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4 毫秒
1.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置放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合并PVTT患者74例,其中35例行单纯TACE治疗(TACE组),39例行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置放术(联合组),比较两组治疗后肝功能、肝癌活性指标,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8周,联合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CT)、谷草转氨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及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E钙粘连蛋白(E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I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水平均明显低于TACE组(P0.05).联合组中位生存时间为6.7个月,明显长于TACE组的4.4个月(P0.05);联合组1 a生存率为10.26%,明显高于TACE组的0.00%(P0.05).两组均无手术相关性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且治疗后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置放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PVTT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能谱CT碘基图对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肿瘤血供的判断作用.方法:随机抽取65例肝脏肿瘤患者能谱CT成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均病理诊断为肝细胞性肝癌,且在TACE术后3周进行肝脏能谱CT检查.所有患者均获得常规混合能量图像和能谱图像,通过后处理工作站对能谱图像进行碘基图像重建,再对栓塞术后瘤体进行碘浓度测量、比较.结果:在65例肝癌化疗栓塞术后患者中,5例(第1组)患者动脉期瘤体的IC病灶与周围正常肝组织的IC肝脏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脉期的IC病灶与IC肝脏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与门脉期LNR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60例(第2组)患者动脉期瘤体的IC病灶与周围正常肝组织IC肝脏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脉期的IC病灶与IC肝脏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与门脉期LNR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字血管减影检查(DSA)复查证实只有5例(第1组)患者瘤体仍有动脉供血,60例(第2组)患者瘤体没有动脉供血.结论:能谱CT碘基图能判断肝细胞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肿瘤瘤体血供情况,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Advillin(AVIL)基因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预后的关系,回顾性收集76例肝细胞癌患者的癌及配对癌旁组织,利用免疫组化法对AVIL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χ~2检验分析AVIL表达差异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运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并通过Cox单因素及多因素探索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AVIL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P0.01),其表达水平与BCLC分期及Edmondson分级有关(P0.05);AVIL高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低于低表达患者(P0.05);Cox单因素法提示AVIL表达水平、BCLC分期、肿瘤大小、有无癌栓、有无多灶性、甲胎蛋白(AFP)表达水平、谷草转氨酶(AST)表达水平、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表达水平、有无肝外转移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相关(P0.05);然而Cox多因素法提示AVIL表达水平并不是预测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因素(P0.05)。综上可知,AVIL基因在HCC中高表达并与BCLC分期及Edmondson分级有关,其高表达提示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但AVIL不作为影响肝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研究结果为寻找肝细胞癌诊断及判断预后的分子标志物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血供的单层动态血管造影CT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运用单层动态肝动脉及间接门静脉血管造影CT观察评价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血供特点。方法 :确诊且未接受过介入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33例 ,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前 ,运用联合导管技术 ,在肝动脉造影CT(CTHA)、动脉性门静脉造影CT(CTAP)中运用单层动态扫描技术进行造影检查 ,绘制时间 -密度曲线 ,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结果 :全组肝癌均存在肝动脉供血 ,2 9例为明确的单纯肝动脉供血 ,4例为肝动脉和侧支动脉供血 ;未见明确的门静脉供血表现。在CTHA和CTAP单层动态扫描上 ,时间 -密度曲线显示 :肝癌组织在CTHA上呈显著的强化 (P <0 0 5 ) ,在CTAP上无显著强化 (P >0 0 5 ) ;比较CTHA和CTAP单层动态扫描与术后复查碘油CT的肿瘤同层面横截面积 ,未见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中晚期肝癌血供以肝动脉供血占绝对优势 ,少数可见侧支动脉供血 ,未见门静脉供血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27例胃癌根治手术或姑息手术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最终78例完成本实验,其中51例患者术后胃癌复发或发生转移癌,27例未发生胃癌复发或转移癌.观察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术前、术后及术后6个月的MMP-9的变化.发现胃癌术后MMP-9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复发病例MMP-9水平则明显升高,与未复发病例相比有显著性差别(P<0.05),达到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术前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酶-2(COX-2)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预后效果的预测.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HCC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均接受TACE治疗,参照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评估患者临床疗效,并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纳入患者术前血清VEGF、COX-2、CRP的变化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参数分析法探讨血清VEGF、COX-2、CRP对TACE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 患者术后28 d血清VEGF、COX-2、CRP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TACE治疗有效率为43.00%,有效组术前血清VEGF、COX-2、CRP水平均低于无效组(P<0.05);ROC显示:术前血清VEGF、COX-2、CRP联合预测TACE治疗效果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1,高于单一预测的0.763、0.627、0.732(P<0.05).结论 TACE能显著降低HCC患者血清VEGF、COX-2和CRP水平,TACE治疗效果与术前血清VEGF、COX-2、CRP水平密切相关,术前联合VEGF、COX-2、CRP可提高对TACE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恶性肿瘤患者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肝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本组观察病例,分别在术前、术后1d、7d、3周及6周时对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1d及术后7d的ALT,TBIL,DBIL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其余各项指标与术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治疗后短期内对肝恶性肿瘤患者的肝功能有较大影响,在治疗后要注意加强对患者肝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生育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复发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162例,接受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者70例为观察组,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者92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后妊娠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并对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术后妊娠率为83.7%(77/92),复发率为17.4%(16/92);观察组术后妊娠率为84.3%(59/70),复发率为15.7%(11/70).两组患者术后妊娠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0 3,0.080 5,P=0.919 3,0.776 6).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术前产次、肌瘤数目、肌瘤大小以及肌瘤分型是影响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而年龄、BMI、肌瘤数目以及术前产次是影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妊娠率无明显影响,但不能显著改善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观察经皮热消融与肝动脉化疗栓塞同步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选取兰州军区总医院安宁分院收治的肝癌患者94例,并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经皮热消融与肝动脉化疗栓塞同步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并发症及生存情况。观察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1年、2年及3年生存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肝癌患者应用经皮热消融与肝动脉化疗栓塞同步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0.
比较和评价血小板/脾脏体积比预测脾功能亢进患者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临床价值。连续收集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2014-2016年因脾功能亢进、门静脉高压患者共28例,所有患者均行脾脏切除术+胃底食道静脉高位结扎术,术中取肝脏活检标本,术前所有患者行Fibroscan肝脏弹性图检查。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方法评价血小板/脾脏体积诊断肝纤维化指标与Fibroscan肝脏弹性图检查诊断进展期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价值。28例患者术后病理均证实为重度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患者,患者术前行Fibroscan肝脏弹性图检查,根据Fibroscan测量结果将F3F4认定为重度肝脏纤维化,F4以上认为肝硬化。Fibro Scan测量脏硬度与血小板/脾脏体积(PSVR)比值各项评分的ROC曲线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8、0.92,与纤维化程度明显相关。血小板/脾脏体积比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无创模型来预测病毒性乙型肝炎合并脾脏功能亢进患者的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评估方法,有助于外科医生术前进行病毒性乙型肝炎合并脾脏功能亢进患者的评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通过对500多人次动脉肝化疗栓塞术整个过程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500多人次肝动脉化疗栓塞及围手术期护理,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均获得成功;结论 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为确保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顺利康复和降低反应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通过对500多人次动脉肝化疗栓塞术整个过程的观察和护理;结果500多人次肝动脉化疗栓塞及围手术期护理,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均获得成功;结论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为确保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顺利康复和降低反应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通过对500多人次动脉肝化疗栓塞术整个过程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500多人次肝动脉化疗栓塞及围手术期护理,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均获得成功;结论 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为确保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顺利康复和降低反应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动态监测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对非手术治疗无效后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的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6例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常规非手术治疗(抗感染、化痰、止血等)仍反复大咯血后行BAE,根据患者行BAE后的疗效分为4组,优效组(29例)、良效组(29例)、中效组(24例)及差效组(14例),比较4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浓度.结果 4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随手术治疗效果呈下降趋势,优效组最高,差效组最低,且差效组与优效组和良效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均较术前升高,同时差效组明显小于优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前血浆D-二聚体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效组、良效组和中效组患者术后血浆D-二聚体的浓度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浓度与治愈级别呈正相关,优效组浓度最高,差效组浓度最低,且中效组和差效组与优效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进行动态监测,不仅可以评估行BAE支气管扩张伴大咯血患者的预后情况,还可为术后复发咯血的预测和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肝癌介入治疗后11例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原因和治疗过程。全部病例均采用插导管至肝动脉内注入碘油化疗药物混悬剂(10ml~30ml)。结果:11例中出血发生在介入治疗后3d内有7例,3~7d4例。经内科治疗后8例出血停止,3例死亡。结论:碘油逆流入门静脉引起或加重原有门静脉高压是出血的主要原因,药物止血和降低门脉压力是治疗该症的主要方法,术前术中采取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NF-кB在肝癌介入治疗后肿瘤组织和癌旁肝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变化特点。方法:建立VX2肝癌模型兔59只,分为A组(肝癌组)29只,B组(肝癌经导管肝动脉栓塞介入组)30只、C组(对照组)20只,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中的NF-кB表达。结果:A组肝癌组织与癌旁肝组织NF-κB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4%(21/29)、37.9%(11/29),肝癌介入治疗后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NF-κB阳性表达率82.4%(24/30)、60%(18/30),C组NF-κB阳性表达率为10%(2/20),各组与对照比较,除A组癌旁肝组织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前癌旁组织,其内NF-кB的表达水平尚处于较低水平,介入治疗后的癌旁肝组织的脂肪变性及炎性反应等因素可能会导致NF-κB的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分析腹腔镜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8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首发癌55例,含肿瘤国际抗癌联盟(UICC)分期I期和Ⅱ期37例,Ⅲ期和Ⅳ期18例,另复发癌26例.随访时间3~72个月,分析24项可能与术后生存期有关的因素,探讨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模型及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81例患者治疗后1、2、3、5年累计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9.1%、63.5%、52.3%、43.1%,1、2、3、5年累计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0.7%、37.2%、24.0%、12.0%.分析与患者生存可能相关的24项因素,其中14项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基础疾病、肝癌类型、UICC分期、肿瘤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Child-Pugh分级、病灶个数、病灶跨多段、瘤体大小、术前甲胎蛋白(AFP)水平、术后AFP水平、消融状态、肿瘤进展性、肿瘤进展时间.首发癌Ⅰ期和Ⅱ期患者治疗后1、2、3、5年生存率分别是94.1%、90.6%、78.8%、67.1%,Ⅲ期和Ⅳ期1、2年生存率分别是60.0%、28.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18.349,P=0.000);复发癌1、2、3、5年生存率分别是84.0%、49.0%、32.7%、0.0%,与首发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193,P=0.041),与UICC分期Ⅲ期和Ⅳ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因素有组织学类型、Child-Pugh分级、病灶跨多段、术后AFP水平及肿瘤进展时间.结论:影响原发性肝癌腹腔镜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生存预后的因素有:(1)肿瘤因素:组织学类型、瘤体是否跨多段生长;(2)患者及其他因素:Child-Pugh分级、术后AFP水平及术后肿瘤进展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为术后综合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5例实施肝癌根治性切除术,且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为肝细胞癌的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对18项潜在的可能影响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组术后早期复发82例(42.05%)。早期复发组的1、2、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5.9%、22.5%和13.3%,对照组相应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95.3%和77.7%,两组生存曲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825,P〈0.001)。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白蛋白浓度、术前碱性磷酸酶浓度、肿瘤病灶数目和手术中输血量是影响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结论根治性切除术后容易复发是肝细胞癌的生物学特性之一,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术前碱性磷酸酶浓度、肿瘤病灶数目、手术中输血量是影响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分析解剖性肝切除术(AH)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IH)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其中AH组165例,IH组135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AH组手术时间明显多于IH组,AH组术中出血量、当日引流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IH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1周AST,ALT,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H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30%,显著低于IH组(30.37%)(P0.05);AH组结石残留率为4.29%,再复发率为1.23%,均显著低于IH组(15.67%,7.46%)(P0.05).结论与IH比较,AH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少、术后并发症少、结石残留及复发率低特点,两者对肝功能的影响接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联合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eptidase-9,MMP-9)、膜联蛋白A2(Annexin A2,ANXA2)检测在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AM患者26例,子宫肌瘤患者34例.所有患者于术前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并术前检测MMP-9,ANXA2的表达水平.利用ROC曲线分析经阴道超声检查、血清MMP-9,ANXA2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中MMP-9和ANXA2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系列联合检测AM的特异度为85.29%,显著高于三者单独检测和平行联合检测的特异度(82.35%,5.88%,73.53%,47.06%)(P0.05),同时约登指数(0.622)和准确度(81.67%)最高; ROC曲线显示:经阴道超声、MMP-9和ANXA2系列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经阴道超声、MMP-9和ANXA2单独检测,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超声联合检测MMP-9、膜联蛋白ANXA2可以提高AM诊断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