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肉鸭啄羽是指在养殖过程中,群体中一只或多只鸭自啄或啄击其他个体羽毛的不良行为.啄击部位多为背后部及羽翅尖部.造成啄击部位羽毛稀疏残缺,毛囊出血,甚至皮肤撕裂.啄羽行为的发生,使鸭群变得骚动、出现损伤,食欲减退,严重影响了鸭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
一、恶癖劣习综合症 1.发病原因。春天,在集约化养鸡场,常因日粮中营养不是或营养物质配比不当,加上环境不良、管理失调等原因,导致鸡群中出现鸡只啄肛、啄羽、啄趾、啄蛋以及互啄鸡体等劣习恶癖。  相似文献   

3.
<正> 断喙是养鸡业中防止和减少鸡只啄肛、啄羽、啄趾等恶癖发生、提高饲料利用率、推迟性成熟、降低产蛋高峰期死亡率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1.断喙日龄的确定。一只鸡在一生中,一般应断喙两次。第一次断  相似文献   

4.
一看食欲喂鸭时,鸭子若很快过来,说明其食欲旺盛,可适当多喂一些;喂食时鸭聚不拢,则应适当少喂。 二看羽毛羽毛光亮、紧密、贴身,表明喂料适当:如羽毛散乱、翅膀下垂、行走无力、不愿嬉水,应及时喂鱼粉等精料(病鸭除外)。  相似文献   

5.
“眼镜鸡”是由湖南省辰溪县养鸡专业户舒远良发明的。这种鸡羽毛光亮,戴着粉红色的圆形塑料眼镜,左摇右摆走着“之”字步,俨然鸡中“模特”。在舒远良的帮带下。辰溪县火马冲镇农户目前已养“眼镜鸡”20多万羽。  相似文献   

6.
鸭瘟和鸭霍乱均有体温升高、精神委靡、羽毛蓬松等相似症状,易混淆。下面将这两种病的区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肉鸭啄羽原因 1.环境条件差.如饲养密度过大,运动不足,过热,过湿,圈舍通风不良,氨气和二氧化碳浓度超过鸭群耐受程度,光照过长,光线明暗分布不均或光色不宜等.  相似文献   

8.
一、发病情况及主要症状 我县某鸭场引进的4000余只樱桃谷鸭,饲养至28日龄后,部分鸭只出现行走困难的现象。经检查,发现鸭脚底开始化脓、溃烂、出血。在检查的3800只鸭中,脚底发生溃烂和脓肿的有285只,  相似文献   

9.
李明辉 《河南科技》2008,(10):35-35
鸡羽虱主要啮食鸡的羽毛和皮屑。严重感染时,表现为脱毛、皮肤损伤,鸡群骚躁不安,体重减轻,消瘦贫血,雏鸡和肉鸡生长迟缓,产蛋鸡产蛋率下降。在秋、冬两季,鸡体表寄生的羽虱最多,是防治重点,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要想有效地防治鸡羽虱,必须对鸡体、鸡舍、产蛋箱等同时用药,一般每7-10天用药1次。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食盐中毒在养鸡生产中虽发生较少,但一旦发生,往往被忽视,笔者根据多年来在临床实践中诊断治疗食盐中毒病的经验总结如下,供读者参考。 1.原因: 蛋鸡食盐中毒最常见的原因一是配料中所用的鱼粉和鱼干含盐量过高;二是在鸡群因食盐缺乏而发生啄癖、啄羽时,饮用的食盐水浓度过高(>2%)或加喂食盐时间过长(>3天)没有供给充足的饮水,都有可能引起食盐中毒。  相似文献   

11.
鸭瘟和鸭霍乱均有体温升高、精神委靡、羽毛蓬松等相似症状,易混淆.下面将这两种病的区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眼镜鸡"是由湖南省辰溪县养鸡专业户舒远良发明的.这种鸡羽毛光亮,戴着粉红色的圆形塑料眼镜,左摇右摆走着"之"字步,俨然鸡中"模特".在舒远良的帮带下,辰溪县火马冲镇农户目前已养"眼镜鸡"20多万羽.  相似文献   

13.
被复于禽类躯体上的羽毛,是禽类外貌的重要特征。论其羽毛的发生乃源于破皮组织系统。羽毛占体重4—9%,由于种类、品种、年令的不同,羽毛重量是有变化的。羽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羽毛有保护躯体,防御损伤,保持干燥、维持体温之功能。由于禽类皮肤没有汗腺,羽毛在散失体热方面也有一定的生理作用。其翼羽还有飞翔的功能。禽类的羽毛可以鉴别家禽  相似文献   

14.
笔来到东海县温泉镇羽山脚下,采访了一个由6个养鸡户组成的羽山草鸡合作社。这6家养鸡户全部饲养草鸡,多的数千只,少的也有几百只。[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范海 《河南科技》2007,(8):36-36
蛋鸭在养殖过程中,会有一些鸭产蛋少或不产蛋。在产蛋期间养殖户可从以下特征来判断,逐步淘汰低产鸭,提高养殖效益。 1.饲养年限超过3年。 2.换羽早、时间长、次数多。 3.泄殖腔很小,多皱纹且干燥。  相似文献   

16.
《河南科技》2014,(9):34-34
鸭皮下气肿,俗称气嗉或气脖子病,是由于大量空气窜入颈部皮下所引起的颈部臌气。此病多见于雏鸭和中鸭,偶尔亦可见于填鸭。  相似文献   

17.
<正> 养康贝尔鸭是发展农村庭院经济的好方法。孟津县的不少群众说得好:“谁家有一群呱呱呱就能致富发家”。孟津县从一九八五年三个乡七户引进康贝尔鸭开始,一九八七年重点发展到城关、老城、白合、麻屯等八个乡十五个行政村四百八十六户,共养康贝尔鸭三万多只。今年已发展为千家万户进行饲养,全县养鸭十五万只左右,在农村已形成养鸭热。康贝尔鸭原产于英国,我国引进的为黄褐色咔叽—康贝尔鸭。它的特点是:适宜旱  相似文献   

18.
赵利田 《河南科技》2004,(12):25-25
肉鸭冬养快长速肥过程是指从雏鸭出壳开始,经过60~70天,使鸭体重达到2~3千克时,上市出售。在此过程中,肉料比一般为1:2.6~3,每养1只肉鸭可获利5~6元。  相似文献   

19.
刘淑新 《河南科技》2005,(12):38-38
麝香鸭以黑色、白色、黑白色、银灰色和青铜色为主。麝香鸭系列生长快,个体大.成年公鸭体重可达45.5千克.母鸭2.5~3千克,年产蛋80—120枚。每产蛋20-30枚后.母鸭自然就巢抱窝.35天出雏.休蛋10—15天后.母鸭继续产蛋。如此循环.每年重复2-3个周期.一年可育椎50-60只.高产的可达80多只。  相似文献   

20.
溆浦鹅     
《河南科技》2008,(8):8-8
溆浦鹅产于湖南省沅水支流的溆水两岸,属中型肉用鹅种。该品种体型高大,体质结实,羽毛着生紧密,体躯稍长,羽毛有白、灰两种颜色,以白鹅居多,也有羽毛为淡黄色或花色;灰鹅背、尾、颈部为灰褐色,腹部白色。20%左右的成年鹅在枕骨后方生一簇旋毛,俗称“顶心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