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贮氢合金热力学主要研究内容的分析,研究了贮氢合金热力学的p-C-T曲线的测定和计算方法,并通过对LaNi_5合金的性能测试,证明了该合金具有良好的活化性能和吸氢性能,在30℃常温下吸氢平衡压仅为0.28MPa,吸氢量(H/M)可达1,吸放氢反应热焓达31.9KJ/mol。  相似文献   

2.
用Al置换LaNi5贮氢合金中部分Ni,得到一系列LaNi(5-x)Alx(x=0.1,0.3,0.5)贮氢合金.通过对合金的热力学性能的测试可知:随着Al的加入及其含量的增加,贮氢合金的平台氢压降低,吸氢量有所减少,而吸氢速度有所增加.通过对合金及吸氢后氢化物品体结构的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Al的加入并未使晶体结构类型发生变化,只是晶格常数略有增加;同时还证明了LaNi(5-x)Alx合金吸氢后其晶体结构也未发生变化,但晶格常数增加较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贮氢合金动力学主要研究内容的分析,研究探讨了在等容差压法热力学测试装置上进行等温等压的吸放氢动力学曲线的测定。用该装置直接进行测定,只能得到压力变化的动力学曲线,为解决等压问题,采用了在不同初始氢压下进行多条吸氢曲线的测试、计算并绘出某一恒定氢压下吸氢量与吸氢速度的关系曲线,进而利用数值积分公式计算并绘出吸氢量与时间关系动力学曲线。通过LaNi_5合金动力学曲线的测定,证明了该合金的良好动力学性能和测定方法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4.
借助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及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吸氢合金LaNi5- xMx 在高温氢化反应时的歧化行为及其反应产物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LaNi5- xMx 在2.5MPa 氢压和大于550 ℃保温一定时间后可发生明显歧化反应,并析出纳米相Ni.歧化反应的程度与加热温度、时间、第三组元M 及合金的生成焓关系密切.电化学交换电流密度测定表明,经歧化反应得到的含纳米相Ni的复相组织与原始合金组织相比具有较高的吸放氢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用共沉淀还原扩散法制备了新的镧系吸氢合金LaNi4Cn0.5Mn0.5,借助XPS技术研究合金的表面偏析等性质,确定了合金表面的化学组成,讨论了合金在空气中暴露程度对表面性质的影响以及表面性质对合金吸氢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吸氢测试研究了合金的活化,提出了LaNi4Cu0.5Mn0.5的活化机制。  相似文献   

6.
利用自制25 kg 级BaZrO3坩埚,通过ZG-0.05型真空感应熔炼制备 TiFe 基储氢合金。熔炼条件为:0.6 MPa氩气保护气氛,精炼时间5~10 min,精炼温度1450℃左右。采用ICP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仪分析所熔合金的化学成分,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RD 衍射仪研究了合金的金相组织、表面形貌、微区元素分布、物相结构,用气体反应控制器测定了合金的PCT曲线。研究表明:由BaZrO3坩埚熔炼的TiFe基储氢合金氧质量分数与石墨坩埚熔炼的合金氧质量分数均小于0.1%,而石墨坩埚熔炼的合金碳质量分数为0.417%。BaZrO3坩埚熔炼后的合金完全由等轴晶构成,而石墨坩埚熔炼后的合金则由等轴晶组织和在晶粒内或沿晶界分布的球形TiC颗粒组成。BaZrO3坩埚所熔炼的合金不仅最大吸氢量比石墨坩埚熔炼的合金的最大吸氢量大,而且吸放氢平台压力也低。  相似文献   

7.
在复合结构坩埚(外层石墨坩埚,内层氧化镁坩埚)中,利用真空感应熔炼法制备了坡莫合金,研究了配方和制备工艺对坡莫合金软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熔炼工艺,Fe19.8Ni80.2软磁性能最佳;熔化起始阶段合金的边缘位置比内部中央位置软磁性能好,精炼阶段则相反;随着熔炼时间的增加,同一位置的坡莫合金结构越来越均匀,软磁性能越来越好,最后趋于不变.  相似文献   

8.
用共沉淀还原扩散法成功地制备了新的镧系吸氢合金LaNi4Cu1-xMnx(x=0.25,0.5,0.75),对合金进行了XRD、SEM、吸氢测试和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合金易活化,吸氢容量较高,其氢化物的稳定性与合金的晶胞体积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这种关系对预测氢化物稳定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真空自耗电极电弧熔炼法熔炼钛锆合金铸锭.实验分析了真空自耗熔炼钛锆合金锭的影响因素,并对钛锆合金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钛锆合金与纯钛相比具有较高的硬度及良好的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10.
提出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改善La-Mg-Ni贮氢电极合金的综合电化学性能.所选La-Mg-Ni贮氢电极合金为La0.7Mg0.3Ni2.5Co0.5.实验结果表明,用SPS和真空中频感应熔炼制备得到的合金具有近似的最大放电容量.SPS技术增强了合金电极的循环寿命:在经过150次的充放电循环后,用SPS法制备的La0.7Mg0.3Ni2.5Co0.5合金的容量保持率为61.8%;而感应熔炼法得到的合金电极的容量保持率仅为39.6%.同时用SPS技术使合金的放电中值电压增加,放氢平台变宽,平台倾斜度减小.  相似文献   

11.
镁合金短流程合金化熔炼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综述了镁合金短流程熔炼工艺的特点、关键技术以及该工艺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指出提前合金化是该工艺的特点,保护和净化为该工艺的关键技术,该工艺已经产业化,但产业化程度不高,全面产业化需短流程净化技术、熔剂成分与氧化物夹杂反应机制、新型高效环保熔剂的研制、渣液分离技术等相关科学和技术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2.
等离子熔融还原直接冶炼(高)合金钢及低碳铁合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两项发明专利技术的名称、技术特点、技术经济指标分析、等离子炉生产能力及设备投资等。  相似文献   

13.
铬矿熔融还原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考察了渣碱度、渣中Al2O3含量以及温度对铬矿被固体碳还原反应的影响,得到渣碱度在0.8~1.5的范围内、渣碱度为1.5时,铁液中最终铬含量最高;随着渣中Al2O3含量的增加,铬矿的初期反应速率明显降低,但对铁液中的平衡铬含量无明显影响.初期零级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316kJ/mol.在确定反应控制环节时,利用了改变界面反应条件这一新方法,结合实验分析得到铬矿的还原是由铬矿在渣中的行为及界面反应联合控制  相似文献   

14.
高炉法辅助电炉因地制宜地生产硅锰铁合金,可以充分利用我国贫锰矿资源,并有可能提供一个新的高炉铁合金品种。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在一座36m~3的小高炉上进行了工业冶炼试验。试验表明:在高炉上用富氧鼓风冶炼含Si=12—14%的硅锰铁合金,在技术上是成功的,在我国条件下,经济上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依据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的主线,根据各地特别是秦国出土铁制器物的情况,探讨冶铁替代冶铜制品的动因与过程,发现中国古代铁工具、农具替代青铜大约在战国时期,大部分是用生铁和生铁脱碳处理制成,中原地区较周边地区略早;秦汉封建王朝建成后完成了替代.铁兵器替代铜兵器延续时间较长,且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16.
镁合金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比较系统地综述了镁合金材料的研究开发概况、熔炼技术与铸造成型技术,分析了几种新型镁合金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了超塑性镁基合金、镁基大块非晶、镁基复合材料以及镁基贮氢材料是开发镁合金材料潜在性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钼泥是冶炼钼铁飞扬的烟尘经水淋洗沉淀物 ,除含有一定量的钼外 ,还含有大量的石英石、硅酸盐、铁、铜、钙、镁、铝、铅等。从钼泥中提取钼 ,就是废物利用 ,化废为宝。但是 ,由于这个工艺过程复杂 ,达到很高的提取率很难 ,因此迄今为止 ,国际国内没有这种实验成功的先例。经过反复实验 ,用先酸后碱浸法 ,由钼泥中提取钼的提取率达到 99%以上 ,该项实验的成功 ,每年可节约5 0 0多万元资金 ,同时还减少了环境污染 ,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王安龙 《山西科技》2010,25(1):137-138,143
针对装入制度、原材料条件和装备条件,将原来的枪位控制模式进行改进,找出适合实际的合理枪位控制模式,达到减少喷溅和吹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洁净炼铁新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钢铁能耗与污染态势钢铁行业既是能量消耗的大户,又是污染大户。1996年我国的钢产量为9602万吨,生铁产量为8977万吨,吨钢能耗平均为1.392吨标准煤。因为钢铁生产的主要能源为化石类低效能源,转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以及粉尘等影响环境质量的物质[2],所以也就成为污染物的排放大户。生产1吨粗钢大约可产生2.3吨CO2、2.2公斤SO2和2.3公斤NOx,另外,还有3m3废水、110克氨、8克苯酚和氰化物等,以及1.6公斤悬浮固体。高炉作为钢铁生产的主…  相似文献   

20.
对冶炼企业的能源管理进行研究、分析,建立了核心业务指标计算过程的数学模型,在系统的实现过程中主要应用了触发器技术,在数据服务器上实现业务规则.该系统在企业得到应用后调整优化了能源结构,提升了能源效率,管理方向明确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