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水杨酸浸种对冬小麦幼苗抗寒性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以晋麦70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0.3 mmol/L,0.4 mmol/L,0.5 mmol/L,0.6 mmol/L)的水杨酸(SA)溶液浸种冬小麦,对常温下和低温下的冬小麦幼苗抗寒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浓度范围的SA溶液浸种能够增加冬小麦幼苗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其中以0.5 mmol/L的浸种效果最好,研究结果为SA预防冬小麦寒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40mg/L Cr6+胁迫下,0.1~1.0mmol/L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对小麦幼苗根系生长、氧化损伤、保护酶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2mmol/L SNP处理缓解Cr6+胁迫伤害的效果最好,显著提高了小麦幼苗根系生长,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了MDA含量.表明外源NO通过促进Cr6+胁迫下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提高,降低MDA水平,缓解Cr6+胁迫对小麦幼苗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植株的耐重金属能力.  相似文献   

3.
以6个月大观光木幼苗为试验材料,在弱光下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氯化钙(CaCl2)和水杨酸(SA),测定叶片抗氧化酶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研究CaCl2和SA处理对弱光胁迫下观光木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在弱光条件下,观光木幼苗的SOD、POD、PPO、APX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Fo,Fm,Fv/Fm下降,喷施CaCl2和SA后这些指标均有所上升;同时,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NPQ上升,而喷施CaCl2和SA后这些指标均有所下降.此外,随着CaCl2和SA处理浓度的提高,SOD、POD、PPO、APX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Fo,Fm,Fv/Fm先升后降,而MDA、游离脯氨酸含量、NPQ先降后升.综合分析可知:10 mmol/L CaCl2处理和2 mmol/L SA处理对观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源水杨酸(SA)对NaHCO3胁迫下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 )种子萌发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研究两个SA浓度(0和0.50 mmol/L)和7个NaHCO3浓度(0、24、48、72、96、120和144 mmol/L)共14个处理组合下,青冈栎种子萌发参数(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耐盐指数、相对盐害率、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①无SA处理时,在各NaHCO3胁迫浓度下,青冈栎种子萌发参数和耐盐指数均低于对照组,相对盐害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经SA处理后,种子萌发参数和耐盐指数均高于无SA处理组,相对盐害率则低于无SA处理组;当NaHCO3浓度为0~72 mmol/L时,萌发参数和耐盐指数高于对照组,且在NaHCO3为72 mmol/L时,萌发参数和耐盐指数最高,而相对盐害率最低。②无SA处理时,随NaHCO3浓度的增加,种子POD和CAT活性先增后减,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MDA含量迅速增加。经SA处理后,在各NaHCO3胁迫浓度下,种子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无SA处理组,MDA含量显著低于无SA组;且在NaHCO3为72 mmol/L时,SOD和POD活性最高。③无SA处理组,在NaHCO3各胁迫浓度下,种子中渗透调节物质都高于对照组;经SA处理后,渗透调节物质有不同程度增加,且在NaHCO3为72 mmol/L时,其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最高。【结论】在喀斯特地区进行青冈栎播种育苗时,用0.50 mmol/L外源SA浸种,对72 mmol/L NaHCO3胁迫的缓解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5.
以耐寒性较强的三门峡栝楼和耐寒性较弱的安庆栝楼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低温(4℃)胁迫下喷施不同浓度(0,0.25,0.5,1和2 mmol/L)的水杨酸溶液对栝楼幼苗叶片生理生长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温处理下,2个品种栝楼幼苗的细胞膜透性、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增加(P<0.05),而相对水含量出现了相反的变化趋势,植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酯酶(EST)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YT)的活性呈现增加的现象,显示出2个栝楼品种的耐寒性差异;喷施低浓度的水杨酸溶液能够显著降低植株的相对电导率、质膜透性及Pro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而高浓度的水杨酸对于降低植株SOD,POD,PPO,EST和CYT的活性均没有低浓度的显著.由此可知,适宜浓度的水杨酸有缓解栝楼低温胁迫的效果,但不能消除冷胁迫对栝楼生长的抑制作用.外源水杨酸缓解栝楼低温胁迫的最适浓度是0.5 mmol/L.  相似文献   

6.
水杨酸在诱导番茄抗冷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为试验材料,探讨了叶面喷施水杨酸对于番茄幼苗抗低温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番茄叶片中的SA在常温下主要以结合态形式存在.低温下SA质量分数大幅上升,而造成其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游离态SA的大量积累.对番茄叶面喷施不同浓度SA,24 h后番茄叶片中游离态SA和结合态SA均大量积累,并且积累程度与喷施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低温下番茄叶片的抗氧化防御系统被明显激发,但并不足以减缓低温胁迫对植物所造成的氧化损伤.对番茄幼苗进行不同浓度的SA预处理,发现0.5 mmol/LSA能够显著提高其抗冷性.0.5 mmol/LSA预处理24 h后,低温下番茄叶片的相对电导率、MDA浓度较对照明显降低,而H2O2质量分数以及CAT,POD,APX,GR的活性则显著上升,叶片内c(AsA)/c(DHA)与c(GSH)/c(GSSG)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因此,我们推测对番茄幼苗进行适宜浓度的SA预处理能够使其叶片中的SA质量分数上升至一定程度,从而诱导H2O2的适量积累,上调植物的抗氧化能力,使植物细胞在低温下维持相对稳定的氧化还原状态,从而缓解了低温对植物所造成的氧化损伤,提高了其抗冷性.  相似文献   

7.
NaCl浓度对大米草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NaC1浓度下大米草根部和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及可溶性糖的变化.结果表明:CNaC1等于100 mmol/L时,大米草生长良好;Cnacl高于100 mmol/L时,大米草通过提高SOD、POD和CAT活性,增加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以适应NaCl浓度变化;CNacl达到500 mmol/L后,保护酶活性开始下降,而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却持续上升,叶片MDA含量亦持续上升,根部MDA却略有下降.在NaC1胁迫下,大米草叶片较根部对NaC1浓度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8.
低温胁迫对甜瓜幼苗根系活力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人工气候箱控温,研究了不同温度(昼/夜)条件下,即30℃/20℃、21℃/12℃、15℃/8℃。对早金和伊丽莎白甜瓜幼苗根系活力和叶片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品种在各温度下幼苗根系活力随时间延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同一时期各温度条件下,伊丽莎白的根系活力均高于早金。15℃/8℃处理下,在不同时期伊丽莎白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早金。低温胁迫条件下,可溶性蛋白呈先降后升的变化,30℃/20℃、21℃/12℃处理下早金可溶性蛋白变化稳定;15℃/8℃处理下,同期伊丽莎白显著高于早金。  相似文献   

9.
水分亏缺下SA和6-BA对大花蕙兰的生理调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分亏缺下以外源水杨酸SA和6-BA处理大花蕙兰叶片,研究外源激素对大花蕙兰水分生理特性的影响。对内源激素IAA、ZR、ABA和保护酶SOD,CAT活性以及MDA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0.5~4.5mmol/L SA和2.5~4.5mmol/L的6-BA可使IAA含量增高。0.5~2.5mmol/L的SA和2.5~4.5mmol/L的6-BA均使ZR含量增高。0.5~4.5mmol/L的SA和6-BA均有抑制ABA含量的作用。0.5~4.5mmol/L的SA和2.5~4.5mmol/L的6-BA可提高SOD活性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2.5~4.5mmol/L的SA可提高净光合速率(Pt),增加水分利用效率(WUE),2.5mmol/L的6-BA也可提高WUE。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的生长以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加工番茄'里格尔87-5'幼苗为试材,对其施加不同浓度(0.1、0.5、1.0和1.5mmol/L)的NO供体硝普钠(SNP)并进行低温(12±1)℃/(8±1)℃处理.结果表明,0.1~1.0mmol/L SNP处理的番茄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及脯氨酸含量均提高,电解质渗透率均降低,PSⅡ的光能转换效率、潜在活性、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及光能捕获效率均提高,其中1.0mmol/L的SNP显著缓解了低温对番茄幼苗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盐胁迫对大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对盐害的缓解作用.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SA能够提高盐胁迫环境下大白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提高大白菜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及可浓性糖含量,降低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通过实验,确定缓解盐害的水杨酸的最适浓度为1.0mmol/L,当水杨酸浓度超过3.0mmol/L时,对作物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粳型巨胚稻西巨胚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6℃低温处理前用0.25mmol.L-1和0.5mmol.L-1水杨酸进行预处理(叶面喷施和灌根处理)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杨酸预处理可使巨胚稻幼苗叶片在低温处理下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提高幼苗的抗寒性,减轻低温伤害,对幼苗地上部分和根系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对提高巨胚稻幼苗抗寒性的效果来看,0.5mmol.L-1浓度水杨酸处理效果较0.5mmol.L-1浓度好,灌根处理效果较叶面喷施好。  相似文献   

13.
3-吲哚乙酸和水杨酸对芥菜型油菜耐受/积累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盆栽实验研究土壤受到铅污染时,外源3-吲哚乙酸和水杨酸对芥菜型油菜耐受和积累铅的影响.过量铅降低芥菜型油菜的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增加SOD活性和MDA含量.添加外源IAA和SA增加芥菜型油菜的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添加IAA增加芥菜型油菜的SOD活性和MDA含量,而施用SA则降低芥菜型油菜的SOD活性和MDA含量.添加外源SA对芥菜型油菜体内铅含量影响不显著.IAA单独施用或IAA/SA联合处理都显著增加芥菜型油菜体内铅含量.  相似文献   

14.
热锻炼与外源水杨酸对葡萄叶肉细胞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年生赤霞珠葡萄(Vitis vinifera L.CV.Cabernet Sauviqnon)扦插苗为试材,研究了外源水杨酸和热锻炼对葡萄幼苗叶肉细胞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锻炼和外施水杨酸都能显著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热锻炼和喷施100μmol/L水杨酸后,葡萄叶肉细胞的丙二醛和O2^-含量显著降低,质膜相对透性明显减小,保护酶系SOD、CAT活性都明显升高。从而说明外施水杨酸和热锻炼有相似的提高抗热性的机制,可能通过提高葡萄叶肉细胞对膜脂过氧化的抗性来诱导其对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5.
零上低温对甘蓝幼苗逆境指标的动态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甘蓝幼苗为材料,研究了零上低温对其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温(5℃)处理时间的延长,甘蓝幼苗体内的脯氨酸含量、总糖、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而脂肪酸、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体内SOD,POD活性先升高再降低.  相似文献   

16.
外源水杨酸对甘蓝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对甘蓝幼苗光合指标和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结果表明:随着SA浓度的增加,自由水/束缚水比率逐渐下降,同时用0 01mg·L-1的SA处理后甘蓝幼苗的地上部分和根的干质量和鲜质量都会增加,但是随着SA浓度的增大,其增加量逐渐变小.当甘蓝幼苗经过0 01mg·L-1的SA处理后,叶片的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分别增长61 9%,75 7%,30 1%.低浓度的SA处理能降低植株的二氧化碳补偿点和光呼吸强度,而使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上升.不同浓度SA处理的甘蓝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特征与对照的基本一致,差异只在数值大小不同.  相似文献   

17.
六种甘蓝下胚轴和子叶无性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种甘蓝不同器官进行了组织培养和无性系建立的研究,成功诱导了紫甘蓝、皱叶甘蓝、羽衣甘蓝、抱子甘蓝、紫苤蓝和芥蓝的茎尖、下胚轴或子叶分化丛生不定芽.诱导6种甘蓝下胚轴和子叶分化的理想培养基是MS 6-BA(0.5~1 mg/L);诱导不定芽生根的理想培养基是MS IAA(0.2~0.5 mg/L);试管苗移栽、扦插的理想基质是炉灰渣.移栽的试管苗生长旺盛.  相似文献   

18.
水杨酸处理对南瓜幼苗壮苗和抗寒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浓度水杨酸(SA)处理的南瓜幼苗,其中250 mg/L SA处理差异显著.从形态指标上表明SA处理可促进南瓜壮苗的形成.同时研究了4,15℃ 2种低温胁迫条件下最佳浓度水杨酸处理与25℃处理作为对照的南瓜幼苗抗寒性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经SA处理的脯氨酸、丙二醛与对照的差异极显著,外源SA能抑制脯氨酸的形成积累,且能提高南瓜幼苗叶片细胞膜的稳定性,抑制MDA形成积累.因此外源水杨酸能显著提高南瓜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9.
锌对青花菜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砂培的方法,利用气体交换测定技术,研究适量施锌对青花菜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揭示锌提高青花菜光合能力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适量施锌较不施锌叶片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质量分数分别提高8.72%,10.17%,碳酸酐酶(CA)活性提高152.94%;净光合速率(Pn)提高14.32%,气孔导度(Gs)增大41.55%,胞间CO2浓度(Gi)增加26.17%;表观量子效率(AQY)提高12.14%,羧化效率(CE)提高7.59%.锌通过增大叶片的气孔导度,增加胞间CO2浓度,降低气孔限制来提高净光合速率;通过提高CA活性来提高叶片的羧化能力和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