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预混合燃烧方式的混合气形成与燃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锋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4,34(6):699-704
通过高速纹影摄影及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对伞喷油嘴的喷雾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了与多孔喷油嘴喷束不同的规律,通过在E150型和135型试验机上的伞喷燃烧试验取的示功图及性能参数表明具有预混合燃烧的特点,改善了经济性和排放指标。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通过改变柴油机的燃烧方式,即采用伞形喷射燃烧方式和油膜雾化燃烧方式,实现预混合和近似等压燃烧.在四气门135型及1E230A型柴油机上试验表明,降低燃油消耗率约6g/(kW·h),排放也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抓住影响柴油机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提高混合气形成质量,组织稀薄均质预混合燃烧方式,控制上止点着火,获得理想放热规律,在4气门1135型直喷式试验机上取得了经济性和排放性全面改善的效果。模拟的增压试验对不同增压比、气门重叠角、喷油定时及喷孔尺寸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提高增压比和加大气门重叠角,是柴油机强化燃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柴油机燃烧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135G柴油机上,采用多孔喷油器的传统燃烧方式,分别对不同配比的甲醇柴油机械混合燃料进行了性能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性、动力性和排烟特性。分析了掺烧甲醇后柴油机的燃烧规律及影响燃烧过程和发动机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多孔介质内预混合超绝热燃烧的排放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验探讨了多孔介质内燃气和空气预混合超绝热燃烧降低NO、CO排放的机理.对多孔介质内预混合气体单向流动和往复流动两种情况下燃烧排放的NO、CO体积分数进行了测试,并系统地研究了预混合气体的当量比、流速、往复半周期对往复流动燃烧(RSCP)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单向流动,往复流动有更好的燃烧排放效果.往复流动燃烧半周期内CO排放量体积分数明显受当量比、流速、往复半周期的影响;而平均NO排放体积分数可达很低水平,通常保持在10×10-6以下. 相似文献
6.
直喷式柴油机伞形喷射混合气形成与燃烧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一台中速直喷式柴油机上,通过高速纹影照相技术直接观察了三种典型伞喷油嘴的喷雾发展及混合气形成过程,分析了不同孔径和不同喷射锥角对油束特性,油束着壁,混合气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影响,在实机运转条件下,采用AVL657燃烧分析仪测取了示功图,并给出了放热率曲线和燃烧性能参数,对这三种典型伞喷油嘴的燃烧放热特点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协同推广使用不同生物质来源的乙醇和生物柴油,研究了不同混合比下乙醇-柴油-生物柴油混合含氧燃料的经济性、动力性与排放特性,为混合含氧燃料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以柴油为参照,柴油机燃用3种混合燃料时的缸内压力均略有降低,EBD1(80%柴油+20%生物柴油)峰值压力出现位置提前约1°CA,乙醇的加入使EBD2(70%柴油+20%生物柴油+10%乙醇)和EBD3(55%柴油+20%生物柴油+25%乙醇)压力峰值略有滞后;3种混合燃料对应放热率曲线峰值均低于纯柴油。随生物柴油以及乙醇掺混比例的增加,混合燃料的放热率峰值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随混合燃料含氧量的增加,HC和CO排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烟度排放下降趋势明显,而NOx排放则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燃用柴油/乙醇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柴油机燃用柴油/乙醇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和放热规律,研究了相同十六烷值条件下混合燃料中含氧量对燃烧特性和放热过程的影响,为柴油机燃用含氧混合燃料提供理论指导和试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十六烷值改进剂(亚硝酸异戊酯)的体积分数为0.2%时,可使其着火性能与乙醇的体积分数减小10%时的水平相当.当保持十六烷值不变,混合燃料中氧的质量分数提高3.6%,扩散燃烧期和总燃期的曲轴转角平均缩短0.8°,中高负荷放热率曲线型心位置的曲轴转角向上止点平均靠近0.25°,可以认为,试验结果反映了混合燃料含氧量对燃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过氧化氢改善柴油机燃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采用过氧化氢组液参与柴油机的燃烧,对柴油机燃烧过程进行改善,同时降低油耗与排放的新方法.对过氧化氢的化学及物理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过氧化氢组液影响内燃机燃烧过程的机理模型,并且通过放热规律进行了试验验证.135单缸机的试验结果表明,过氧化氢组液的效果相当显著,可以同时降低油耗以及碳烟和NOx的排放.在过氧化氢雾化风量为2.5×10-4m3.s-1时,油耗从原机的347.19g.kW-1.h-1降到314.26g.kW-1.h-1;烟度从原机的3.0Rb降到2.4Rb;排气中NOx含量从原机的663×10-6降到639×10-6;排气中O2含量从原机的9.92%增至10.96%. 相似文献
11.
蔡锐彬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3)
本文论述空气涡流和燃烧室形状对直喷式车用柴油机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推迟喷油的条件下,空气涡流和燃烧室形状对减少排烟浓度和提高燃烧效率,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蔡锐彬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1)
本文论述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室内流体可视化的实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油膜法、油点法能够把握燃烧室内气流运动形态,并揭示其对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非稳态燃烧过程中 ,发动机的转速、燃油喷射率和负荷在每一循环中均不相同 ,而且循环结束时的条件也不等于循环开始时的条件 ,所以不能用稳态模型研究柴油机的非稳态燃烧过程 文中以燃烧模拟函数为基础建立了柴油机非稳态燃烧的循环模拟模型 ,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程序 该程序可用来计算气缸压力、温度、空燃比等参数 试验和计算结果的对比表明 ,该循环模拟程序能较好地预测柴油机非稳态工作时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模拟必分析直喷式柴油机缸内主要过程的轴对称二维模型,并编制了计算程序,采用亚网格尺度湍流模型,蒸发性液体射流喷雾模型,着火延迟斯模型,燃烧和排放的计算部分平衡流分法。并针对12150LK柴油机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得到了比较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在广安博之直喷式柴油机多区燃烧模型的基础上,改进了燃油雾滴的运动和蒸发模型,以及碳烟的生成与氧化模型,增加了缸内挤流和涡流模型、油滴碰壁和反弹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油束运动模型比原模型更加合理,较好地解决了空气卷吸问题,在不同转速和负菏工况下均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精度,能够反映缸内与各区内的燃烧与排放物生成情况,用改进的多区模型可以较好地研究直喷式柴油机的工作过程及其排放。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燃烧室层面对某高原船用柴油机进行“油-气-室”匹配优化,实现性能恢复,通过仿真计算与实验验证的方法对四种不同形状的燃烧室进行喷油正时提前。海拔4550米条件下的计算结果表明:在喷油提前角为12°BTDC(Before Top Dead Center上止点前)时,双层分流式燃烧室能够有效利用余隙容积空间的空气,表现出了最高的缸内燃烧压力与较低的NOx生成量;高低型双涡流室双缩口燃烧室拥有最低的NOx排放量,但SOOT排放量较高;原型ω燃烧室的SOOT排放量较低,但NOx排放量最高;底部大涡流燃烧室的高原性能表现欠佳。随着喷油正时的提前,双层分流式燃烧室始终保持着最高的缸内平均压力;高低型双涡流室双缩口燃烧室的动力性与SOOT排放量均明显得到改善;底部大涡流燃烧室的性能恢复不及其余燃烧室。在青海省对使用ω燃烧室的原型机进行喷油正时为12°BTDC与18°BTDC的实验测试,结论证明喷油正时提前的计算结果准确可靠。此研究能够为高原柴油机的燃烧室选型以及喷油正时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陈笃红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6)
研究了TY495Q柴油机用不同的燃料供给系统对工作过程的影响.并对喷油及燃烧过程每循环动态特性进行了测量分析,发现有的循环存在二次喷射时,燃烧过程后燃较大. 相似文献
18.
以某一四缸、增压直喷柴油机为样机,利用专业试验台架针对EGR对柴油机燃烧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EGR系统对柴油机燃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9.
过氧化氢改善柴油机燃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过氧化氧组液参与柴油机燃烧,可以改善柴油机燃烧过程,使油耗与排放同时降低.从实用角度设计并开发了一种过氧化氢组液供给系统,并在135柴油机单缸机上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过氧化氢组液消耗量与雾化空气流量成正比,同时受环境温度及湿度的影响;过氧化氧组液改善内燃机燃烧的效果显著;比油耗降低9.5%、碳烟烟度降低ZO%、NOx排放降低3.6%. 相似文献
20.
引燃油量对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一台TY1100单缸柴油机的进气管上安装了一套电控甲醇喷射装置,采用柴油引燃甲醇方式,开展了引燃油量对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平均有效压力和转速下,随着引燃油量的减少,双燃料燃烧的滞燃期延长,主燃期缩短,缸内气体最高爆发压力和最大压力升高率在高负荷时增加,放热率曲线第1峰值增大,第2峰值减小,表明预混燃烧量增加而扩散燃烧量减少;高负荷时放热率曲线型心向上止点靠近,燃烧等容度提高,燃油经济性改善;提高转速和增大供油提前角,最大放热率和最大压力均增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