今天仍然存留在美国西海岸的某些地方.由于在北美洲没有任何关于这场地震的文字记录,"亡灵森林"也就成了当年大地震在地球上留下的惟一记号.  相似文献   

3.
我们没能避开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的那场毁灭性的大地震.有人问,为什么我们没有预测到这场大地震呢?地震专家说,地震预测非常复杂,是一个至今不能解决的世界性难题.可是,有时人们在地震前注意到一些奇怪的现象,比如动物在地震发生前数天或教小时表现异常,如狂叫乱跳、乱飞,精神不振,不思饮食,等等.动物的这些异常行为是在告诉我们"地震就要来了"吗?  相似文献   

4.
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地震和海啸研究的地球物理学家埃米尔.奥卡尔(Emile Okal)说:"这次发生在日本的强震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因为之前很少有专家认为日本仙台附近的区域会发生9.0级的大地震,这是日本历史上有记录的一次最强烈地震。奥卡尔及其同事想弄明白为什么这次地震会比许多人预期的强烈得多,  相似文献   

5.
百多年前,科学家们就知道月球的引力吸引地球上的海洋,产生潮汐。一些科学家们已发现月球的引力还可能对地球上其他自然现象产生影响的证据。他们说,月球可能对地震、火山爆发,甚至包括天气变化负有一定程度的责任。两名美国科学家列表统计了加利福尼亚州主要的地震事件,然后考察每次地震发生时月球所处的位置。结果发现,每当月球的引力最强时,加利福尼亚就发生大地震。他们发现,小地震的发生与月球位置之间没  相似文献   

6.
美国旧金山坐落在世界最著名的断层--圣安地列斯断层之上,是地震的多发区,历史上有过多次地震发生.1906年4月18日旧金山再次发生大地震,地震引起大火,将整座城市变为废墟.  相似文献   

7.
晨风 《科学之友》2013,(6):32-33
一项最新研究否定了太阳活动与地球地震现象之间的关联性,并且重申一项科学界的共识,那就是在目前或者可预见的将来,地震都是无法进行预测的。不出所料的,在四川雅安发生大地震之后,网络上便开始疯狂流传各种荒诞不经的谣言,有人宣称自己能够预测地震,有人声称自己发现云彩或其他自然现象发生了异常,各种阴谋论更是甚嚣尘上,大有"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架势。由于2013年正值太阳活动高峰,其中就有很多人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太阳活动与地球上  相似文献   

8.
考虑到地球的自转与地球绕日的椭圆轨道,经过科学合理的计算,对几十年来中国发生的七级以上的大地震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与实际发生的地震经度基本符合,这说明地震与天文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作者介绍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太平洋沿岸近海的M9.0特大地震的震后研究情况,日本列岛M8.0以上大地震发生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地理环境,大地震在东北太平洋沿岸地区、关东地区、东海道地区的活动历史以及对下一次东海地震发生时间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地震中长期预测的现状及相关基础研究应努力的方向,提出了在工程应用研究中应该避免的错误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0.
虞震东 《自然杂志》2004,26(4):215-219
本文提出了大地震成因的"电离层 地下核燃烧"假说.从大地震根源开始,到大地震发生共包括15个环节,比较具体地解释了大地震的发生机制.此外,本文还提出了火山和大地震同一成因说,顺便解释了火山爆发的成因这一科学难题;提出了地下自动冶金说;提出了石油天然气地下化学反应自动生成说,并据此提出了寻找油气田的新的指导原则;提出了行星有可能自动爆炸毁灭说.本假说也使与板块构造有关的三个假说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相似文献   

11.
地震的形成存在多种因素的制约,从天体物理学上看,太阳系其他天体产生的引力可作用于地球,即天文潮汐,相较于其他行星而言,月球对地球产生的引潮力较大,有研究表明大地震与天体引潮力的变化存在关系。从表面上看,地震的发生是地球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自转向心力、地幔热液对流作用下发生了运动,但实质上板块运动与天体引潮力、太阳黑子活动等事件存在关联——在这些外部因素的诱导下,引发了地球内部的构造变化,导致地震的发生。对地球产生作用最大的天体引潮力来自月球和太阳,两者处于同一数量级上,月球引潮力大约是太阳引潮  相似文献   

12.
绝境求生     
1999年,发生在我国台湾地区的大地震牵动了所有中国人的心。时值中秋——万家团圆的日子,却偏偏成为众多友爱家庭每一年挥之不去的阴影。地震是自然天象,非人力可以阻止。那么,面对震灾,人们该如何应对呢? 震魔肆虐 由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被称为地震灾害。 20世纪以来.我国已发生6级以上地震650多次,其中7.0~7.9  相似文献   

13.
晓喻 《科学之友》2005,(6):19-19
地质学家们目前已经搞清楚了300年前发生在北美的一次大地震的时间和规模。这个被称为“亡灵森林”(ghost forests)的地震遗迹——被地震摧毁的森林的残留部分,今天仍然存留在美国西海岸的某些地方。由于在北美洲没有任何关于这场地震的文字记录,“亡灵森林”也就成了当年大地震在地球上留下的惟一记号。  相似文献   

14.
我一直对地震都特别关心.最直接的原因是笔者所居的小城,近十年来发生过几次里氏3级左右的有感地震(这次汶川地震,小城也有震感).小震不断,是否会预示有大震?地震局预报不了,传言似乎就有了存在的理由.最经典的"传说"是,一位著名的地质学家生前预报我国大陆将发生三次大地震,两次已经"兑现"了(其中一次就是著名的"唐山大地震"),剩下的一次,预报地点恰恰出现在我们小城至九江一线.  相似文献   

15.
问:我们能预测地震吗? 答:不能.美国地质勘探局、加州理工学院或者其他任何科学家,从来部没有成功预测过哪怕一次重要的地震.他们都不知道该怎样预测地震,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不指望能知道.  相似文献   

16.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9.0级大地震.该地震震中位于日本东北部宫城县附近海域,由一系列的前震和余震构成.在此次大地震前,该区域陆续发生不同规模的地震.  相似文献   

17.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的大地震令地球科学家们猝不及防。一年过去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地球科学家们在回顾这次地震时仍在为因缺乏预见而自责。5月14日出版的《自然》以“沉睡的巨龙”(The Sleeping Dragon)为题刊发杂志首席记者亚历山德拉·威茨(Alexandra Witze)从地震灾区发回的报道以及《自然》为地震一周年回顾专题配发的社论“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报道指出,与其他地震相比,这次地震更加暴露出地震灾害研究领域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从古至今,地震灾害一直困扰着人类,每次大地震都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由于形成地震的原因十分复杂,截至目前,我们仍然无法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这也给我们防御地震灾害带来了难度,尽管如此,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也得到了不断提高,各个国家抗震防震招数层出不穷、多种多样,可以说是各有各的道、各有各的招,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相似文献   

19.
地震ABC     
大地震在转瞬之间将一座座城镇夷为平地,使许多家人生死两隔.那么,地震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地球活动?它为什么拥有如此巨大的能量?  相似文献   

20.
2004年印度尼西亚9级大地震前的潜热通量异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海岸发生的9级大地震前后地球表面潜热通量的时空演化过程, 发现如下几个现象: (1) 在印尼9级大地震前, 在震中及其附近地区, 出现了显著的潜热通量异常; (2) 地震前最大的潜热通量异常出现于缅甸小板块中段俯冲带上, 这里正是地震破裂带的中部, 也是余震集中的区域; (3) 异常发展具有由弱到强、由零散到集中的过程, 异常开始出现在缅甸小板块张性东边界及其东侧海盆, 然后向压性西边界(即海沟俯冲带)和印度洋发展, 地震后潜热通量异常消失. 震源系统是一个耗散系统, 地震前应力增强使系统与外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加激, 提高了海面和大气之间水热交换的速率, 这可能是导致潜热通量异常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