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和草害等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药品.根据其分类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3种:(1)按主要用途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鼠剂、杀软体动物剂、杀菌剂、杀线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2)按来源分类分为:矿物源农药(无机化合物)、生物源农药(天然有机物、抗生素、微生物)及化学合成农药3大类;(3)按化学结构分类,有机合成农药的化学结构类型有数十种之多,主要有:有机磷(膦)、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有机氯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酰胺类化合物、脲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苯氧羧酸类、三氮苯类、二氮苯类、苯甲酸类、脒类、三唑类、杂环类、香豆素类、有机金属化合物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12,(21):69-69
黄酮类物质是许多中药材,如射干、金雀花等的有效成分,它们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一直是中药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为了提高黄酮某些方面的活性和选择性,我们展开了本项目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4,(2):67-68
本项目的总体目标任务为研制新生代氩同位素体系定年分析标准物质1套(年龄〈50Ma)。工作起止年限为2008~2010年。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13,(6):25-26
本项目重点在宁夏园艺产业园(包括蔬菜、果树、花卉)的日光温室及2个设施蔬菜示范园区、2个设施果树示范区、1个设施花卉示范区的100座日光温室进行本成果的转化应用。每个园区可以种植不同的蔬菜、果树、花卉品种,控制系统根据园艺植物的特点来设计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5.
该项目完善和熟化蔬菜根结线虫病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集成包括不同类型杀线虫剂的选用、高效杀线虫剂的减量使用技术、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协调应用技术、生态调控和物理防治协调应用技术,并进行示范。(1)轮作:染病地块采用非寄主作物、免疫或高抗作物交替种植,或采用水田作物与旱地作物交替耕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11,(18):66-67
本研究广泛利用国内外遗传资源,以先进的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IMC)为手段,快速创制大批双单倍体(DH)纯系和优良亲本材料,高效育成厂大白菜早熟新品种“豫新60”和中晚熟品种“豫新6号”,均于2004年通过国家蔬菜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研究过程中得到国家863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以及河南省重大攻关等课题或项目资助。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承担的国家“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项目”、“绿色多功能农药助剂技术开发与中试”(2004EG134184)于2009年1月10日通过了由国家农业单位主持的验收鉴定工作,获得国家“绿色多功能农药助剂创制”鉴定证书(农科果鉴字[2009]第004号)。该技术于2009年6月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08,(20):53-53
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采用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理论和技术,开发蔬菜(白菜、甘蓝、番茄、甜辣椒、黄瓜等)和果树(苹果、柑橘、梨、桃、甜樱桃等)重要功能基因的分子标记;对蔬菜和果树高产、优质、抗病、耐逆、雄性不育等重要性状基因/主效QTL进行定位,完善分子育种技术体系;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小孢子培养、大孢子培养、原生质体融合和染色体操作等细胞工程技术,提高细胞工程技术效率,加速蔬菜和果树品种创制速度。通过项目研究,取得如下重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本项目研究对象是一种纯天然植物源杀菌生物农药,它是根据十几年来对几十种唇形科药用植物进行了大量的植化工作基础上,通过生物活性实验筛选出其中四种植物的有效活性部位,再经过先进的提取和制剂工艺研制出了一种对蔬菜灰霉病具有针对性的高效低毒杀菌剂,从而达到抗菌高效、安全环保,并克服了以往化学农药成分单一、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的缺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12,(5):70-70
本项目属无机非金属材料化学领域。 (1)项目背景与目的 介孔材料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有序、均一可调的纳米孔道。但由于介孔氧化硅材料本身骨架的非晶态和惰性等问题,无法获得人们预想的催化性能。本项目的目的是讲活性组份组装入介孔孔道可制备出介孔主客体复合材料,或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介孔复合材料,以获得优异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08,(4):55-55
本项目是浙江省重点农业科研项目(2005C22020)。项目以浙江青山湖水库上游临安市污水处理厂附近水库淹没区为基地,通过定位试验,应用生物镶嵌技术、物理强化技术、微生物技术、宏观仿生技术等综合措施,在现场和室内进行若干对比和专题实验研究,发展了氮、磷污染水体植物修复与优化景观的理论模式,建立了植物系统去除水体氮、磷污染的新技术体系,为发展生物环保产业,把环境治理工程变为兼顾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集成示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12,(3):56-58
本项目依托广东省交通运输部门2010年结题的科技项目“轮机工程自动化系统研究与开发”(2006—34),针对《STCW78/95公约》以及我国相关海事法规的要求,开发技术先进、功能齐全、实用性强、成本低廉的轮机工程自动化系统。具体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对产品声学品质(如电声、建筑声、材料声学、设备噪声等)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相对应的消声室、混响室以及建筑厅堂内声场特性的校准测试研究也愈显重要。
  目前校准上述声学实验室声场(包括自由声场、扩散声场及一般其他声场)普遍采用的方法为手动测量,测量准确度和测量效率难较低。本项目研制的一套声场自动校准装置,可实现声场的准确、自动、高效测试校准,为研究实验室声场特性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同时本项目开展了自由声场校准方法研究,包括声源声中心的计算、自由声场衰减理论值的推导、测试信号与测量方式的选择、测量速度、测量距离间隔、测量数据选取、声场近场区确定等,此方法研究成果对实际声场校准测量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4):59-59
“野生蔬菜沙葱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是甘肃省治沙研究所依托甘肃省科学事业费项目“干旱沙区野生沙葱人工栽培技术试验研究与示范”(QS022-C31-066)所取得的研究成果(2007年获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并被列入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项目主要针对甘肃省河西走廊人口多、耕地少、环境恶劣、水资源和自然植物资源匮乏,社会经济尚不发达等特点,以合理开发利用野生优质植物资源,促进和保护沙区脆弱的生态系统为目的,旨在为沙区地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态环境建设多做贡献。  相似文献   

15.
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药物滥用流行病学调查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5)项目“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的生物学基础及其防治”、“药物滥用流行病学调查与评价”子课题(2005CB051540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禁毒效果评估研究”(2006BAK0980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药物维持治疗和无毒社区防复吸新模式研究”(2007BA107804)、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云南、四川药物滥用及其与HIV/AIDS感染传播相关关系的研究”和“不同戒毒机构戒毒康复机制及效果的评估”、“中盖”全球基金项目(第四轮)以及211工程等基金项目的支持下,并受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公安部禁毒局等政府部门委托,根据我国药物滥用形势的现状、流行特征和社会、公共卫生及禁毒工作需求,组织实施了多项药物滥用流行病学调查与药物依赖性评价研究工作,对我国药物滥用流行水平、现状、特征及其对社会、公共卫生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此文将上述工作归纳为10个方面的课题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6.
该成果的科学创新点及科学成就: (1)精制纯化工艺创新技术。本研究创新性地研发了丹参酚酸的精制纯化工艺技术,获得了自主知识产权,科学合理高效地使用丹参药材,有效地提高了丹参活性成分的提取效率,产品质量稳定、可控,为中药资源的合理使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丁研究与应用示范。此项技术获得两项自主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7.
项目简介:本项目属于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领域,涉及卫生检验学、食品毒理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项目以病原生物学、分析化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前沿检测分析手段为基础,针对食品中病原微生物、生物毒素、违禁化学品、农药和兽药残留、肉类新鲜度与转基因成分,构建高效实用的鉴定分析平台,并以此为基础成功开发多项创新性产品。在全省和全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及相关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处理工作中,这些创新性技术成果得到了广泛推广与应用。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18.
1项目简介 汞是具有毒性的重金属,可以在生物体内沉积,并转化为毒性很大的有机汞。通过食物链不断累积,其危害性被放大,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极大。汞排放主要源于煤燃烧以及城市废弃物焚烧,燃煤电厂是主要的污染源,燃煤电厂脱汞试点工作已经启动,汞污染治理将在脱硝之后全面展开。然而,目前尚缺乏适用于燃煤电厂经济成熟的脱汞技术。为此,项目完成单位联合攻关,开发了WFGD协同脱汞技术。首先将烟气中的单质汞(Hg^0)氧化成二价汞(Hg^2+),然后将Hg^2+捕集到WFGD脱硫浆液中,再抑制浆液中的汞再释放。开发了两种单质汞氧化技术:①等离子体放电活性物质注入氧化烟气中单质汞技术,利用等离子体放电产生的活性物质将烟气中的Hg0氧化为HgO;②向脱硫浆液中加入氧化添加剂,将烟气中的Hg^0氧化为HgCl2。项目还研制了抑制汞再释放添加剂及其抑制技术。单质汞氧化和汞再释放抑制共同作用,使WFGD总脱汞效率≥90%。  相似文献   

19.
强电场中离子运动规律及应用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高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是当今世界经济、军事强国竞相研究的焦点 ,它涉及工业、军事的高能物质 (活性粒子 )加工及其辐射的等离子体源及反应器 (室 )。目前 ,高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及其源的研究局限于弱(电场 )电离放电范畴 ,存在等离子体浓度低、能耗高和体积庞大等问题。为此 ,研究外加非均匀强电场、空间电荷形成的本征电场对离子的作用力及其运动规律 ,以便解决形成高浓度等离子体的方法及离子从强电场束缚中引出去的问题 ,为研制强电离放电非平衡等离子体源提供理论基础及加工方法 ,并可望使外输的等离子体束浓度达到 10 1 4 /cm3。等离子体源及反应器可以做到微型化 ,每立方厘米有效放电体积处理气量高达 15m3/h。它的体积、能耗、一次造价、运行成本等也将大大降低 ,有望解决等离子体工程化的现存问题 ;也能解决困扰世界各军事强国的飞行器等离子体隐身、减阻及天线的应用理论与方法问题 ;又可用于水处理 ,治理赤潮、海洋生物入侵以及杀菌消毒等领域 ,实现零污染、零废物排放 ,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实验选用三种不同方法生产的麦芽粉:即全麦芽粉(传统技术型)、脱根须麦茅粉(技术改进型1)、发酵麦芽粉(技术改进型2),分别按5%的添加量混和入精饲料中后饲喂三组奶牛,同时记录各组产奶量、测定乳成分和采集粪便测定饲料的消化率。结果显示:①全麦芽粉组有一定增奶效果,但未达到显著;②脱根须麦芽粉组产奶量比对照平均增加2.6%,达到显著;③发酵麦芽粉组产奶量比对照平均增加5.6%,达到极显著。研究结果表明:①传统制法生产的麦芽饲喂奶牛,由于麦芽根须中含有有害活性物质,增奶效果并不显著,使用量大甚至有减奶的反作用;②经工艺改进的发酵麦芽粉,具有了明显的、稳定的增奶效果,是奶牛用麦芽粉较好的生产技术改进办法;⑤发酵麦芽粉可通过改善瘤胃微生态环境,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增加产奶量,是有开发前景的中药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