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GA的神经网络在火工药剂辨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火工品压药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智能的相关理论,介绍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模 型系统用于火工品药柱剂量的辨识。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较好地满足辨识火工品药柱剂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桥丝式电火工品安全电流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瞬态脉冲无损检测试验得到桥丝式电火工品的电阻和集总热散失系数等电热响应参数,利用这些电热响应参数分别采用Rosenthal的集总热参数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方法预测电火工品的安全电流。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预测的安全电流较高的电火工品,在相同的恒流脉冲下发火的概率较小。电火工品瞬态脉冲无损检测技术与BP神经网络模型方法相结合,可以用来预测电火工品的安全电流。  相似文献   

3.
基于RBF网络的混沌动力系统辨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用RBF神经网络对混沌动力系统进行辨识,设计了一个三层RBF网络结构,仿真实验说明了RBF网络用于学习混沌动力系统时的基本性质。用辨识模型重建吸引子方法定性地评价辨识模型,通过计算辨识模型的Lyapunov指数定量地评价辨识模型的性能,同时推导了RBF网络模型Lyapunov指数的计算公式。仿真结果表明,该辨识模型能很好地逼近原混沌动力系统,准确地体现原混沌系统的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4.
线性系统传递函数的阶数辨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际系统的参数辨识中,系统的结构往往并不知道,因此,要想正确辨识系统参数,就必须同时要辨识系统的阶数。该文根据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原理,讨论了包含有积分环节的线性连续时间系统的阶数辨识方法,并详细描述了线性系统阶数辨识的实现过程以及用F检验法来辨识模型结构的步骤与程序设计分析设计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辨识精度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Volterra级数理论对于非线性系统的模型建造的意义,提出了一类通信系统的适用于系统辨识的新模型--Volterra离散频域模型,应用此模型对一个具体的通信系统有效地进行了非线性故障诊断和参数辨识。  相似文献   

6.
一般自适应控制算法需在线辨识系统模型,算法复杂,计算时间长。本文采用无辨识自适应算法,不用辨识系统的模型,同时应用模糊推理对控制量进行补偿,以便克服模型失配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是非常有效的,适合于具有时滞的工业系统。将其应用于制冷装置中的电子膨胀阀控制,使得蒸发器过热度的控制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系统辨识的关键是模型结构的辨识,它包括模型验前结构的假定和模型结构参数的确定。线性系统的模型结构辨识实质上就是确定模型的结构参数。该文以飞行器运动数学模型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一种基于Bayes假设检验理论、适用于线性系统模型结构辨识的新方法,并给出了工程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型飞机控制系统的规律辨识问题,对文献[2,3]提出的连续系统辨识方法进行了改进,给出了该方法可以适用的辨识对象的一般模型,同时通过对误差模型和极小化指标的改进,把原方法推广至时变参数辨识领域。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成功的解决了该飞控系统的辨识问题。该方法还很容易推广到一类具有相同特征的线性,非线性,时变或时不变的参数辨识中。  相似文献   

9.
基于小波和非线性含输入自回归模型的系统辨识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结合小波理论和非线性含输入自回归(NARX)模型的系统辨识新算法.该算法利用小波函数有效的逼近能力避免了应用NARX模型系统辨识时确定模型结构的复杂过程,消除了通常小波网络辨识算法由于输入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巨大差别而引入的严重失真,构成了一个通用、有效、不依赖于系统先验信息的非线性辨识框架.两则数据仿真表明,对于高度非线性系统,该算法可使系统估计的均方误差减少60%以上.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有源扩耳器系统的被控制对象,采用自适应滤波辨识方法对系统进行了辨识实验研究,得到了系统的模型和参数。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大型落锤模拟加载系统研究了缓冲装置对炸药装药抗过载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缓冲装置可以对炸药进行有效保护;缓冲装置改变了外部载荷的特征,使得外部载荷不容易使炸药点火,进而提高了炸药的抗过载安全性,为战斗部的装药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水平建基面保护层一次爆破开挖新技术在李家峡水电站工程的应用实例。爆前试验证明了钻孔底部柔性垫层的隔震作用。工程爆破中采用空气层新型装药结构,及孔内孔外延时相结合的非电微差起爆网路,使753个炮孔逐孔起爆。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寻在准等熵加载下炸药的起爆响应特性和爆轰成长规律问题,利用磁驱动加载设备CQ-4装置和多路光子多普勒测速技术PDV,建立了炸药1维准等熵加载起爆响应试验测试系统.在1次准等熵加载下获得5个不同厚度的高聚物粘结炸药PBXC03响应背面粒子速度时间历史,得到炸药准等熵加载起爆爆轰成长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获取的各个厚度炸药样品背面的粒子速度波形干净,细节清楚.准等熵加载进入炸药后,在传播的过程中首先由于波的追赶作用而形成前导冲击波.而且,准等熵加载下起爆机制与冲击起爆机制存在明显的差异,准等熵加载在较强冲击波形成前,热点形成较少,炸药几乎不发生反应;形成较强冲击波后,炸药响应表现为由热点机制主导的冲击起爆爆轰成长特性.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新概念高效毁伤元,PTFE基含能材料不仅可以对目标实现动能侵彻毁伤,还可在冲击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内爆效应,从而提高毁伤效能.文中通过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W质量分数PTFE/Ti/W含能材料在炸药爆炸冲击加载条件下的化学反应特性,并与不含活性Ti的惰性PTFE/W材料进行对比.采用狭缝装置及高速摄像系统记录了含能材料的冲击反应过程,利用试验测量数据计算了含能材料的动力学参数,并讨论了不同材料的反应释能差异.结果表明,PTFE/Ti/W含能材料在炸药驱动下的化学反应具有非自持性,传播距离、W粉质量分数及孔隙度对反应释能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所研制的微分等达因实验系统,主要讨论了缸内旋转实时加载装置、液压扫描装置和入射光束与等达因收集器的同步移动装置的功能和结构特征,该系统可实时拍摄各种特征方向和特征平面的微分等达条纹图,该系统能应用于局部效应,复合材料和结构的应力分析。  相似文献   

16.
活性破片引爆屏蔽装药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采用弹道实验对活性破片引爆屏蔽装药作用行为进行研究,且与同质量钨合金破片引爆能力进行对比,并基于AUTODYN-2D平台对破片冲击起爆屏蔽装药行为展开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得到活性破片引爆屏蔽装药机理.结果表明,10g活性破片在1 287m/s以上碰撞速度下,能可靠引爆设有10mm厚LY12硬铝或6mm厚A3钢面板的注装B炸药,而同质量钨合金破片在1 527m/s碰撞速度下,只能造成屏蔽装药碎裂而不能将其引爆.活性破片撞击金属面板后,自身在装药内部发生的剧烈化学反应是其引爆装药的主控机制,这显著降低了破片引爆屏蔽装药所需的动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PTFE/Al含能材料在战斗部中的应用需求,研究其在爆炸冲击加载下的压缩特性及反应行为.利用炸药透镜产生平面波加载含能材料的方法,通过锰铜压阻传感器测量被加载的PTFE/Al (质量分数50%,50%)含能材料内的不同位置处压力-时间关系.根据测量数据,得到材料Hugoniot曲线、Murnagham等熵方程与Grüneisen状态方程.结果表明,PTFE/Al含能材料的冲击反应有延迟现象,反应延迟时间在1.0~2.6 μs之间,爆炸冲击载荷引发材料反应的最小压力在11.93~17.98 GPa之间.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冲击加载条件下典型抗高过载炸药的损伤特性,基于隔板实验的方法开展了两种典型抗高过载炸药的冲击损伤实验。通过改变隔板厚度,在炸药中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利用CT系统和扫描电镜研究了不同冲击加载条件下样品的损伤特性。结果表明,损伤后样品的密度变化与成型工艺有关,浇注成型炸药损伤后密度变小;而压装成型炸药损伤后密度变大。浇注炸药的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随着冲击强度的逐渐增大,炸药晶体与黏结剂之间的脱粘现象越明显,微孔洞也逐渐增大增多。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常用切割技术不适宜在水下作业的难题,从工程应用出发,运用数学建模分析、软件模拟仿真等方法,对前混合磨料水射流系统的水下切割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和仿真.研究表明,在预设加紧力200N的条件下,设计的装置可以搭载喷枪进行水射流水下排爆作业,水射流过程具有高能、冷态、点割、非接触等特点,可以对各种材料进行任意切割,尤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